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矮壮素对中薯3号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惠群 萧浪涛 +2 位作者 杨艳丽 童建华 康朵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00-204,共5页
对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的苗期植株喷施不同浓度的矮壮素(CCC,0 g/L,1.5 g/L,2.0 g/L,2.5g/L),研究CCC对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应用32P示踪技术测定叶片中磷的含量。结果表明,CCC对叶片中磷的含量升高有影响,CCC浓度为2.0 g/L能... 对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的苗期植株喷施不同浓度的矮壮素(CCC,0 g/L,1.5 g/L,2.0 g/L,2.5g/L),研究CCC对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应用32P示踪技术测定叶片中磷的含量。结果表明,CCC对叶片中磷的含量升高有影响,CCC浓度为2.0 g/L能明显促进植株在各生长时期叶片对含磷量的吸收;CCC使中薯3号在出苗后36 d的叶片净光合速率、细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均低于对照,而在出苗后的46 d、56 d和66d叶片净光合速率、细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最高;在中薯3号的生育期为36 d、46 d和56 d时,叶片含磷量与其净光合速率、细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喷施不同浓度的CCC能增加中薯3号的产量,最高增产达1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薯3号 矮壮素 生理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马铃薯新品种中薯3号的选育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宏福 金黎平 +3 位作者 连勇 吴绍岩 屈冬玉 程天庆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3,共3页
用京丰1号作母本,BF77-A作父本育成的中薯3号,具有早熟、丰产、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该品种春播从出苗至收获65~70天,一般每666.7m2产1500~2000kg,大中薯率达90%,薯块大、较整齐,薯皮光... 用京丰1号作母本,BF77-A作父本育成的中薯3号,具有早熟、丰产、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该品种春播从出苗至收获65~70天,一般每666.7m2产1500~2000kg,大中薯率达90%,薯块大、较整齐,薯皮光滑,芽眼浅。田间表现抗PVY、较抗PVX和PLRV,不感疮痂病。夏季休眠期60天左右,适于二季作区春、秋两季栽培和一季作区早熟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 中薯3号 品种 杂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不同种植密度试验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广金 唐道廷 杨艳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04-1105,共2页
开展了中薯3号种植密度试验以对该品种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在80 010穴/hm2种植密度下,植株茎叶生长较快;而在88005穴/hm2的种植密度下,鲜薯产量最高。
关键词 马铃 中薯3号 密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中薯3号品种密度试验 被引量:7
4
作者 庞万福 金黎平 +3 位作者 卞春松 段绍光 刘杰 徐建飞 《中国马铃薯》 2009年第4期200-202,共3页
中薯3号在华北一作区栽培,鲜薯产量从每公顷密度48000株到74070株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从58500株到74070株和48000株到52500株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以69450株产量最高;单位面积结薯数从48000株到74070株表现种植密度越大,结薯数越多,差异显... 中薯3号在华北一作区栽培,鲜薯产量从每公顷密度48000株到74070株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从58500株到74070株和48000株到52500株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以69450株产量最高;单位面积结薯数从48000株到74070株表现种植密度越大,结薯数越多,差异显著;但58500株到74070株之间差异和48000株到52500株之间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薯3号 密度 产量 单位面积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新品种中薯7号的引进与特性鉴定 被引量:2
5
作者 罗文彬 许泳清 +5 位作者 李华伟 纪荣昌 刘中华 邱永祥 邱思鑫 汤浩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436-439,共4页
为增加马铃薯生产品种的数量,满足目前福建不同生态区域多样性和农户的需求,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与福建省种子总站于2007年联合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了中薯7号新品种。经过多点试验、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 为增加马铃薯生产品种的数量,满足目前福建不同生态区域多样性和农户的需求,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与福建省种子总站于2007年联合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了中薯7号新品种。经过多点试验、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生育期88 d ,叶片绿色,茎紫色,单株块茎数6~8个,薯型椭圆形,薯皮淡黄色、光滑,薯肉乳白色(闽审薯2012005),芽眼浅,干物质含量18.38%,食味品质较好,休眠期60 d左右,产量29716~32321 kg ·hm^-2,高感晚疫病。该品种在栽培技术上应注重地块选择与翻耕起垄、备种、播种期选择、密度控制、科学肥水管理、中耕培土、病虫害防治以及及时收获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 中薯7号 引进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中薯5号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温海霞 宿秀丽 +3 位作者 张杰 陈丹 周祖新 李瑞琪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7期4131-4133,共3页
以马铃薯品种中薯5号为材料,在合理的田间种植环境下,研究中薯5号产量及其性状与种植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襄阳地区中等肥力田块,中薯5号的理想种植密度为8.25万~9.00万株/hm2。种植密度对产量影响明显。
关键词 马铃 中薯5号 种植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方式与密度对冬种马铃薯中薯3号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罗维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961-965,共5页
以中薯3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南方冬作区稻草包芯等4种不同栽培方式及密度对中薯3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及密度对中薯3号的产量、商品性等都有一定影响。该品种以稻草包芯栽培和密度7.5万株.hm-2组合的产量效... 以中薯3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南方冬作区稻草包芯等4种不同栽培方式及密度对中薯3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及密度对中薯3号的产量、商品性等都有一定影响。该品种以稻草包芯栽培和密度7.5万株.hm-2组合的产量效应较好,产量达47 925.0kg.hm-2。综合考虑产量、商品薯率、商品性等因素,南方冬种区中薯3号最佳栽培方式宜采用稻草包芯,种植密度为6.75万~7.5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 中薯3号 农艺性状 栽培方式 稻草包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用马铃薯新品种中薯3号高产栽培主要农艺措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罗维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50-54,共5页
在福建马铃薯主产区龙海,采用4因素5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及不同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施用量对优质菜用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种植密度、N肥、K肥、P肥。经计算机... 在福建马铃薯主产区龙海,采用4因素5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及不同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施用量对优质菜用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种植密度、N肥、K肥、P肥。经计算机上模拟寻优,获得了该品种高产栽培数学模型。产量高于35 832.75kg·hm-2的优良组合方案215套,其95%的置信区域为种植密度70 245~72 435株·hm-2,施尿素349.79~384.89 kg·hm-2、过磷酸钙461.81~558.20 kg·hm-2、硫酸钾550.56~621.60 kg·hm-2;农艺措施中心值为种植密度71 340株.hm-2,施尿素367.34 kg·hm-2、过磷酸钙510.00 kg·hm-2、硫酸钾586.08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马铃 中薯3号 农艺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冬种中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引种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伍壮生 高芳华 +2 位作者 吴月燕 李雪峤 梁其伟 《长江蔬菜》 2018年第2期48-50,共3页
为探索中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在海南冬季种植的适应性,特引进21个中薯系列马铃薯品种进行了生育期、耐热性和产量等性状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薯11号和中薯20号综合性状表现较佳,平均小区产量分别为9.10、10.20 kg,折合667 m2产量分别为1... 为探索中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在海南冬季种植的适应性,特引进21个中薯系列马铃薯品种进行了生育期、耐热性和产量等性状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薯11号和中薯20号综合性状表现较佳,平均小区产量分别为9.10、10.20 kg,折合667 m2产量分别为1 124.0、1 259.9 kg,且中薯20号具有较强的耐热性,收获时植株仍长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种马铃 中薯系列 品种 引种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中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华俊 金黎平 +2 位作者 江芹 庞万福 杨月英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第6期1-3,共3页
为加快优质马铃薯新品种在安徽省的示范推广,促进品种更新换代,2015年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引进了中薯4号等8个优质马铃薯品种,并以中薯3号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中薯10号、中薯11号及中薯... 为加快优质马铃薯新品种在安徽省的示范推广,促进品种更新换代,2015年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引进了中薯4号等8个优质马铃薯品种,并以中薯3号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中薯10号、中薯11号及中薯8号平均鲜薯产量较对照增产48.33%、35.69%、34.34%。这3个品种产量、抗病性和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在安徽省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 中薯系列 比较试验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山州引进“中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红平 汪扬媚 +2 位作者 刘言 刘绍文 冯奎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9期117-121,共5页
通过对13个中薯系列品种的引种试验研究,参试的中薯系列品种全生期在72~95 d之间,均较CK(青薯9号)生育期短;D653、中薯28、中薯26折合亩产量分别为2711.7 kg、2290.8 kg、2199.5 kg,分别较CK增产25%、5.6%、1.4%,其余品种均较CK减产;平... 通过对13个中薯系列品种的引种试验研究,参试的中薯系列品种全生期在72~95 d之间,均较CK(青薯9号)生育期短;D653、中薯28、中薯26折合亩产量分别为2711.7 kg、2290.8 kg、2199.5 kg,分别较CK增产25%、5.6%、1.4%,其余品种均较CK减产;平均单株结薯4.2~6.7个;除D566、D607外,其余品种大中薯率均较CK高0.5~14.4个百分点;所有品种无卷叶、疮痂病和黑痣病,中薯28、中薯26、D566、D653这4个品种晚疫病级别和对照青薯9号相当,为4级,其余品种为5~9级;参试品种除中薯28、中薯26外,其余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二次生长、裂薯、空心等生理缺陷。试验研究表明,中薯28、中薯26这2个品种综合表现优良,可在本区域进一步试验与示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薯系列 马铃 新品种 凉山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薯3号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与效益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汤浩 《中国马铃薯》 2012年第3期155-158,共4页
试验以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和紫花851为材料,进行了4种栽培模式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对提高产量的次序为:稻草包芯>稻草覆盖>常规栽培>地膜覆盖;但从效益来看,在4种栽培模式下,效益高低的次序为:稻草覆盖>稻草包芯... 试验以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和紫花851为材料,进行了4种栽培模式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对提高产量的次序为:稻草包芯>稻草覆盖>常规栽培>地膜覆盖;但从效益来看,在4种栽培模式下,效益高低的次序为:稻草覆盖>稻草包芯>地膜覆盖>常规栽培。在相同栽培模式下,中薯3号比紫花851表现出更高的产量和商品性,且产量除在稻草包芯栽培模式下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外,其余3种栽培模式差异均表现为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 中薯3号 栽培模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早熟马铃薯新品种中薯3号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黎平 屈冬玉 +4 位作者 卞春松 连勇 杨宏福 吴绍岩 程天庆 《农业科技通讯》 2005年第10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早熟马铃 新品种选育 中薯3号 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优质农业 营养丰富 生产季节 两季栽培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新品种“中薯3号”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9
14
作者 罗维禄 《福建农业科技》 2008年第1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马铃生产 中薯3号 新品种 高产栽培技术 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特性 特征 福建农林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早熟马铃薯新品种:中薯三号
15
作者 金黎平 屈冬玉 卞春松 《农村百事通》 2006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早熟马铃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新品种 中薯3号 母本 丰1 父本 育成 系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品种中薯5号“3414”田间肥效对比试验
16
作者 向军 付文晶 朱三庆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6期137-139,共3页
为加速龙山县马铃薯生产的增产效应进程,建立健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及施肥技术体系,提高施肥技术水平,以中薯5号为供试品种进行了田间肥效对比试验,分析了氮磷钾肥料不同施用量在马铃薯作物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马... 为加速龙山县马铃薯生产的增产效应进程,建立健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及施肥技术体系,提高施肥技术水平,以中薯5号为供试品种进行了田间肥效对比试验,分析了氮磷钾肥料不同施用量在马铃薯作物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施氮量和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 中薯5号 “3414”试验 测土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薯5号"马铃薯早熟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高修 李晶晶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4期276-278,共3页
中薯5号是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鲜食菜用和加工兼用型马铃薯品种.薯块圆形或长圆形,淡黄皮,淡黄肉,芽眼极浅,表皮光滑,生长势较强,结薯集中,薯块大而整齐.在偃师市翟镇镇万亩早熟马铃薯生产基地示范种植多年,探索出了... 中薯5号是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鲜食菜用和加工兼用型马铃薯品种.薯块圆形或长圆形,淡黄皮,淡黄肉,芽眼极浅,表皮光滑,生长势较强,结薯集中,薯块大而整齐.在偃师市翟镇镇万亩早熟马铃薯生产基地示范种植多年,探索出了一套配套的种植模式,通过采取早春双膜拱棚栽培,达到了早播种、早上市,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5月上旬上市,每亩产量可达3000 kg,2017-2019年连续三年亩收入达9000~1200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薯5号 马铃 早熟 高效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中地区中薯系列马铃薯品比试验简报 被引量:6
18
作者 程林润 钱秋平 +2 位作者 陆国权 朱璞 俞金龙 《上海农业科技》 2011年第2期65-66,共2页
笔者以5个中薯系列马铃薯品种为试材,进行了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薯3号"、"中薯8号"、"中薯4号"等品种产量较高,较对照增产,表现为结薯集中、薯块圆形或长圆形、薯皮光滑、芽眼浅,符合作鲜... 笔者以5个中薯系列马铃薯品种为试材,进行了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薯3号"、"中薯8号"、"中薯4号"等品种产量较高,较对照增产,表现为结薯集中、薯块圆形或长圆形、薯皮光滑、芽眼浅,符合作鲜薯种植的要求,可在金华地区扩大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薯系列 马铃 品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薯3号马铃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潘永 赵爱菊 +1 位作者 王卉 张春强 《中国马铃薯》 2007年第6期368-369,共2页
在上世纪70-90年代,豫西地区春季气温回升较快,5月下旬日平均气温一般都在35℃以上,适宜马铃薯生长的时间较短,所以,生产上采用的品种基本上是以极早熟类型东农303为主。但该品种出苗较慢,虽前期产量高而总产较低,后期遇高温极... 在上世纪70-90年代,豫西地区春季气温回升较快,5月下旬日平均气温一般都在35℃以上,适宜马铃薯生长的时间较短,所以,生产上采用的品种基本上是以极早熟类型东农303为主。但该品种出苗较慢,虽前期产量高而总产较低,后期遇高温极易感染病害,因而,极大地制约了该区马铃薯的生产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马铃 中薯3号 技术 栽培 示范 引进 日平均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薯3号马铃薯在二季作区的器官生长发育规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爱菊 王卉 +1 位作者 彭绍峰 张春强 《中国马铃薯》 2007年第2期95-97,共3页
中薯3号马铃薯在平原二季作区春播条件下,其叶面积、茎、叶鲜干重、叶片数的变化动态均符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块茎形成后期。块茎干鲜重则符合S型曲线变化。根据各器官的形成过程,可将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分为四个阶段,并根据各阶段... 中薯3号马铃薯在平原二季作区春播条件下,其叶面积、茎、叶鲜干重、叶片数的变化动态均符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块茎形成后期。块茎干鲜重则符合S型曲线变化。根据各器官的形成过程,可将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分为四个阶段,并根据各阶段的发育特点提出“稳—准、狠—稳”的高产管理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薯3号 器官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