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植被综合盖度时空演变分析
1
作者 李娟 蔡哲理 +3 位作者 向娟 袁方芳 袁光碧 雷邦俊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6,共6页
植被恢复是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的关键,植被综合盖度量化了植被茂密程度,能够衡量地表植被状况,有助于深入探究石漠化区域植被恢复的趋势。本文以黔西市民丰—大元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资源三号卫星影像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 植被恢复是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的关键,植被综合盖度量化了植被茂密程度,能够衡量地表植被状况,有助于深入探究石漠化区域植被恢复的趋势。本文以黔西市民丰—大元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资源三号卫星影像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图像差值法及变异系数、转移矩阵分析等深入分析2016和2021年的植被综合盖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变化趋势及稳定性。结果表明:①5年间,研究区内极高和高植被覆盖面积的大幅增加使整个区域的植被综合盖度有所改善;低植被覆盖向高植被覆盖的大面积转换表明研究区由无植被覆盖地表类型(如裸岩石砾地等)向有植被覆盖地表类型(如草地、灌木甚至林地等)转变,进一步展现了该区域在石漠化治理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②5年间,研究区植被覆盖整体变化为改善趋势,改善区域占比略大于退化区域,植被覆盖整体相对稳定;退化区域中轻微退化略大于轻度改善,这是城市化扩张和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影响;部分林地和耕地转换为建设用地,植被覆盖程度在建设用地区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综合盖度 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变化趋势 石漠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7年海南岛陆域水体遥感提取数据集 被引量:2
2
作者 许芬 孟庆岩 张琳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9年第2期53-64,共12页
陆域水体分布是全球水资源安全和管理、气候变化研究、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等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信息。本文基于高分1号数据与Landsat 8 OLI数据,通过最小冗余最大相关性特征选择(mRMR)算法,采用面向对象知识规则集自动化提取海南岛2013–2... 陆域水体分布是全球水资源安全和管理、气候变化研究、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等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信息。本文基于高分1号数据与Landsat 8 OLI数据,通过最小冗余最大相关性特征选择(mRMR)算法,采用面向对象知识规则集自动化提取海南岛2013–2017年连续5a的陆域水体分布信息,结合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与Google Earth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得到Kappa系数分别为84.67%,85.98%,80.61%,88.66%,90.66%,分类结果精度较高。本数据集可直接用于陆域地表水体时空分布研究,也可为水环境如水体水质研究、水资源安全评估等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域水体 面向对象知识规则集 海南岛 中高分辨率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像融合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适宜尺度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金正婷 李卫国 景元书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2-1317,共6页
为探究江苏省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提取的田块适宜尺度,选取冬小麦拔节期空间分辨率为2 m×2 m的GF-1全色影像和30 m×30 m的HJ-1多光谱影像进行研究。首先,将GF-1全色影像进行8 m和16 m重采样,形成3种不同尺度全色影像,然后分别... 为探究江苏省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提取的田块适宜尺度,选取冬小麦拔节期空间分辨率为2 m×2 m的GF-1全色影像和30 m×30 m的HJ-1多光谱影像进行研究。首先,将GF-1全色影像进行8 m和16 m重采样,形成3种不同尺度全色影像,然后分别与HJ-1多光谱影像进行主成分变换法融合,生成空间分辨率分别为2 m×2 m、8 m×8 m和16 m×16 m的3种不同尺度多光谱影像,并通过融合影像质量评价以及光谱特征值和非监督分类的面积精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尺度融合影像均值差异不大,分别为81.20、79.26和79.44。3种尺度融合影像的平均梯度值和标准差差异明显,其中16 m×16 m融合影像显著高于2 m×2 m、8 m×8 m融合影像,融合影像质量较原始多光谱影像质量发生明显改善,突出了丰富的植被光谱信息。从3种融合影像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精度可以看出,16 m×16 m融合影像冬小麦种植面积的提取精度较理想,达到96.73%。研究结果说明,16 m×16 m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较为适合江苏省冬小麦种植的田块分布特征,有利于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准确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中高分辨率遥感 影像融合 面积提取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