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治犬真菌性皮肤病中药软膏剂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海港 刘锦妮 +2 位作者 徐光科 刘纪成 易本驰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56,共5页
为寻找安全有效防治犬真菌性皮肤病的临床药物,采用乳化法制备出防治犬真菌性皮肤病的复方中药软膏剂,并通过对中药软膏的外观性状、稳定性、刺激性、局部致敏性等质量标准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制备的中药软膏剂外观细腻,... 为寻找安全有效防治犬真菌性皮肤病的临床药物,采用乳化法制备出防治犬真菌性皮肤病的复方中药软膏剂,并通过对中药软膏的外观性状、稳定性、刺激性、局部致敏性等质量标准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制备的中药软膏剂外观细腻,质地均匀,质量稳定,无明显急性毒性反应、无刺激性、不产生局部及全身过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软膏 真菌性皮肤病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酮、二甲基亚砜对中药软膏促透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广文 梁运霞 +2 位作者 宋德花 任平 庞淑华 《中国兽药杂志》 2005年第12期12-15,共4页
由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紫花地丁、丹参五味中药组成复方,以水提工艺获得提取物,制成复方中药软膏剂。以绿原酸的透皮量作为考核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作为检测手段,考查二甲基亚砜、氮酮两种透皮促进剂的促透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氮... 由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紫花地丁、丹参五味中药组成复方,以水提工艺获得提取物,制成复方中药软膏剂。以绿原酸的透皮量作为考核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作为检测手段,考查二甲基亚砜、氮酮两种透皮促进剂的促透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氮酮的促透效果显著优于二甲基亚砜,其中以含有5%氮酮的中药软膏透皮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酮 二甲基亚砜剂 中药软膏 透皮促进剂 促透效果 透皮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软膏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安全性试验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立春 孙晓媛 张旭 《湖北畜牧兽医》 2013年第2期19-20,共2页
目前对于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乳房炎还没有十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而应用中药透皮制剂治疗奶牛乳房炎有诸多优点,研究中药软膏的安全性,能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中药软膏 安全性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驱螨软膏剂癣螨灵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思琪 程嘉奇 +2 位作者 何先林 李龙娇 薛小腧 《中国兽药杂志》 2020年第12期44-49,共6页
为了研发安全性高、低残留的动物驱螨制剂,本研究选用大风子、苦参、百部、蛇床子、老鹮草5味中药,制备复方中药软膏剂癣螨灵。在前期正交试验及动物临床实验设计下,筛选出最优中药配比,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并优选O/W乳... 为了研发安全性高、低残留的动物驱螨制剂,本研究选用大风子、苦参、百部、蛇床子、老鹮草5味中药,制备复方中药软膏剂癣螨灵。在前期正交试验及动物临床实验设计下,筛选出最优中药配比,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并优选O/W乳剂型作为软膏基质,配制成25%浓度软膏。对中药软膏剂外观性状、稳定性、皮肤刺激性及毒副反应等质量标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药软膏剂癣螨灵外观细腻、质地均匀、稳定性高,安全性高,未见毒副反应,具有良好研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软膏 螨虫 皮肤病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复方透皮软膏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 被引量:1
5
作者 曹志 何生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334-2336,2340,共4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中药复方透皮软膏中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和0.1%磷酸溶液(体积比为9∶91)为流动相,等度洗脱,327 nm处检测,绿原酸和咖啡酸分别在0.078~0.... 建立了同时测定中药复方透皮软膏中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和0.1%磷酸溶液(体积比为9∶91)为流动相,等度洗脱,327 nm处检测,绿原酸和咖啡酸分别在0.078~0.786μg/mL(R2=0.999 7)和0.042~0.420μg/mL(R2=0.999 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5%和100.06%,RSD分别为0.42%和1.35%。结果表明,此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中药复方透皮软膏中绿原酸及咖啡酸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透皮软膏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绿原酸 咖啡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透皮软膏剂的药理与毒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梁运霞 郑海洪 +4 位作者 庞淑华 宋德花 刘广文 任平 孙洪梅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6年第2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透皮软膏剂的药理学与毒理学作用.方法:将蒲公英、金银花、连翘、赤芍、黄芩等9味中药组成复方,以水提醇沉法制得干浸膏,再与油相、水相与促渗剂制成O/W型透皮软膏剂,采用局部全封闭斑贴法进行皮肤刺激试验与皮肤致...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透皮软膏剂的药理学与毒理学作用.方法:将蒲公英、金银花、连翘、赤芍、黄芩等9味中药组成复方,以水提醇沉法制得干浸膏,再与油相、水相与促渗剂制成O/W型透皮软膏剂,采用局部全封闭斑贴法进行皮肤刺激试验与皮肤致敏试验.将干浸膏加纯水稀释含生药量分别为5g/ml和1g/ml两种浓度的提取液,前者供急性毒性试验用,选用昆明系小白鼠,经口染毒后,观察7 d,用K(a)rber法计算LD50;后者用G3垂熔玻璃漏斗过滤,流通蒸气灭菌20 min,供抗菌试验用,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提取液体外对6种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皮肤刺激平均分值小于0.5,为无刺激物;致敏率为0,属于弱致敏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牛棒状杆菌、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的MIC分别为31.3、62.5、62.5、62.5、125、125 g/l,MBC分别为62.5、125、62.5、62.5、125、125g/l;小鼠口服LD50为l0 140 g/kg,LD50 95%可信限为8 610~11 940 g/kg,属于实际无毒物质.结论:该方剂提取液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可作为替代抗生素防治奶牛乳房炎的主药,研制开发的透皮软膏剂用于乳房炎局部治疗安全无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透皮软膏 抗菌活性 皮肤刺激 皮肤致敏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现代物理疗法探讨中药子宫内膜剥脱法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可行性——附30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贺丰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42-1143,共2页
目的:从现代物理疗法探讨中药子宫内膜剥脱法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可行性。方法:选择30例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人,经净后2~7天宫腔注射中药软膏,判断用药1、3、6个月后月经量的改变。结果:30例患者经中药制剂子宫腔... 目的:从现代物理疗法探讨中药子宫内膜剥脱法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可行性。方法:选择30例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人,经净后2~7天宫腔注射中药软膏,判断用药1、3、6个月后月经量的改变。结果:30例患者经中药制剂子宫腔靶向治疗,用药后半年有效率28/30例(93.33%),痊愈率24/30例(80.00%),止血效果确切,初步达到预期效果。结论:中药子宫内膜剥脱法,即中药活血化瘀制剂宫腔局部给药,可破坏子宫内膜,减少子宫出血量,治疗顽固性功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软膏 子宫内膜剥脱 功能性子宫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