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象征广角镜
1
作者 罗阿凤 《高校教育管理》 1995年第3期129-130,共2页
象征,一般认为它是一种把要表达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称赞的事物上的写作方法. 中语课本中的一些抒情散文常借助象征手法形象而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情感. 茅盾在《白杨礼赞》中直接点出:“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 象征,一般认为它是一种把要表达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称赞的事物上的写作方法. 中语课本中的一些抒情散文常借助象征手法形象而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情感. 茅盾在《白杨礼赞》中直接点出:“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读者不难联系当时抗日战争的实际,体会出作者借西北高原傲然挺立的白杨树,礼赞抗日前线千百万进行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斗争的英雄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物 写作方法 白杨树 象征手法 民族解放 中语课本 抗日战争 表达 主观情感 抒情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夸张的美学效应
2
作者 罗阿凤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美学效应 超前夸张 美学内涵 创造性思维 庄子 《变形记》 《皇帝的新装》 中语课本 功利主义 荒诞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