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设施栽培土壤养分含量丰缺程度及垂直分布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威 刘旭 +2 位作者 王昊 蔡卫佳 罗桂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82-87,共6页
为了探究正常作业条件下葡萄设施栽培土壤养分丰缺程度及垂直分布变化规律和特征,以种植5年葡萄连栋大棚土壤为试材,按照0~20、20~40和40~60 cm深度分层采样,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设施大棚内土壤养分具有明显的表层聚集现象,土壤全氮、... 为了探究正常作业条件下葡萄设施栽培土壤养分丰缺程度及垂直分布变化规律和特征,以种植5年葡萄连栋大棚土壤为试材,按照0~20、20~40和40~60 cm深度分层采样,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设施大棚内土壤养分具有明显的表层聚集现象,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等50.0%左右聚集在0~20 cm土层,80.0%左右聚集在0~40 cm土层;土壤EC、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效B和有效Zn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减少的垂直分布规律;土壤全钾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土壤pH、有效Ca、有效Mg和有效Fe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基本上呈逐渐升高的垂直分布规律;土壤磷、钾含量较高,氮含量处于中等水平,有机质含量较低,存在不平衡施肥现象,有机肥施用不足,磷、钾肥施用过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栽培 丰缺程度 土壤养分 垂直分布 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丰缺程度评价在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宝林 郑珉姣 +1 位作者 周薇 马焱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48-51,共4页
通过评价规划区域内的水资源丰缺程度,可以较清楚地了解水资源的总体情况,指导水土保持规划的治理方向和措施布局,从而达到改善区域水资源的分布状况,提升区域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目的。以湖北省英山县为例,对英山县水资源总量、水资... 通过评价规划区域内的水资源丰缺程度,可以较清楚地了解水资源的总体情况,指导水土保持规划的治理方向和措施布局,从而达到改善区域水资源的分布状况,提升区域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目的。以湖北省英山县为例,对英山县水资源总量、水资源利用情况、水资源供需平衡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建议。对做好该区域今后的水土保持规划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评价 丰缺程度 坡改梯工程 水土保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丰缺度不同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之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曹俊杰 王学真 高峰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41,共6页
农业资源状况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选择何种农业现代化模式,在国际上由于农业资源丰缺程度不同,主要形成了三种比较典型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即北美模式、东亚模式和西欧模式。尽管三种模式各具特点,但其为后农业现代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共同... 农业资源状况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选择何种农业现代化模式,在国际上由于农业资源丰缺程度不同,主要形成了三种比较典型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即北美模式、东亚模式和西欧模式。尽管三种模式各具特点,但其为后农业现代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共同的经验,特别是对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很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丰缺程度 农业现代化模式 影响 比较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缺水程度研究及其对水土保持的需求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学智 朱艳艳 姜宏雷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9年第3期19-24,55,共7页
云南省特殊的地形条件决定了其水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本文从生态角度出发,分析云南省各州(市)水资源丰缺程度及缺水地区,研究缺水地区对水土保持的需求分析。水资源丰缺程度评价以人均水资源量、单位面积土地水资源占有量、人均供水... 云南省特殊的地形条件决定了其水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本文从生态角度出发,分析云南省各州(市)水资源丰缺程度及缺水地区,研究缺水地区对水土保持的需求分析。水资源丰缺程度评价以人均水资源量、单位面积土地水资源占有量、人均供水量3个变量构建云南省水资源综合指数,用该指数评判水资源丰缺程度,结果表明:除人口密度小、人均水资源量巨大的怒江州、迪庆州、德宏州和西双版纳州不缺水外,其余12个州(市)都表现为缺水,其中资源性缺水在滇中、岩溶石漠化地区最为突出,工程性缺水全省普遍存在。云南省缺水地区的水土保持需求应突出保水、蓄水作用,着重建设坡面水系及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植树造林,提高林草覆盖率,有效调节地表径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丰缺程度 水、严重水地区 水土保持需求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土壤质量演变初探III——不同地区黑土主要微量元素状况及其评价 被引量:15
5
作者 汪景宽 张旭东 +5 位作者 王铁宇 赵永存 周敏 杨惠楠 韩晓日 王秋兵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20-424,共5页
以不同地区黑土阳离子微量元素的全量及有效态含量变化为研究内容 ,重点讨论和评价了锌、锰、铜和铁的分布状况、变化规律和丰缺程度。研究结果表明 :公主岭、海伦和北安地区黑土全锌、全锰、全铜和全铁平均含量与1980年第二次土壤普查... 以不同地区黑土阳离子微量元素的全量及有效态含量变化为研究内容 ,重点讨论和评价了锌、锰、铜和铁的分布状况、变化规律和丰缺程度。研究结果表明 :公主岭、海伦和北安地区黑土全锌、全锰、全铜和全铁平均含量与1980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基本一致 ;有效锌、有效锰、有效铜和有效铁的平均含量都高于缺素的临界值 ,说明3个地区黑土中目前不会出现严重的微量元素缺乏的现象。除北安地区有效铜含量低于1980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外 ,其他地区微量元素有效含量都有所提高 ,一般顺序为 ,公主岭<海伦<北安。黑土中微量元素与其他理化形状之间的相关性在不同地区表现不同 ,但有效锌、有效铜和有效铁含量与黑土中有机质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因此 ,在目前情况下 ,黑土中有机质水平可以基本上反映出微量元素的丰缺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土壤质量 演变 微量元素 有机质 丰缺程度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猕猴桃主产区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科 李浩 +1 位作者 邓劲松 张成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2期80-82,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成都市猕猴桃园施肥的科学性,促进优质高产,利用2017-2018年度成都市耕(园)地土壤普查积累的资料,分析了成都市猕猴桃主产区(蒲江县、邛崃市、都江堰市)果园土壤养分含量现状。结果表明,成都市猕猴桃主产区土壤明显偏酸性,8... 为进一步提高成都市猕猴桃园施肥的科学性,促进优质高产,利用2017-2018年度成都市耕(园)地土壤普查积累的资料,分析了成都市猕猴桃主产区(蒲江县、邛崃市、都江堰市)果园土壤养分含量现状。结果表明,成都市猕猴桃主产区土壤明显偏酸性,80.5%的土壤不太适合猕猴桃生长,需要改良;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处于适量水平,但仍有28.7%的样点处于缺乏到很缺乏水平,特别是邛崃市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需适当增施有机肥;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很丰富,分别有83.2%和88.2%的样品达到适量及以上水平,但邛崃市应适当增加氮肥、磷肥的用量;土壤速效钾整体处于适量水平,但仍有25.9%的土壤处于缺乏到极缺水平,特别是都江堰市和邛崃市应适当增加钾肥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园 土壤养分 丰缺程度 四川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寨县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状况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振云 杨克凤 《农技服务》 2009年第11期29-30,共2页
[目的]以金寨县测土配方项目测定的不同区域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研究对象,分低山区、中山区和丘岗区3种地形地貌,研究该县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分布差异。[方法]采用GB9834-88法测定有机质含量。[结果]该区域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时... [目的]以金寨县测土配方项目测定的不同区域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研究对象,分低山区、中山区和丘岗区3种地形地貌,研究该县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分布差异。[方法]采用GB9834-88法测定有机质含量。[结果]该区域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时间和空间差异,3~4月份高于12月份,中山区明显高于低山区和丘岗区。对土壤有机质丰缺程度的分析则表明该地区农田土壤有机质处于中偏低水平,土壤比较贫瘠。[结论]根据试验结果提出金寨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主要存在于内部环境条件,测定应以12月份的有机质含量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寨县 农田 土壤有机质 差异 丰缺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蔬菜基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状况调查及施肥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袁文静 《南方农业》 2011年第3期18-22,共5页
调查分析深圳市蔬菜基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状况,并根据蔬菜基地的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施肥措施。
关键词 蔬菜 微量元素 临界值 丰缺程度 施肥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农牧交错带低效林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9
作者 孟婷婷 董浩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2期225-227,共3页
为探明西北农牧交错带风沙区低效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检测的方法,研究了靖边县北部风沙区5个镇0~20 cm浅层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和丰缺程度。结果表明:红墩界镇、海则滩镇、黄蒿界镇、柠条梁镇和东坑镇土壤... 为探明西北农牧交错带风沙区低效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检测的方法,研究了靖边县北部风沙区5个镇0~20 cm浅层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和丰缺程度。结果表明:红墩界镇、海则滩镇、黄蒿界镇、柠条梁镇和东坑镇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93 g/kg、3.21 g/kg、2.53 g/kg、2.54 g/kg和4.08 g/kg,均低于全国背景值31.00 g/kg;红墩界镇、黄蒿界镇和东坑镇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9.04%、35.97%和47.55%,变异系数较高,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海则滩镇和东坑镇的有机碳含量处在丰度以上的占比为70%和50%,较为丰富,而红墩界土壤有机碳含量较缺乏。风沙区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值为3.03 g/kg,也低于全国背景值,变异系数为46.53%,变异系数较高,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风沙区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处于缺乏等级的占比为20.41%,适中以上等级占比为79.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风沙区 低效林地 土壤有机碳 丰缺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