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年玉树M_S7.1地震前的中长期加速矩释放(AMR)问题 被引量:47
1
作者 蒋长胜 吴忠良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01-1510,共10页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地震前的加速矩释放(AMR)现象的研究,对理解这次地震的孕震过程、对于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或中长期地震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鉴于以往AMR研究中的争论,本文不刻意选取AMR分析的时空尺度,而是在已知发震...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地震前的加速矩释放(AMR)现象的研究,对理解这次地震的孕震过程、对于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或中长期地震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鉴于以往AMR研究中的争论,本文不刻意选取AMR分析的时空尺度,而是在已知发震时刻和震中位置情况下,对T-R-M。三维空间中矩释放指数m值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树Ms7.1地震前在时间尺度T=10~20y和空间尺度R=50~120 km范围内,存在较稳定的AMR,但AMR的时、空尺度与以往研究中得到的AMR定标率不吻合.在多时间尺度下,无法在空间上惟一地识别玉树M_S7.1地震震中附近的AMR"热点".但如借鉴"迁移图像"的做法考察AMR"热点"的演化,则可见震前似存在AMR逐渐向震中附近"迁移"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中长期地震预测 AMR现象 迁移图像 玉树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地震深度分布特征与中长期前兆机理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健 张雷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9-303,共5页
统计了不同震级地震的深度分布 ,数据显示 :震级越低 ,深度分布的范围越广 ;随着震级增大 ,震源深度有集中在地壳中上层的趋势。通过分析中小地震深度分布特征的原因 ,结合强震发生的条件和特性 ,对中小地震前兆机理进行了解释。本文的... 统计了不同震级地震的深度分布 ,数据显示 :震级越低 ,深度分布的范围越广 ;随着震级增大 ,震源深度有集中在地壳中上层的趋势。通过分析中小地震深度分布特征的原因 ,结合强震发生的条件和特性 ,对中小地震前兆机理进行了解释。本文的结果和认识对判定中长期强震危险区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 深度分布 地震前兆 中长期地震预测 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8年山东威海地震再调查和参数校订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健 汪素云 +2 位作者 胥广银 杨玉林 吴宣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9-424,共6页
关键词 地震目录 烈度 地震涌浪 地震危险性 中长期地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活动性图象处理的网格点密集值计算方法 被引量:29
4
作者 王健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2-267,共6页
通过对我国地震台网观测资料以及地震活动特征的分析 ,给出了处理中小地震活动性图象的网格点密集值计算方法 .该方法综合考虑一定时空及震级范围内地震的数量和震中分布这两方面因素 ,并特别强调了计算参量的选取应充分考虑资料精度的... 通过对我国地震台网观测资料以及地震活动特征的分析 ,给出了处理中小地震活动性图象的网格点密集值计算方法 .该方法综合考虑一定时空及震级范围内地震的数量和震中分布这两方面因素 ,并特别强调了计算参量的选取应充分考虑资料精度的影响 .应用该方法得到的地震活动性图象能够准确、合理地反映地震活动特征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经该方法处理的图象是对地震活动性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 ,在地震趋势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地震趋势分析 中长期地震预测 防震减灾 图像处理 震级 网络点密集值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危险综合评判的分量分析方法
5
作者 潘华 雷建成 +1 位作者 时振梁 张耀国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90-396,共7页
地震危险性评判,通常需要将多种方法的结果加以综合。为了去除各种方法中可能的重复信息,并对各种方法对危险性评判结论的重要程度进行合理的度量,使综合的结果更加合理,我们引入了分量分析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分量分析方法的基本... 地震危险性评判,通常需要将多种方法的结果加以综合。为了去除各种方法中可能的重复信息,并对各种方法对危险性评判结论的重要程度进行合理的度量,使综合的结果更加合理,我们引入了分量分析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分量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其次阐述了该方法在地震危险性综合评判中的应用,最后给出了华北北部中长期地震危险性预测的一个计算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量分析 综合评判 中长期地震预测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ismic characteristics near the epicenter of the 1303 Hongtong M=8 earthquake, Shanxi Province and its implication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健 吴宣 +1 位作者 张晓东 汪素云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7-354,共8页
In this paper, we calculated the seismic pattern of instrumental recorded small and moderate earthquakes near the epicenter of the 1303 Hongtong M=8 earthquake, Shanxi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 In this paper, we calculated the seismic pattern of instrumental recorded small and moderate earthquakes near the epicenter of the 1303 Hongtong M=8 earthquake, Shanxi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mall and moderate earthquakes, 6 seismic dense zones are delineate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ML2 earthquakes since 1970 in each seismic dense zone has been analyzed. Based on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historical earthquake activity, three types of seismicities are propo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ismic types and crustal medium is analyzed. The mechanism of three types is discussed. Finity of strong earthquake recurrence is pro-posed. Seismic hazard in mid-long term and diversity of earthquake disaster in Shanxi seismic belt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局部地壳介质 中长期地震预测 山西地震 强震重复 地震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