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C剪力墙结构小震与中震设计对比及其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韩小雷 王雨 +2 位作者 张一璐 王松帆 季静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5,共7页
近年来,国内学者强调对于复杂和超限结构需进行中震性能设计,即在小震弹性设计后进行中震下的承载力复核及调整,然而中震设计能否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仍存在争议。为探究中震设计与小震设计方法的差异,本文依据现行规范,以设防烈度、... 近年来,国内学者强调对于复杂和超限结构需进行中震性能设计,即在小震弹性设计后进行中震下的承载力复核及调整,然而中震设计能否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仍存在争议。为探究中震设计与小震设计方法的差异,本文依据现行规范,以设防烈度、结构高度和场地类别为变化参数,建立了48个典型RC剪力墙模型,并分别以“小震”、“高规中震”、“广东高规中震”和“关键构件中震”进行截面设计,之后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及增量动力分析计算。在对比了不同设计方法的钢筋用量、结构与构件性能表现及结构抗倒塌能力储备的差异后认为,现行中震设计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包括会导致结构用钢量的显著增大,结构延性的降低,及结构安全度的降低等;采用关键构件中震设计方法则能较好地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更符合抗震设计概念。因此,建议对RC剪力墙结构仅针对关键构件进行中震性能设计,以提高重要结构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 剪力墙结构 中震设计 构件变形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减震结构中震设计简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振霄 温文露 +2 位作者 管庆松 潘文 陈华霆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04-1313,共10页
为探究中震设计与现行小震设计在性能指标上的差异,首先分析了整体中震设计与小震设计在概念上的区别,对比了这两种理念下结构构件的内力放大情况,进而从宏观上把握不同设计方法对结构整体和构件层面的影响;其次基于加速度设计反应谱和... 为探究中震设计与现行小震设计在性能指标上的差异,首先分析了整体中震设计与小震设计在概念上的区别,对比了这两种理念下结构构件的内力放大情况,进而从宏观上把握不同设计方法对结构整体和构件层面的影响;其次基于加速度设计反应谱和位移设计反应谱推导了中震作用下单自由度简化体系总等效阻尼的表达式,理论分析了中震等效阻尼与结构层间位移、设防烈度、结构周期及“周期比”的关系,并进行了简单的证明;给出不同设防烈度下该简化体系的中震总等效阻尼比和刚度的速查表格,便于快速评估多层规则结构的中震阻尼和刚度需求;最后结合黏滞阻尼器(1-FVD)、摩擦阻尼器(2-FD)和软钢阻尼器(3-MYD)三个算例对本文提出的中震阻尼和刚度需求评估方法予以展示总结。结果表明,现行小震设计或可满足中震设计的性能要求,其中一、二级一般框架结构的柱构件基本满足中震不屈,一级底层柱满足中震弹性,一级剪力墙构件加强区剪力满足中震不屈;值得注意的是,对低设防烈度、长周期结构,中震附加阻尼比会出现负值和局部震荡现象;通过同时调整附加阻尼和结构刚度进行中震设计的策略相对合理可行;项目前期评估时可通过插值速查表格的方法初步确定附加阻尼比,进而指导减震方案。中震设计的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尚显不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基本设计原则的满足性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谱 内力调整 弹性设计 不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RC框架结构基于中震下不同性能目标设计方法探讨
3
作者 杨雪平 《南方电网技术》 2011年第A01期7-11,共5页
变电站是一定区域内的电力供应中心,提高其建筑抗震设防能力意义重大。针对我国抗震规范中没有给出对中等地震的具体的设防目标和性能水准的问题,提出了“中震轻微损坏”和“中震中等破坏”两个性能目标以及相应的性能指标.给出了利... 变电站是一定区域内的电力供应中心,提高其建筑抗震设防能力意义重大。针对我国抗震规范中没有给出对中等地震的具体的设防目标和性能水准的问题,提出了“中震轻微损坏”和“中震中等破坏”两个性能目标以及相应的性能指标.给出了利用SATWE软件基于这些性能目标进行变电站RC框架结构设计的方法,并利用时程分析验证了所提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 性能目标 性能指标 中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震不屈服设计内力与小震弹性设计内力比较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邹祖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9994-9997,共4页
《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一次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写入规范,中震不屈服设计是规范中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之一。通过比较规范中的中震不屈服计算方法与小震弹性设计在... 《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一次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写入规范,中震不屈服设计是规范中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之一。通过比较规范中的中震不屈服计算方法与小震弹性设计在内力计算上的区别,建立小震弹性设计内力与中震不屈服设计内力比值随构件抗震等级、受力类型变化的函数关系,为今后中震不屈服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性能的抗设计 不屈服设计 弹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性能目标的RC结构抗震设计的效益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亚勇 岳茂光 +1 位作者 李宏男 陈洪斌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45,共9页
针对不同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和性能目标(小震丙类、小震乙类、"中震不屈服"和"中震弹性"),对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抗震设计。以小震丙类建筑为基准,比较按小震乙类建筑、"中震不屈服"和"... 针对不同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和性能目标(小震丙类、小震乙类、"中震不屈服"和"中震弹性"),对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抗震设计。以小震丙类建筑为基准,比较按小震乙类建筑、"中震不屈服"和"中震弹性"设计时,结构地震效应和抗震措施的差别所引起的构件截面尺寸与配筋(即工程量)的变化。分析表明:①按中震设计时结构的楼层位移约为按小震设计时的2 ̄3倍。②框架结构:6度、7度区按不同性能目标设计,工程增加量都在10%以内;8度区,工程量增加很多,尤其是按"中震弹性"设计,混凝土和钢筋增加量都超过40%。③框架-剪力墙结构:6度区,只有按乙类建筑设计时,用钢量增加很多,约为82.0%;7度区,按中震性能目标设计时,用钢量增加很多,尤其是按"中震弹性"设计时,剪力墙截面非常大,实用性和经济性均较差。④《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对不同设防水准下的不同结构所规定的抗震措施(包括构造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在低烈度区,单纯依靠提高设计地震作用进行设计,并不能达到提高结构抗震安全的目的;除非结构的重要性要求提高抗震设防类别,一般情况下,对结构的关键部位和关键构件采用性能设计,更为经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目标 弹性”设计 不屈服”设计 乙类建筑 丙类建筑 工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