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水稻新品种丰两优一号
1
作者 杨开术 谢瑛 +4 位作者 徐宏 徐家秀 徐代云 陈建新 叶春丽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丰两优一号 水稻新品种 杂交 广占63S 配组选育 安徽 河南 抗病性 适应性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杂交稻新品种丰两优一号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献 滕友仁 徐向阳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籼型杂交稻 新品种 丰两优一号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品种丰两优一号的引进及高产栽培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汪德义 黄泽群 +3 位作者 蒋晓琰 李欢 廖川康 郭涛 《陕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3期11-13,172,共4页
通过品比试验筛选出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丰两优一号,经密度、施肥、秧龄、适应性等各类栽培试验研究,总结出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丰两优一号 栽培试验 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两优一号直播栽培产量及经济效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强兵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7期56-56,58,共2页
丰两优一号直播栽培产量及经济效益研究表明,丰两优一号在郎溪县作直播稻栽培较移栽省工30个/hm2,省本2 310-2 460元/hm2,增效2 233.5~2 977.5元/hm2。
关键词 水稻 丰两优一号 直播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两优一号作烟后稻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斌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3期80-80,84,共2页
丰两优一号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经过两年的示范种植,全生育期125~130d,属基本营养型,偏感温型。株高105~110cm,穗长22~24cm,每穗总粒数140粒左右,结实率80%左右,千粒重29g左右,有效穗292.5~322.5万穗/hm2。
关键词 水稻 丰两优一号 籼型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两优一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6
作者 潘长春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丰两优一号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特性 特征 两系杂交水稻 广占63S 引种试种 主栽品种 单季晚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稻丰两优一号
7
作者 滕友仁 刘标 +2 位作者 徐向阳 徐春奎 王献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丰两优一号 特征特性 配套技术 灌浆结实 日常管理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两优一号作芋后稻高产栽培技术
8
作者 陈明星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2期189-189,共1页
丰两优一号在武夷山市洋庄乡作芋后稻种植,丰产性好。总结了丰两优一号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移栽、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丰两优一号作芋后稻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丰两优一号 芋后稻 特征特性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两优一号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9
作者 王大学 汤开荣 覃建国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4期106-106,125,共2页
丰两优一号是丰乐种业与辽宁粳杂中心合作选育的两系、优质、高产、抗病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2005年引入武胜县进行制种,结果表明:丰两优一号在制种过程中具有育性转换彻底、开花习性好、制种产量高等特点,适合在武胜县制种。
关键词 丰两优一号 优质 高产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两优一号双晚栽培播栽期试验研究
10
作者 胡洪涛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1期107-107,227,共2页
以丰两优一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栽期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山区域双晚栽培的适宜栽期不应超过7月15日。
关键词 丰两优一号 双晚栽培 播栽期 黄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稻“丰两优一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枝术
11
作者 黄永亮 《福建稻麦科技》 2012年第1期40-41,共2页
"丰两优一号"系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辽宁粳杂研究中心合作,用广占63S×9311配制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稻,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杂交优势强,丰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米质优等特点,介绍了该品种在... "丰两优一号"系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辽宁粳杂研究中心合作,用广占63S×9311配制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稻,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杂交优势强,丰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米质优等特点,介绍了该品种在建瓯市种植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丰两优一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两优一号栽培技术要点
12
作者 何其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04年第4期23-23,共1页
介绍杂交水稻新品种丰两优一号的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新品种 丰两优一号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两系杂交稻新品种两优6326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建华 汪浩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2S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两系杂交稻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优质 丰两优一号 示范种植 农科所 宣城市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丰县稻曲病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意见
14
作者 李必翠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4X期79-79,共1页
我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5.33×10^2hm左右。近年来,随着水稻品种的更新和栽培技术的推广,稻曲病已成为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致使水稻部分籽粒发病,造成空秕粒增多,千粒重下降,一般年份产量损失5%左右,偏重发生年份损失... 我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5.33×10^2hm左右。近年来,随着水稻品种的更新和栽培技术的推广,稻曲病已成为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致使水稻部分籽粒发病,造成空秕粒增多,千粒重下降,一般年份产量损失5%左右,偏重发生年份损失可达10%以上;同时,米质变劣,商品价值降低,对水稻优质高产影响较大。2005年我站于9月中下旬在水稻的蜡熟至黄熟期,对我县栽培的主要品种,如:协优组合(协优57、协优63等)、Ⅱ优组合(Ⅱ优118、Ⅱ优明86等)、两优组合(丰两优一号)、特优组合(特优559)、粤优组合(粤优938)、汕优组合(汕优63)等进行了普查,普查有代表性的9个乡镇8个品种37块田,其中稻曲病发病的田块有34块,占9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植面积 发生情况 病害 长丰县 防治 水稻品种 栽培技术 Ⅱ优118 Ⅱ优明86 丰两优一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