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谱效关联技术的中药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建锋 侯长周 +2 位作者 侯晓杰 安海 张石宇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5-209,I0043,共6页
对国内外有关谱效关联研究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在谱效关联技术中主要运用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对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制剂、中药饮片的抗菌、抗炎、抗氧化等方面进行谱效关联研究,通过离体细胞、细菌及在... 对国内外有关谱效关联研究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在谱效关联技术中主要运用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对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制剂、中药饮片的抗菌、抗炎、抗氧化等方面进行谱效关联研究,通过离体细胞、细菌及在体动物等生物活性评价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灰色关联度法、相似性分析法、层次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及双变量分析法等方法,探究了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为中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谱效关联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研究指纹图谱色谱峰中各化学成分的相互作用对中药药效的影响报道较少;二是针对同种疾病,各单个或综合的数据处理方法之间缺乏差异性比较,不同的分析方法可能存在差异,导致谱效关联结果出现偏颇。如果能在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相应活性成分作靶点和通路研究,将能更加全面、系统地对中药药效机理进行剖析,助力中药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质量控制 谱效关联 指纹图谱 生物活性模型 谱效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等效成分群”为标示量的中药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8
2
作者 杨华 齐炼文 +1 位作者 李会军 李萍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0-513,共4页
中药质量标准化是其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中国要引领世界,其中标准引领当先行。现今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正逐步由无指标、到单指标、再向多指标成分过渡,但是如何选准指标成分、如何定准含量范围,依旧是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瓶颈问题。... 中药质量标准化是其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中国要引领世界,其中标准引领当先行。现今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正逐步由无指标、到单指标、再向多指标成分过渡,但是如何选准指标成分、如何定准含量范围,依旧是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瓶颈问题。笔者结合近年来在中药活性成分(群)发现以及质量评价研究中的体会,提出"等效成分群"的中药质量控制理念,以"等效成分群"作为中药药效成分标示量,紧扣"成分-药效-质量"三要素,构建以成分为中心、以药效为重心、以质量为核心的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体系,以期为实现中药"化学成分清楚、药效物质明确、质量稳定可控"的目标提供普适性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质量控制 等效成分群 标示量 等效成分群迭代反馈筛选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徐飞 于慧 +5 位作者 吴启南 陈娟 陈恺 万诚诚 邓丽娜 陆天虹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82,共6页
电化学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响应时间短和方法简便等优点.本文结合近几年的文献,综述了电化学指纹图谱、极谱法、伏安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与电化学技术联用在中药鉴定方面、中药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并探讨了该技术... 电化学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响应时间短和方法简便等优点.本文结合近几年的文献,综述了电化学指纹图谱、极谱法、伏安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与电化学技术联用在中药鉴定方面、中药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并探讨了该技术的前景和不足,为中药的检测及鉴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中药质量控制 中药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的发展及系统生物学对其的作用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发美 熊志立 +2 位作者 鹿秀梅 温静 刘洁琼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1期120-126,共7页
本文综述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研究的进展,回顾了我国中药质量标准的历史和现状,并描述了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向"整体"、"综合"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具有"整体"特征的指纹图谱在中药的真实性鉴别、质量的... 本文综述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研究的进展,回顾了我国中药质量标准的历史和现状,并描述了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向"整体"、"综合"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具有"整体"特征的指纹图谱在中药的真实性鉴别、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评价和控制及与药效相关性研究中的应用;描述了系统生物学的各种"组学"在中药材的种质资源和质量控制、中药整体药效物质研究及中药的安全性评价和预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系统生物学的引入将促进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 中药质量标准 中药指纹图谱 系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指纹图谱与中药质量控制 被引量:13
5
作者 梁逸曾 王兵 +1 位作者 曾茂茂 易伦朝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1期94-98,共5页
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做为一种研究中药复杂性的高通量、整体性分析方法,色谱指纹图谱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成品或半成品专属性和稳定性的确定,其理论基础是基于植物的相等性(Phytoe-quivalence)。作者对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及其最新发展进行了分... 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做为一种研究中药复杂性的高通量、整体性分析方法,色谱指纹图谱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成品或半成品专属性和稳定性的确定,其理论基础是基于植物的相等性(Phytoe-quivalence)。作者对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及其最新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对色谱指纹图谱进行更深入地定性定量分析,将对进一步全面控制中药质量和探明中药作用机理打下良好的化学基础,同时提出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探明中药的作用机理,进而更全面地对中药质量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现代化研究 色谱指纹图谱 专属性 稳定性 中药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已成为中药质量控制研究国际趋势——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参会感 被引量:7
6
作者 果德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U003-U004,共2页
关键词 中药 指纹图谱技术 中药质量控制 国际趋势 中医药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键细胞信号转导效应靶标建立抗肝纤维化中药的生物活性评价与质量控制新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薛静波 彭渊 +1 位作者 刘洪亮 刘成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13-1218,共6页
中药质量是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重要瓶颈,指纹图谱等基于成分分析的中药质控方法存在效应成分不明及与活性作用不符等局限,亟需发展基于生物活性评价的新方法。立足于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的长期临床与药理研究积累,以及国际临床试验的重... 中药质量是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重要瓶颈,指纹图谱等基于成分分析的中药质控方法存在效应成分不明及与活性作用不符等局限,亟需发展基于生物活性评价的新方法。立足于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的长期临床与药理研究积累,以及国际临床试验的重要需求,本文提出以下假说:扶正化瘀存在抗肝纤维化的主要药理靶标群,药物对该靶标群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可良好反映其抗肝纤维化药效。首先,本研究选择肝星状细胞、肝内皮细胞、肝细胞与巨噬细胞等4种细胞系,考察溶媒、作用浓度与时间等因素对扶正化瘀细胞效应的影响,建立扶正化瘀体外标准给药方法;其次,基于细胞信号通路,蛋白芯片与网络药理相结合发现扶正化瘀抗肝纤维化的关键药理靶标;最后,构建表征中药靶标基因转录活性的报告基因质粒与稳转细胞株,比较不同批次扶正化瘀对靶标的基因转录活性、细胞生物活性与模型动物肝纤维化的影响,并指纹图谱分析其成分。以建立抗肝纤维化中药的生物活性评价与质量控制新方法,促进中药产品质量提高与创新药物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质量控制 生物活性 细胞信号转导 扶正化瘀片 抗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量树的中药全程质量控制物联网平台的设计与构建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思玉 王慧 +5 位作者 田学梅 纪徐维晟 王献瑞 刘淑明 梁浩 王耘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4期1966-1973,共8页
目的:基于质量树设计并构建中药全程质量控制物联网平台,方便对中药全过程的质量进行量化评估和智能管控。方法:结合中药质量树数学模型与物联网技术,设计并构建中药全程质量控制的物联网平台。结果:设计并构建出一个中药全程质量控制... 目的:基于质量树设计并构建中药全程质量控制物联网平台,方便对中药全过程的质量进行量化评估和智能管控。方法:结合中药质量树数学模型与物联网技术,设计并构建中药全程质量控制的物联网平台。结果:设计并构建出一个中药全程质量控制的物联网平台,建立了相关数据库和数据量化计算模块,满足中药全程质量控制和量化评估的需求。在平台应用过程中,可依据具体中药特点进行扩展和修改,形成专属的中药全程质量控制物联网平台,做到个性化服务。结论:基于质量树的中药全程质量控制物联网平台通过对中药的种植、加工、仓储和运输等全程质量的及时监测和量化评估,实现监管的有效判断和预警,为中药全程质量的管控和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 中药全程质量控制 物联网技术 数学模型 平台开发 系统设计 量化评估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效液相色谱组方指纹图谱智能预测中药质量的新模式 被引量:15
9
作者 巩丹丹 董嘉俊 +3 位作者 孙国祥 张晶 张玉静 孙万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3-649,共7页
建立大黄、黄芩、黄连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组方指纹图谱,确定其融合模型,观察组方融合指纹图谱(CSF)与一清片复方样品指纹图谱的一致性,从而以CSF代替复方整体来智能预测复方制剂质量。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同时测定黄芩、大黄、黄... 建立大黄、黄芩、黄连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组方指纹图谱,确定其融合模型,观察组方融合指纹图谱(CSF)与一清片复方样品指纹图谱的一致性,从而以CSF代替复方整体来智能预测复方制剂质量。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同时测定黄芩、大黄、黄连和一清片在268 nm波长下的HPLC指纹图谱,并使用系统指纹定量法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 CSF涵盖各单味药主要色谱峰信息,即CSF共有峰(55个)涵盖一清片样品共有峰(50个)的主要指纹图谱信息。15批样品的质量除YQT-S01为5级外,其他质量均为3级及以上。各组合模式CSF质量除CSF-2为6级外,其余均为2级或1级。该文探讨了标准指纹图谱和中药组方融合指纹图谱的相关性,可以与相应的计算机评价软件相结合,通过组方融合指纹图谱所代表复方制剂的整体指纹图谱来实现智能预测中药成方制剂质量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组方融合指纹图谱 智能预测 中药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质量监控之我见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忠红 杜冠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4年第6期67-71,共5页
本文在对现有的指标成分检测及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提出有效成分检控应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发展方向,并阐述了实施有效成分检控这一质量控制模式的方法与可能性。
关键词 中药质量控制 有效成分 指标成分 质量控制模式 指纹图谱 监控 实验室 发展方向 研究工作 可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注射液生物活性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天红 董培智 +1 位作者 朴晋华 张志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7-731,共5页
目的建立红花注射液抗血栓的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用于评价和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胶原-肾上腺素诱导小鼠急性脑血栓模型,以红花注射液对小鼠的偏瘫保护率作为指标,考察红花注射液的抗血栓生物活性。对给药剂量、诱导剂剂量、不同品系小鼠... 目的建立红花注射液抗血栓的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用于评价和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胶原-肾上腺素诱导小鼠急性脑血栓模型,以红花注射液对小鼠的偏瘫保护率作为指标,考察红花注射液的抗血栓生物活性。对给药剂量、诱导剂剂量、不同品系小鼠等实验条件进行了考察,并采用正交设计优化了实验条件。结果红花注射液5.0 g生药·kg^-1,连续ip给予3 d,对胶原-肾上腺素诱导小鼠急性脑血栓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建立的生物活性限值方法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实验室间重现性良好。不同批次样品对生物活性呈现不同的差异。结论小鼠体内血栓实验可作为红花注射液生物活性测定方法。建议以5.0 g生药·kg^-1剂量作为红花注射液生物活性工艺优化和产品质量控制的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注射液 生物活性 限值测定方法 中药质量控制 小鼠体内血栓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中药质量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
12
《广西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广西中药质量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批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于2010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正式认定。实验室围绕广西中药和民族药的科学发展需要,针对中药化学成分及药效物质基础、中药质量控制与分析方法、中药化学对... 广西中药质量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批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于2010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正式认定。实验室围绕广西中药和民族药的科学发展需要,针对中药化学成分及药效物质基础、中药质量控制与分析方法、中药化学对照品制备及其技术标准等科学问题,开展中药化学成分、药效物质基础、化学对照品制备及中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物质基础 中药质量标准 重点实验室 中药化学成分 中药化学对照品 中药质量控制 技术标准 应用基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融合的中药多元色谱指纹图谱相似性计算方法 被引量:38
13
作者 范骁辉 叶正良 程翼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29,共4页
用信息融合算法合并多张色谱指纹图谱,解决中药多元指纹图谱相似性评价难题,提出一种多元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方法.用该方法先对各单元指纹图谱进行串行或并行象素级信息融合,再对融合了各指纹峰信息的多元色谱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 用信息融合算法合并多张色谱指纹图谱,解决中药多元指纹图谱相似性评价难题,提出一种多元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方法.用该方法先对各单元指纹图谱进行串行或并行象素级信息融合,再对融合了各指纹峰信息的多元色谱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计算机仿真和复方丹参滴丸多元HPLC指纹图谱应用结果表明,该法能够评价中药多元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定量表征中成药产品批次间质量波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学指纹图谱 信息融合 中药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性计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陈闽军 程翼宇 林瑞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05-908,共4页
目的 :简要论述了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性计算的基本原理。方法 :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分析中 ,可根据样品指纹图谱的整体相似程度来估算中药化学组成的整体波动程度 ,据此分析中药质量的稳定性。谱峰面积比较法和谱图数据点比较法是两种... 目的 :简要论述了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性计算的基本原理。方法 :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分析中 ,可根据样品指纹图谱的整体相似程度来估算中药化学组成的整体波动程度 ,据此分析中药质量的稳定性。谱峰面积比较法和谱图数据点比较法是两种常用的指纹图谱相似性计算方法。结果 :本文对两者进行了仿真实验及实例研究 ,其结果均表明谱峰面积比较法在方法稳健性和结果可靠性等方面优于谱图数据点比较法。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质量控制 色谱指纹图谱 相似性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9
15
作者 王迪 俞佳 +1 位作者 詹固 李阳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8-71,共4页
随着液质联用(LC-MS)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逐渐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强有力手段。将色谱的高分离性能与质谱强大的结构鉴定功能相结合,两者优势互补,能够阐明中药作用机理,推动中药现代化。总结概述了近年来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化学成... 随着液质联用(LC-MS)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逐渐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强有力手段。将色谱的高分离性能与质谱强大的结构鉴定功能相结合,两者优势互补,能够阐明中药作用机理,推动中药现代化。总结概述了近年来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药代动力学、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以及中药活性成分的快速筛选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质联用 中药质量控制 中药活性成分 中药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现代化基础研究应发挥传统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
16
作者 黄兆胜 孙维广 廖慧丽 《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5期571-572,共2页
中药现代化离不开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和现代科技手段 ,也离不开基础研究的强有力支持 ,而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又贯穿于基础性研究的全过程 ,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 ,中药材资源和质量研究是中药基础性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其中有许多工... 中药现代化离不开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和现代科技手段 ,也离不开基础研究的强有力支持 ,而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又贯穿于基础性研究的全过程 ,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 ,中药材资源和质量研究是中药基础性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其中有许多工作要做 ,也有诸多难题和问题 ,笔者根据实践体会 ,谈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现代化 基础研究 中药质量控制 优势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在中药深度开发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李春启 张勇 +2 位作者 徐懿乔 兰小红 宋如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248-249,共2页
目的中药是中国国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悠久的临床使用经验,在复杂疾病治疗及保健和疾病预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中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成分复杂、作用机制不明、毒性不清、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阻碍了中药现代化的进程.斑马鱼模型既具有体... 目的中药是中国国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悠久的临床使用经验,在复杂疾病治疗及保健和疾病预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中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成分复杂、作用机制不明、毒性不清、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阻碍了中药现代化的进程.斑马鱼模型既具有体外实验快速、高效、低廉、用药量小等优势,又具有哺乳类动物实验预测性强、可比度高、可观察多个器官等优点,可以很好地补充和完善现有的药物生物学筛选体系和方法,非常适合用于进行中药的研究开发.目前,斑马鱼模式生物在中药药效学及安全性评价中有着广泛应用,在中药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正在深入开展,在中药道地药材鉴别、炮制与工艺的优化以及中医疾病模型的建立中亦有一定的建树.相信随着斑马鱼药物研发技术将在中药研究开发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斑马鱼 深度开发 安全性评价 中药道地药材 中药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应用新进展及其与色谱指纹图谱对比分析 被引量:26
18
作者 刘岩 刘顺航 +1 位作者 王俊全 孙素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3-1097,共5页
综述了红外光谱技术在常用中药材鉴定、地方民族药识别、中药炮制、中药注射剂四方面应用最新进展,这些包括加强计算机解析深度,增加药材前处理,利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进行炮制监控等;另外,简述了色谱指纹图谱多组分含量分析框架体系的构... 综述了红外光谱技术在常用中药材鉴定、地方民族药识别、中药炮制、中药注射剂四方面应用最新进展,这些包括加强计算机解析深度,增加药材前处理,利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进行炮制监控等;另外,简述了色谱指纹图谱多组分含量分析框架体系的构建;分析比较红外光谱与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领域应用的共性与差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色谱指纹图谱 新进展 中药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紫草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继平 蔡丽云 香卫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优选紫草油的制备工艺 ,以稳定紫草油的色译。方法 :以紫草素的含量为指标 ,应用L8(2 7)正交实验设计筛选紫草油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为 :加 4倍花生油浸泡 12h后再煮 1h ,监测油温不超过 15 0°C ,(紫草... 目的 :优选紫草油的制备工艺 ,以稳定紫草油的色译。方法 :以紫草素的含量为指标 ,应用L8(2 7)正交实验设计筛选紫草油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为 :加 4倍花生油浸泡 12h后再煮 1h ,监测油温不超过 15 0°C ,(紫草素含量 >30 0mg % )。 结论 :紫草油中紫草素含量高 ,紫草油纱成品色泽深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 紫草素 提取工艺 中药质量控制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现代研究 被引量:35
20
作者 齐炼文 李萍 赵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第6期79-86,共8页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关键技术和研究方法,在方法学上具有融整体、动态、综合、分析于一体的特点,符合中医治疗疾病和中药作用的整体性原则。中医病证引起代谢物组的共性分析和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可促进“证”本质的研究和中医辨证的...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关键技术和研究方法,在方法学上具有融整体、动态、综合、分析于一体的特点,符合中医治疗疾病和中药作用的整体性原则。中医病证引起代谢物组的共性分析和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可促进“证”本质的研究和中医辨证的科学化和定量化,深层次理解中医脏象理论,预测疾病的发生,反应肠道内生态环境状况以及整体性评价中药及复方综合疗效、安全性和作用机制。中药体内代谢物组的分析,可促进中药效应物质基础的阐明,建立科学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确保临床中药产品的安全、有效。代谢组学和中医药学的有效组合,一定能进一步加快中医药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医药现代化 疾病诊断 作用机制 中药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