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扎胞苷治疗老年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效果和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翟立富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8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阿扎胞苷治疗老年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5月新泰人民医院(齐鲁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中高危MDS患者80例,按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地西他滨... 目的:探讨应用阿扎胞苷治疗老年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5月新泰人民医院(齐鲁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中高危MDS患者80例,按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地西他滨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扎胞苷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疾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骨髓有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中高危MDS患者治疗时应用阿扎胞苷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有利于控制病情,改善患者血常规指标,且安全可靠,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扎胞苷 老年患者 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孟文俊 徐昕 +2 位作者 戴秋新 杨建刚 秦茹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89-90,共2页
目的观察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初治MDS患者36例,其中采用CAG方案[即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0例(观察组),标准化疗方案16例(对照组),均用一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初治MDS患者36例,其中采用CAG方案[即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0例(观察组),标准化疗方案16例(对照组),均用一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75.0%、相关病死率5.0%,对照组分别为62.5%、12.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不良反应轻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CAG方案治疗中高危MDS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阿糖胞苷 阿克拉霉素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志刚 梁亮 +3 位作者 吴东红 吴国才 李庆华 熊丹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044-1045,共2页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应用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常炳庆 郭轶先 +3 位作者 赵弘 兰晓曦 苏力 孙婉玲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8期776-779,792,共5页
目的研究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老年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血液科于2014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9例接受含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方案治疗的中高危... 目的研究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老年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血液科于2014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9例接受含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方案治疗的中高危MDS患者,分析年龄因素(年龄≥65岁/<65岁)对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入组患者接受了81个周期含超小剂量地西他滨的方案治疗,其中老年患者(年龄≥65岁)8例,接受了26周期治疗。老年患者在改变疾病自然病程反应、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及血液学改善-红细胞反应(HI-erythroid, HI-E)疗效均显著低于年龄<65岁患者(P分别为0.024、0.045、0.024)。其他的疗效、治疗后感染的发生率及Ⅲ-Ⅳ/Ⅳ级骨髓抑制发生率,均没有显著差异。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无显著增加。结论老年中高危MDS患者应用含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方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小剂量地西他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老年患者 高危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扎胞苷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佩 董照 杨艳敏 《安徽医学》 2022年第10期1126-1130,共5页
目的研究阿扎胞苷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邢台市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00例中高危M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 目的研究阿扎胞苷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邢台市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00例中高危M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研究组行阿扎胞苷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21 d为1个疗程,干预3个疗程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铁蛋白、维生素B_(12)与叶酸水平,p15、SOCS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以及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感染、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1.25%)高于对照组(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铁蛋白、维生素B_(12)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叶酸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15(2.00%)、SOCS1(4.00%)基因甲基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00%比1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6.00%)低于对照组(1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扎胞苷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有助于提高中高危MDS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生存状态,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阿扎胞苷 小剂量阿糖胞苷 免疫功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亚丽 郭荣 +4 位作者 李英梅 孙慧 孙玲 谢新生 姜中兴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4期667-668,共2页
目的对比性分析减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MDS患者61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减低剂量地西他滨... 目的对比性分析减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MDS患者61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减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对照组采用预激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恶心呕吐、心功能异常和肝肾功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低剂量地西他滨可有效治疗中高危MDS,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预激方案,患者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扎胞苷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崔海燕 刘泽林 +3 位作者 金梦迪 王淡瑜 刘黎琼 钟楠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6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扎胞苷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中高危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阿扎胞苷治疗。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治疗前后造血指标、生存时间、生存率。结果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 目的探讨阿扎胞苷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中高危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阿扎胞苷治疗。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治疗前后造血指标、生存时间、生存率。结果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17例、未缓解7例,治疗有效率为76.67%。毒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感染、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其中,骨髓抑制:0度14例(46.67%)、Ⅰ度8例(26.67%)、Ⅱ度6例(20.00%)、Ⅲ度2例(6.67%)、Ⅳ度0例;感染:0度18例(60.00%)、Ⅰ度9例(30.00%)、Ⅱ度3例(10.00%)、Ⅲ度0例、Ⅳ度0例;恶心呕吐:0度25例(83.33%)、Ⅰ度5例(16.67%)、Ⅱ度0例、Ⅲ度0例、Ⅳ度0例;肝功能损害:0度29例(96.67%)、Ⅰ度1例(3.33%)、Ⅱ度0例、Ⅲ度0例、Ⅳ度0例。30例患者治疗后的铁蛋白为(228.45±73.12)μg/L、维生素B12为(474.31±90.12)pg/L、叶酸为(5.04±1.49)mg/L,均低于治疗前的(544.63±97.28)μg/L、(648.57±142.65)pg/L、(7.02±2.1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的生存时间为(16.91±3.28)个月、2年生存率为43.33%(13/30)。结论阿扎胞苷对中高危MDS的临床疗效较好,可延长生存时间,毒副反应相对较低,能提高机体造血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阿扎胞苷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芳芳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4期93-95,共3页
目的探究地西他滨(DAC)联合预激方案对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MDS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患者34例、3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DAC联合... 目的探究地西他滨(DAC)联合预激方案对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MDS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患者34例、3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DAC联合预激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预激方案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生存情况,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2、叶酸浓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死亡率行χ^(2)检验,两组中位生存期、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2、叶酸浓度差异行独立、配对t检验。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0%,高于对照组(34.38%,P<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人数为9例(26.47%),小于对照组[16例(50.00%),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6.38±3.82)个月,对照组为(11.00±4.72)个月,前者较长(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铁蛋白、维生素B2、叶酸浓度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参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AC联合预激方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MDS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抑制细胞的恶性繁殖,对MDS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剂量的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难治性白血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希民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4期35-35,37,共2页
目的:探讨降低剂量的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难治性白血病的效果。方法:收治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难治性白血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降低剂量的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单一的... 目的:探讨降低剂量的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难治性白血病的效果。方法:收治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难治性白血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降低剂量的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单一的CAG方案治疗。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较,临床疗效、血小板及白细胞指标变化情况均相对更高(P<0.05)。结论:降低剂量的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难治性白血病患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改善血常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低剂量 地西他滨 CAG方案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难治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三氧化二砷方案治疗老年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应彬 朱熙君 《安徽医学》 2020年第8期943-947,共5页
目的比较地西他滨联合三氧化二砷方案与地西他滨单药方案治疗老年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宣城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73例初诊老年中高危M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 目的比较地西他滨联合三氧化二砷方案与地西他滨单药方案治疗老年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宣城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73例初诊老年中高危M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地西他滨联合三氧化二砷化疗组,35例)和对照组(地西他滨单药化疗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周期、4个周期的近期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个周期后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同时比较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3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骨髓完全缓解(mCR)4例,部分缓解(PR)5例,血液学改善(HI) 9例,临床总有效率(ORR)54.28%,缓解率(RR)28.57%,对照组38例患者中CR 0例,mCR 2例,PR 4例,HI 9例, ORR 39.47%,RR为15.79%,两组患者临床ORR和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中CR 6例,mCR 9例,PR 5例,HI 3例,ORR 65.71%,RR 57.14%,对照组中CR1例,mCR5例,PR 4例,HI 10例,ORR 52.63%,RR 26.31%,两组患者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R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随访终点2018年6月30日,观察组PFS 9(5,19)月,对照组PFS 7(3,17)月,观察组患者PFS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观察组患者OS与对照组相比延长,差异有统计学(χ^2=12.179,P=0.001)。两组患者化疗期间均未出现死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三氧化二砷不能提高老年中高危MDS患者ORR,但可提高RR,能够延长患者PFS和OS,同时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地西他滨 三氧化二砷 老年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地西他滨及阿糖胞甘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1
作者 苏杰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3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阿糖胞苷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s,M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采用小剂量地西他滨(10 mg/d)+阿糖胞苷治疗的中高危MDS 27例作为联合组,随机抽...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阿糖胞苷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s,M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采用小剂量地西他滨(10 mg/d)+阿糖胞苷治疗的中高危MDS 27例作为联合组,随机抽取同期采用地西他滨(25 mg/m2)单药治疗的中高危MDS 39例为单药组。观察治疗前、治疗结束2周后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的水平变化,评估临床疗效,记录2年总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毒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单药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19%、79.49%,总生存率分别为40.74%、30.7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单药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9个月、15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抑制、感染、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阿糖胞苷治疗中高危MDS可延长生存时间,降低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1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地西他滨 阿糖胞苷 疗效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重复部位注射阿扎胞苷在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减轻给药部位疼痛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区准珠 《北方药学》 2021年第6期96-97,共2页
目的:探析不重复部位注射阿扎胞苷在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减轻给药部位疼痛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60例以阿扎胞苷注射治疗的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以药物注射部位差异分为参照组(30例,常规上臂... 目的:探析不重复部位注射阿扎胞苷在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减轻给药部位疼痛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60例以阿扎胞苷注射治疗的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以药物注射部位差异分为参照组(30例,常规上臂注射治疗)和研究组(30例、不重复部位注射治疗),收集分析两组患者的注射部位疼痛情况及患者对治疗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注射前和首次注射后注射部位疼痛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但随着治疗持续开展,研究组患者注射部位疼痛显著低于参照组,且研究组患者对治疗服务的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参照组80%(P<0.05)。结论:对阿扎胞苷注射治疗的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以不重复部位注射治疗,可有效减轻给药部位疼痛,提高患者对治疗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扎胞苷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注射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砷中药复方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临床研究
13
作者 靳楠 毛悦 +5 位作者 吕妍 陈卓 王德秀 刘为易 刘驰 唐旭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6期160-166,共7页
目的分析含砷中药复方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R-MDS)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的疗效,为HR-MDS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使用含砷中药复方治疗HR-MDS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的病历... 目的分析含砷中药复方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R-MDS)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的疗效,为HR-MDS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使用含砷中药复方治疗HR-MDS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的病历资料,将患者分为含砷中药复方联合去甲基化药物(HMAs)治疗组与含砷中药复方联合雄激素治疗组,分别评估整体与2组临床疗效,其中包括总有效率(ORR),中位总生存期(OS),1、2、3年生存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1、2、3年无进展生存率。结果200例HR-MDS患者中,68例接受含砷中药复方联合HMAs治疗,132例接受含砷中药复方联合雄激素治疗,ORR为30%,治疗后HR-MDS的中位OS为42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8.6%、60.4%和50.2%,中位PFS为15个月,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7.8%、28.8%和18.2%。68例接受含砷中药复方联合HMAs治疗者,ORR为44.1%,治疗后HR-MDS中位OS为42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75.6%和61.9%,中位PFS为24个月,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4.3%、48.5%和35.2%。132例接受含砷中药复方联合雄激素治疗者,ORR为26.5%,其中治疗后HR-MDS高危组的ORR为33.3%,治疗后HR-MDS极高危组的ORR为13.3%,2组O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后HR-MDS的中位OS为29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8.6%、54.1%和45.1%,中位PFS为13个月,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4.1%、28.2%和12.9%。结论含砷中药复方联合HMAs的方案可显著延长HR-MDS生存期、延缓疾病进程;含砷中药复方联合雄激素治疗HR-MDS效果虽不及联合HMAs,但OS和PFS显著高于历史对照,是部分不能耐受HMAs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药复方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回顾性研究 临床疗效 血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iR-597-5p miR-181a-2-3p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刘艳杰 魏慧茹 李红伟 《安徽医学》 2025年第2期226-231,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微小RNA-597-5p(miR-597-5p)、miR-181a-2-3p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医的138例MDS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高危组... 目的探究血清微小RNA-597-5p(miR-597-5p)、miR-181a-2-3p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医的138例MDS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高危组(n=29)、中危组(n=46)和低危组(n=63),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111)和预后不良组(n=27);同时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38名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 PCR)检测MDS患者的血清miR-597-5p、miR-181a-2-3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597-5p、miR-181a-2-3p诊断MDS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miR-597-5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miR-181a-2-3p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低、中、高危组患者血清miR-597-5p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0.05),miR-181a-2-3p水平依次降低(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血清miR-597-5p、红细胞分布宽度升高(P<0.05),而血清miR-181a-2-3p水平以及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水平大幅度降低(P<0.05);miR-597-5p、miR-181a-2-3p为MDS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miR-597-5p、miR-181a-2-3p预测MDS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2、0.889,截断值分别是1.69、0.60,二者联合预测MDS患者预后的AUC为0.952,灵敏度为81.48%,特异度为92.79%,二者联合优于血清miR-597-5p、miR-181a-2-3p各自单独预测(Z_(二者联合-mi R-597-5p)=2.039、Z_(二者联合-mi R-181a-2-3p)=2.016,P=0.044、0.041)。结论血清miR-597-5p水平升高,miR-181a-2-3p水平下降均会导致MDS患者病情加重,二者联合对MDS的预后预测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597-5p 微小RNA-181a-2-3p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病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砷中药青黄散方案治疗超高龄伴TP53突变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郭秋月 高文欣 +4 位作者 陈卓 王德秀 周庆兵 刘驰 李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9期183-187,共5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髓系肿瘤性疾病,其伴原始细胞增多亚型及伴肿瘤蛋白53(TP53)基因突变均与高危疾病预后分层相关,其中TP53基因突变还与治疗耐药相关。高龄MDS患者的器官功能下降,合并症多,移植不可...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髓系肿瘤性疾病,其伴原始细胞增多亚型及伴肿瘤蛋白53(TP53)基因突变均与高危疾病预后分层相关,其中TP53基因突变还与治疗耐药相关。高龄MDS患者的器官功能下降,合并症多,移植不可行,且多数不能耐受化疗、去甲基化药物治疗。患者为超高龄男性,确诊MDS伴原始细胞增多Ⅰ型,初诊时全血细胞进行性下降且需输血支持,修订版国际预后评分系统极高危,伴TP53基因突变。与同类患者比较,应用含砷中药青黄散方案治疗后中位生存期延长,血象三系有不同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未发生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达到高龄MDS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治疗目标。本文回顾患者病历资料及应用含砷中药青黄散方案治疗过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高龄MDS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相关基因突变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高龄或超高龄预后不良MDS患者的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高龄 肿瘤蛋白53基因突变 含砷药青黄散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贝赫切特综合征的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16
作者 付慧 余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39,共9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克隆性造血组织肿瘤,表现为慢性血细胞减少症伴细胞形态发育异常,易进展为骨髓衰竭或急性髓系白血病。贝赫切特综合征是一类特殊的系统性血管炎,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皮肤损害、眼部炎症等。近年来,骨髓增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克隆性造血组织肿瘤,表现为慢性血细胞减少症伴细胞形态发育异常,易进展为骨髓衰竭或急性髓系白血病。贝赫切特综合征是一类特殊的系统性血管炎,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皮肤损害、眼部炎症等。近年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贝赫切特综合征的病例报道增多,提示两者之间存在潜在的病理联系。免疫细胞的异常激活、细胞因子的异常分泌以及细胞遗传学改变等可能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贝赫切特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目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贝赫切特综合征的治疗策略主要基于个体化原则,包括免疫抑制治疗、细胞毒性药物治疗、靶向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然而,由于病例报道较少及机制研究不足,治疗方案的选择仍需探讨。本文综述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贝赫切特综合征的关联性及其机制,总结了相关治疗进展,以期为该类患者的临床管理和相关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贝赫切特综合征 遗传 免疫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的IDEAL-IQ对再障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17
作者 田燕 许亚萍 +2 位作者 崔运福 王丹 曹新山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23-228,共6页
目的探讨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技术(IDEAL-IQ)定量骨髓脂肪含量及铁含量在鉴别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AA患者44例(AA组)、MDS患者25例(MDS组)、健康对照组志愿者28例... 目的探讨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技术(IDEAL-IQ)定量骨髓脂肪含量及铁含量在鉴别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AA患者44例(AA组)、MDS患者25例(MDS组)、健康对照组志愿者28例(对照组),定量测定右侧髂骨骨髓脂肪含量及铁含量,通过计算组间相关系数(ICC)对3位数据检测者进行一致性分析,非参数检验比较AA组、MDS组及对照组之间骨髓脂肪含量及R2*值的差异。结果AA组骨髓脂肪含量高于MDS组及对照组,MDS组脂肪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组、MDS组及对照组骨髓铁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IDEAL-IQ技术可根据骨髓脂肪含量的变化从影像学角度无创性的对初步鉴别诊断再障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通过评估骨髓脂肪含量,辅助临床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扎胞苷联合三氧化二砷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株SKM-1作用的分子机制分析
18
作者 吴志敏 魏秀丽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5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扎胞苷联合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株SKM-1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取SKM-1培养,分为4组,分别予以阿扎胞苷、As_(2)O_(3)、阿扎胞苷联合As_(2)O_(3),并设空白对照。48h后,采用基因组转录测序检测... 目的探讨阿扎胞苷联合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株SKM-1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取SKM-1培养,分为4组,分别予以阿扎胞苷、As_(2)O_(3)、阿扎胞苷联合As_(2)O_(3),并设空白对照。48h后,采用基因组转录测序检测差异基因表达;利用基因本体(GO)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进行生信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提取总蛋白筛选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阿扎胞苷组有302个基因下调、106个基因上调,As_(2)O_(3)组有107个基因下调、91个基因上调,联合组有406个基因下调、169个基因上调;生信分析显示,在分子功能、细胞组分、生物进程方面均有差异基因表达,差异表达基因涉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Ⅰ)感染、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细胞外基质(ECM)受体相互作用、白介素-17(IL-17)信号通路、同源重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血小板活化、Ras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癌症中的m RNA、肾细胞癌、核质转运、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低氧诱导因子(HIF-1)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非洲淋巴细胞瘤(EB)病毒感染、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阿扎胞苷和As_(2)O_(3)共同作用MDS的靶点有98个;阿扎胞苷和As_(2)O_(3)作用于MDS的PPI共包括66个节点、222条边,筛选出功能聚合最显著的子网络有6个。结论阿扎胞苷和As_(2)O_(3)均能通过多种途径治疗MDS,二者联合的作用分子机制涉及HIV Ⅰ感染、AML、ECM受体相互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扎胞苷 三氧化二砷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转录组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解毒化瘀法治疗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真实世界研究
19
作者 刘健 李芮 +6 位作者 杨秀鹏 王洪志 许勇钢 陈卓 王德秀 肖海燕 唐旭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45-151,共7页
目的 探索真实世界中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应用补肾解毒化瘀法治疗的血常规指标、骨髓指标表现及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22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病房162例较高危MD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资料、... 目的 探索真实世界中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应用补肾解毒化瘀法治疗的血常规指标、骨髓指标表现及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22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病房162例较高危MD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资料、血常规指标、骨髓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62例较高危MDS患者应用补肾解毒化瘀法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48.8%。当较高危MDS患者年龄<70岁、应用补肾解毒化瘀法联合化疗治疗时,更易获得疗效(P<0.05)。补肾解毒化瘀法治疗后,较高危MDS患者血小板(PL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无效组的PLT水平提高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有效组患者血红蛋白(HGB)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较高危MDS患者的骨髓粒系占比、巨核细胞数及淋巴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 含砷中药复方为主的补肾解毒化瘀法治疗较高危MDS,能够提高患者的HGB含量、PLT水平,提高患者骨髓粒系占比、巨核细胞数及淋巴细胞比例,且对于降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即去甲基化方面也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 补肾解毒化瘀法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常规 骨髓细胞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奈克拉联合地西他滨或阿扎胞苷对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的对比研究
20
作者 武少雄 党惠兵 +1 位作者 林晓媛 王波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2433-2435,2528,共4页
目的:比较维奈克拉(Venetoclax,VEN)分别联合阿扎胞苷(Azacitidine,AZA)与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本院进行诊治的12... 目的:比较维奈克拉(Venetoclax,VEN)分别联合阿扎胞苷(Azacitidine,AZA)与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本院进行诊治的128例高危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VD组和VA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口服VEN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VD组联合静脉滴注DAC,VA组联合皮下注射AZA。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生化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VA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mission rate,ORR)明显高于VD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Platelet count,PLT)、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骨髓原始细胞比例(Non erythroid cell,NEC)均明显降低,且VA组的上述血生化指标明显高于VD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VEN联合DAC治疗相比,VEN联合AZA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高危MDS患者的血生化指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奈克拉 地西他滨 阿扎胞苷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