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史研究述要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卫国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36,共21页
中国与朝鲜半岛古代关系史的研究萌芽于1949年前,正常发展则是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得以蓬勃发展。中国朝鲜史学会日益壮大,学术刊物日益增多,学术会议日益频繁,学术成果日益丰硕,中韩学术交流日益密切,成为改革开放... 中国与朝鲜半岛古代关系史的研究萌芽于1949年前,正常发展则是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得以蓬勃发展。中国朝鲜史学会日益壮大,学术刊物日益增多,学术会议日益频繁,学术成果日益丰硕,中韩学术交流日益密切,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史学术发展的总体趋势。随着新一代学人的崛起,这个领域的研究将会迎来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朝)关系史 朝鲜半岛 韩国研究中心 中朝文化交流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的图本性质和绘制目的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雨蕾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2-180,255,共10页
《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制作于1402年,是现存的朝鲜半岛最早的单幅世界地图,也是东亚地区留存下来的年代最早的单幅世界地图,集当时中国、伊斯兰世界和朝鲜半岛的地理知识而成。该图带有读史地图的性质,基本反映中国元代的世界地理知... 《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制作于1402年,是现存的朝鲜半岛最早的单幅世界地图,也是东亚地区留存下来的年代最早的单幅世界地图,集当时中国、伊斯兰世界和朝鲜半岛的地理知识而成。该图带有读史地图的性质,基本反映中国元代的世界地理知识,部分内容来自朝鲜绘制者的知识谱系,延续元代"混一"的概念,展现明初大一统之景象。明与朝鲜正式建立册封朝贡关系之后,朝鲜特别制作《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的目的,是对以明为中心东亚国际秩序的认同以及对朝鲜所据重要地位的强调。而西方大航海前后,日本对《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的多次摹绘,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日本当时面对与明朝、朝鲜不断紧张的外交关系和日趋衰落的贸易活动,意欲广泛了解世界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 古地图 明代 中韩关系史 东亚国际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壬辰战争史料的搜集、整理、翻译和研究”简介
3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本项目于2017年11月立项,首席专家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陈尚胜教授,项目组成员包括20余位从事16-18世纪中韩关系史、中日关系史和日韩关系史研究的校内外学者。壬辰战争是因战争发生于明朝与朝鲜干支纪年壬辰年(1592)而得名。这是一... 本项目于2017年11月立项,首席专家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陈尚胜教授,项目组成员包括20余位从事16-18世纪中韩关系史、中日关系史和日韩关系史研究的校内外学者。壬辰战争是因战争发生于明朝与朝鲜干支纪年壬辰年(1592)而得名。这是一场由日本太阁丰臣秀吉发兵侵略朝鲜进而入侵中国、明朝出兵援救朝鲜的东北亚地区的国际战争,所以各国有不同称谓:中国明清时期的史书多称为“万历朝鲜之役”,今人多称为“万历援朝战争”;朝鲜王朝(1392-1910)分别称为“壬辰倭乱”和“丁酉倭乱”(在1593年7月以后中日议和停战的背景下,日本于1597年2月再次发动对朝战争,因该年为丁酉年而得名);日本则分别称为“文禄之役”(1592年是日本的“文禄元年”)和“庆长之役”(1597年为日本的“庆长二年”)。综合这场战争的命名差异,项目组改用中、日、韩三国曾普遍采用的干支纪年来标示这场战争的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辰战争 丰臣秀吉 壬辰倭乱 中韩关系史 干支纪年 万历朝鲜之役 中日关系史 朝鲜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续新篇章
4
作者 郭隆隆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2-2,共1页
当前的中韩关系已超越了双边范畴,对维护和促进东北亚及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化挑战为机遇、维护好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建设和谐东北亚、促进两国共同发展,是摆在两国面前的历史重任。
关键词 篇章 中韩关系史 两国关系 审时度势 文化积淀 建交 领导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