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胖孕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
作者 卢美丹 陈燕 +1 位作者 李茹婷 何红玉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106-109,176,共5页
目的筛选肥胖孕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简称“中转剖”)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64例肥胖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中转... 目的筛选肥胖孕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简称“中转剖”)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64例肥胖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中转剖的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模型预测性能。结果20.12%肥胖产妇发生中转剖。单因素分析表明,妊娠前身体质量指数(BMI)、临产前BMI、孕次、产次、缩宫素引产、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与中转剖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临产前BMI、胎儿宫内窘迫是中转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产次是保护因素(P<0.05)。曲线下面积(AUC)为0.797,95%CI为(0.760~0.888),有良好预测价值。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指导产妇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阴道试产失败 中转剖宫产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品管圈构建的全程干预模式对降低中转剖宫产率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许妙娜 何志晖 马静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品管圈构建的全程干预模式在降低孕妇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我院妇产科分娩的初产妇807例为对照组,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分娩的初产妇596例为试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产检与常... 目的:探讨基于品管圈构建的全程干预模式在降低孕妇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我院妇产科分娩的初产妇807例为对照组,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分娩的初产妇596例为试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产检与常规生活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程干预模式进行干预,包括改善孕妇学校授课形式与内容、助产士门诊健康教育、标准化阴道试产、自由体位待产与接生等。比较两组孕妇中转剖宫产率、阴道分娩产后2 h出血发生率、会阴侧切率。结果:对照组孕妇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率为11.8%(95/807),试验组为5.2%(31/5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06,P<0.001)。对照组经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侧切率为31.0%(221/712),试验组为23.2%(131/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31,P=0.002)。对照组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2 h出血发生率为6.2%(44/712),试验组为4.2%(24/5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32,P=0.127)。结论:基于品管圈构建的全程干预模式可有效降低孕妇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率及经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产房助产士的工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助产士 阴道试产 中转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娩镇痛硬膜外间隙镇痛药液用量对中转剖宫产时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赵娜 李晓光 +3 位作者 汪愫洁 徐涛 白云波 徐铭军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3期339-345,共7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硬膜外间隙镇痛药液用量对中转剖宫产时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并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接受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且中转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以纳入本研究... 目的探讨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硬膜外间隙镇痛药液用量对中转剖宫产时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并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接受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且中转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以纳入本研究的所有产妇分娩镇痛期间硬膜外间隙镇痛药液用量的算术均值(60 mL)为分界值,将其分为高容量组(硬膜外间隙镇痛药液用量≥60 mL)和低容量组(硬膜外间隙镇痛药液用量<60 mL)。中转剖宫产时,通过原分娩镇痛置入的硬膜外导管给予试验剂量的1.5%利多卡因3 mL及1%利多卡因+0.5%罗哌卡因混合液10~20 mL进行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硬膜外麻醉失败率及麻醉效果。结果共36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产妇入选本研究。其中高容量组17例、低容量组19例。高容量组硬膜外麻醉失败率明显高于低容量组(23.5%比0,P=0.040)。两组产妇剖宫产术中局部麻醉药用量(P=0.057)、给予首次麻醉诱导剂量至切皮时间(P=0.290)、给予首次麻醉诱导剂量至术毕时间(P=0.748)均无显著性差异。36例产妇均顺利完成剖宫产术(4例硬膜外麻醉失败者改行腰硬联合麻醉),均无产妇和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Pearson相关法分析显示,给予首次麻醉诱导剂量后10 min体表感觉阻滞平面与硬膜外间隙镇痛药液用量明显相关(r=0.509,P=0.003),与单位时间镇痛药液用量无线性相关(r=0.272,P=0.125)。高容量组给予首次麻醉诱导剂量后10 min右侧体表感觉阻滞平面[T9(T6,T9)比T6(T4,T7),P=0.048]及术毕右侧运动阻滞分级[1(0,1)比2(1,3),P=0.034]均低于低容量组。高容量组在切皮后分离肌肉时主诉不适(23.1%比0,P=0.058)和回纳子宫并腹腔探查时主诉不适(30.8%比15.8%,P=0.401)的产妇比率与低容量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接受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且中转剖宫产的产妇,若硬膜外间隙镇痛药液用量增多,不仅增加后续硬膜外麻醉失败风险,且影响硬膜外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 中转剖宫产 硬膜外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8株正常产婴失败中转剖宫产分娩产妇术后产褥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魏海燕 《抗感染药学》 2019年第7期1166-1168,共3页
目的:分析正常产婴失败中转剖宫产分娩产妇术后产褥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正常产婴失败中转剖宫产分娩产妇术后产褥期感染106例资料,统计其分泌物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 目的:分析正常产婴失败中转剖宫产分娩产妇术后产褥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正常产婴失败中转剖宫产分娩产妇术后产褥期感染106例资料,统计其分泌物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其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106例正常产婴失败中转剖宫产分娩术后产褥期感染产妇中,经宫颈分泌物标本培养分离出108株病原菌,其中77株革兰阴性菌占71.30%,31株革兰阳性菌占28.70%;主要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青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唑林耐药率较高,阴道加德纳菌对头孢吡肟、氨苄青霉素、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较高;主要革兰阳性菌中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溶血性链球菌对头孢吡肟、氨苄西林、阿奇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正常产婴失败中转剖宫产分娩产妇术后产褥期感染宫颈分泌物标本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以大肠埃希菌居多,临床应根据病原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以确保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产婴失败 中转剖宫产分娩 产褥期感染 宫颈分泌物 标本培养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性暗示语言联合助产士一对一全程指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的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亚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0期1908-1910,共3页
目的探讨正性暗示语言联合助产士一对一全程指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的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硬膜外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的妊娠高血压产妇,按照入院建档顺序... 目的探讨正性暗示语言联合助产士一对一全程指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的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硬膜外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的妊娠高血压产妇,按照入院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干预,观察组产妇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接受正性暗示语言联合助产士一对一全程指导。比较两组中转剖宫产时产妇的心理状态、剖宫产过程中的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有安全感的产妇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麻醉即刻、切皮时及术毕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正性暗示语言联合助产士一对一全程指导有利于改善硬膜外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的妊娠高血压产妇的心理状态,减少血压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硬膜外分娩镇痛 中转剖宫产 正性暗示语言 一对一全程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产程标准实施对阴道助产、中转剖宫产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伟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0期25-26,共2页
目的 分析新产程标准实施对阴道助产、中转剖宫产、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140例初产妇,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方法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70例.甲组接受新产程标准管理产程,乙组接受传统产程Friedman标准管理产程.比较两组阴道助产、中转剖宫产... 目的 分析新产程标准实施对阴道助产、中转剖宫产、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140例初产妇,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方法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70例.甲组接受新产程标准管理产程,乙组接受传统产程Friedman标准管理产程.比较两组阴道助产、中转剖宫产情况以及母婴结局.结果 甲组阴道助产率、中转剖宫产率分别为4.29%、11.43%,均低于乙组的17.14%、2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行新产程标准管理产程,有助于降低阴道助产率和中转剖宫产率,改善母婴结局,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产程标准 助产 中转剖宫产 母婴结局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对产程、宫颈损伤、中转剖宫产和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伍冠 姜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6期65-67,共3页
目的研究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对产程、宫颈损伤、中转剖宫产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5月1日阳春市妇幼保健院具有催产指征的孕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 目的研究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对产程、宫颈损伤、中转剖宫产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5月1日阳春市妇幼保健院具有催产指征的孕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予催产药物缩宫素静脉滴注,而试验组给予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静脉滴注。观察两组产妇第一、二和三产程时间,产妇宫颈损伤情况(宫颈水肿、宫颈裂伤、宫颈感染),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及Apgar评分的影响;同时观察两组产妇中转剖宫产率。结果试验组产妇的第一、二、三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4.362、2.154、1.093,P<0.05);试验组产妇的宫颈损伤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792,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中大部分顺利进行阴道分娩,仅少数产妇中转剖宫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疗法能够明显缩短产妇产程,降低产妇宫颈损伤发生率,且对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及基本情况无明显影响,临床效果良好,值得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缩宫素 产程 宫颈损伤 中转剖宫产 母婴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术56例愈后临床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朱梅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3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阴道试产对产妇剖宫产结局的影响及不良预后的防治方法。方法:收治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患者56例,收治择期剖宫产患者8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腹胀、切口愈合情况,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新生儿出生后Apga... 目的:探讨阴道试产对产妇剖宫产结局的影响及不良预后的防治方法。方法:收治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患者56例,收治择期剖宫产患者8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腹胀、切口愈合情况,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术后住院天数。结果:阴道试产组手术切口感染率、产褥感染率、术后腹胀率明显增加,肛门排气时间延长,平均术后住院天数增加(P<0.05)。结论: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可导致术后近期并发症及不良预后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试产 中转剖宫产 愈后 近期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试产失败转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效银 邓茹月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阴道试产失败转剖宫产产后出血(PP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杭州市妇产科医院362例阴道试产失败转剖宫产分娩产妇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PPH,分为PPH组(n=40)和非PPH组(n=322),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 目的探讨阴道试产失败转剖宫产产后出血(PP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杭州市妇产科医院362例阴道试产失败转剖宫产分娩产妇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PPH,分为PPH组(n=40)和非PPH组(n=322),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查PPH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PPH组产妇年龄、术前宫口、试产时间、软产道水肿、胎盘黏连、子宫切口撕裂、巨大儿高于非PPH组(P<0.05),术前血红蛋白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娩镇痛低于非PPH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前纤维蛋白原(FIB)≤3 g/L、试产时间长≥18 h、软产道水肿、子宫切口撕裂、分娩巨大儿是发生PPH的危险因素(P<0.05),分娩镇痛是产妇PPH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PPH主要与试产时间过长、软产道水肿、子宫切口撕裂、分娩巨大儿、FIB减少等因素有关,科学应用分娩镇痛可改善产妇分娩体验,降低产后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试产 中转剖宫产 产后出血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产程分娩镇痛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华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全产程分娩镇痛在阴道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柘城中医院收治的8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第一产程分娩镇痛,观察组接受全产程分娩镇痛,... 目的探讨全产程分娩镇痛在阴道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柘城中医院收治的8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第一产程分娩镇痛,观察组接受全产程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中转剖宫产率、分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中转剖宫产率[7.50%(3/40)]低于对照组[25.0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前VAS评分[(7.19±1.23)分]、第一产程VAS评分[(2.10±0.66)分]与对照组镇痛前VAS评分[(7.21±1.20)分]、第一产程VAS评分[(2.19±0.7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VAS评分[(1.95±0.84)分]低于对照组[(5.13±1.28)分],观察组1、5分钟Apgar评分及体质量分别为(9.11±0.18)分、(9.72±0.19)分、(3562.50±48.93)g,高于对照组的(9.10±0.20)分、(9.73±0.16)分、(3559.47±50.50)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产程分娩镇痛可降低中转剖宫产率,减轻产妇分娩疼痛,且未对胎儿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全产程分娩镇痛 疼痛程度 中转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