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串列静电加速器的维护运行 被引量:2
1
作者 任晓堂 华景山 +2 位作者 蒋正元 巩玲华 付东坡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9期242-245,共4页
介绍了北京大学EN串列静电加速器近两年来的维护运行情况。包括加速器工作在较高端电压时的稳定运行条件,其中分压电阻阻值的稳定性及绝缘可靠性和绝缘气体的干燥程度是影响加速器在较高的端电压下稳定运行的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气体剥... 介绍了北京大学EN串列静电加速器近两年来的维护运行情况。包括加速器工作在较高端电压时的稳定运行条件,其中分压电阻阻值的稳定性及绝缘可靠性和绝缘气体的干燥程度是影响加速器在较高的端电压下稳定运行的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气体剥离压缩循环系统对束流电荷态分布及束流传输的影响,它的使用使得中、高电荷态的离子束成倍增加,提高了束流的传输效率。另外,对小流强离子束进行积分测量的实验研究表明,PIN半导体探测器可用于流强小于0.01 nA的离子束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静电加速器 气体剥离压缩循环系统 PIN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列静电加速器的循环气体剥离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鲁向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8-384,共7页
循环气体剥离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对串列静电加速器改进的一项技术 ,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具体技术、现状及其发展动态。
关键词 串列静电加速器 循环本剥离 剥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器间隙透镜电压稳定装置的研制
3
作者 周启明 穆宝芬 +2 位作者 王春明 薛昭南 李麓维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8-91,共4页
:在5SDH串列静电加速器中,采用串联电压补偿方法对间隙透镜16kV电压进行稳定,从而提高了束流的稳定性。
关键词 串列静电加速器 注入系统 间隙透镜 串联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诱发u和Th原子L亚壳层电离
4
作者 马树勋 杨坤山 +1 位作者 刘兆远 张华林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192-192,共1页
离子—原子碰撞引起的L-亚壳层电离截面数据,将对离子—原子碰撞理论模型给出更精确的验证,本文利用0.8-3.4Mev质子轰击和Th靶,测得L-亚壳层的X-射线产生截面,借助亚壳层荧光产额和Coster-Kronig跃迁率,得到各L亚壳层的电离截面和L-壳... 离子—原子碰撞引起的L-亚壳层电离截面数据,将对离子—原子碰撞理论模型给出更精确的验证,本文利用0.8-3.4Mev质子轰击和Th靶,测得L-亚壳层的X-射线产生截面,借助亚壳层荧光产额和Coster-Kronig跃迁率,得到各L亚壳层的电离截面和L-壳总是离截面,实验结果与ECPSSH理论预言值作了比较。 实验测量中,质子束由兰州大学2×1.7Mv串列静电加速器提供,束流经开关磁铁偏转20度角后,由两个相距1.5M的精密光栏准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层 TH 串列静电加速器 开关磁铁 原子碰撞 质子束 荧光产额 理论预言 理论模型 准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姆移位测量的进展
5
作者 杨福家 《大学物理》 1984年第1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兰姆移位 氢原子 氢离子 量子电动力学 受激跃迁 激光束 串列静电加速器 共振吸收 类氢 赖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轰击稀土元素Er、Yb的L亚壳电离
6
作者 张华林 刘兆远 +1 位作者 马树勋 杨坤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191-191,共1页
在对离子原子碰撞的研究中,带电离子引起的原子内壳层电离,近几年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迄今所完成的大量实验工作中,K壳电离的数据基本完整,但L壳电离的数据远未完整。L亚壳层电离的数据更为缺乏。测量这些数据对研究原子中电子的运动规... 在对离子原子碰撞的研究中,带电离子引起的原子内壳层电离,近几年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迄今所完成的大量实验工作中,K壳电离的数据基本完整,但L壳电离的数据远未完整。L亚壳层电离的数据更为缺乏。测量这些数据对研究原子中电子的运动规律和检验原子电离理论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工作中,用兰州大学2×1.7Mv串列静电加速器提供的质子轰击稀土元素Er、Yb薄靶,靶片与束流方向成45°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静电加速器 Er YB 带电离子 原子碰撞 壳层 运动规律 光层 射线能 靶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