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ahman(梵):印度哲学的核心概念及其特色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法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9-115,共7页
Brahman(梵)是印度哲学的核心概念,来自于原始时代之灵,在早期文明中在两方面的演进,在轴心时代的奥义书中定型为哲学根本概念。梵是宇宙的总合,又分为本体的上梵和现象的下梵。梵的本体是空,言说空性之梵只能用遮诠方式。以上几点构成... Brahman(梵)是印度哲学的核心概念,来自于原始时代之灵,在早期文明中在两方面的演进,在轴心时代的奥义书中定型为哲学根本概念。梵是宇宙的总合,又分为本体的上梵和现象的下梵。梵的本体是空,言说空性之梵只能用遮诠方式。以上几点构成了印度哲学不同于其他文化哲学的特色。梵的这一特色在中西印本体概念的比较中,即从印度的梵、西方的Being、中国的道的比较中,可以得到进一步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大面相 基本特点 遮诠方式 中西概念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狮子形象:跨文化的流动与变异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法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75,共15页
狮子在起源地有不同的文化形象。地中海诸文化以及相关的伊朗高原,从原始时代到早期文明再到轴心时代、中世纪,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狮子形象——从司芬克斯,到拉玛苏、格里芬、司摩奇,以及基督教象征体系中的狮子形象。在印度文化中,狮子... 狮子在起源地有不同的文化形象。地中海诸文化以及相关的伊朗高原,从原始时代到早期文明再到轴心时代、中世纪,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狮子形象——从司芬克斯,到拉玛苏、格里芬、司摩奇,以及基督教象征体系中的狮子形象。在印度文化中,狮子形象进入到最高神体系,狮子或是最高神本身,或是其胁侍,面相多种多样,以司摩奇和格里芬为主的狮子形象进入欧亚草原,融入了神鹿的元素,形成新的形象;又沿欧亚草原传入到本无狮子的中国,在汉语译词上,定型为三大语汇:狻猊、师子、狮子,狮子在中国文化里,主要进入朝廷的威仪美学,同样也进入到文化的各个层面之中,面相多种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狮子形象 中西印比较 美学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的世界哲学应当是怎样的——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谈起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法 《哲学分析》 CSSCI 2018年第1期26-40,196,共15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一种新型的世界哲学,新型的世界哲学需要从人类的哲学传统,主要是中西印哲学传统中去吸取力量,看待中西印哲学的新方式应为理解其特质提供新的视点:西方哲学重空间,印度哲学重时间,中国哲学时空兼顾。西方哲学这一特... 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一种新型的世界哲学,新型的世界哲学需要从人类的哲学传统,主要是中西印哲学传统中去吸取力量,看待中西印哲学的新方式应为理解其特质提供新的视点:西方哲学重空间,印度哲学重时间,中国哲学时空兼顾。西方哲学这一特质使之引导了世界的现代化进程,这一特质有其真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真理的一面,印度哲学和中国亦是如此。新型的世界哲学应由中西印哲学的特质共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型世界哲学 中西哲学比较 重空间-重时间-时空兼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