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风病先兆证预警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先涛 尹立群 +1 位作者 于春泉 王泓午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30-933,共4页
目的:探索研究中风病先兆证的预警指标和预警模型。方法:采用逐步后退法筛选预警指标,非线性Logistic方程建立预警模型。结果:中风病先兆证预警指标主要有: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症状包括口角流涎/流涎、纳呆/纳少/纳差、跌仆,舌苔黄,脉弦滑... 目的:探索研究中风病先兆证的预警指标和预警模型。方法:采用逐步后退法筛选预警指标,非线性Logistic方程建立预警模型。结果:中风病先兆证预警指标主要有: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症状包括口角流涎/流涎、纳呆/纳少/纳差、跌仆,舌苔黄,脉弦滑,证候主要是肝阳上亢证、气虚血瘀证,实验室指标包括谷草转氨酶、血清载脂蛋白AI、血清钙离子、凝血酶时间;模型整体预测率:91.8%。结论:研究结果提示可以对中风病先兆证进行预警,其中证候(肝阳上亢证、气虚血瘀证)能否作为一个整体、独立的预警指标之一,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病先兆 预警 预警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络病理论探析中风病后血瘀证的辨治 被引量:7
2
作者 姜超 张秋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7期1475-1477,共3页
中风导致的中风后血瘀证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现存的治疗手段单一、难以取得良效;络病理论是中医药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悠久,科学独到的优势,据其进行中风后血瘀证的辨治常可取佳效,故对此做一探讨。
关键词 中风 中风后血瘀 络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脑脉胶囊对出血中风阳类证大鼠脑组织NF-κB与ICAM-1表达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春叶 李华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2-635,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nsion molecule-1,ICAM-1)在实验性高血压脑出血阳类证的病证结合模型鼠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参与途径,推测益脑脉胶囊对出血中风阳类证... 目的:初步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nsion molecule-1,ICAM-1)在实验性高血压脑出血阳类证的病证结合模型鼠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参与途径,推测益脑脉胶囊对出血中风阳类证可能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双肾双夹、脑内注入胶原酶、灌服热性药物煎剂以及复方地芬诺酯(Compound Diphennoxylate,CD)法复制高血压脑出血阳类证病证结合模型鼠。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后6、12、24、48h,3天5个时间点右侧尾状核区(血肿周围脑组织)NF-κB的活性以及ICAM-1mRNA的表达变化,并观察益脑脉胶囊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脑出血术后,右侧尾状核区NF-κB和ICAM-1mRNA的表达分别在6,12h即明显升高,分别在12,48h达到高峰,3天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在各对应时间点,益脑脉胶囊治疗可降低NF-κB和ICAM-1mRNA的活性(P<0.05或P<0.01)。结论:NF-κB、ICAM-1可能参与了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的损害过程;益脑脉胶囊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下调ICAM-1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脑脉胶囊 出血中风阳类 核因子-KB 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阳熄风胶囊治疗中风病先兆证85例临床观察
4
作者 韩凤芹 王亚利 +1 位作者 邢继军 张燕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08-1509,共2页
目的:观察潜阳熄风胶囊治疗中风病先兆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5例中风病先兆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5例给予潜阳熄风胶囊;对照组66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疗效、... 目的:观察潜阳熄风胶囊治疗中风病先兆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5例中风病先兆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5例给予潜阳熄风胶囊;对照组66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发作频次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转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潜阳熄风胶囊治疗中风病先兆证具有整体作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病先兆 血液流变学 潜阳熄风胶囊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闭证的辨证施护 被引量:1
5
作者 华红英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89年第3期129-130,共2页
中风是常见疾病,其中闭征较多,起病急骤,病情危重。正确治疗、恰当护理,便可挽危亡于顷刻,起沉疴于瞬息。我院收治10例闭证病人,按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护,均治愈出院。现试淡中风闭证的辨证施护如下: 一、辨识证候病机中风的病情,有轻... 中风是常见疾病,其中闭征较多,起病急骤,病情危重。正确治疗、恰当护理,便可挽危亡于顷刻,起沉疴于瞬息。我院收治10例闭证病人,按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护,均治愈出院。现试淡中风闭证的辨证施护如下: 一、辨识证候病机中风的病情,有轻重之别。轻证病在经脉,为中经络;重症深入内脏,为中脏腑,后者因邪正盛衰之异,又有闭证脱证之分。闭证以邪实内闭为主,属实;脱证以阳气欲脱为急,属虚。闭证的主症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根据有无热象,分为阳闭与阴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施护 大小便闭 中脏腑 中经络 邪正盛衰 阴闭 起沉疴 握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腑醒脑汤治疗中风痰热证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梁桂林 柴学芳 陈彩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77-278,共2页
目的 :观察通腑醒脑汤的临床疗效。方法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积分、中医单项症状比较及并发症比较。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本方清热化痰、通腑醒脑的作用能够改善中风病急性期的症状。
关键词 中风痰热 通腑醒脑汤 清热化痰 通腑醒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于“眩运者,中风之渐也”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桂文 陈少玫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102-104,共3页
众所周知,眩晕症是中风病最常见的先兆症状之一,由于中风病具有"三高一低"的特点,因此,重视眩晕症候在早期防范中风的发生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朱丹溪提出的"眩运者,中风之渐也"理论进行系统的文献整理,分析这一理... 众所周知,眩晕症是中风病最常见的先兆症状之一,由于中风病具有"三高一低"的特点,因此,重视眩晕症候在早期防范中风的发生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朱丹溪提出的"眩运者,中风之渐也"理论进行系统的文献整理,分析这一理论的来龙去脉,阐述其深刻含蕴,为中风先兆理论研究提供依据,为临床防治中风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先兆 朱丹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太阳病篇若干问题评述 被引量:2
8
作者 顾武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讨论《伤寒论》太阳病篇某些争议问题。太阳病篇并非都是太阳病 ,其中除太阳病外 ,尚有太阳病的兼证、变证、类似证 ,其变证既有属阳明、少阳病者 ,亦有属三阴病者。太阳病的病机当以外邪袭表、营卫不和为是 ,营卫不和非专属于太阳中风... 讨论《伤寒论》太阳病篇某些争议问题。太阳病篇并非都是太阳病 ,其中除太阳病外 ,尚有太阳病的兼证、变证、类似证 ,其变证既有属阳明、少阳病者 ,亦有属三阴病者。太阳病的病机当以外邪袭表、营卫不和为是 ,营卫不和非专属于太阳中风证。太阳中风证的病机当是风寒袭表、荣 (营 )弱卫强 ;其性质属表证 ,而有寒、热之分 ,非皆为寒证 ;其分类有中风、伤寒、温病。桂枝汤虽是治疗太阳中风证的代表方 ,但桂枝汤证并不就等于太阳中风证 ,桂枝汤还可广泛用于太阳中风证以外的多种病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太阳病篇 病机 性质 中风证 桂枝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金匮钓玄》
9
作者 刘公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2年第3期41-43,共3页
《金匮钩玄》(以下简称《钩玄》)为元代朱震亨撰,并经其高弟戴元礼校补。历来视为医学津梁。前人评之曰:“是编分证论治,条理賅括”(《郑堂读书记》)。“其以补阴为宗,实开直补真水之先。其以郁论病,亦开后来无穷之悟”(《四库全书简明... 《金匮钩玄》(以下简称《钩玄》)为元代朱震亨撰,并经其高弟戴元礼校补。历来视为医学津梁。前人评之曰:“是编分证论治,条理賅括”(《郑堂读书记》)。“其以补阴为宗,实开直补真水之先。其以郁论病,亦开后来无穷之悟”(《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是书词旨简明,不愧钩玄之目,元礼所补亦多精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本书之可贵处,首先在于其辨证之明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溪 钩玄 竹沥 张景岳 姜汁 病理之火 论治 辨治 六郁 补血剂 四物汤 程钟龄 中风证 脏腑 张子和 二陈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IF-1α、Caspase-3及血尿酸水平影响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李娇红 程锦楠 +1 位作者 李作孝 李小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35-437,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中风血瘀证)患者血清HIF-1α、Caspase-3及血尿酸水平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临床试验方法,选择200例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中风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中风血瘀证)患者血清HIF-1α、Caspase-3及血尿酸水平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临床试验方法,选择200例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中风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吡拉西坦0.4 g 50 m L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30 m L静脉滴注,1次/d。30天为1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第7 d、第14 d分别对患者进行血清HIF-1α、Caspase-3及血尿酸水平检测。然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了长达12个月的随访。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7 d后血清HIF-1α、Caspase-3及血尿酸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的血清HIF-1α、Caspase-3及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够有效地降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IF-1α、Caspase-3及血尿酸水平,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中风血瘀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验举隅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倩 《世界中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患者 临床分析 中风后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