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天津大神堂海洋特别保护区生境修复初步评价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宇
房恩军
+3 位作者
郭彪
高燕
侯纯强
王群山
《河北渔业》
2014年第11期23-29,42,共8页
2012年4月、9月和2013年5月、9月份对渤海湾天津大神堂海洋特别保护区分别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分析了6个调查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投礁前后受污染扰动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在调查期间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
2012年4月、9月和2013年5月、9月份对渤海湾天津大神堂海洋特别保护区分别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分析了6个调查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投礁前后受污染扰动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在调查期间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表现出从最初的受到中等程度干扰→趋向于受到干扰→群落状况趋向正常,保护区生态状况已经大有好转,人工生态修复效果初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丰度/生物量曲线
扰动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连湾海域鱼类的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秦宇博
刘修泽
+2 位作者
董婧
李轶平
段妍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1-266,共6页
采用大连湾海域四季底拖网调查数据(2006年夏、冬季和2007年春、秋季),对其鱼类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并利用多样性指数法和丰度/生物量比较法(ABC曲线)评价鱼类群落受外界扰动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四季共采集鱼类31种,隶属于10...
采用大连湾海域四季底拖网调查数据(2006年夏、冬季和2007年春、秋季),对其鱼类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并利用多样性指数法和丰度/生物量比较法(ABC曲线)评价鱼类群落受外界扰动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四季共采集鱼类31种,隶属于10目24科31属,鱼类区系组成在适温性上以暖温性鱼类为主,在栖息水层上以底层鱼类为主。夏季鱼类生物量(43.16kg/h)和生物数量(950个/h)均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节。四季共有优势种为大泷六线鱼和许氏平鲉。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季节变化范围分别为物种丰富度指数0.76~2.16、多样性指数0.63~1.96、物种均匀度指数0.36~0.91。各季节间生物量和丰度组成的Bray-Curtis相似性均较高。多样性指数法和丰度/生物量曲线法对鱼类群落受外界扰动评价结果一致,均表明鱼类群落受到中度扰动,且秋冬季高于春夏季。本研究可为大连湾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湾
鱼类
底拖网
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丰度/生物量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照潮下带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春、秋季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尽文
王燕
+4 位作者
黄娟
王波
王建勇
林森
孙滨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4-574,共11页
根据2016年5月和11月在日照潮下带海域进行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探讨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海域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60种,其中环节动物门30种,节肢动物门16种,软体动物门8种,其他类群6种。春季优势...
根据2016年5月和11月在日照潮下带海域进行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探讨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海域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60种,其中环节动物门30种,节肢动物门16种,软体动物门8种,其他类群6种。春季优势种为巴氏钩毛虫(Sigambra bassi)、扇栉虫(Amphicteis gunneri)、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和醒目云母蛤(Yoldia notabilis);秋季优势种为绒螯近方蟹(Hemigrapsus penscillatus)、索沙蚕科(Lumbrineriiae)1种、哈氏美人虾(Callanssa harmandi)和长鳃树蛰虫(Pista branchia)。春、秋两季平均密度依次为96.83、112.63 ind./m2;平均生物量依次为6.21、14.75 g/m2;平均种类多样性指数依次为1.45、1.66;平均丰度指数依次为0.40、0.44。综合聚类分析和丰度/生物量曲线(ABC曲线)分析表明研究区域大型底栖动物春、秋两季均可划分为4个群落,且群落结构均已受到严重扰动。BIOENV分析表明影响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温、溶解氧、亚硝酸盐、油类和重金属砷;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影响生物量和密度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深、水温、pH、化学需氧量和重金属铜。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历史调查资料相比,研究区域大型底栖动物总物种数目、平均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生物
学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丰度/生物量曲线
环境因子
人为干扰
日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
17
4
作者
王航俊
姚炜民
+2 位作者
林义
邹清
刘亚林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5-86,共12页
为了解和掌握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于2015年1月、3月、5月、8月和10月开展了5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的调查。结果表明,1月、3月和5月3个月份的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均较为接近,优势群落的主要特征种为...
为了解和掌握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于2015年1月、3月、5月、8月和10月开展了5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的调查。结果表明,1月、3月和5月3个月份的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均较为接近,优势群落的主要特征种为薄云母蛤和不倒翁虫;8月和10月的优势群落不明显,主要群落特征种有不倒翁虫、双形拟单指虫、寡鳃齿吻沙蚕、小头虫、中蚓虫属一种等。丰度/生物量曲线(ABC曲线)分析表明5月的群落结构较稳定,1月、3月、8月和10月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扰动状态,其中8月的受扰动程度最大。BVSTEP分析表明亚硝酸盐是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各月份差异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盐度和氨氮分别是影响乐清湾3月和5月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水温对乐清湾大型底栖群落特征种时空分布影响最大,其次是盐度、溶解氧、含氮营养盐和pH等。通过CCA排序图发现大部分群落特征种分布在含氮营养盐较低的水域,表明高浓度的含氮营养盐已经对乐清湾的大型底栖动物产生了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清湾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
环境因子
丰度/生物量曲线
典范对应分析(C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曹妃甸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
8
5
作者
梁淼
姜倩
+4 位作者
李德鹏
柳圭泽
陈兆林
崔雷
于大涛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9-491,共13页
基于2015年9月和2016年5月采集的曹妃甸近岸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等进行研究,利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AMBI指数法和M-AMBI指数法对研究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和生境质量进行评价。...
基于2015年9月和2016年5月采集的曹妃甸近岸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等进行研究,利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AMBI指数法和M-AMBI指数法对研究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和生境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9月和2016年5月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73种,其中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物种数占据较大比例。该海域的优势种为日本大螯蜚、日本刺沙蚕、囊叶齿吻沙蚕、轮双眼钩虾,其中日本大螯蜚具有最大的丰度和优势度。群落结构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表明,2015年9月研究区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以20%的相似性可以分为4组,2016年5月以10%的相似性可以分为7组,两次调查的群落结构相似性均较低。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研究结果显示,2015年9月底栖群落受到严重污染扰动,而到2016年5月,底栖动物群落生物量优势显著上升,群落受扰动状况改善,达到未受或受到轻微污染扰动状态。AMBI指数及M-AMBI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曹妃甸海域大部分站位生境质量为良好状态。本研究揭示了曹妃甸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可为该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曹妃甸近岸海域
丰度
/生物量
比较
曲线
AMBI
M-AMB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莱州湾小清河口近岸海域底栖生境健康评价
被引量:
8
6
作者
丁敬坤
李加琦
+5 位作者
薛素燕
张雯雯
霍恩泽
马占飞
于文涵
毛玉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806-4817,共12页
于2019年7月、8月和9月对莱州湾小清河口近岸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等进行研究,利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AMBI指数法和M-AMBI指数法对研究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和底栖生境健...
于2019年7月、8月和9月对莱州湾小清河口近岸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等进行研究,利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AMBI指数法和M-AMBI指数法对研究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和底栖生境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7月、8月和9月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64种,其中多毛类24种,甲壳类19种,软体动物17种,其他类群4种。该海域的优势种为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半褶织纹螺(Nassarius semiplicatus)、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寡鳃齿吻沙蚕(Nephthys oligobranchia)、中蚓虫(Mediomastus californiensis)、东方长眼虾(Ogyrides orientalis)、尖齿拳蟹(Philyra acutidens)和短角双眼钩虾(Ampelisca brevicornis),其中彩虹明樱蛤和寡鳃齿吻沙蚕在三次调查中均为优势物种,优势度明显。群落结构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表明,7月研究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以10%的相似性可以分为3组,8月以18%相似性可以分为4组,9月以19%的相似性可以分为3组,三次调查的群落结构相似度均较低。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研究结果显示,底栖动物群落生物量优势显著,群落处于未干扰状态。AMBI指数及M-AMBI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小清河口近岸海域底栖生境处于未干扰或者轻度干扰的状态,健康状况处于高等或者优良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莱州湾
AMBI
M-AMBI
丰度
/生物量
比较
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津大神堂海洋特别保护区生境修复初步评价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宇
房恩军
郭彪
高燕
侯纯强
王群山
机构
天津渤海水产研究所
出处
《河北渔业》
2014年第11期23-29,42,共8页
基金
天津市科技兴海项目"天津大神堂海洋特别保护区资源修复与生境评价技术研究"资助(KJXH2011-14)
文摘
2012年4月、9月和2013年5月、9月份对渤海湾天津大神堂海洋特别保护区分别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分析了6个调查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投礁前后受污染扰动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在调查期间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表现出从最初的受到中等程度干扰→趋向于受到干扰→群落状况趋向正常,保护区生态状况已经大有好转,人工生态修复效果初显。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丰度/生物量曲线
扰动
修复
Keywords
macrofauna
abundanee/biomass curves
disturbance
restoration
分类号
Q958.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连湾海域鱼类的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秦宇博
刘修泽
董婧
李轶平
段妍
机构
辽宁省海洋环境预报总站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出处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1-266,共6页
基金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510)
辽宁省海洋与渔业科研项目(201401)
文摘
采用大连湾海域四季底拖网调查数据(2006年夏、冬季和2007年春、秋季),对其鱼类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并利用多样性指数法和丰度/生物量比较法(ABC曲线)评价鱼类群落受外界扰动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四季共采集鱼类31种,隶属于10目24科31属,鱼类区系组成在适温性上以暖温性鱼类为主,在栖息水层上以底层鱼类为主。夏季鱼类生物量(43.16kg/h)和生物数量(950个/h)均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节。四季共有优势种为大泷六线鱼和许氏平鲉。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季节变化范围分别为物种丰富度指数0.76~2.16、多样性指数0.63~1.96、物种均匀度指数0.36~0.91。各季节间生物量和丰度组成的Bray-Curtis相似性均较高。多样性指数法和丰度/生物量曲线法对鱼类群落受外界扰动评价结果一致,均表明鱼类群落受到中度扰动,且秋冬季高于春夏季。本研究可为大连湾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大连湾
鱼类
底拖网
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丰度/生物量曲线
Keywords
Dalian Bay
fish
bottom trawl
structure of fish community
species diversity
ABC curve
分类号
S931.5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照潮下带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春、秋季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尽文
王燕
黄娟
王波
王建勇
林森
孙滨
机构
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
出处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4-574,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C1405306,2017YFC1404000,2016YFC0300606-02,2016YFC1402103,2017YFC1403700)
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201802)。
文摘
根据2016年5月和11月在日照潮下带海域进行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探讨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海域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60种,其中环节动物门30种,节肢动物门16种,软体动物门8种,其他类群6种。春季优势种为巴氏钩毛虫(Sigambra bassi)、扇栉虫(Amphicteis gunneri)、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和醒目云母蛤(Yoldia notabilis);秋季优势种为绒螯近方蟹(Hemigrapsus penscillatus)、索沙蚕科(Lumbrineriiae)1种、哈氏美人虾(Callanssa harmandi)和长鳃树蛰虫(Pista branchia)。春、秋两季平均密度依次为96.83、112.63 ind./m2;平均生物量依次为6.21、14.75 g/m2;平均种类多样性指数依次为1.45、1.66;平均丰度指数依次为0.40、0.44。综合聚类分析和丰度/生物量曲线(ABC曲线)分析表明研究区域大型底栖动物春、秋两季均可划分为4个群落,且群落结构均已受到严重扰动。BIOENV分析表明影响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温、溶解氧、亚硝酸盐、油类和重金属砷;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影响生物量和密度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深、水温、pH、化学需氧量和重金属铜。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历史调查资料相比,研究区域大型底栖动物总物种数目、平均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海洋
生物
学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丰度/生物量曲线
环境因子
人为干扰
日照
Keywords
marine biology
macrobenthos
community structure
abundance biomass curve
environmental factor
human disturbance
Rizhao
分类号
P735 [天文地球—海洋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
17
4
作者
王航俊
姚炜民
林义
邹清
刘亚林
机构
国家海洋局温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5-86,共12页
基金
浙江省海洋环保与生态项目(浙海渔计[2012]100号)
文摘
为了解和掌握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于2015年1月、3月、5月、8月和10月开展了5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的调查。结果表明,1月、3月和5月3个月份的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均较为接近,优势群落的主要特征种为薄云母蛤和不倒翁虫;8月和10月的优势群落不明显,主要群落特征种有不倒翁虫、双形拟单指虫、寡鳃齿吻沙蚕、小头虫、中蚓虫属一种等。丰度/生物量曲线(ABC曲线)分析表明5月的群落结构较稳定,1月、3月、8月和10月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扰动状态,其中8月的受扰动程度最大。BVSTEP分析表明亚硝酸盐是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各月份差异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盐度和氨氮分别是影响乐清湾3月和5月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水温对乐清湾大型底栖群落特征种时空分布影响最大,其次是盐度、溶解氧、含氮营养盐和pH等。通过CCA排序图发现大部分群落特征种分布在含氮营养盐较低的水域,表明高浓度的含氮营养盐已经对乐清湾的大型底栖动物产生了负面影响。
关键词
乐清湾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
环境因子
丰度/生物量曲线
典范对应分析(CCA)
Keywords
Yueqing Bay
macrobenthic community
environmental factors
abundance/biomass curve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曹妃甸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
8
5
作者
梁淼
姜倩
李德鹏
柳圭泽
陈兆林
崔雷
于大涛
机构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9-491,共13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5M581358)
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LP1501,LP1402)
+1 种基金
国家海洋局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LOMF1704)
国家海洋局海洋溢油鉴别与损害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201804)
文摘
基于2015年9月和2016年5月采集的曹妃甸近岸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等进行研究,利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AMBI指数法和M-AMBI指数法对研究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和生境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9月和2016年5月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73种,其中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物种数占据较大比例。该海域的优势种为日本大螯蜚、日本刺沙蚕、囊叶齿吻沙蚕、轮双眼钩虾,其中日本大螯蜚具有最大的丰度和优势度。群落结构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表明,2015年9月研究区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以20%的相似性可以分为4组,2016年5月以10%的相似性可以分为7组,两次调查的群落结构相似性均较低。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研究结果显示,2015年9月底栖群落受到严重污染扰动,而到2016年5月,底栖动物群落生物量优势显著上升,群落受扰动状况改善,达到未受或受到轻微污染扰动状态。AMBI指数及M-AMBI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曹妃甸海域大部分站位生境质量为良好状态。本研究揭示了曹妃甸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可为该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曹妃甸近岸海域
丰度
/生物量
比较
曲线
AMBI
M-AMBI
Keywords
macrobenthos
coastal area in Caofeidian
abundance/biomass curve
AMBI
M-AMBI
分类号
S931.4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莱州湾小清河口近岸海域底栖生境健康评价
被引量:
8
6
作者
丁敬坤
李加琦
薛素燕
张雯雯
霍恩泽
马占飞
于文涵
毛玉泽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806-4817,共12页
基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2060302202001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2020TD50)
+1 种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9YFD0900803)
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CARS-48)。
文摘
于2019年7月、8月和9月对莱州湾小清河口近岸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等进行研究,利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AMBI指数法和M-AMBI指数法对研究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和底栖生境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7月、8月和9月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64种,其中多毛类24种,甲壳类19种,软体动物17种,其他类群4种。该海域的优势种为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半褶织纹螺(Nassarius semiplicatus)、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寡鳃齿吻沙蚕(Nephthys oligobranchia)、中蚓虫(Mediomastus californiensis)、东方长眼虾(Ogyrides orientalis)、尖齿拳蟹(Philyra acutidens)和短角双眼钩虾(Ampelisca brevicornis),其中彩虹明樱蛤和寡鳃齿吻沙蚕在三次调查中均为优势物种,优势度明显。群落结构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表明,7月研究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以10%的相似性可以分为3组,8月以18%相似性可以分为4组,9月以19%的相似性可以分为3组,三次调查的群落结构相似度均较低。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研究结果显示,底栖动物群落生物量优势显著,群落处于未干扰状态。AMBI指数及M-AMBI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小清河口近岸海域底栖生境处于未干扰或者轻度干扰的状态,健康状况处于高等或者优良的状态。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莱州湾
AMBI
M-AMBI
丰度
/生物量
比较
曲线
Keywords
macrobenthos
Laizhou Bay
AMBI
M-AMBI
abundance/biomass curve
分类号
Q178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天津大神堂海洋特别保护区生境修复初步评价
王宇
房恩军
郭彪
高燕
侯纯强
王群山
《河北渔业》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连湾海域鱼类的群落结构研究
秦宇博
刘修泽
董婧
李轶平
段妍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日照潮下带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春、秋季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王尽文
王燕
黄娟
王波
王建勇
林森
孙滨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王航俊
姚炜民
林义
邹清
刘亚林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曹妃甸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梁淼
姜倩
李德鹏
柳圭泽
陈兆林
崔雷
于大涛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莱州湾小清河口近岸海域底栖生境健康评价
丁敬坤
李加琦
薛素燕
张雯雯
霍恩泽
马占飞
于文涵
毛玉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