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导热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的微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袁观明 李轩科 +5 位作者 董志军 周婧 崔正威 从野 张中伟 王俊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06-1809,共4页
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具有低电阻、高导热特性,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功能型导热、散热材料,但是国内对其微观结构和性能的研究报道较少。对国外高导热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同时将实验室研发的不同截面形状中间... 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具有低电阻、高导热特性,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功能型导热、散热材料,但是国内对其微观结构和性能的研究报道较少。对国外高导热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同时将实验室研发的不同截面形状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具有的高导热特性源于其内部三维有序堆积的类石墨层状结构和较为完整生长的石墨晶体。热处理温度越高,其类石墨晶体生长越完善,层片取向程度越高。与圆形截面辐射状结构中间相沥青炭纤维相比,带状截面炭纤维有效解决了劈裂问题,其石墨片层间距为0.337nm,层片堆积高度达到26.77nm,轴向热导率高于800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导热 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处理对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结构与热导率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7
2
作者 樊桢 曹敏 +2 位作者 杨文彬 朱世鹏 冯志海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8-43,124,共7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拉曼光谱仪(Raman)及X射线衍射仪(XRD)考察了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结构及形貌变化,并采用3ω法对经不同温度处理后的纤维热导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中间相沥青基炭...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拉曼光谱仪(Raman)及X射线衍射仪(XRD)考察了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结构及形貌变化,并采用3ω法对经不同温度处理后的纤维热导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的石墨化度与热导率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经3000℃处理后纤维的热导率最高可达518W/m·K。此外,还探讨了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结构、热导率及热处理温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中间相沥青炭纤维的石墨化过程存在3个阶段,在不同温度区间内分别对应石墨微晶的生长和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 结构 热导率 高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晶体取向中间相沥青基带状炭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3
作者 熊小庆 袁观明 +3 位作者 李轩科 董志军 张中伟 王俊山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86-1192,共7页
以中间相沥青为原料,采用不同长宽比的矩形截面喷丝板,通过控制熔融纺丝时的收丝速率,制得了具有不同截面尺寸和晶体取向的高定向中间相沥青基带状炭纤维,并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喷丝孔截面尺寸对所得炭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中间相沥青为原料,采用不同长宽比的矩形截面喷丝板,通过控制熔融纺丝时的收丝速率,制得了具有不同截面尺寸和晶体取向的高定向中间相沥青基带状炭纤维,并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喷丝孔截面尺寸对所得炭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丝孔的形状和收丝速度对炭纤维的晶体取向有显著影响。当收丝速度一定时,随着喷丝孔截面长宽比的减小,带状炭纤维截面碳晶体层片由褶皱平行取向结构向辐射状垂直取向结构转变。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所制得炭纤维的室温轴向电阻率显著减小,热导率相应增大,力学性能明显提高;随着收丝速率的增大,带状炭纤维室温轴向电阻率变化不大,但对其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当喷丝孔截面长宽比和纺丝速度分别为30:1和75 m/min时,2500℃石墨化纤维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为2.53 GPa和234.77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沥青带状炭纤维 晶体取向 电阻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沥青基炭纤维/ABS树脂高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4
作者 易静 袁观明 +4 位作者 李轩科 杜鸿达 董志军 李保六 林剑峰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70,共8页
将大直径中间相沥青基石墨化纤维定向排列后与ABS(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树脂通过热压成型,制备出单向炭纤维ABS树脂基复合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等手段对炭纤维及其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和... 将大直径中间相沥青基石墨化纤维定向排列后与ABS(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树脂通过热压成型,制备出单向炭纤维ABS树脂基复合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等手段对炭纤维及其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和光学织构进行表征,并研究纤维石墨化温度及体积分数对其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沿炭纤维轴向和径向显示出差异;复合材料沿纤维轴向的室温热扩散系数随纤维石墨化温度和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 ABS树脂 热导率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纤维层间化合物的制备及其膨化(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丰田昌宏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3,共3页
在浓硝酸溶液 (13mol dm3)中 ,通过恒电流电解 ,成功地进行了中间相沥青和聚丙烯腈基两种炭纤维(MPCF ,PANCF)的硝酸插层。虽经水洗和干燥后有部分被分解成残余化合物 ,但从其层间距增至 0 .78nm左右这一现象证实已形成了层间化合物。... 在浓硝酸溶液 (13mol dm3)中 ,通过恒电流电解 ,成功地进行了中间相沥青和聚丙烯腈基两种炭纤维(MPCF ,PANCF)的硝酸插层。虽经水洗和干燥后有部分被分解成残余化合物 ,但从其层间距增至 0 .78nm左右这一现象证实已形成了层间化合物。经急剧加热至 10 0 0℃后 ,观察到了显著的形貌变化 ,单根纤维沿着纤轴被劈裂开 ,转变成一束微纤维。低结晶度PAN CF经急热处理后 ,被观察到了这种膨化现象。对经 2 0 0 0℃左右处理的MPCF ,在两个阶段 ,电解时CF的电势明显增加 :15 0 0℃处理的MPCF电解电势逐渐增加 ,而 115 0℃处理的MPCF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化合物 电解 膨化炭纤维 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 聚丙烯腈炭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高导热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 被引量:6
6
作者 李保六 郭建光 +3 位作者 徐兵 徐辉涛 董志军 李轩科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7-575,共9页
采用连续沥青基炭纤维与商业PAN基炭纤维的混编制备了三维炭/炭复合材料预制体,通过多次化学气相渗透(CVI)、液压浸渍(LPI)工艺对其进行增密处理和一系列的炭化和石墨化处理获得高导热三维炭/炭复合材料。在此典型结构中,沥青基炭纤维沿... 采用连续沥青基炭纤维与商业PAN基炭纤维的混编制备了三维炭/炭复合材料预制体,通过多次化学气相渗透(CVI)、液压浸渍(LPI)工艺对其进行增密处理和一系列的炭化和石墨化处理获得高导热三维炭/炭复合材料。在此典型结构中,沥青基炭纤维沿x,y方向水平正交排布,而商业PAN基炭纤维沿z方向双向贯通排布。研究了炭/炭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以及炭纤维和热解炭对炭/炭复合材料热导率和力学性能的相对贡献。CVI热解炭具有高结晶度并且沿纤维轴高度择优取向。通过3CVI和3CVI+4LPI工艺制备的炭/炭复合材料的密度分别达到了1.58和1.84 g/cm^3。所制备的炭/炭复合材料沿x,y方向分别具有115.9 W/m·K(3CVI)和234.7 W/m·K(3CVI+4LPI)的高热导率,沿z方向的热导率分别只有18.6(3CVI)和41.5 W/m·K(3CVI+4LPI)。热扩散和热导率主要依赖于炭/炭复合材料中的连续性沥青基炭纤维。通过PAN基炭纤维的引入和后续增密过程,三维炭/炭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对于一维炭/炭复合材料和二维炭/炭复合材料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 三维炭/炭复合材料 致密化 高导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