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时尚中的新中国风 被引量:3
1
作者 余卫华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2-35,共4页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中国风"始终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继17、18世纪之后,当今西方时尚界中国风潮再度流行。然而,随着历史语境的变迁,时尚中国风呈现出了新的艺术景观。在考察西方时装界新中国风流行文化现象的基础上,分...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中国风"始终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继17、18世纪之后,当今西方时尚界中国风潮再度流行。然而,随着历史语境的变迁,时尚中国风呈现出了新的艺术景观。在考察西方时装界新中国风流行文化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了新中国风的缘起,探讨了西方时尚新中国风的设计风格和表现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时尚 设计 新中国风 中西方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大门口的对话与挥别——试论中西高端信息对流的发生及其不对称性
2
作者 曾燕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6-144,共9页
16世纪末到18世纪初叶,中国历史出现了一段长约140年、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中西社会部分精英为主体,以欧亚大陆两端人文、科技典籍双向译介传播、对话交流为主要标志的中西高端信息对流期。透过信息流新视角,重点考察这一时段中西非物... 16世纪末到18世纪初叶,中国历史出现了一段长约140年、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中西社会部分精英为主体,以欧亚大陆两端人文、科技典籍双向译介传播、对话交流为主要标志的中西高端信息对流期。透过信息流新视角,重点考察这一时段中西非物质资源交流的特点与得失,发现在前近代特殊机遇期,因内生机理差异,中西双方获取信息明显不对称,而这很可能与中西近代走向分岔有内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交流 信息不对称 明末清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研究——评《文化研究视野中的英美文学》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文彧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I0006-I0006,共1页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英美文学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成为中国读者和学者广泛关注并深入探究的对象。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研究成为一项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这一跨文化研究,旨在探讨英美...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英美文学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成为中国读者和学者广泛关注并深入探究的对象。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研究成为一项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这一跨文化研究,旨在探讨英美文学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以及英美文学在中国语境中的诠释和传播;既可揭示英美文学中所蕴含的中国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文学 中西方文化交流 文化研究 中国语境 中国文化视角 研究视野 重要载体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融合课程思政元素网络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季 左露琼 《肉类研究》 2021年第1期I0025-I0025,共1页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哲学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日益激烈,尤其是信息化和多元文化作用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应创新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哲学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日益激烈,尤其是信息化和多元文化作用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应创新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及时把握网络教育这一新“阵地”以顺应大学生心理和思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教学模式 大学生心理 网络教学模式 中国饮食文化 经济全球一体化 中西方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职业教育译著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米靖 张燕香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0-73,共4页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进行的以“求强”和“求富”为宗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方针的洋务运动中,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清政府创办多种类型的新式学堂。...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进行的以“求强”和“求富”为宗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方针的洋务运动中,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清政府创办多种类型的新式学堂。伴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多,西方“职业教育”也被介绍到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学科 19世纪60年代 西方资本主义 中西方文化交流 译著 民国 鸦片战争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英语的翻译原则与策略——评《中医翻译研究教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志鹃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I0035-I0036,共2页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现今国际上保存最完好、发展最全面的传统医学之一。中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和价值取向,其丰富的典籍资料和人...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现今国际上保存最完好、发展最全面的传统医学之一。中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和价值取向,其丰富的典籍资料和人文精神为世人惊叹。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中医药界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日益加深,中医药对中西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桥梁作用,并向世界展现了我国悠久的文化积淀和研究成果,其特有的功能和原理已成为国际医学界关注和探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国际医学界 桥梁作用 中医药界 传统医学 中西方文化交流 全球经济一体化 沟通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督教传播与中国科学的关联和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曹增友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6-191,共6页
基督教在华传播与科学技术的关联是中华基督教史的特点。本文以此为认识轴线,将基督教在华传播分为唐元、明末清初、近代中国三个时期,以科学和宗教结合为视角,探述不同时期传教士在华科学活动的特点及对基督教传播、中西方文化交流所... 基督教在华传播与科学技术的关联是中华基督教史的特点。本文以此为认识轴线,将基督教在华传播分为唐元、明末清初、近代中国三个时期,以科学和宗教结合为视角,探述不同时期传教士在华科学活动的特点及对基督教传播、中西方文化交流所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传播 中国科学 宗教史 传教士 时段关联 明末清初时期 中华基督教史 中西方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8
作者 陈前明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I0003-I0003,共1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与全球的经济贸易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十分频繁。全球文化潮流也开始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思想。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信息技术普及的时代,人们拥有多种多样的途径来获取各种多元化的信息,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与全球的经济贸易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十分频繁。全球文化潮流也开始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思想。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信息技术普及的时代,人们拥有多种多样的途径来获取各种多元化的信息,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出现了相应的转变。在这一时代背景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伴随着教育环境、教育对象、教育任务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依然选择传统的教育方法将会无法获得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创新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西方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活动 经济贸易活动 传统思想 经济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方新发现的西域佛教石窟壁画
9
作者 周静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3-86,共4页
四川大学博物馆新近入藏的石窟壁画残块,从其来源、特征等因素分析,系出自古代龟兹地区,并与早期西方列强在西域的探险活动有关;是20世纪初期日本"大谷探险队"在中亚和新疆一带进行"考察探险"时收集到的,流传至日... 四川大学博物馆新近入藏的石窟壁画残块,从其来源、特征等因素分析,系出自古代龟兹地区,并与早期西方列强在西域的探险活动有关;是20世纪初期日本"大谷探险队"在中亚和新疆一带进行"考察探险"时收集到的,流传至日本多年。其回归为中国西南与西域的关系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考古 石窟艺术 中西方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虎”成语及俗语的英译
10
作者 陈芳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9-80,F0003,共3页
中国的“虎”文化源远流长,虎的勇猛、尊贵权威在汉语很多成语及俗语中得到了表达。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话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俗语一般包括谚语、... 中国的“虎”文化源远流长,虎的勇猛、尊贵权威在汉语很多成语及俗语中得到了表达。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话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俗语一般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和口头常用语。成语也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但汉英翻译中,因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并巧妙处理文化差异,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才能真正传递含“虎”成语和俗语的文化内涵,并对中西方文化交流产生积极的意义。本文对汉语中含“虎”的成语及俗语的英译方法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歇后语 汉语语汇 中西方文化交流 固定短语 成语 英译方法 巧妙处理 口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