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五邑侨乡规划与建筑体现中西文化融合初探 被引量:5
1
作者 许桂灵 司徒尚纪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7-111,共5页
在广东五邑侨乡自然和人文历史地理背景基础上,阐述以华侨为纽带引进近代西方城镇规划布局制度,营建具有岭南区域特色的骑楼、碉楼等所体现中西规划与建筑文化融合的历史过程、特质和风格,尤其是将西方的的建筑形式与中国传统的聚落布... 在广东五邑侨乡自然和人文历史地理背景基础上,阐述以华侨为纽带引进近代西方城镇规划布局制度,营建具有岭南区域特色的骑楼、碉楼等所体现中西规划与建筑文化融合的历史过程、特质和风格,尤其是将西方的的建筑形式与中国传统的聚落布局和设计相结合文化创新,具体说明华侨文化是一种时代先进文化,应予继承、弘扬和发展,为现实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融合 规划制度 骑楼 碉楼 五邑侨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文化融合影响下的鼓浪屿近代门楼建筑造型特征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石林 过伟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8-221,共4页
鼓浪屿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素有"海上花园"的美誉。近代,伴随着大量华侨别墅的兴建,门楼建筑也逐渐兴盛起来。鼓浪屿的门楼建筑融贯中西、博采众长,通过深入剖析中西文化融合对鼓浪屿门楼建筑的整体造型和局部装饰的影响,可以... 鼓浪屿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素有"海上花园"的美誉。近代,伴随着大量华侨别墅的兴建,门楼建筑也逐渐兴盛起来。鼓浪屿的门楼建筑融贯中西、博采众长,通过深入剖析中西文化融合对鼓浪屿门楼建筑的整体造型和局部装饰的影响,可以管窥西方文化的入侵对对鼓浪屿建筑的影响,也可以体现近代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建筑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融合 鼓浪屿 门楼建筑 造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林语堂中西文化的融合思想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兆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8-92,共5页
如何处理中西文化的复杂关系,一直是个难题,长期以来有两大误区:一是以西方的价值尺度为标准简单地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形成所谓的文化激进派;二是死抱住中国传统文化不放,对西方文化采取拒斥甚至诋毁的态度,从而形成所谓的文化保守... 如何处理中西文化的复杂关系,一直是个难题,长期以来有两大误区:一是以西方的价值尺度为标准简单地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形成所谓的文化激进派;二是死抱住中国传统文化不放,对西方文化采取拒斥甚至诋毁的态度,从而形成所谓的文化保守派。在此,林语堂的中西文化融合观值得重视,它强调对立中的统一和矛盾中的和谐,这对于人类文化的健全发展颇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中西文化融合 矛盾性 和谐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中的中西文化撞击和融合 被引量:4
4
作者 童珊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26,共2页
在这个全球一体化的社会里,中西文化在日益频繁的交往中既进行着交流和融合,也难免产生着撞击和摩擦,电影作为记录社会现实的新媒介,真实反映了这一社会现象。本文通过对几部影片的简要介绍,分析了电影对中西文化的撞击和融合的刻... 在这个全球一体化的社会里,中西文化在日益频繁的交往中既进行着交流和融合,也难免产生着撞击和摩擦,电影作为记录社会现实的新媒介,真实反映了这一社会现象。本文通过对几部影片的简要介绍,分析了电影对中西文化的撞击和融合的刻画,揭示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在电影中的展现,以及电影这一媒介对于理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中西文化 撞击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文化的择取与融合——重品《卧虎藏龙》 被引量:3
5
作者 杜芳 王松岩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9期34-35,共2页
电影的发展,使得对优秀的电影进行学术思索和学术研究成为必然。重品《卧虎藏龙》可以得出:中国电影要真正冲出国界并为全世界观众所接受,中西文化的择取与融合,应是一条正途。
关键词 电影 中西文化融合 《卧虎藏龙》 审美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试析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46-47,共2页
《花木兰》、《功夫熊猫》这两部融中西元素于一体的三维动画之作,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中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但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别和差异性;尤其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和理解上,二者所反映出的迥异差别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 《花木兰》 《功夫熊猫》 中西文化 碰撞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梅敬 《当代教育论坛》 2013年第4期82-86,共5页
从中国对西方文化学习交流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过程的一隅。在对待中西文化上,和而不同(倡导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异而求和(寻求发展文化的共通性)、和衷共济(探求异质文化的共存之道)、和合共生(探求异质文... 从中国对西方文化学习交流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过程的一隅。在对待中西文化上,和而不同(倡导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异而求和(寻求发展文化的共通性)、和衷共济(探求异质文化的共存之道)、和合共生(探求异质文化的共荣之道)无疑是一种正确的、共赢的态度。对待中西异质文化的态度,一要学习先进,二要立足国情,三要综合创新。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启示是:善于辨别,重视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差异;立足国情,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放眼世界,正确分析对待异质文化;提高素质,注重对国民人文素养的培养。总之,以理性精神对待异质文化,不仅意味着治学的诚实和严谨,还意味着独立自主和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 碰撞 融合 国情 综合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安电影中的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 被引量:3
8
作者 吕吉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1-22,共2页
李安的电影借助'家庭'提供了一个中西文化交流的平台。中西两种异质文化共同存在,互为参照物,相互冲突与碰撞,但是却拥有平等的话语权。李安电影中的中西文化冲突所在地是家庭,运用日常生活场景来作为表达中西文化冲突的表达媒... 李安的电影借助'家庭'提供了一个中西文化交流的平台。中西两种异质文化共同存在,互为参照物,相互冲突与碰撞,但是却拥有平等的话语权。李安电影中的中西文化冲突所在地是家庭,运用日常生活场景来作为表达中西文化冲突的表达媒介;而李安所采用的文化融合策略,就是妥协与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冲突 表达媒介 融合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休闲体育中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延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9-31,共3页
后现代社会休闲时代的到来,将对人类的生活、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着重从历史、未来发展的视角探讨现代休闲体育中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融合,以期为构建现代休闲理论体系,建立科学的休闲娱乐观奠定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重新诠释现代体育... 后现代社会休闲时代的到来,将对人类的生活、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着重从历史、未来发展的视角探讨现代休闲体育中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融合,以期为构建现代休闲理论体系,建立科学的休闲娱乐观奠定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重新诠释现代体育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 差异 休闲体育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对比研究看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 被引量:6
10
作者 令狐曼 张可 《福建茶叶》 2018年第5期364-365,共2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障碍。因此,各国通过大力发展具有本国传统特色文化事业来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茶与咖啡这两个极具中西方特色的饮品,则被视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障碍。因此,各国通过大力发展具有本国传统特色文化事业来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茶与咖啡这两个极具中西方特色的饮品,则被视为是中西方文化的代表之一。本文简单地将茶文化和咖啡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及不同的文化内涵,从而了解中西文化中存在的文化冲突及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中西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中西文化 文化冲突与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文化对话中的神话整理与研究(1900—1930)
11
作者 景莹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7-141,共5页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神话从未被单独命名,它一直作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民间文学中的一部分而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在邀约西方来改造民族自我的同时,也试图在本民族文化中寻找中西方平等对话的文化平台。在"整理国故"和...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神话从未被单独命名,它一直作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民间文学中的一部分而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在邀约西方来改造民族自我的同时,也试图在本民族文化中寻找中西方平等对话的文化平台。在"整理国故"和整理中国文学的呼声中,神话"浮出历史地表",一跃成为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心目中中国历史、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发展的源头,取得了复兴民族文化和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的双重权力地位,也使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获得了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满足了中国现代学者"希腊有,世界有,中国也有"的文化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对话 神话 整理与研究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近代的融合中西文化思想
12
作者 崔运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29-134,共6页
论中国近代的融合中西文化思想崔运武(云南大学政治系)人们一般认为,融合中西,是本世纪20年代后文化保守主义的主要口号和理论主张,由于提倡者未能处理好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辩证关系,因而所谓融合中西都滑向了中体西用。揆... 论中国近代的融合中西文化思想崔运武(云南大学政治系)人们一般认为,融合中西,是本世纪20年代后文化保守主义的主要口号和理论主张,由于提倡者未能处理好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辩证关系,因而所谓融合中西都滑向了中体西用。揆诸史实,情况基本如此,然而,倘若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中西 中国近代 中体西用论 文化变革 文化建设 郑观应 西方文化 文化模式 文化思想 中西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辜鸿铭中西文化融合观的成因
13
作者 徐海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14-215,共2页
被冠以'文化保守主义'称号的著名学人辜鸿铭最早探究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他坚持中西文化融合观,主张采纳西方文化的拓展精神和进步理念,坚持中国传统的道德理念与和谐诗意的生活,走出一条基于传统,不同于西方... 被冠以'文化保守主义'称号的著名学人辜鸿铭最早探究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他坚持中西文化融合观,主张采纳西方文化的拓展精神和进步理念,坚持中国传统的道德理念与和谐诗意的生活,走出一条基于传统,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之路。他的文化观主要受欧洲浪漫主义斗争精神、欧洲保守主义的传统意识的影响和铸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西文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碰撞到融合——以《功夫熊猫》为例剖析全球化视野下的中西文化
14
作者 刘小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2-94,共3页
一、以全球化的视野来审视中西文化融合 全球化最早诞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科技的进步而逐渐加快了向全球各个国家渗透的步伐。传统意义上的全球化,其本质是经济的全球化,这一点在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观点中尤为明显。经济全球... 一、以全球化的视野来审视中西文化融合 全球化最早诞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科技的进步而逐渐加快了向全球各个国家渗透的步伐。传统意义上的全球化,其本质是经济的全球化,这一点在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观点中尤为明显。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来,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很难独善其身,不管我们有意躲避也好或是无意错过也罢,最终我们要被这股经济大潮所裹挟,要么主动、要么被动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去。全球化最早发轫于经济领域,并且其最主要的成就和影响也体现在经济领域,但是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其波及范围和影响面也逐渐扩展,主要体现在在政治、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等领域。我们在讨论全球化这一课题时需要注意的是,无论这一进程给其他诸多领域带来了如何广阔、如何深远的影响,其源动力都是来自于经济的全球化。换言之,全球化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影响都离不开经济因素的参与,都是以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作为前提和基础的,而这一点在全球化对文化因素的影响体现得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视野 中西文化融合 《功夫熊猫》 全球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 碰撞 经济领域 六七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西方文化与近代中国》评介
15
作者 牛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21-122,共2页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西方文化与近代中国》评介牛济《人文杂志》编辑部中西文化在近代才开始大规模地接触.那么,中国人所认识的西方文化究竟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认识?这种认识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胡滨先生...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西方文化与近代中国》评介牛济《人文杂志》编辑部中西文化在近代才开始大规模地接触.那么,中国人所认识的西方文化究竟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认识?这种认识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胡滨先生在其主编的《西方文化与近代中国》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中西文化 西方文化 碰撞与融合 西方资本主义文化 学习西方 向西方学习 中国近代 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中西文化之争”:从“比较式对话”到“合作式对话”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云泽 刘同舫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6-102,共7页
近代以来思想史关注的一个焦点是中西文化的比较,有学者试图通过跨文化的“比较式对话”找到一种西方话语以服务民族救亡与解放的求解路径,并由此开创了“中西文化之争”的传统。这种论争的背后隐匿着“以比较差异论优劣”的主客二元对... 近代以来思想史关注的一个焦点是中西文化的比较,有学者试图通过跨文化的“比较式对话”找到一种西方话语以服务民族救亡与解放的求解路径,并由此开创了“中西文化之争”的传统。这种论争的背后隐匿着“以比较差异论优劣”的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陷阱,中西文化被不自觉地置于彼此互斥的斗争状态中。为了弥合“比较式对话”的历史限度与思维缺陷,顺应全球化发展与世界性文明共同体的形成需要,应当推动“比较式对话”的文化交流向“合作式对话”转化和提升,形成观照世界文化整体发展与破解全球性文明危机的“建构性方案”。这种方案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创想,在超越“中西文化之争”的基础上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觉识与文明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之争 比较式对话 合作式对话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片《卧虎藏龙》对中西文化的择取融合 被引量:4
17
作者 陆文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7-98,共2页
世界电影发展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一个世纪,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电影这种艺术仍然是很年轻的,但与之前人们对电影的看法相比,如今的电影已经不再被人们非议为无法登大雅之堂的杂耍。《卧虎藏龙》是由李安执导的,惟一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 世界电影发展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一个世纪,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电影这种艺术仍然是很年轻的,但与之前人们对电影的看法相比,如今的电影已经不再被人们非议为无法登大雅之堂的杂耍。《卧虎藏龙》是由李安执导的,惟一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片。《卧虎藏龙》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其实更多的是取决于其对中西文化的择取与融合,这也是当前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出路。本文主要以《卧虎藏龙》为例,对中国电影对中西文化的择取融合进行分析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虎藏龙》 中国电影 中西文化 择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好莱坞电影中的中西文化融合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2-24,共3页
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艺术的各个门类当中并不鲜见。尤其在电影艺术当中,多元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使电影艺术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中国作为好莱坞影视文化产品的消费大国,对于... 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艺术的各个门类当中并不鲜见。尤其在电影艺术当中,多元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使电影艺术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中国作为好莱坞影视文化产品的消费大国,对于好莱坞来说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所以中西方文化在好莱坞电影中的融合、共生是当今好莱坞电影的基本特征,文章就这种融合在好莱坞电影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归类,解读当代好莱坞电影的成功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莱坞电影 中西文化 全球化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19世纪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分裂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礼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136,共6页
明代末年,中国文化经传教士之手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它推动着僵化保守的欧洲封建神学自我革新,刺激着西方思想界的启蒙运动,加速了西方文明的演化进程,西方实现了对中国文化的享有而自强。与之相对的是,中国在中西文化的交往中,并没有... 明代末年,中国文化经传教士之手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它推动着僵化保守的欧洲封建神学自我革新,刺激着西方思想界的启蒙运动,加速了西方文明的演化进程,西方实现了对中国文化的享有而自强。与之相对的是,中国在中西文化的交往中,并没有引起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充分享有。中华文化反而在基督教"中华归主"的共同理想下,在以传教士为主体的西方文化征服者一以贯之的"纳中入西"策略实施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深重的历史危机。这一切与中、西社会在彼此文化的交流竞争中,对主动与被动交往方式的不同抉择是密切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 传教士 文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清末广州“外销画”看中西文化之融合 被引量:6
20
作者 余戈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301-304,共4页
本文着重对西洋画传入中国的肇始期——明清时期,西洋画的引入与传播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清末岭南珠江沿岸广州一带出现的外销画。研究清末广州"外销画"的演变与发展对于现当代中国油画的本土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文献与实... 本文着重对西洋画传入中国的肇始期——明清时期,西洋画的引入与传播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清末岭南珠江沿岸广州一带出现的外销画。研究清末广州"外销画"的演变与发展对于现当代中国油画的本土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文献与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史 西画东渐 中国明清油画 广州“外销画” 文化交流 中西文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