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带中间换热器的双热源高温热泵系统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卫卫 曹兴起 +1 位作者 何雅玲 周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0-74,80,共6页
为了提高工业高温热泵系统的热力性能,实现对工业低温余热的高效综合回收,提出了一种带中间换热器的双热源高温热泵系统。第一级热泵以CO2为工质、以空气为热源,在超临界状态下将冷水加热到中间温度。第二级热泵以R152a(二氟乙烷)作为工... 为了提高工业高温热泵系统的热力性能,实现对工业低温余热的高效综合回收,提出了一种带中间换热器的双热源高温热泵系统。第一级热泵以CO2为工质、以空气为热源,在超临界状态下将冷水加热到中间温度。第二级热泵以R152a(二氟乙烷)作为工质,从工业余热源吸收热量,将用水加热到所需的高温,并且在中间换热器中将CO2加热到过热状态。对该双热源热泵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发现给定R152a在中间换热器温降的情况下,CO2存在最大的过热度,使得整个系统达到最佳运行工况。以回收50℃废水余热为例与单热源热泵进行比较,平均供水量是后者的两倍多,单位质量热水的耗功量减少43.2%,性能系数和火用效率分别平均提高41.9%和23.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泵 双热源 中间换热器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气冷堆中间换热器用Haynes 230合金的热拉伸行为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高佩 程晓农 罗锐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3-91,共9页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Haynes 230合金在应变速率为1 s^-1,温度为1000~1250℃时的热拉伸行为。结果表明:在1050~1225℃时拉伸试样断面收缩率≥61.68%,合金具有较好的塑性,在1200℃时塑性最佳;Haynes 230合金在1000~1225℃...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Haynes 230合金在应变速率为1 s^-1,温度为1000~1250℃时的热拉伸行为。结果表明:在1050~1225℃时拉伸试样断面收缩率≥61.68%,合金具有较好的塑性,在1200℃时塑性最佳;Haynes 230合金在1000~1225℃时的拉伸试样断口均有不同程度的颈缩,随着温度的增加,断口韧窝数量增多、变深,塑性也随之增加。当温度达到1200℃时,塑性最佳,温度继续增加,韧窝数量开始缓慢减少;温度升到1250℃时,为沿晶韧窝断口,塑性急剧下降。合金在1000及1050℃时均未发生明显的动态再结晶,温度升到1100℃时发生了局部动态再结晶,且动态再结晶百分比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温度达到1175℃时,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温度继续增加,再结晶晶粒不断长大;当温度达到1250℃时,动态再结晶晶粒异常长大。Haynes 230合金在应变速率为1 s^-1时最佳的热加工温度为1175~1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气冷堆 中间换热器 Haynes 230合金 热拉伸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微槽群中间换热器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涛 胡学功 唐大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1-584,共4页
对用于固体激光介质冷却的组合式中间换热器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努塞尔数随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加,总热阻随微通道侧蒸馏水流量的增加而减小,总换热量随微通道侧蒸馏水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且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对用于固体激光介质冷却的组合式中间换热器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努塞尔数随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加,总热阻随微通道侧蒸馏水流量的增加而减小,总换热量随微通道侧蒸馏水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且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可以达到1.5×104W/(m2.K),总热阻小于0.3 K/W,能较好地解决当前固体激光介质冷却系统中间换热器所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激光介质 微通道 微槽群 中间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气杂质对中间换热器材料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马艳秀 杨小勇 +1 位作者 叶萍 王捷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301-305,共5页
中间换热器是高温气冷堆氦气透平间接循环和高温工艺热应用的关键部件。中间换热器属于一回路压力边界,它将堆芯出口温度达900~1 000℃氦气的热量传递给二回路氦气,此外还承受一、二回路氦气压差,因此,目前能够用于中间换热器的耐热金... 中间换热器是高温气冷堆氦气透平间接循环和高温工艺热应用的关键部件。中间换热器属于一回路压力边界,它将堆芯出口温度达900~1 000℃氦气的热量传递给二回路氦气,此外还承受一、二回路氦气压差,因此,目前能够用于中间换热器的耐热金属材料非常有限。高温气冷堆一、二回路氦气中含有H2、H2O、CO、CH4等杂质,在高温下,氦气杂质对中间换热器材料的影响主要是氧化、碳化和脱碳,降低材料的机械性能,其影响不可忽视。对于中间换热器设计,现有规范的温度范围需扩展,氦气杂质对材料强度的影响也需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气冷堆 中间换热器 氦气 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换热器的传热和阻力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于晓丽 杨小勇 王捷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256-259,共4页
中间换热器在高温气冷堆氦气透平间接循环发电系统中是耦合高温气冷堆和氦气透平的关键部件,承担着将高温气冷堆中高温氦气的能量传递到氦气透平回路的任务。中间换热器给氦气透平的设计和运行维护带来方便,但它的传热与阻力性能不可避... 中间换热器在高温气冷堆氦气透平间接循环发电系统中是耦合高温气冷堆和氦气透平的关键部件,承担着将高温气冷堆中高温氦气的能量传递到氦气透平回路的任务。中间换热器给氦气透平的设计和运行维护带来方便,但它的传热与阻力性能不可避免地影响循环效率,因此,中间换热器的设计和选型需综合考虑传热效率、压力损失、材料性能和紧凑度等因素。本文介绍了印制板式换热器(PCHE)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它在间接循环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重点研究了该中间换热器的传热和流动阻力特性,以及影响PCHE换热效率和压力损失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中间换热器传热和阻力特性的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换热器 印制板式换热 传热效率 压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R-10中间换热器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厉日竹 李笑天 傅激扬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3-25,共3页
高温气冷堆能提供 90 0℃以上的出口温度 ,而蒸汽透平循环的工质最高温度只有 550℃左右 ,不能有效地利用高温气冷堆的高温潜力。 10MW高温气冷堆 (HTR -10 )采用的气体透平和蒸汽透平联合循环方案 ,不仅跟目前的高温气冷堆低入口温度... 高温气冷堆能提供 90 0℃以上的出口温度 ,而蒸汽透平循环的工质最高温度只有 550℃左右 ,不能有效地利用高温气冷堆的高温潜力。 10MW高温气冷堆 (HTR -10 )采用的气体透平和蒸汽透平联合循环方案 ,不仅跟目前的高温气冷堆低入口温度相匹配 ,而且有助于学习和掌握直接和间接气体透平循环技术 ,积累并获得中间换热器、气体透平和其它设备的设计、建造和运行经验。中间换热器是采用联合循环的HTR -10的关键设备。本文将描述其独特的结构设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气气冷堆 中间换热器 蒸汽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换热器对HFO1234yf/HFC134a汽车热泵空调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张楠 王芳 +4 位作者 王秋实 陈夏辉 韩玮 杨宇辰 彭振源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0年第7期125-128,共4页
HFO1234yf/HFC134a混合制冷剂既能够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又可以在不改变原本空调系统结构的情况下充注,是有潜力替代R134a的环保制冷剂,但其COP相对较低,在系统中加入中间换热器是提高系统COP的研究方向。基于此,分析了在制热模式下,中... HFO1234yf/HFC134a混合制冷剂既能够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又可以在不改变原本空调系统结构的情况下充注,是有潜力替代R134a的环保制冷剂,但其COP相对较低,在系统中加入中间换热器是提高系统COP的研究方向。基于此,分析了在制热模式下,中间换热器对新能源混合工质汽车空调系统的性能影响。根据冬季汽车空调工况搭建电动汽车空调性能实验台,对加入中间换热器后电动汽车空调的制热性能进行测试。实验表明:使用混合工质的汽车空调系统在加入中间换热器后,制热量相比未加入中间换热器的空调系统提高4%;排气温度提升12℃;COP提升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换热器 HFO1234yf/HFC134a 电动汽车 热泵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气冷堆中间换热器层流边界层的传热特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彦楠 董玉杰 原鲲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65-1570,共6页
为提高高温气冷堆中间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对中间换热器单元流道的层流流动边界层及热边界层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模拟分析。利用幂次多项式速度分布的方法,对流道内的层流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三次式的速度分布更为接近Bla... 为提高高温气冷堆中间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对中间换热器单元流道的层流流动边界层及热边界层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模拟分析。利用幂次多项式速度分布的方法,对流道内的层流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三次式的速度分布更为接近Blasius精确解,也更为符合数值模拟的结果。同时,结合不同位置的温度分布,可发现上、下边界层的相遇会使流动进入泊肃叶的抛物线形式,边界层理论继而不再适用。通过模拟还发现,氦气的进口温度和出口压力对于层流边界层的换热基本无影响;恒定热流密度下,壁面温度的变化分为明显的边界层区和泊肃叶区,在这两个区域壁面温度呈线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流 边界层 传热特性 中间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中间换热器的能量集成精馏序列合成 被引量:1
9
作者 袁海鸥 叶方俊 +2 位作者 张硕 罗祎青 袁希钢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96-806,共11页
针对考虑中间换热器(IHE)的精馏序列合成问题,提出基于随机优化策略的能量集成非清晰精馏序列(IHE-HIDSs)合成方法。通过对精馏序列分离任务合并处引入二元0/1变量表示是否存在IHE,以精馏序列的年总成本(TAC)为优化目标,建立了该合成问... 针对考虑中间换热器(IHE)的精馏序列合成问题,提出基于随机优化策略的能量集成非清晰精馏序列(IHE-HIDSs)合成方法。通过对精馏序列分离任务合并处引入二元0/1变量表示是否存在IHE,以精馏序列的年总成本(TAC)为优化目标,建立了该合成问题的隐式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MINLP),通过模拟退火和粒子群优化(SA-PSO)混合随机优化算法进行求解。为验证在精馏序列合成中同时考虑IHE的必要性以及所提出合成方法的有效性,对五组分醇类混合物和五组分烷烃类混合物两个算例的精馏序列合成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同时考虑热耦合和能量集成的精馏序列,IHE-HIDS具有更低的TAC。此外,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在合理的计算时间内以高概率获得多个分离序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蒸馏 算法 中间换热器 能量集成 序列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元对高温气冷堆中间换热器强化传热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吴彦楠 董玉杰 原鲲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08-212,共5页
为提高高温气冷堆中间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通过增加人为粗糙元的方式,对强化传热的效果进行CFD模拟分析,比较粗糙元管道和光滑管道,分别从流场分布、轴向速度、横向速度、湍动能、温度场及壁面传热系数等方面,进行粗糙元对强化传热性能影... 为提高高温气冷堆中间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通过增加人为粗糙元的方式,对强化传热的效果进行CFD模拟分析,比较粗糙元管道和光滑管道,分别从流场分布、轴向速度、横向速度、湍动能、温度场及壁面传热系数等方面,进行粗糙元对强化传热性能影响的初步探究。结果表明,人为粗糙元的存在会破坏湍流边界层的黏性底层,增强横向扰动,大幅提高对流换热的效率。同时,人为粗糙元会降低主流的轴向速度,增大沿程阻力。因此,通过这项初步探究可为以后设计出具有最佳传热效率的粗糙元流道,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粗糙元 强化传热 高温气冷堆 中间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换热器及热泵对复杂塔处理能力的影响
11
作者 高坤洁 刘智勇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7-30,共4页
为了研究复杂精馏塔扩容改造,文中运用流程模拟软件及Liu与Jobson提出的面积利用率曲线(FUA曲线)研究了安装中间冷凝器、中间再沸器及热泵对复杂精馏塔处理能力的影响。由模拟及计算结果可得基础工况的FUA曲线,根据该曲线形状可以确定:... 为了研究复杂精馏塔扩容改造,文中运用流程模拟软件及Liu与Jobson提出的面积利用率曲线(FUA曲线)研究了安装中间冷凝器、中间再沸器及热泵对复杂精馏塔处理能力的影响。由模拟及计算结果可得基础工况的FUA曲线,根据该曲线形状可以确定:当复杂精馏塔处理量增加时,哪些塔板将成为其处理能力提高时的"瓶颈";中间换热器及热泵的合理安装位置。同时,由FUA曲线的形状可知能否通过安装中间换热器及热泵增加复杂精馏塔的处理能力。对文献中报道的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UA曲线法是复杂塔扩容改造分析的有利工具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精馏塔 中间换热器 热泵 面积利用率 处理量 瓶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介质型烟气换热器无量纲材料成本模型
12
作者 黄凯 孙志坚 +3 位作者 钱文瑛 杨继虎 俞自涛 胡亚才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62-1368,共7页
为了优化中间介质型烟气换热器(MGGH)的设计,以换热材料年成本为目标函数,基于换热器设计理论和工程造价理论中的材料成本计算方法,定义换热材料年成本、比性能价格、无量纲材料成本及其他相关的4个无量纲量温度,建立中间介质型烟气换... 为了优化中间介质型烟气换热器(MGGH)的设计,以换热材料年成本为目标函数,基于换热器设计理论和工程造价理论中的材料成本计算方法,定义换热材料年成本、比性能价格、无量纲材料成本及其他相关的4个无量纲量温度,建立中间介质型烟气换热器成本模型及无量纲成本模型,给出求解该模型的解析法和迭代法.通过迭代计算求解某电厂中间介质型烟气换热器的设计参数,给出材料选择方案和优化设计方案,优化前后中间介质型烟气换热器的成本理论上约降低5%.计算得到几种工况下MGGH无量纲关系图,查阅该表所得值与理论计算值误差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模型 中间介质型换热(MGGH) 设计计算 优化设计 迭代计算 余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R-10一体化换热装置和联合循环 被引量:1
13
作者 厉日竹 李笑天 傅激扬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0-96,共7页
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 (HTR 10 )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1)采用气体轮机和汽轮机联合循环 ,可以提高其发电效率 ,并且能保持较低的堆芯入口温度 (30 0℃ )。 (2 )中间换热器和蒸汽发生器一体化设计 ,减少了一个壳体和一个热气导管 ,提高了安... 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 (HTR 10 )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1)采用气体轮机和汽轮机联合循环 ,可以提高其发电效率 ,并且能保持较低的堆芯入口温度 (30 0℃ )。 (2 )中间换热器和蒸汽发生器一体化设计 ,减少了一个壳体和一个热气导管 ,提高了安全性和经济性。描述了一体化的中间换热器和蒸汽发生器以及气体轮机和蒸汽轮机联合循环的设计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气冷堆 蒸汽发生 中间换热器 汽轮机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与液态铅铋合金耦合换热模型与换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崔大伟 宋磊 林继铭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67,共9页
铅冷快堆和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布雷顿循环因其高的热效率、紧凑式设计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发电系统之一。液态铅铋合金(Pb/Bi)和S-CO_(2)在中间换热器耦合换热,然而2种流体的湍流输运特性与耦合传热行为相较于常规流体差异巨大,常... 铅冷快堆和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布雷顿循环因其高的热效率、紧凑式设计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发电系统之一。液态铅铋合金(Pb/Bi)和S-CO_(2)在中间换热器耦合换热,然而2种流体的湍流输运特性与耦合传热行为相较于常规流体差异巨大,常规湍流模型无法准确预测其耦合换热性能。为获得两者间耦合传热的准确预测模型、掌握耦合传热规律,首先针对管内液态Pb/Bi和S-CO_(2)的湍流普朗特数(Prt)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冷、热侧分别选择Tang、Cheng和Tak提出的Prt模型可获得准确结果;对两者的耦合换热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校验,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全面探讨了雷诺数、工质温度对2种特殊流体耦合传热能力的影响,发现套管式换热器热阻主要存在于S-CO_(2)侧,提升S-CO_(2)侧参数可以迅速提高传热性能,且当S-CO_(2)工质温度处于拟临界区时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将大幅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铋合金 超临界二氧化碳 中间换热器 耦合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氢铵与飞灰相互作用对MGGH污堵影响的研究
15
作者 刘实 陈国志 +5 位作者 邓先洪 钟毓秀 张爱民 康锦锋 刘晓敏 雷嗣远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2,共6页
电厂运行中,硫酸氢铵(ABS)的生成及其与飞灰的相互作用会堵塞中间热媒体烟气换热器(MGGH)等换热面,然而目前ABS与飞灰的交互作用对换热面堵塞产生的影响特性与机理尚不明晰。通过搭建固定床反应系统,对不同温度、不同反应物浓度条件下AB... 电厂运行中,硫酸氢铵(ABS)的生成及其与飞灰的相互作用会堵塞中间热媒体烟气换热器(MGGH)等换热面,然而目前ABS与飞灰的交互作用对换热面堵塞产生的影响特性与机理尚不明晰。通过搭建固定床反应系统,对不同温度、不同反应物浓度条件下ABS与飞灰相互作用机制进行试验研究,采用N 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对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烟气温度及烟气中SO_(3)、NH_(3)浓度升高时,飞灰表面ABS的沉积速率增大,促进污堵产物的生成;同时SO_(3)与NH_(3)浓度的提升会导致ABS初始沉积温度增大,扩大污堵产物的生成区间;飞灰中Fe、Ca、Mg、S等元素含量高,其反应后产物主要形态为硬度高的颗粒物。试验中观察到的4种典型产物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硫酸盐、硫酸铵盐以及部分未参与反应的过量飞灰。其中,硫酸钙、硫酸镁等金属硫酸盐是造成MGGH污堵的主要原因,在低温段也能够由冷凝的H_(2)SO_(4)与飞灰反应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_(3) 硫酸氢铵 中间热媒体烟气换热 空气预热堵塞 燃煤飞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汽车空调系统匹配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胡兵 赵宇 +2 位作者 徐博 祁照岗 陈江平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57,共4页
建立了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模型,重点分析了中间换热器长度和节流机构流通面积对系统制冷量和COP的影响。从部件与系统匹配的角度,得到了系统匹配最佳时最优中间换热器长度和最优节流面积。分析结果表明,中间换热器长度为1000 mm,节流... 建立了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模型,重点分析了中间换热器长度和节流机构流通面积对系统制冷量和COP的影响。从部件与系统匹配的角度,得到了系统匹配最佳时最优中间换热器长度和最优节流面积。分析结果表明,中间换热器长度为1000 mm,节流面积为0.7 mm2时,本系统性能最优。最后对最优匹配系统进行了台架试验,验证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制冷量和COP分别比仿真结果小18.2%和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汽车空调 系统匹配 中间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临界CO_(2)热泵系统最优排气压力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迪 王定标 +2 位作者 杨雨燊 刘鑫鑫 向飒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39,共7页
为探究各操作变量对系统最优排气压力的影响,基于MATLAB平台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了特定工况下,在有、无中间换热器的情况下,系统各变量对系统COP(制热性能系数)的影响,确定了影响系统最优排气压力的主要因素,并拟合了相应的关联式... 为探究各操作变量对系统最优排气压力的影响,基于MATLAB平台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了特定工况下,在有、无中间换热器的情况下,系统各变量对系统COP(制热性能系数)的影响,确定了影响系统最优排气压力的主要因素,并拟合了相应的关联式。同时利用跨临界CO_(2)热泵系统实验台,在不同蒸发温度与气冷器出口温度条件下研究了排气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得到不同工况对应的最优排气压力值,并与最优排气压力仿真值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存在最优排气压力,使得系统COP在此压力下达到最大值;加入中间换热器以后,系统COP有所增加,但最优排气压力几乎不变;高的干度、过热度对系统COP的影响很小,系统COP随着气冷器出口温度的升高急剧下降,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最优排气压力主要与气冷器出口温度和蒸发温度有关;实验得到的系统最优排气压力值与仿真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3%,仿真拟合的最优排气压力关联式与实际运行过程匹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换热器 跨临界CO_(2) MATLAB 最优排气压力 关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隐二阶迎风差分格式在快堆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武军 单建强 朱继洲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9-314,共6页
鉴于一般差分格式在模拟快堆系统中间热交换器的事故时会产生温度振荡现象,为了保证数值解法的稳定性和差分精度,采用全隐二阶迎风差分格式对中间热交换器进行了流量失衡模拟,彻底解决了温度振荡问题,所得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鉴于一般差分格式在模拟快堆系统中间热交换器的事故时会产生温度振荡现象,为了保证数值解法的稳定性和差分精度,采用全隐二阶迎风差分格式对中间热交换器进行了流量失衡模拟,彻底解决了温度振荡问题,所得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而且还可以达到超实时的模拟效果。最后,还将该方法用于对堆芯失流工况的模拟,也取得了良好的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 全隐二阶迎风差分格式 事故分析 堆芯 中间换热器 钠冷快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ETR水冷包层一回路系统初步设计和配套设备的模拟
19
作者 王开松 孙明明 徐坤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3-149,共7页
通过设计两套独立的聚变堆一回路系统(PHTS),分别为增殖区(BZ)和第一壁(FW)提供冷却,采用在FW PHTS和电力转换系统(PCS)之间设计一套中间传热系统(IHTS)的方案,解决了托卡马克装置脉冲操作对PCS的影响。同时利用Ebsilon软件建立一套核... 通过设计两套独立的聚变堆一回路系统(PHTS),分别为增殖区(BZ)和第一壁(FW)提供冷却,采用在FW PHTS和电力转换系统(PCS)之间设计一套中间传热系统(IHTS)的方案,解决了托卡马克装置脉冲操作对PCS的影响。同时利用Ebsilon软件建立一套核电厂配套设备(BOP)的系统模型,模拟该系统在1.5GW聚变功率下的运行状况。初步的设计包括管道、蒸汽发生器(SG)、中间换热器(IHX)、给水泵在内的PHTS设计和布局,并确定了系统各部件的主要参数。从Ebsilon软件模拟的结果可以看出,该系统可以在脉冲/间隙时间为2h/0.5h的模式下以80%的功率下平稳的运行,保证了PCS有持续稳定的电力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ETR 一回路系统 蒸汽发生 中间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1234yf汽车空调性能KULI仿真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吴龙兵 苏林 +1 位作者 方奕栋 周国梁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8-72,共5页
利用KULI软件建立汽车空调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了R1234yf汽车空调系统和R134a系统的压缩机排气温度、制冷量和COP等性能差异,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优化,将中间换热器引入R1234yf系统中,分析中间换热器带来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替代... 利用KULI软件建立汽车空调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了R1234yf汽车空调系统和R134a系统的压缩机排气温度、制冷量和COP等性能差异,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优化,将中间换热器引入R1234yf系统中,分析中间换热器带来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替代的R1234yf系统制冷量和COP分别最大降低6%和7%,增加中间换热器后的R1234yf系统性能提升约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空调 R1234yf KULI 中间换热器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