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患红斑病中间球海胆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特征研究
1
作者 陈东升 王荦 +3 位作者 邢腾宇 陈宇辰 陈新垚 丁君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4,共8页
红斑病是海胆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速度快、传染性强、致死率高等特点。为揭示机体患病和肠道菌群间的相关性,基于16S rRNA测序技术,开展了患红斑病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yus intermedius)肠道菌群结构和功... 红斑病是海胆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速度快、传染性强、致死率高等特点。为揭示机体患病和肠道菌群间的相关性,基于16S rRNA测序技术,开展了患红斑病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yus intermedius)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与健康组海胆相比,患病组海胆肠道菌群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数量减少,Alpha多样性显著下降(p<0.05)。门水平上,患病组海胆肠道菌群结构特征表现为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上升,以及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属水平上,Burkholderia_Caballeronia_Paraburkholderia、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弧菌属(Vibrio)、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等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功能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患病组海胆肠道菌群代谢通路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蛋白质消化、吸收、霍乱弧菌(V.cholerae)感染等相关代谢通路丰度显著增加,而叶酸生物合成途径通路丰度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红斑病扰乱了中间球海胆肠道微生态平衡,降低了肠道菌群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海胆 红斑病 16SrRNA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球海胆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2
作者 姚佳慧 王姮 +2 位作者 马晓芸 丁君 常亚青 《水产学杂志》 2025年第3期8-13,96,共7页
为探究海胆脂代谢机制,利用RACE方法克隆得到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脂肪酸结合蛋白家族中的fabp1基因的全序列,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研究fabp1基因的组织分布和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f... 为探究海胆脂代谢机制,利用RACE方法克隆得到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脂肪酸结合蛋白家族中的fabp1基因的全序列,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研究fabp1基因的组织分布和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fabp1基因的cDNA全长为1175 bp,开放阅读框(ORF)为390 bp,编码129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13.69 kDa。同源性检测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中间球海胆fabp1基因与紫球海胆(S.purpuratus)fabp1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98.44%)。fabp1基因在围口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管足、体腔细胞和性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fab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从卵裂期开始呈上调趋势,在多细胞期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本结果为进一步阐明fabp1基因在海洋无脊椎动物中表达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并为研究海胆的脂代谢和营养调控机制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海胆 fabp1基因 荧光定量PCR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露时间对中间球海胆性腺挥发性呈味物质的影响
3
作者 郭文剑 李武钊 +6 位作者 田德阳 王晓娜 徐栋 王维忠 徐良腾 张学开 王晓通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03,共8页
为探究运输过程干露对中间球海胆性腺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实验通过电子鼻、电子舌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联合分析了干露0 h、6 h、12 h、18 h和24 h后中间球海胆性腺中挥发... 为探究运输过程干露对中间球海胆性腺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实验通过电子鼻、电子舌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联合分析了干露0 h、6 h、12 h、18 h和24 h后中间球海胆性腺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情况。电子鼻检测结果显示,干露6 h和12 h后实验组组内气味分布离散程度较高,电子舌检测发现,干露12 h和18 h组内滋味趋近,这可能与中间球海胆性腺的氧化代谢周期有关;GC-IMS从中间球海胆性腺检测的信号峰中共识别出19种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主要包括醇、醛、酮、酯、醚、酚和吡嗪类等;随着干露时间的延长,大多数化合物如醛类、吡嗪类、酮类等物质的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GC-IMS分析结果显示干露12 h和18 h后,中间球海胆性腺中挥发性有机物种类明显多于另外3组,且浓度更高。综上,本研究对干露后中间球海胆性腺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可视数字化分析,将进一步填补中间球海胆挥发性物质的相关图谱数据库,为海胆保鲜运输工艺和食用处理方式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海胆 干露 性腺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免疫蛹粉对中间球海胆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4
作者 陈星合 贾心悦 +3 位作者 温志新 李亚洁 王冬 都兴范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319,共7页
为探究柞蚕免疫蛹粉对中间球海胆生长和免疫的影响,在水温(19.0±0.1)℃下,将初始体质量(26.7±0.2)g/个的中间球海胆饲养于97L水槽中,每缸30个,投喂添加0%(对照组)、0.5%、1.0%和2.0%柞蚕免疫蛹粉的饲料,饲养60d,试验结束时测... 为探究柞蚕免疫蛹粉对中间球海胆生长和免疫的影响,在水温(19.0±0.1)℃下,将初始体质量(26.7±0.2)g/个的中间球海胆饲养于97L水槽中,每缸30个,投喂添加0%(对照组)、0.5%、1.0%和2.0%柞蚕免疫蛹粉的饲料,饲养60d,试验结束时测定生长性能和体腔液中免疫指标。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喂0.5%和1.0%柞蚕免疫蛹粉组中间球海胆的特定生长率和壳径增长率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添加柞蚕免疫蛹粉各组中间球海胆的性腺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1.0%柞蚕免疫蛹粉组中间球海胆性腺中鲜味氨基酸总量比对照组提高5.4%,不饱和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含量提高10%以上;添加柞蚕免疫蛹粉各组体腔液中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0.5%柞蚕免疫蛹粉组中间球海胆性腺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综上,饲料中添加0.5%~1.0%的柞蚕免疫蛹粉可以促进中间球海胆的生长,同时提高其免疫力,为其在海胆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海胆 柞蚕免疫蛹粉 生长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拟除虫菊酯在中间球海胆稚胆培育中清除分叉小猛水蚤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郑宇轩 王翰林 +2 位作者 裴泓霖 韦英华 常亚青 《水产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1-68,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明3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稚胆培育过程中,对分叉小猛水蚤(Tisbe furcata)的杀灭效果和安全使用剂量。在水温(14.4±0.3)℃下,将平均胆径(685.51±23.22)μm的中间球... 本研究旨在探明3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稚胆培育过程中,对分叉小猛水蚤(Tisbe furcata)的杀灭效果和安全使用剂量。在水温(14.4±0.3)℃下,将平均胆径(685.51±23.22)μm的中间球海胆稚置于100 mL的水体中,采用静水试验法开展急性毒性试验,研究氰戊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中间球海胆稚胆的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和安全浓度(SC)。结果显示:氰戊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中间球海胆稚胆的24 h LC_(50)分别为5.77 mg·L^(-1)、4.80 mg·L^(-1)和0.22 mg·L^(-1);48 h LC_(50)分别为4.36 mg·L^(-1)、4.50 mg·L^(-1)和0.19 mg·L^(-1);72 h LC_(50)分别为3.62 mg·L^(-1)、3.39 mg·L^(-1)和0.16 mg·L^(-1);96 h LC_(50)分别为3.34 mg·L^(-1)、2.93 mg·L^(-1)和0.14 mg·L^(-1);SC分别为0.33 mg·L^(-1)、0.29 mg·L^(-1)和0.01 mg·L^(-1)。0.11 mg·L^(-1)的溴氰菊酯和2.02 mg·L^(-1)的氰戊菊酯可清除分叉小猛水蚤,但使用后72 h稚胆平均死亡率为13.33%,因此二者均不适宜在中间球海胆稚胆培育过程中杀灭分叉小猛水蚤。高效氯氰菊酯在0.25~0.29 mg·L^(-1)添加量下对分叉小猛水蚤的杀灭效果最好,稚胆全部存活,且毒副作用不明显,适用于杀灭中间球海胆稚胆培育过程中的分叉小猛水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海胆 分叉小猛水蚤 溴氰菊酯 高效氯氰菊酯 氰戊菊酯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硫磷和茶籽粉对中间球海胆急性毒性及杀灭分叉小猛水蚤效果初探
6
作者 王翰林 郑宇轩 韦英华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2期51-57,共7页
为了解辛硫磷和茶籽粉对中间球海胆发育各阶段的毒性和杀灭分叉小猛水蚤的效果,采用半静水试验方法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辛硫磷和茶籽粉对中间球海胆胚胎48 h的安全质量浓度(SC)分别为0.140、0.122 mg/L;对海胆幼虫96 h的SC分别为0... 为了解辛硫磷和茶籽粉对中间球海胆发育各阶段的毒性和杀灭分叉小猛水蚤的效果,采用半静水试验方法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辛硫磷和茶籽粉对中间球海胆胚胎48 h的安全质量浓度(SC)分别为0.140、0.122 mg/L;对海胆幼虫96 h的SC分别为0.295、0.167 mg/L;对海胆稚胆96 h的SC分别为0.403、0.383 mg/L。辛硫磷和茶籽粉对分叉小猛水蚤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_(50))分别为0.104、0.824 mg/L。2种药物对中间球海胆胚胎、幼虫和稚胆的毒性大小为:茶籽粉>辛硫磷;2种药物对分叉小猛水蚤毒性大小为:辛硫磷>茶籽粉。茶籽粉不适宜在中间球海胆稚胆培育过程中杀灭分叉小猛水蚤,可以用浓度0.2~0.4 mg/L的辛硫磷对中间球海胆稚胆培育过程中的分叉小猛水蚤进行杀灭,且不伤害稚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海胆胚胎、幼虫和稚胆 分叉小猛水蚤 辛硫磷 茶籽粉 急性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海刺猬(Glyptocidaris crenularis)和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遮蔽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冲 罗世滨 +2 位作者 周海森 田晓飞 常亚青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4-90,522,共7页
本文以贝壳作为遮蔽材料,研究不同温度水平和温度变化下海刺猬(Glyptocidaris crenularis)和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的遮蔽行为。温度实验结果表明:海刺猬在5°C条件下具有遮蔽行为的个体数以及利用的贝壳数显... 本文以贝壳作为遮蔽材料,研究不同温度水平和温度变化下海刺猬(Glyptocidaris crenularis)和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的遮蔽行为。温度实验结果表明:海刺猬在5°C条件下具有遮蔽行为的个体数以及利用的贝壳数显著少于15°C和25°C两组(P<0.05),而后两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中间球海胆在25°C下具有遮蔽行为的个体数以及利用的贝壳数要显著少于15°C和5°C两组(P<0.05),而后两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温度变化的结果表明:5°C→20°C组海刺猬遮蔽行为所利用的贝壳数最少(P<0.05),另外两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25°C→20°C组中间球海胆遮蔽行为所利用的贝壳数最少(P<0.05),另外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为海胆行为生态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海胆 海刺猬 遮蔽能力 温度变化 显著差异 不同温度 行为学 个体数 贝壳 温度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皮动物弧菌诱导中间球海胆免疫致敏现象分析
8
作者 殷维骏 刘岩松 +5 位作者 田文卓 欧凡江 刘雷 丁君 张伟杰 常亚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6-274,共9页
为探究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是否存在免疫致敏现象,使用棘皮动物弧菌(Vibrio echinoideorum)对中间球海胆进行重复感染(首次、二次菌浓度分别为10^(3)、10^(4) CFU/mL),检测并比较了两次注射感染后不同时间点中... 为探究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是否存在免疫致敏现象,使用棘皮动物弧菌(Vibrio echinoideorum)对中间球海胆进行重复感染(首次、二次菌浓度分别为10^(3)、10^(4) CFU/mL),检测并比较了两次注射感染后不同时间点中间球海胆体腔细胞密度、吞噬能力、酸性磷酸酶(ACP)活力、活性氧(ROS)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以及二次感染后免疫致敏组和对照组间成活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与首次感染相比,二次感染时诱导致敏组的体腔细胞总密度、吞噬细胞密度、ACP、ROS和T-AOC等均出现显著上升(P<0.05),且响应时间明显缩短,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提前了36、36、84、12、36 h,且各指标的峰值均显著高于首次感染(P<0.05);二次感染后,诱导致敏组在6 h时的吞噬率(45.41%±6.39%)显著高于对照组(33.17%±1.94%);经过棘皮动物弧菌低浓度诱导后,诱导致敏组存活率(43.33%±10.00%)显著高于未经诱导的阳性对照组(7.78%±10.71%)(P<0.05)。研究表明,低浓度棘皮动物弧菌能诱导中间球海胆产生免疫致敏现象,此结果可为中间球海胆的疾病防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海胆 棘皮动物弧菌 免疫致敏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露及恢复对中间球海胆抗氧化能力、细胞凋亡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林威港 孙琦 +4 位作者 海航瑜 刘亚婷 赵鹏 常亚青 马得友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3,共8页
为研究干法运输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活力的影响,采用低温(4℃)干露胁迫12、24、36 h后再浸润恢复12 h的处理方法,测定了湿质量为(3.57±0.63)g的中间球海胆体腔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丙二醛(MDA... 为研究干法运输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活力的影响,采用低温(4℃)干露胁迫12、24、36 h后再浸润恢复12 h的处理方法,测定了湿质量为(3.57±0.63)g的中间球海胆体腔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了细胞凋亡情况,利用实时定量PCR分析了不同时间干露胁迫下免疫相关基因LYZ、TLR1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和Caspase-9在体腔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干露试验组海胆体腔液T-SOD活力、MDA含量和T-AOC水平随干露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干露12 h时各指标值均达到最高,随后下降,并于复水12 h时接近对照组(P>0.05);免疫相关基因LYZ和TLR1总体上随干露时间的延长呈先减弱后增强的表达趋势,分别在干露24、36 h时达到峰值,入水恢复12 h时两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凋亡的体腔细胞比率随干露时间延长的变化趋势与T-AOC水平的变化趋势相似,干露12 h时达到最高值,而Caspase-3、Caspase-9基因的表达量具有时间累积效应,分别在干露24、36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P<0.05)。研究表明,中间球海胆具有一定的耐干露能力,通过抗氧化酶系统维持活性氧自由基的动态平衡,LYZ、TLR1等固有免疫分子和Caspase依赖性细胞凋亡因子在应对干露胁迫、机体维持内稳态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海胆 干露 抗氧化 免疫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球海胆氨基酸代谢酶GDH基因表达及其功能受HIF-1α基因调控的机制
10
作者 宁冰玉 王皓霖 +3 位作者 孙景贤 赵谭军 常亚青 湛垚垚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6-937,共12页
为了阐明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氨基酸代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基因表达及其功能受转录因子HIF-1α基因调控的分子机制,利用基因步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及RNA干扰等技术,克隆分析了中间球海胆GD... 为了阐明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氨基酸代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基因表达及其功能受转录因子HIF-1α基因调控的分子机制,利用基因步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及RNA干扰等技术,克隆分析了中间球海胆GDH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及其结构特征,验证了中间球海胆中GDH基因启动子区与HIF-1α基因的结合位点及调控关系,解析了GDH基因表达受HIF-1α基因调控对中间球海胆体腔细胞和性腺能量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球海胆GDH基因启动子全长为1067 bp,包含12种基本调控元件、14种不同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及1个CpG岛,启动子核心区为-984~-363 bp;在GDH基因启动子区(-683~-649 bp和-280~-264 bp)中存在与HIF-1α基因的结合位点且两者存在正调控关系;抑制中间球海胆HIF-1α基因表达后,中间球海胆体腔细胞和性腺中的GDH基因的相对表达(mRNA和蛋白水平)及相对总GDH酶活力均呈现下降趋势且伴有ATP相对含量的显著降低。研究表明,海胆中HIF-1α基因可通过正向调控GDH基因的转录活性影响该基因的表达,最终影响海胆不同组织中的能量(AT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海胆 缺氧诱导因子-1Α GDH基因启动子 转录调控 能量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少拥挤对中间球海胆幼胆行为、生长和抗病的影响
11
作者 罗嘉 丁鹏 +4 位作者 高居杰 李永超 胡方圆 常亚青 赵冲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正常水温下,将壳径约1.0 cm的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幼胆饲养在长19.6 cm×宽16.8 cm×高18.5 cm的饲养箱中,每箱24只,但彼此接触的拥挤程度不同:高拥挤的H组海胆直接放入饲养箱中;中拥挤的M组饲养箱用横... 正常水温下,将壳径约1.0 cm的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幼胆饲养在长19.6 cm×宽16.8 cm×高18.5 cm的饲养箱中,每箱24只,但彼此接触的拥挤程度不同:高拥挤的H组海胆直接放入饲养箱中;中拥挤的M组饲养箱用横隔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放8只幼胆;低拥挤L组的饲养箱在横向隔间的基础上,每层纵向隔间为2×4的24个小隔间,每个小隔间1只海胆。常规相同饲养管理5周时,评估各组海胆的体尺、口器生长、肠重、肠道形态和管足伸出程度。一周后,在每组中随机取10只健康海胆置于饲养箱中,放入3只死于黑嘴病的海胆尸体,连续5天观察、计算每组海胆的患病率与死亡率,研究减少拥挤对中间球海胆幼胆行为、生长和抗病的影响。结果发现,L组海胆的壳径(17.18±1.51)cm和体质量(2.57±0.59)g显著高于H组[壳径(15.53±1.68)cm,体质量(2.01±0.56)g]。L组海胆的肠重(0.14±0.07)g显著高于H组(0.07±0.03)g,且肠道环状皱襞排列整齐,几乎无组织空化,细胞形态正常。这说明低拥挤环境下海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更强,生长更快。L组海胆的发病率(21.25±13.56)%显著低于H组(67.14±14.96)%。本研究表明降低拥挤程度能有效地提高中间育成幼胆的生长速度和抗病性,为高效率海胆中间育成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海胆 中间育成 拥挤 生长 抗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球海胆与光棘球海胆杂交及子一代人工育苗技术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丽梅 韩家波 +3 位作者 许伟定 王笑月 董颖 周遵春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11,共3页
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中间球海胆与光棘球海胆的繁殖时间有差异,但通过筛选能够同时得到自然成熟的精卵,在比正常海胆自交精子量高20~40倍的精子作用下,中间球海胆为母本,光棘球海胆为父本,杂交受精率为47 1%,而反交的受精率为1 9%,正反... 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中间球海胆与光棘球海胆的繁殖时间有差异,但通过筛选能够同时得到自然成熟的精卵,在比正常海胆自交精子量高20~40倍的精子作用下,中间球海胆为母本,光棘球海胆为父本,杂交受精率为47 1%,而反交的受精率为1 9%,正反交受精率均低于自交组。在适宜的水温、光照及饵料等培养条件下,两杂交组均能够生长、附着变态,并且变态时间与母本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海胆 光棘海胆 杂交 子一代 人工育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球海胆与光棘球海胆杂交子一代的生长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丽梅 韩家波 +2 位作者 董颖 许伟定 王笑月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共3页
通过海胆杂交子一代与两亲本的中间育成、海上筏式养殖的生长对比,表明海胆杂交子一代具有杂交优势,养殖成活率比其母本高10%,且生长快、生殖腺指数高、颜色鲜艳。大连长海县獐子岛杂交海胆达5cm时间比大连凌水养殖的母本中间球海胆提前... 通过海胆杂交子一代与两亲本的中间育成、海上筏式养殖的生长对比,表明海胆杂交子一代具有杂交优势,养殖成活率比其母本高10%,且生长快、生殖腺指数高、颜色鲜艳。大连长海县獐子岛杂交海胆达5cm时间比大连凌水养殖的母本中间球海胆提前7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海胆 光棘海胆 杂交 子一代 生长 养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球海胆、光棘球海胆及杂交F_1代(中间球海胆♀×光棘球海胆♂)群体遗传多样性AFLP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遵春 包振民 +4 位作者 董颖 刘相全 宋伦 赫崇波 王丽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3-448,共6页
应用AFLP技术对中间球海胆、光棘球海胆及杂交F1代(中间球海胆♀×光棘球海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对引物共扩增得到272个位点,其中269个多态位点,总的多态位点比例为98.89%。3个群体的香农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 应用AFLP技术对中间球海胆、光棘球海胆及杂交F1代(中间球海胆♀×光棘球海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对引物共扩增得到272个位点,其中269个多态位点,总的多态位点比例为98.89%。3个群体的香农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331±0.1273、0.2005±0.1385和0.2625±0.1067。群体内遗传相似度分别为:0.6876±0.0523、0.6501±0.0548和0.6552±0.0553。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变异来源有25.39%来自群体间,有74.61%来自群体内,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尽管杂交海胆在表型上可以明显分成两种类型,但是通过AFLP统计的遗传距离进行的个体聚类却随机聚在一起,不能分成两个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棘海胆 中间海胆 杂交 A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沿海试养中间球海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常亚青 赵冲 +6 位作者 胡方圆 宋坚 冷晓飞 廖修锦 罗嘉 刘明泰 张伟杰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共9页
为探索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在福建沿海季节性养殖的可行性,于2018年11月开展了新品种中间球海胆"大金"南移福州海域养殖试验。试养海胆分为大(壳径3 cm)和小(壳径1 cm)两种规格。采用当地现有的鲍养... 为探索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在福建沿海季节性养殖的可行性,于2018年11月开展了新品种中间球海胆"大金"南移福州海域养殖试验。试养海胆分为大(壳径3 cm)和小(壳径1 cm)两种规格。采用当地现有的鲍养殖海域和设施,定期投喂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和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经过6个月的养殖,福州养殖的大规格海胆壳径达(55.90±2.63)mm,体质量(56.30±6.92)g,性腺指数15.02%±1.5%,海胆生殖腺发育处于成熟前期(Ⅲ期),性腺质量良好,且显著高于大连同期养殖的大规格海胆壳径(46.56±3.88)mm和体质量(39.07±5.05)g(P<0.05)。同时,福州养殖的小规格海胆壳径达(40.97±0.87)mm,体质量(23.18±0.37)g,性腺指数9.64%±1.00%。试养结果表明,冬春季中间球海胆可在福建沿海开展季节性养殖,采用现有海上设施和养殖笼,投喂鲜活大型藻类,海胆的生长速度显著优于同期大连养殖。中间球海胆福建沿海南移养殖是满足其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海胆 南移养殖 生长 性腺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球海胆“红斑病”病原弧菌致病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斌 李岩 +2 位作者 李霞 曲佳音 赵晓梅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5,共5页
用平板玻璃纸覆盖技术获得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yusintermedius“红斑病”致病弧菌的胞外产物 (ECP), 并分析了其主要成分。结果表明, 胞外产物中淀粉酶、酪蛋白酶、明胶酶、卵磷脂酶具有活性, 并经感染试验证实, 该胞外产物对海... 用平板玻璃纸覆盖技术获得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yusintermedius“红斑病”致病弧菌的胞外产物 (ECP), 并分析了其主要成分。结果表明, 胞外产物中淀粉酶、酪蛋白酶、明胶酶、卵磷脂酶具有活性, 并经感染试验证实, 该胞外产物对海胆有与菌体相同的致病性; 温度可影响胞外产物的蛋白质总含量和酶活性; 胞外产物的剂量对海胆感染率影响显著 (P<0 05 ), 而作用时间对感染率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海胆 弧菌 胞外产物 蛋白酶活性 脂多糖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球海胆繁殖前后性腺中脂类和脂肪酸含量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磊 杨丹 +4 位作者 亓守冰 左然涛 王姮 丁君 常亚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3-429,共7页
为研究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繁殖前后性腺中脂类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排精/卵前后的中间球海胆性腺中脂类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中间球海胆排精/卵前,雌、雄个体在性腺指数... 为研究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繁殖前后性腺中脂类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排精/卵前后的中间球海胆性腺中脂类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中间球海胆排精/卵前,雌、雄个体在性腺指数和性腺含水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性个体性腺中脂类含量显著高于雄性个体(P<0.05);排精/卵前后,海胆性腺中磷脂含量均较高,是海胆脂类的重要组分,排精/卵后,海胆性腺中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显著下降(P<0.05),胆固醇在雌性性腺中出现了显著升高(P<0.05);雌、雄海胆性腺中脂肪酸组成种类基本相同,共检测到24种脂肪酸,其中C_(20∶4(n-6))和C_(20∶5(n-3))是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组分,排精/卵后,雄性个体性腺中C_(18∶1(n-9))含量显著升高(P<0.05),雌性个体C_(18∶0)含量显著升高(P<0.05)。本研究结果可为海胆亲本营养繁殖学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海胆 性腺 脂类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球海胆(♀)×光棘球海胆(♂)F_1代的生殖腺特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董颖 周遵春 +1 位作者 王丽梅 宋伦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11-314,共4页
对中间球海胆(♀)与光棘球海胆(♂)杂交F1代的生殖腺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母本中间球海胆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间球海胆的生殖腺颜色一般呈橙色或橘黄色(不同发育时期有所不同),结构致密;杂交海胆中有约90%表现为橙色和橘黄色,约... 对中间球海胆(♀)与光棘球海胆(♂)杂交F1代的生殖腺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母本中间球海胆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间球海胆的生殖腺颜色一般呈橙色或橘黄色(不同发育时期有所不同),结构致密;杂交海胆中有约90%表现为橙色和橘黄色,约10%呈黄色和浅棕色,约20%的个体生殖腺结构疏松,且和发育周期及色泽无关。杂交海胆的生殖腺指数与中间球海胆的变化基本一致,并且雌雄个体差别不明显。杂交海胆在生殖腺发育的整个过程中,生殖腺指数虽然也出现周期性的变化,但组织切片观察发现杂交海胆生殖腺发育不能象母本一样有明显分期,只有个别雌性个体能产生成熟卵细胞,雄性个体未见成熟精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海胆 中间海胆 光棘海胆 生殖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脂肪水平对中间球海胆幼胆生长、消化酶和热胁迫后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侯受权 左然涛 +4 位作者 常亚青 李广 宋坚 张伟杰 赵冲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8-543,共6页
为了确定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幼胆饲料中适宜的脂肪水平,采用摄食生长试验探讨了饲料中脂肪水平(3%、6%、9%、12%和15%)对海胆幼胆存活、生长、消化酶和热胁迫后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试验共进行96 d。结果表明:... 为了确定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幼胆饲料中适宜的脂肪水平,采用摄食生长试验探讨了饲料中脂肪水平(3%、6%、9%、12%和15%)对海胆幼胆存活、生长、消化酶和热胁迫后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试验共进行96 d。结果表明:试验结束时,6%饲料脂肪水平组海胆增重率最高,显著高于15%脂肪组(P〈0.05);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中间球海胆消化道中脂肪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淀粉酶活力显著下降(P〈0.05),胃蛋白酶活力有下降趋势(P〉0.05);饲料脂肪水平显著影响热胁迫后海胆体腔液中抗氧化酶活力,其中热胁迫2 h后,12%脂肪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最高,显著高于15%脂肪组(P〈0.05);热胁迫6 h后,海胆体腔液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最高值出现在6%脂肪组,且高于12%和15%脂肪组。研究表明,6%饲料脂肪水平时中间球海胆幼胆的生长速率最快,6%~12%饲料脂肪水平能够显著提高热胁迫后海胆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海胆 饲料脂肪水平 消化酶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饥饿和再投喂对中间球海胆代谢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秦艳杰 李霞 +1 位作者 吴立新 周一兵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1-525,共5页
将体质量为(5.72±0.23)g的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分别饥饿0、3、6、9、12 d(分别记为C、S3、S6、S9、S12)后再饱食投喂至30 d,研究了饥饿与再投喂过程中海胆的代谢率、生长率、摄食率、食物转化率的变化。结果... 将体质量为(5.72±0.23)g的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分别饥饿0、3、6、9、12 d(分别记为C、S3、S6、S9、S12)后再饱食投喂至30 d,研究了饥饿与再投喂过程中海胆的代谢率、生长率、摄食率、食物转化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饥饿和再投喂过程中,S3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S6、S9、S12组在恢复投喂过程中的一段时间内代谢率均维持较低水平,而特定生长率和食物转化率均在恢复投喂初期出现高峰。这说明S6、S9、S12 3个试验组海胆出现了部分补偿生长现象,这种补偿生长是再投喂后海胆通过降低代谢率及提高食物转化率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海胆 饥饿 再投喂 生长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