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晚全新世高海平面的琼海珊瑚礁记录
被引量:
22
1
作者
时小军
余克服
+2 位作者
陈特固
张江勇
赵建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共9页
采用精确的高程测量和高精度的TIMS铀系定年方法,对海南岛东部琼海青葛附近低潮时出露的原生死珊瑚和外礁坪上的活微环礁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青葛附近外礁坪上的微环礁存在狭窄的生长上限(±8cm),位于最低低潮面上,是相当...
采用精确的高程测量和高精度的TIMS铀系定年方法,对海南岛东部琼海青葛附近低潮时出露的原生死珊瑚和外礁坪上的活微环礁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青葛附近外礁坪上的微环礁存在狭窄的生长上限(±8cm),位于最低低潮面上,是相当精确的海平面标志物。原生死珊瑚顶面与附近现代活微环礁顶面的高差数据和精确可靠的TIMS铀系年龄数据显示,5500~5200aBP(U/Th年龄,相对于2008年)时海平面至少高出现在(100±8)cm,真实的海平面很可能比现在高2.0~2.2m。总体上,5500~3500aBP期间海平面波动变化,波动幅度约为0.6m,且这种波动与气候波动有较好的对应性。4400~3900aBP期间琼海珊瑚礁的发育缺失很可能与此时的气候干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高海平面
海平面波动
中-晚全新世
琼海市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南岛岸礁中晚全新世沉积演化及其控制因素
2
作者
徐红飞
吴峰
+2 位作者
叶茂松
祝幼华
王静雯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共12页
海南岛岸礁体系是中国重要的珊瑚礁资源之一,然而针对其沉积演化过程仍然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基于海南岛文昌市长圮港近岸ZK-6钻井,通过AMS14C定年、宏观岩芯观察、镜下薄片鉴定等方法,对钻井沉积特征(岩性、生物组分)进行了精细刻画,建...
海南岛岸礁体系是中国重要的珊瑚礁资源之一,然而针对其沉积演化过程仍然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基于海南岛文昌市长圮港近岸ZK-6钻井,通过AMS14C定年、宏观岩芯观察、镜下薄片鉴定等方法,对钻井沉积特征(岩性、生物组分)进行了精细刻画,建立了研究区岸礁沉积演化序列,探讨了岸礁发育演化控制因素。AMS14C测年结果表明,岸礁发育时间为中晚全新世(7560~3410 aBP),沉积相以礁坪相与礁后相多次交替出现为特征。岸礁发育演化的控制因素包括海平面变化和古海水温度。相对较低的海平面条件下研究区主要发育礁坪相,而相对较高的海平面条件下研究区主要发育礁后相;古海水温度对岸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沉积速率上,表现为古海水温度的升高会促进岸礁沉积的速率增大。研究认为,海平面变化是海南岛东北侧岸礁在7560~3410 aBP期间发育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以此揭示了海南岛岸礁珊瑚群落生态系统演化规律,为岸礁珊瑚群落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演化
海平面
岸礁
中-晚全新世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晚全新世高海平面的琼海珊瑚礁记录
被引量:
22
1
作者
时小军
余克服
陈特固
张江勇
赵建新
机构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Radiogenic Isotope Laboratory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2102)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2-yw-318)
+1 种基金
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06BAB19B03)
ARC课题(DP0773081)
文摘
采用精确的高程测量和高精度的TIMS铀系定年方法,对海南岛东部琼海青葛附近低潮时出露的原生死珊瑚和外礁坪上的活微环礁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青葛附近外礁坪上的微环礁存在狭窄的生长上限(±8cm),位于最低低潮面上,是相当精确的海平面标志物。原生死珊瑚顶面与附近现代活微环礁顶面的高差数据和精确可靠的TIMS铀系年龄数据显示,5500~5200aBP(U/Th年龄,相对于2008年)时海平面至少高出现在(100±8)cm,真实的海平面很可能比现在高2.0~2.2m。总体上,5500~3500aBP期间海平面波动变化,波动幅度约为0.6m,且这种波动与气候波动有较好的对应性。4400~3900aBP期间琼海珊瑚礁的发育缺失很可能与此时的气候干冷有关。
关键词
珊瑚礁
高海平面
海平面波动
中-晚全新世
琼海市
海南岛
Keywords
coral reefs
mid
-
to late
-
Holocene
high sea level
oscillation
Qionghai City
Hainan Island
分类号
P736.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南岛岸礁中晚全新世沉积演化及其控制因素
2
作者
徐红飞
吴峰
叶茂松
祝幼华
王静雯
机构
自然资源部海洋灾害预报技术重点实验室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共12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424RC539)
2023年海南省省本级部门预算常规科研类项目(KYL-2023-03)。
文摘
海南岛岸礁体系是中国重要的珊瑚礁资源之一,然而针对其沉积演化过程仍然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基于海南岛文昌市长圮港近岸ZK-6钻井,通过AMS14C定年、宏观岩芯观察、镜下薄片鉴定等方法,对钻井沉积特征(岩性、生物组分)进行了精细刻画,建立了研究区岸礁沉积演化序列,探讨了岸礁发育演化控制因素。AMS14C测年结果表明,岸礁发育时间为中晚全新世(7560~3410 aBP),沉积相以礁坪相与礁后相多次交替出现为特征。岸礁发育演化的控制因素包括海平面变化和古海水温度。相对较低的海平面条件下研究区主要发育礁坪相,而相对较高的海平面条件下研究区主要发育礁后相;古海水温度对岸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沉积速率上,表现为古海水温度的升高会促进岸礁沉积的速率增大。研究认为,海平面变化是海南岛东北侧岸礁在7560~3410 aBP期间发育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以此揭示了海南岛岸礁珊瑚群落生态系统演化规律,为岸礁珊瑚群落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沉积演化
海平面
岸礁
中-晚全新世
海南岛
Keywords
depositional evolution
sea level
fringing reef
Middle
-
late Holocene
Hainan Island
分类号
P736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晚全新世高海平面的琼海珊瑚礁记录
时小军
余克服
陈特固
张江勇
赵建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南岛岸礁中晚全新世沉积演化及其控制因素
徐红飞
吴峰
叶茂松
祝幼华
王静雯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