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麦175的引育及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
1
作者 虎梦霞 刘效华 杨文雄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3期163-165,共3页
中麦175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2003年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引进的冬小麦新品种(原代号冬03-27)。2003-2009年在甘肃省张掖等地进行适应性选择以及冬小麦品系比较试验,综合性状突出;2009-2011参加甘肃省河... 中麦175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2003年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引进的冬小麦新品种(原代号冬03-27)。2003-2009年在甘肃省张掖等地进行适应性选择以及冬小麦品系比较试验,综合性状突出;2009-2011参加甘肃省河西水地冬小麦多点试验,两年平均产量7 886.67 kg/hm2,较对照宁冬9361增产18.79%。该品种含粗蛋白13.48%,赖氨酸3.43%,湿面筋24.4%,沉淀值32.0 ml,灰分18.5 g/kg,属优质中筋小麦。中抗条锈,适宜在河西武威、张掖等地区种植,也适宜在河东干旱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 中麦175 引育 地膜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模式对旱地冬小麦中麦175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董荣 于建平 郑文革 《甘肃农业科技》 2016年第6期37-38,共2页
以中麦175作为试验材料,探索了在全膜覆土穴播、宽幅精播、露地穴播、露地条播4种栽培模式下该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情况。结果表明,中麦175的最佳栽培模式为全膜覆土穴播。
关键词 中麦175 冬小 栽培模式 旱作农业 产量
全文增补中
青海温暖灌区水浇地中麦175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生禄 《青海农林科技》 2012年第1期66-67,共2页
介绍了冬小麦中麦175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中麦175 特性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麦175及在陇东旱地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孟治岳 刘志梅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3期86-87,共2页
介绍了冬小麦新品种中麦175的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从精细整地、药剂拌种、测土施肥、适期播种、宽幅精播、杂草防除、一喷三防等方面总结了陇东旱地中麦175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冬小 新品种 中麦175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陇东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麦175在孟津的示范情况及配套栽培技术
5
作者 畅俊玲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8期296-298,共3页
介绍了中麦175在孟津县试验示范情况及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中麦175 特征特性 试验示范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营养素强化作物食品及消费需求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邵丹青 王霰 +4 位作者 于跃波 郭斐 王磊 张勇 董志忠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6-190,共5页
铁、锌、维生素A的缺乏是引起隐性饥饿的主要因素,生物强化是目前业界公认的最经济有效的解决手段。自2005年项目启动以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持开展的中国作物营养强化项目已培育出十多个营养强化作物品种/系,其中"中麦175"... 铁、锌、维生素A的缺乏是引起隐性饥饿的主要因素,生物强化是目前业界公认的最经济有效的解决手段。自2005年项目启动以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持开展的中国作物营养强化项目已培育出十多个营养强化作物品种/系,其中"中麦175"是首个锌营养元素强化小麦品种。分析结果表明,与试验用对照小麦粉相比,中麦175相同出粉率小麦粉的锌含量提高了15.2%。目前中麦175已经在生产上规模化推广种植,年播种面积超过500万亩,是北部冬麦区的主栽品种和黄淮旱肥地具有重大推广价值的主推品种。市场调研显示,消费者对于营养健康的诉求不断增加,对于生物强化类食品的认知也逐渐加强,其中作物营养强化食品备受消费者认可,有望替代当前非作物强化类食品,成为大众日常饮食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饥饿 中麦175 微量营养素强化 消费者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