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间相沥青基活性炭微球/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景磊
赵东林
+3 位作者
孙杰
高云雷
谢卫刚
沈曾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084-3087,共4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在比表面积为2945cm2/g的中间相沥青基活性炭微球(AMCMB)表面引发苯胺聚合,制备中间相沥青基活性炭微球/聚苯胺复合材料(AMCMB/PANI)。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考察其微...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在比表面积为2945cm2/g的中间相沥青基活性炭微球(AMCMB)表面引发苯胺聚合,制备中间相沥青基活性炭微球/聚苯胺复合材料(AMCMB/PANI)。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考察其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通过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及交流阻抗测试,研究其在6mol/L KOH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0.02A/g时,AMCMB/PANI电极的比容量为387.72F/g,与AMCMB电极的比容量相比,提高了57.46%,说明少量聚苯胺的加入可以显著地提高电极材料的比容量;当电流密度增大1000倍时,AMCMB/PANI电极的比容量为157.68F/g,表现出好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中间
相
沥青
基活性炭
微
球
聚苯胺
原位聚合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乳液法制备中间相炭微球的研究
被引量:
16
2
作者
李伏虎
沈曾民
+1 位作者
薛锐生
迟伟东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1-27,共7页
为制备高性能中间相炭微球(MesocarbonMicrobeads,简称MCMB),选用三种不同中间相含量的石油渣油沥青为原料(中间相体积含量:PP185%,PP290%,PP3100%),采用乳液法制备中间相沥青微球(MesophasePitchMi crobeads,简称MPMB),再经预氧化和...
为制备高性能中间相炭微球(MesocarbonMicrobeads,简称MCMB),选用三种不同中间相含量的石油渣油沥青为原料(中间相体积含量:PP185%,PP290%,PP3100%),采用乳液法制备中间相沥青微球(MesophasePitchMi crobeads,简称MPMB),再经预氧化和炭化处理,制得圆整度好、收率高、球径分布窄的中间相炭微球。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考察了MPMB的微观形貌,同时还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了MPMB的粒度分布。研究了乳液法制备MPMB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耐高温硅油适宜作为乳液法的导热分散介质;(2)不同中间相含量的沥青制备微球时有其适宜的处理温度和时间(PP1:320℃,30min;PP2:330℃,30min;PP3:355℃,30min),且制得的微球收率(收率:PP1<PP2<PP3)和微球形貌也有差异;(3)制备微球适宜的搅拌速度为900r/min~1200r/min;(4)通过控制原料沥青颗粒度分布,制得了不同粒径分布的MP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法
中间
相
炭
微
球
中间相沥青微球
导热分散介质
粒度分布
炭化处理
预氧化处理
锂离子二次电池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KOH配比对中间相活性炭微球结构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
8
3
作者
薛锐生
沈曾民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46-351,共6页
为了制备中孔含量高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微球,以KOH为活化剂,在850℃下对中间相沥青微球(MMB)进行了活化处理,考察了不同KOH配比对活性炭微球孔结构及其表面形态的影响,并对KOH活化中间相沥青微球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制备中孔含量高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微球,以KOH为活化剂,在850℃下对中间相沥青微球(MMB)进行了活化处理,考察了不同KOH配比对活性炭微球孔结构及其表面形态的影响,并对KOH活化中间相沥青微球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KOH配比增加,活性炭微球总孔容和中孔孔容含量分别达到最高值,进一步增加KOH配比二者均呈下降趋势;KOH配比为8时制备的活性炭微球具有最高的总孔容和比表面积,同时具有较高的中孔孔容含量;KOH配比为10时,活性炭微球的总孔容和比表面积下降,但中孔孔容达到最高值;随着KOH配比的增加,活性炭微球尺寸变小,由圆形变为椭圆形,然后变为较小圆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形态
活化剂
中间相沥青微球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微
球
KOH
孔容
氢氧化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间相沥青基活性炭微球/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景磊
赵东林
孙杰
高云雷
谢卫刚
沈曾民
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碳纤维及功能高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084-308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2004)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08AA03Z513)
文摘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在比表面积为2945cm2/g的中间相沥青基活性炭微球(AMCMB)表面引发苯胺聚合,制备中间相沥青基活性炭微球/聚苯胺复合材料(AMCMB/PANI)。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考察其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通过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及交流阻抗测试,研究其在6mol/L KOH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0.02A/g时,AMCMB/PANI电极的比容量为387.72F/g,与AMCMB电极的比容量相比,提高了57.46%,说明少量聚苯胺的加入可以显著地提高电极材料的比容量;当电流密度增大1000倍时,AMCMB/PANI电极的比容量为157.68F/g,表现出好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中间
相
沥青
基活性炭
微
球
聚苯胺
原位聚合
电化学性能
Keywords
supercapacitor
activated mesocarbon microbeads
polyaniline
in-situ polymerization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O646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乳液法制备中间相炭微球的研究
被引量:
16
2
作者
李伏虎
沈曾民
薛锐生
迟伟东
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炭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所
出处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1-27,共7页
文摘
为制备高性能中间相炭微球(MesocarbonMicrobeads,简称MCMB),选用三种不同中间相含量的石油渣油沥青为原料(中间相体积含量:PP185%,PP290%,PP3100%),采用乳液法制备中间相沥青微球(MesophasePitchMi crobeads,简称MPMB),再经预氧化和炭化处理,制得圆整度好、收率高、球径分布窄的中间相炭微球。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考察了MPMB的微观形貌,同时还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了MPMB的粒度分布。研究了乳液法制备MPMB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耐高温硅油适宜作为乳液法的导热分散介质;(2)不同中间相含量的沥青制备微球时有其适宜的处理温度和时间(PP1:320℃,30min;PP2:330℃,30min;PP3:355℃,30min),且制得的微球收率(收率:PP1<PP2<PP3)和微球形貌也有差异;(3)制备微球适宜的搅拌速度为900r/min~1200r/min;(4)通过控制原料沥青颗粒度分布,制得了不同粒径分布的MPMB。
关键词
乳液法
中间
相
炭
微
球
中间相沥青微球
导热分散介质
粒度分布
炭化处理
预氧化处理
锂离子二次电池
负极材料
Keywords
emulsion method
mesophase pitch microbeads
meso-carbon microbeads
dispersion medium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分类号
TQ127.1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KOH配比对中间相活性炭微球结构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
8
3
作者
薛锐生
沈曾民
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所
出处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46-351,共6页
文摘
为了制备中孔含量高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微球,以KOH为活化剂,在850℃下对中间相沥青微球(MMB)进行了活化处理,考察了不同KOH配比对活性炭微球孔结构及其表面形态的影响,并对KOH活化中间相沥青微球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KOH配比增加,活性炭微球总孔容和中孔孔容含量分别达到最高值,进一步增加KOH配比二者均呈下降趋势;KOH配比为8时制备的活性炭微球具有最高的总孔容和比表面积,同时具有较高的中孔孔容含量;KOH配比为10时,活性炭微球的总孔容和比表面积下降,但中孔孔容达到最高值;随着KOH配比的增加,活性炭微球尺寸变小,由圆形变为椭圆形,然后变为较小圆颗粒.
关键词
结构
形态
活化剂
中间相沥青微球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微
球
KOH
孔容
氢氧化钾
Keywords
mesophase pitch microbeads
high surface area activated carbon microbeads
KOH
mesopore
pore volume
分类号
TQ424.1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间相沥青基活性炭微球/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景磊
赵东林
孙杰
高云雷
谢卫刚
沈曾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乳液法制备中间相炭微球的研究
李伏虎
沈曾民
薛锐生
迟伟东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4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KOH配比对中间相活性炭微球结构形态的影响
薛锐生
沈曾民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