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晓玲 石磊 左玲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7期177-178,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方法选取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 ;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分...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方法选取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 ;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分析讨论。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的方法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 治疗效果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神通督针法联合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血管性痴呆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何宇峰 李建婷 +1 位作者 赵明华 黄晓煌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8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调神通督针法联合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联合辨证口服中药、现代功能康复及针灸等。治疗组30例... [目的]观察调神通督针法联合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联合辨证口服中药、现代功能康复及针灸等。治疗组30例调神通督针法(取神庭、百会)百会、神庭进针方向从前至后,针刺0.8-1寸,深度达到帽状腱膜下,捻转得气后,加电针,波形为连续波,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15min后改变为疏密波,以防电适应;电针30min结束后去除电针及配穴,继续留头针1h;留针期间,每隔30min捻转1次,直至出针;留针期间进行认知功能训练,1次/d,周日休息1d;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4周),随访12周,判定疗效。[结果]Mo CA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MBI评分治疗组有改善(P〈0.05),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调神通督针法联合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调神通督针法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中医院建立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急性脑卒中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许景亮 王林 +6 位作者 王开军 薛晓莉 王勇 王文波 孟士贵 问储路 冯宜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5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基层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建立对急性脑卒中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对照组接受西医基础治疗和一般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 目的探讨基层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建立对急性脑卒中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对照组接受西医基础治疗和一般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第14、21、28天,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率中量表(NIHSS)评分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第21、28天,对照组NIHSS评分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第28天,观察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14、21、28天Barthel指数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治疗第28天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8天,观察组发生肩手综合征4例(6.67%),对照组发生肩手综合征7例(11.67%);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8天,观察组中度以上抑郁3例(5.00%),对照组5例(8.33%),观察组中度以上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能显著提高急性脑卒中临床疗效,在基层医院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潇韩 周霞 +2 位作者 郝琳瑶 李刘英 罗彪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01-704,710,共5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按照西医卒中单元模式进行...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按照西医卒中单元模式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医临床疗效、西医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医临床和西医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可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降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 脑梗死恢复期 医证候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