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RC剪力墙结构小震与中震设计对比及其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韩小雷
王雨
+2 位作者
张一璐
王松帆
季静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5,共7页
近年来,国内学者强调对于复杂和超限结构需进行中震性能设计,即在小震弹性设计后进行中震下的承载力复核及调整,然而中震设计能否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仍存在争议。为探究中震设计与小震设计方法的差异,本文依据现行规范,以设防烈度、...
近年来,国内学者强调对于复杂和超限结构需进行中震性能设计,即在小震弹性设计后进行中震下的承载力复核及调整,然而中震设计能否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仍存在争议。为探究中震设计与小震设计方法的差异,本文依据现行规范,以设防烈度、结构高度和场地类别为变化参数,建立了48个典型RC剪力墙模型,并分别以“小震”、“高规中震”、“广东高规中震”和“关键构件中震”进行截面设计,之后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及增量动力分析计算。在对比了不同设计方法的钢筋用量、结构与构件性能表现及结构抗倒塌能力储备的差异后认为,现行中震设计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包括会导致结构用钢量的显著增大,结构延性的降低,及结构安全度的降低等;采用关键构件中震设计方法则能较好地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更符合抗震设计概念。因此,建议对RC剪力墙结构仅针对关键构件进行中震性能设计,以提高重要结构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
震
性能
剪力墙结构
中震设计
构件变形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RC减震结构中震设计简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振霄
温文露
+2 位作者
管庆松
潘文
陈华霆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04-1313,共10页
为探究中震设计与现行小震设计在性能指标上的差异,首先分析了整体中震设计与小震设计在概念上的区别,对比了这两种理念下结构构件的内力放大情况,进而从宏观上把握不同设计方法对结构整体和构件层面的影响;其次基于加速度设计反应谱和...
为探究中震设计与现行小震设计在性能指标上的差异,首先分析了整体中震设计与小震设计在概念上的区别,对比了这两种理念下结构构件的内力放大情况,进而从宏观上把握不同设计方法对结构整体和构件层面的影响;其次基于加速度设计反应谱和位移设计反应谱推导了中震作用下单自由度简化体系总等效阻尼的表达式,理论分析了中震等效阻尼与结构层间位移、设防烈度、结构周期及“周期比”的关系,并进行了简单的证明;给出不同设防烈度下该简化体系的中震总等效阻尼比和刚度的速查表格,便于快速评估多层规则结构的中震阻尼和刚度需求;最后结合黏滞阻尼器(1-FVD)、摩擦阻尼器(2-FD)和软钢阻尼器(3-MYD)三个算例对本文提出的中震阻尼和刚度需求评估方法予以展示总结。结果表明,现行小震设计或可满足中震设计的性能要求,其中一、二级一般框架结构的柱构件基本满足中震不屈,一级底层柱满足中震弹性,一级剪力墙构件加强区剪力满足中震不屈;值得注意的是,对低设防烈度、长周期结构,中震附加阻尼比会出现负值和局部震荡现象;通过同时调整附加阻尼和结构刚度进行中震设计的策略相对合理可行;项目前期评估时可通过插值速查表格的方法初步确定附加阻尼比,进而指导减震方案。中震设计的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尚显不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基本设计原则的满足性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谱
内力调整
中
震
弹性
设计
中
震
不屈
设计
减
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变电站RC框架结构基于中震下不同性能目标设计方法探讨
3
作者
杨雪平
《南方电网技术》
2011年第A01期7-11,共5页
变电站是一定区域内的电力供应中心,提高其建筑抗震设防能力意义重大。针对我国抗震规范中没有给出对中等地震的具体的设防目标和性能水准的问题,提出了“中震轻微损坏”和“中震中等破坏”两个性能目标以及相应的性能指标.给出了利...
变电站是一定区域内的电力供应中心,提高其建筑抗震设防能力意义重大。针对我国抗震规范中没有给出对中等地震的具体的设防目标和性能水准的问题,提出了“中震轻微损坏”和“中震中等破坏”两个性能目标以及相应的性能指标.给出了利用SATWE软件基于这些性能目标进行变电站RC框架结构设计的方法,并利用时程分析验证了所提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
性能目标
性能指标
中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震不屈服设计内力与小震弹性设计内力比较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邹祖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9994-9997,共4页
《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一次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写入规范,中震不屈服设计是规范中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之一。通过比较规范中的中震不屈服计算方法与小震弹性设计在...
《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一次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写入规范,中震不屈服设计是规范中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之一。通过比较规范中的中震不屈服计算方法与小震弹性设计在内力计算上的区别,建立小震弹性设计内力与中震不屈服设计内力比值随构件抗震等级、受力类型变化的函数关系,为今后中震不屈服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性能的抗
震
设计
中
震
不屈服
设计
小
震
弹性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不同性能目标的RC结构抗震设计的效益分析
被引量:
21
5
作者
王亚勇
岳茂光
+1 位作者
李宏男
陈洪斌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45,共9页
针对不同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和性能目标(小震丙类、小震乙类、"中震不屈服"和"中震弹性"),对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抗震设计。以小震丙类建筑为基准,比较按小震乙类建筑、"中震不屈服"和"...
针对不同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和性能目标(小震丙类、小震乙类、"中震不屈服"和"中震弹性"),对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抗震设计。以小震丙类建筑为基准,比较按小震乙类建筑、"中震不屈服"和"中震弹性"设计时,结构地震效应和抗震措施的差别所引起的构件截面尺寸与配筋(即工程量)的变化。分析表明:①按中震设计时结构的楼层位移约为按小震设计时的2 ̄3倍。②框架结构:6度、7度区按不同性能目标设计,工程增加量都在10%以内;8度区,工程量增加很多,尤其是按"中震弹性"设计,混凝土和钢筋增加量都超过40%。③框架-剪力墙结构:6度区,只有按乙类建筑设计时,用钢量增加很多,约为82.0%;7度区,按中震性能目标设计时,用钢量增加很多,尤其是按"中震弹性"设计时,剪力墙截面非常大,实用性和经济性均较差。④《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对不同设防水准下的不同结构所规定的抗震措施(包括构造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在低烈度区,单纯依靠提高设计地震作用进行设计,并不能达到提高结构抗震安全的目的;除非结构的重要性要求提高抗震设防类别,一般情况下,对结构的关键部位和关键构件采用性能设计,更为经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目标
“
中
震
弹性”
设计
“
中
震
不屈服”
设计
乙类建筑
丙类建筑
工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RC剪力墙结构小震与中震设计对比及其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韩小雷
王雨
张一璐
王松帆
季静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市设计院
出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5,共7页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04010221)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A1515010739)。
文摘
近年来,国内学者强调对于复杂和超限结构需进行中震性能设计,即在小震弹性设计后进行中震下的承载力复核及调整,然而中震设计能否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仍存在争议。为探究中震设计与小震设计方法的差异,本文依据现行规范,以设防烈度、结构高度和场地类别为变化参数,建立了48个典型RC剪力墙模型,并分别以“小震”、“高规中震”、“广东高规中震”和“关键构件中震”进行截面设计,之后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及增量动力分析计算。在对比了不同设计方法的钢筋用量、结构与构件性能表现及结构抗倒塌能力储备的差异后认为,现行中震设计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包括会导致结构用钢量的显著增大,结构延性的降低,及结构安全度的降低等;采用关键构件中震设计方法则能较好地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更符合抗震设计概念。因此,建议对RC剪力墙结构仅针对关键构件进行中震性能设计,以提高重要结构的安全性。
关键词
抗
震
性能
剪力墙结构
中震设计
构件变形限值
Keywords
seismic performance
RC shear wall structures
seismic design method under moderate earthquake
deformation limits of element
分类号
TU398.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RC减震结构中震设计简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振霄
温文露
管庆松
潘文
陈华霆
机构
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广州大学减震控制与结构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04-1313,共10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03AC100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项目(51808154)资助。
文摘
为探究中震设计与现行小震设计在性能指标上的差异,首先分析了整体中震设计与小震设计在概念上的区别,对比了这两种理念下结构构件的内力放大情况,进而从宏观上把握不同设计方法对结构整体和构件层面的影响;其次基于加速度设计反应谱和位移设计反应谱推导了中震作用下单自由度简化体系总等效阻尼的表达式,理论分析了中震等效阻尼与结构层间位移、设防烈度、结构周期及“周期比”的关系,并进行了简单的证明;给出不同设防烈度下该简化体系的中震总等效阻尼比和刚度的速查表格,便于快速评估多层规则结构的中震阻尼和刚度需求;最后结合黏滞阻尼器(1-FVD)、摩擦阻尼器(2-FD)和软钢阻尼器(3-MYD)三个算例对本文提出的中震阻尼和刚度需求评估方法予以展示总结。结果表明,现行小震设计或可满足中震设计的性能要求,其中一、二级一般框架结构的柱构件基本满足中震不屈,一级底层柱满足中震弹性,一级剪力墙构件加强区剪力满足中震不屈;值得注意的是,对低设防烈度、长周期结构,中震附加阻尼比会出现负值和局部震荡现象;通过同时调整附加阻尼和结构刚度进行中震设计的策略相对合理可行;项目前期评估时可通过插值速查表格的方法初步确定附加阻尼比,进而指导减震方案。中震设计的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尚显不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基本设计原则的满足性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反应谱
内力调整
中
震
弹性
设计
中
震
不屈
设计
减
震
Keywords
response spectrum
internal force adjustment
elastic design under moderate earthquake
non-yielding design under moderate earthquake
energy dissipation
分类号
TU318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变电站RC框架结构基于中震下不同性能目标设计方法探讨
3
作者
杨雪平
机构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出处
《南方电网技术》
2011年第A01期7-11,共5页
文摘
变电站是一定区域内的电力供应中心,提高其建筑抗震设防能力意义重大。针对我国抗震规范中没有给出对中等地震的具体的设防目标和性能水准的问题,提出了“中震轻微损坏”和“中震中等破坏”两个性能目标以及相应的性能指标.给出了利用SATWE软件基于这些性能目标进行变电站RC框架结构设计的方法,并利用时程分析验证了所提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RC框架
性能目标
性能指标
中震设计
Keywords
RC frame structure
performance objectives
performance index
design under moderate earthquake
分类号
TM6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震不屈服设计内力与小震弹性设计内力比较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邹祖栋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9994-9997,共4页
文摘
《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一次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写入规范,中震不屈服设计是规范中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之一。通过比较规范中的中震不屈服计算方法与小震弹性设计在内力计算上的区别,建立小震弹性设计内力与中震不屈服设计内力比值随构件抗震等级、受力类型变化的函数关系,为今后中震不屈服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基于性能的抗
震
设计
中
震
不屈服
设计
小
震
弹性
设计
Keywords
performance based seismic design non-yielding design under moderate earthquake elastic design under minimum earthquake
分类号
TU311.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不同性能目标的RC结构抗震设计的效益分析
被引量:
21
5
作者
王亚勇
岳茂光
李宏男
陈洪斌
机构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及近海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45,共9页
基金
建设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修订课题
文摘
针对不同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和性能目标(小震丙类、小震乙类、"中震不屈服"和"中震弹性"),对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抗震设计。以小震丙类建筑为基准,比较按小震乙类建筑、"中震不屈服"和"中震弹性"设计时,结构地震效应和抗震措施的差别所引起的构件截面尺寸与配筋(即工程量)的变化。分析表明:①按中震设计时结构的楼层位移约为按小震设计时的2 ̄3倍。②框架结构:6度、7度区按不同性能目标设计,工程增加量都在10%以内;8度区,工程量增加很多,尤其是按"中震弹性"设计,混凝土和钢筋增加量都超过40%。③框架-剪力墙结构:6度区,只有按乙类建筑设计时,用钢量增加很多,约为82.0%;7度区,按中震性能目标设计时,用钢量增加很多,尤其是按"中震弹性"设计时,剪力墙截面非常大,实用性和经济性均较差。④《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对不同设防水准下的不同结构所规定的抗震措施(包括构造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在低烈度区,单纯依靠提高设计地震作用进行设计,并不能达到提高结构抗震安全的目的;除非结构的重要性要求提高抗震设防类别,一般情况下,对结构的关键部位和关键构件采用性能设计,更为经济有效。
关键词
性能目标
“
中
震
弹性”
设计
“
中
震
不屈服”
设计
乙类建筑
丙类建筑
工程量
Keywords
performance objective
elastic design under moderate earthquake
non-yielding design under moderate earthquake
structure of class B
structure of class C
quantity
分类号
TU375.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317.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RC剪力墙结构小震与中震设计对比及其抗震性能研究
韩小雷
王雨
张一璐
王松帆
季静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RC减震结构中震设计简化分析研究
马振霄
温文露
管庆松
潘文
陈华霆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变电站RC框架结构基于中震下不同性能目标设计方法探讨
杨雪平
《南方电网技术》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震不屈服设计内力与小震弹性设计内力比较分析
邹祖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不同性能目标的RC结构抗震设计的效益分析
王亚勇
岳茂光
李宏男
陈洪斌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