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F钢凝固过程中Al_2O_3-TiN复合夹杂物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志强 袁磊 +1 位作者 刘涛 于景坤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94-1298,共5页
以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IF钢凝固过程中Al2O3-TiN复合夹杂物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以凝固分率0.9为界限,钢水凝固过程中Al2O3和TiN先后通过异质形核方式析出并结合形成Al2O3-TiN复合夹杂物;冷却速率越小,复合夹杂物粒径... 以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IF钢凝固过程中Al2O3-TiN复合夹杂物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以凝固分率0.9为界限,钢水凝固过程中Al2O3和TiN先后通过异质形核方式析出并结合形成Al2O3-TiN复合夹杂物;冷却速率越小,复合夹杂物粒径越大;在冷却速率一定时,可作为异质形核核心的夹杂物的粒径越大,凝固过程中析出的复合夹杂物的长大程度越小;复合夹杂物内层Al2O3粒径越小,外层TiN长大程度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 复合夹杂 al2o3-TiN 机理 微观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铝液中Al_2O_3夹杂物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8
2
作者 贺永东 张新明 陈明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046-2053,共8页
介绍铝电解机制对电解铝液中形成Al2O3夹杂物的影响,分析铝液中Al2O3夹杂物形成的机理,推算CO2对铝液扩散的质量传递方程,描述效应处理过程对铝液中Al2O3夹杂物形成过程的影响。利用Person—Waddington电流效率模型测算电解铝液中可能... 介绍铝电解机制对电解铝液中形成Al2O3夹杂物的影响,分析铝液中Al2O3夹杂物形成的机理,推算CO2对铝液扩散的质量传递方程,描述效应处理过程对铝液中Al2O3夹杂物形成过程的影响。利用Person—Waddington电流效率模型测算电解铝液中可能形成的Al2O3夹杂物最大值。结果表明:电解过程生成的Al2O3夹杂物对铝液的污染,是短流程工艺影响铝熔体冶金质量的主要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铝液 al2o3夹杂 Co2 阳极效应 冶金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和γ-Al_2O_3配比对合成片晶状六铝酸钙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曾春燕 易帅 +2 位作者 刘艳改 房明浩 黄朝晖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5-88,共4页
以工业级γ-Al2O3和w(CaO)≥99.0%的CaO为原料,按n(CaO)∶n(γ-Al2O3)分别为0.6∶6、0.8∶6、1.0∶6、1.2∶6、1.4∶6配料,经球磨、干燥后,先干压法成型为6 mm×6 mm×40 mm的样坯,然后在1 550℃保温3 h煅烧,合成了六铝酸钙材... 以工业级γ-Al2O3和w(CaO)≥99.0%的CaO为原料,按n(CaO)∶n(γ-Al2O3)分别为0.6∶6、0.8∶6、1.0∶6、1.2∶6、1.4∶6配料,经球磨、干燥后,先干压法成型为6 mm×6 mm×40 mm的样坯,然后在1 550℃保温3 h煅烧,合成了六铝酸钙材料。采用XRD和SEM分析了烧后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并检测了试样的烧后体积收缩率及烧后试样的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常温抗折强度。结果表明:1)不同CaO、γ-Al2O3配比的烧后试样的主要物相均为CA6,但富铝配料中有少量的α-Al2O3,富钙配料中有少量的CA2。2)不同CaO、γ-Al2O3配比的烧后试样中的CA6均为片晶状;富铝配料中CA6的片晶状明显,晶体轮廓清晰;富钙配料中Al2O3含量相对不足,CA2未能全部转化为CA6。3)n(CaO)∶n(γ-Al2O3)为0.6∶6的试样的烧后体积收缩率最大;n(CaO)∶n(γ-Al2O3)为1.4∶6的试样的显气孔率最小,体积密度最大;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都较低,以n(CaO)∶n(γ-Al2O3)为0.8∶6的试样最大,为30.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铝酸钙 片晶 Cao和-γal2o3配比 相组成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Cr2Mo1R厚板探伤不合格原因的试验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9
4
作者 刘自立 张汉谦 刘春明 《压力容器》 2014年第4期13-19,共7页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对探伤不合格12Cr2Mo1R厚板的化学成分、微观组织、夹杂物等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板厚1/2处70μm以上呈串状的Al2O3夹杂物是造成超声波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分析了12Cr2Mo1R厚板中Al2O3夹...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对探伤不合格12Cr2Mo1R厚板的化学成分、微观组织、夹杂物等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板厚1/2处70μm以上呈串状的Al2O3夹杂物是造成超声波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分析了12Cr2Mo1R厚板中Al2O3夹杂物的主要来源。同时提出解决探伤不合格的方案:严格控制转炉冶炼时钢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减少脱氧Al的用量;采用合理的二次精炼制度,尤其是合理的吹氩制度,促进夹杂物的上浮分离;采用合理的浇注工艺,防止保护渣卷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Cr2Mo1R厚板 超声波探伤 串状al2o3夹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铝精炼渣对重轨钢中夹杂物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康旭 战东平 +4 位作者 杨永坤 屈乐欣 刘越 姜周华 张慧书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7-241,共5页
本文以国内某厂重轨钢U71Mn为例,开展了不同Al2O3质量分数精炼渣对重轨钢中夹杂物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钢中全氧质量分数随着精炼渣中CaO/SiO2的增加逐渐降低,钢中夹杂物的平均直径随渣中Al2O3质量分数的增加先减小... 本文以国内某厂重轨钢U71Mn为例,开展了不同Al2O3质量分数精炼渣对重轨钢中夹杂物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钢中全氧质量分数随着精炼渣中CaO/SiO2的增加逐渐降低,钢中夹杂物的平均直径随渣中Al2O3质量分数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夹杂物中氧化铝质量分数随着渣中Al2O3质量分数降低而降低,当渣中Al2O3质量分数低于30%时,精炼渣中Al2O3质量分数对夹杂物中氧化铝质量分数影响不大.试样中较大尺寸夹杂物均是以Al2O3·MgO为核心的包裹型夹杂,部分试样在Al2O3·MgO外侧包有少量的SiO2,并随着渣中CaO/SiO2值增加而逐渐减少.夹杂物最外侧为硫化物包裹层,且随着CaO/SiO2增加包裹范围逐渐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精炼渣 夹杂尺寸 al2o3·Mgo 硫化 全氧质量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中间包水口堵塞机理及防止措施 被引量:7
6
作者 佟志芳 王飞鹏 +1 位作者 乔家龙 罗丽华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5期13-20,共8页
介绍了连铸中间包水口堵塞的主要类型,总结分析国内外关于Al2O3黏附堵塞的机理及其防止措施的研究现状,并讨论防止水口堵塞措施的研究方向.针对水口堵塞问题,国内外开展了多方面防止水口堵塞措施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水口堵塞问... 介绍了连铸中间包水口堵塞的主要类型,总结分析国内外关于Al2O3黏附堵塞的机理及其防止措施的研究现状,并讨论防止水口堵塞措施的研究方向.针对水口堵塞问题,国内外开展了多方面防止水口堵塞措施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水口堵塞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改进水口材质是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水口堵塞的方法.目前,单一材质已不能满足连铸发展的要求,多样化、复合化是水口材质的发展趋势,其中碱性的尖晶石材料和低浸润材料将是重要的方向.夹杂物向水口内壁传递是水口堵塞的控制性环节,由于钢液高温不可见,目前多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研究.基于EDEM-FLUENT耦合的模拟方式可以更客观地描述夹杂物颗粒传递过程和考虑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将是数值模拟研究高熔点质点黏附机理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中间包水口 堵塞 夹杂 al2o3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