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铂上四氢呋喃电氧化的吸附中间物的研究
1
作者 李作骏 吕家根 吴才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03-307,共5页
应用电位扫描和电位-时间程序技术,研究了四氢呋喃在铂电极上和在HClO_4溶液中电催化氧化时的吸附中间物.结果表明,在铂表面上存在三种独方形成的吸附中间物.论证了这些吸附中间物的可能构型及其形成机理。
关键词 四氢呋喃 电氧化 吸附中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电极析氢反应过程中吸附氢原子的表面扩散及复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苏磊 吴秉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32-1136,共5页
用特别设计的以平面金电极为工作电极 ,以 Nafion膜为固体电解质的实验装置 ,对金电极析氢反应过程中吸附氢原子的表面扩散及吸附氢原子复合为氢分子的反应进行了定量研究 ,发现吸附氢原子在金表面上的扩散及复合反应引起了电流增加 .... 用特别设计的以平面金电极为工作电极 ,以 Nafion膜为固体电解质的实验装置 ,对金电极析氢反应过程中吸附氢原子的表面扩散及吸附氢原子复合为氢分子的反应进行了定量研究 ,发现吸附氢原子在金表面上的扩散及复合反应引起了电流增加 .对这一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增加数据进行计算机模拟和数值拟合 ,得到金电极析氢反应中吸附氢原子的表面扩散系数、复合反应常数及其它动力学参数 ,并对数据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电极 表面扩散 吸附中间 氢析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盐溶液中镍沉积的动力学机理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超群 李新海 +1 位作者 王志兴 郭华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5041-15045,共5页
应用电化学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方法,研究了在柠檬酸钠溶液中镍沉积的电化学行为.通过解析电化学阻抗谱,推导出镍沉积的阴极反应历程:镍沉积过程分两步得到两个电子,其中第一个得电子转移步骤为速率控制步骤,反应中生成了吸附态的... 应用电化学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方法,研究了在柠檬酸钠溶液中镍沉积的电化学行为.通过解析电化学阻抗谱,推导出镍沉积的阴极反应历程:镍沉积过程分两步得到两个电子,其中第一个得电子转移步骤为速率控制步骤,反应中生成了吸附态的电活性中间产物 Ni(OH)ads ,而且以电感的形式影响电极反应的阻抗.从理论上推导了电极反应动力学方程,通过实验验证,得出了动力学参数为:阴极过程 Tafel斜率为0.142 V/dec,表观传递系数=0.49,交换电流密度为7.56×10-6 A/cm2,反应级数为Ni2+=1,在pH 值=2~5的缓冲溶液中,OH -浓度对电极反应速度影响不大,Ni(OH)ads 覆盖率不能忽略,表观活化能平均值为50.3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机理 柠檬酸盐镀镍溶液 镍沉积 中间吸附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电荷传递反应的阻抗谱与电极反应机制的关系
4
作者 马厚义 李桂秋 陈慎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833-840,共8页
对于含有一个吸附中间物的不可逆连续电行传递反应,在较低的过电位下,电极过程的Faraday阻抗通常在复平面上显示一个低频感抗弧.在较高的过电位下,这个感抗弧将转化为容抗弧,这一转变预示着速控步骤的变化.相反,当反应速率一直... 对于含有一个吸附中间物的不可逆连续电行传递反应,在较低的过电位下,电极过程的Faraday阻抗通常在复平面上显示一个低频感抗弧.在较高的过电位下,这个感抗弧将转化为容抗弧,这一转变预示着速控步骤的变化.相反,当反应速率一直被其中的一个步骤控制时,它的法拉第弛豫始终表现出容抗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中间 法拉第弛豫 电化学阻抗谱 电极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表面扩散的双电解池方法及其在铂钌二元金属电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5
作者 苏磊 吴秉亮 《电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87-292,共6页
 本文介绍一种由各自质子交换膜(作为电解质),参比电极和对电极在同一个工作电极上建立两个空间分离的、可独立控制的双电解池系统.它能够由第1个恒电位仪控制的第1电解池的工作电极产生某种吸附中间物,该中间物通过表面扩散到达第2个...  本文介绍一种由各自质子交换膜(作为电解质),参比电极和对电极在同一个工作电极上建立两个空间分离的、可独立控制的双电解池系统.它能够由第1个恒电位仪控制的第1电解池的工作电极产生某种吸附中间物,该中间物通过表面扩散到达第2个电解池的工作电极后,在第2个恒电位仪的控制下得到电化学检验.应用这一装置测量了铂电极上欠电势沉积的含氧吸附物种的表面扩散系数,并研究模拟铂钌电极电氧化有机小分子产生的毒性中间物与表面含氧吸附物种的相互作用.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燃料极的工作电势下,没有发现钌表面产生的含氧吸附物种扩散到铂的表面.作者据此假设Pt Ru协同催化作用的实现可能是由于铂上毒性中间物的表面扩散速率非常慢,限制了向钌表面的溢流速率.只有当Pt Ru边界足够大,中间物在铂表面扩散途径非常短时才能形成足够的流速,并在钌表面被表面含氧物种氧化成CO2,使铂表面被重新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扩散 双电解池方法 铂-钌电极 二元催化剂 电催化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吸附中间 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D铅对甲酸在铂上电氧化的助催化功用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政久 李作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4期345-350,共6页
应用电位扫描和电位-时间程序技术研究了在UPD铅不存在和存在的情况下,各种因素对甲酸在铂上和酸介质中电催化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甲酸的CV图上,阳极方向的第一氧化峰和阴极方向的氧化峰是由于同一的弱吸附中间物的氧化,而阳极方向... 应用电位扫描和电位-时间程序技术研究了在UPD铅不存在和存在的情况下,各种因素对甲酸在铂上和酸介质中电催化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甲酸的CV图上,阳极方向的第一氧化峰和阴极方向的氧化峰是由于同一的弱吸附中间物的氧化,而阳极方向的第二和第三氧化峰是由于两种不同的强吸附中间物的氧化。cps值的测定和电极表面宏观结构的影响等实验表明,这些吸附中间物在电极表面上都呈线性吸附,它们分别可能是单键吸附的HCOOad双键吸附的COad和叁键吸附的COHad。据此可以推论,UPD铅的主要功用是一种电子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效应 电催化氧化 电位扫描 吸附中间 氧化峰 助催化 电氧化 酸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tions stress on low-grade nickel sulfide ore oxidation leaching
7
作者 KANG Jin-xing WANG Xin +4 位作者 WANG Ya-yun LIU Zhao-bo HAN Guo-qiang LIU Zhi-guo WANG Chuan-l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3278-3289,共12页
The effects of cations stress of magnesium ion and sodium ion on the low-grade nickel sulfide ore oxidative leaching in simulated sulfuric acid solutions were investigated.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in two courses,inclu... The effects of cations stress of magnesium ion and sodium ion on the low-grade nickel sulfide ore oxidative leaching in simulated sulfuric acid solutions were investigated.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in two courses,including the effect of the cations on the valuable metals leaching efficiencies of the nickel ore and its influences on the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behavior of the nickel ore.The leaching results present that parts of magnesium-containing gangues and ferrous sulfide are preferentially dissolved into lixivium,and the leaching efficiencies of Ni and Cu decreased much related to the leached concentrations of Mg^2+increased.The results of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show that the oxidation leaching of the low-grade nickel sulfide ore is controlled by the intermediates oxidative diffusion.Mg^2+,as well as Na^+,affects the transformations of the Fe^3+/Fe^2+ couple and sulfur-containing species,and those cations are apt to be attracted by the anions and directionally adhere to the negative active site of the metal sulfide surface,causing an increase in the electrochemical activities,which facilitates the electron transfer between the ore and leaching mediums.By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role of Mg^2+ and Na^+,it is found that Mg^2+ negatively affects the oxidative diffusion of the intermediates through promoting the generation of a compact film,which lowers the metals leached efficiencies,and the unfavorable effect of Na+tends to be the coupled effect of the leached Mg^2+ and Fe^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sium ion sodium ion intermediates diffusion directional adsorption passivation fil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