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审视作为历史“中间物”的“他们”及其文艺理论“遗产”——评支克坚先生的《冯雪峰论》《胡风论》《周扬论》
1
作者 程金城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4-87,83,共5页
本文对支克坚教授的《冯雪峰论》《胡风论》《周扬论》三部学术专著的独特价值和学术贡献做了较系统的评论。指出,“三论”以历史“中间物”的宏阔视野和学术理念,对冯雪峰、胡风、周扬及其文艺理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上的独特地位... 本文对支克坚教授的《冯雪峰论》《胡风论》《周扬论》三部学术专著的独特价值和学术贡献做了较系统的评论。指出,“三论”以历史“中间物”的宏阔视野和学术理念,对冯雪峰、胡风、周扬及其文艺理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上的独特地位、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不同理解及其影响、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过程中的得失等进行了科学的富有创见性的深入研究,得出了许多新颖深刻的结论,并自然构成了有内在联系的整体。“三论”是重新认识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解读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三个独特文本,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和学术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视角 独特学术立场 重要理论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战争军事题材电影的市场化探索刍议 被引量:1
2
作者 祝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54-61,共8页
战争军事题材电影作为我国主流电影类型之一,在面向市场的商业化进程中经历了从主旋律向新主流的转轨。从创作手法上的模式化“公约”转向主流价值与观众接受隐秘缝合的叙事新变,同时积极接纳类型电影创作的有生力量,并着力探索电影工... 战争军事题材电影作为我国主流电影类型之一,在面向市场的商业化进程中经历了从主旋律向新主流的转轨。从创作手法上的模式化“公约”转向主流价值与观众接受隐秘缝合的叙事新变,同时积极接纳类型电影创作的有生力量,并着力探索电影工业化和类型化道路,成为近年来驱动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重要类型文本。本文从我国战争军事题材电影的创作维度出发,分析其制作主体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叙事模式的“微宏化”呈现、创作主体的“中间”视角以及视知觉呈现的奇观性讨论其进行市场化探索的内在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市场 微宏叙事 中间视角 奇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