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什么中酸性小岩体成大矿?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衍景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4期128-133,共6页
"小岩体成大矿"是对岩浆-流体成矿规律的科学总结,是找矿勘查的重要依据。笔者认为,中酸性小岩体成大矿的原因是在岩浆形成、演化过程中,小岩体比大岩体更容易富集成矿元素,更有利于成矿流体和物质运移,是更有利的成矿物质沉... "小岩体成大矿"是对岩浆-流体成矿规律的科学总结,是找矿勘查的重要依据。笔者认为,中酸性小岩体成大矿的原因是在岩浆形成、演化过程中,小岩体比大岩体更容易富集成矿元素,更有利于成矿流体和物质运移,是更有利的成矿物质沉淀储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酸性小岩体 矿床 成矿金属 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天山阿吾拉勒东南部晚石炭世—中二叠世中酸性小岩体成因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栋 张成立 +6 位作者 马中平 何贤英 高晓峰 魏强 杨蓉 孙吉明 李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75-193,共19页
西天山阿吾拉勒东南部艾肯达坂花岗岩和2752高地闪长玢岩浅成小岩体侵入于石炭系火山-沉积岩中,岩石无变形,呈均一块状,具斑状/似斑状结构,属准铝质到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富集Rb、Th、U、K和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贫Zr、Hf等高场... 西天山阿吾拉勒东南部艾肯达坂花岗岩和2752高地闪长玢岩浅成小岩体侵入于石炭系火山-沉积岩中,岩石无变形,呈均一块状,具斑状/似斑状结构,属准铝质到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富集Rb、Th、U、K和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贫Zr、Hf等高场强元素,显示中等到弱的负Eu异常,亏损Nb、Ta、P、Ti和Sr等元素,具壳源岛弧区岩浆作用的地球化学特征。这两个岩体锆石均为正εHf(t)值和新元古代Hf陆壳模式年龄,指示其主要源自新元古代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个别锆石εHf(t)值明显高表明岩体形成过程还有幔源岩浆物质的加入。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别获得2752高地闪长玢岩307 Ma和艾肯达坂花岗岩282 Ma的形成年龄,与区域上同期小岩体一同对应于西天山大规模壳-幔花岗岩浆活动末期,证明在晚石炭世—中二叠世期间,伴随着西天山大规模花岗岩浆活动的减弱,出现一期重要的小规模中酸性岩浆活动。综合分析西天山晩石炭世—中二叠世各类岩浆作用,该时期中酸性小岩体为后碰撞向陆内伸展拉张过渡阶段岩浆活动的产物,指示西天山晚石炭世晚期深部动力学背景和构造环境发生了重要转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酸性小岩体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Hf同位素 成因 后碰撞 西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谢米斯台地区小岩体型矿化遥感探测 被引量:9
3
作者 尹芳 刘磊 +1 位作者 张继荣 周军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1-566,共6页
中酸性小岩体易被地质填图遗漏,严重制约了该类型矿化的发现。在新疆西准噶尔谢米斯台地区找矿工作中,首先利用ETM+数据进行小岩体扫面,进而选取重点区采用ETM+和中巴资源卫星02B HR数据进行分辨率融合后解译、识别中酸性小岩体,并利用... 中酸性小岩体易被地质填图遗漏,严重制约了该类型矿化的发现。在新疆西准噶尔谢米斯台地区找矿工作中,首先利用ETM+数据进行小岩体扫面,进而选取重点区采用ETM+和中巴资源卫星02B HR数据进行分辨率融合后解译、识别中酸性小岩体,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蚀变遥感异常,结合地质、化探信息综合分析后确定重点检查区域。利用此方法共解译出14个钾质花岗岩和3个黑云母花岗岩小岩体,这些小岩体大多被野外检查所证实。经野外检查发现了5处铜、金矿化点,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可以为西部地区地质填图和中酸性小岩体型矿产资源勘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米斯台 ETM+ 巴资源卫星02B星 中酸性小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