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播期和收获期对丰两优1号米饭食味品质的影响 |
谢黎虹
叶定池
陈能
段彬伍
朱智伟
|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8
|
|
2
|
不同施氮方式和栽插密度对杂交中籼丰两优1号的影响 |
吴爽
占新春
周桂香
张培江
徐继萍
张国良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3
|
两系杂交籼稻丰两优1号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
邓接楼
王爱斌
涂晓虹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4
|
丰两优1号在豫南稻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
胡孔峰
雷振山
谢瑛
李静
李婷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5
|
两系杂交籼稻丰两优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
吴春赞
陈为康
赖联赛
林辉
|
《中国稻米》
|
2005 |
1
|
|
6
|
丰两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
张国良
周桂香
张金家
|
《安徽农业》
|
2003 |
0 |
|
7
|
不同播期和收获期对水稻丰两优1号RVA特征谱的影响 |
叶定池
谢黎虹
陈能
段彬伍
徐霞
朱智伟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
2007 |
6
|
|
8
|
灌浆结实期气温对杂交中籼丰两优1号稻米品质的影响 |
叶定池
吴春赞
林华
许美良
赖联赛
严文潮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
2007 |
4
|
|
9
|
水稻丰两优1号分期播种对生育期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
汪继发
宋昌云
吕孝林
蒋欣
宋长荣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02 |
22
|
|
10
|
两系中籼稻丰两优1号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
高峰
徐志灵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01 |
1
|
|
11
|
水稻丰两优1号特征特性及在江淮之间麦套轻简栽培技术研究 |
刘春松
徐剑
|
《园艺与种苗》
CAS
|
2017 |
2
|
|
12
|
丰两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
应良仕
徐利平
白朴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3
|
栽培措施对杂交稻丰两优1号稻米品质的影响 |
叶定池
吴春赞
林华
|
《浙江农业科学》
|
2008 |
1
|
|
14
|
丰两优1号的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 |
倪日群
夏如达
杨丽兰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5
|
两系杂交稻丰两优1号在浙江温州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
项雄
白朴
陶开战
黄连珠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6
|
优质籼型两系法杂交水稻丰两优1号 |
张红林
|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17
|
丰两优1号在四川东部盆地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
方结云
何立斌
操礼春
张明成
|
《现代农业科技》
|
2006 |
0 |
|
18
|
丰两优1号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
胡雪娟
何书锋
|
《现代农业科技》
|
2011 |
1
|
|
19
|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丰两优1号” |
刘勇
|
《上海农业科技》
|
2009 |
1
|
|
20
|
沿江地区丰两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
张向军
|
《现代农业科技》
|
200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