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药联合益生菌对大肠杆菌致小鼠腹泻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巍
李春洙
+7 位作者
王沙沙
桑锐
葛冰洁
李春亭
赵欣
刘馨蔓
于明弘
张雪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9-788,共10页
【目的】前期研究表明中药联合益生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所致小鼠腹泻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中药联合益生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致小鼠腹泻的保护机制。【方法】选取小鼠6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益生菌...
【目的】前期研究表明中药联合益生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所致小鼠腹泻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中药联合益生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致小鼠腹泻的保护机制。【方法】选取小鼠6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益生菌组及中药联合益生菌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1×10^(7) CFU/kg大肠杆菌分离株菌悬液建立小鼠腹泻模型,空白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中药组灌胃给予中药液(2.5 g/kg蒲公英提取物、0.5 g/kg黄芪总黄酮及0.5 g/kg黄芪多糖),益生菌组灌胃给予枯草芽孢杆菌悬液(2×10^(8) CFU/kg),中药联合益生菌组灌胃给予中药液(2.5 g/kg蒲公英提取物、0.5 g/kg黄芪总黄酮及0.5 g/kg黄芪多糖)与枯草芽孢杆菌悬液(5×10^(7) CFU/kg)的混合液,1次/d,连续给药7 d。HE染色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学变化,扫描电镜观察小肠组织超微结构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小肠匀浆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RT-PCR法检测小肠组织及血液中TNF-α和IL-6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肠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中药联合益生菌能改善小肠病理组织学病变、修复小肠绒毛高度脱水萎缩和微绒毛脱落明显的损伤。同时,中药联合益生菌可明显降低小肠组织及血清中TNF-α和IL-6的含量(P<0.05;P<0.01),显著抑制小肠组织及血液中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P<0.05;P<0.01)。中药联合益生菌可明显降低小肠组织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论】中药联合益生菌可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抑制小肠组织及血液TNF-α和IL-6 mRNA的过度表达,降低小肠组织及血清TNF-α和IL-6含量,改善肠腺变性和黏膜炎性细胞浸润以及小肠绒毛和微绒毛损伤,从而对大肠杆菌所致小鼠腹泻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
菌
中药联合益生菌
腹泻
小鼠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联合益生菌对大肠杆菌性小鼠腹泻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春亭
王沙沙
+3 位作者
赵欣
王巍
葛冰洁
张雪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226-3234,共9页
【目的】研究中药联合益生菌对大肠杆菌性小鼠腹泻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筛选中药联合益生菌最佳因素配比。取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益生菌组和中药联合益生菌组,每组12只。空白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
【目的】研究中药联合益生菌对大肠杆菌性小鼠腹泻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筛选中药联合益生菌最佳因素配比。取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益生菌组和中药联合益生菌组,每组12只。空白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L/只),模型组、中药组、益生菌组和中药联合益生菌组均先腹腔注射分离菌悬液1×10^(7)CFU/kg,然后中药组按10 mL/kg灌胃中药液(其中蒲公英提取物浓度为0.25 g/mL,黄芪总黄酮和黄芪多糖浓度均为0.05 g/mL),益生菌组按4 mL/kg灌胃枯草杆菌悬液(菌含量5×10^(7)CFU/mL),中药联合益生菌组按上述量灌胃中药液和枯草杆菌混合液,每天定时灌胃给药1次,连续3 d。每日记录小鼠腹泻、体重、采食量等情况。末次给药12 h后分离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肺脏,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血液分析法检测血液学指标;取粪便及小肠内容物检测粪便隐血情况并进行细菌计数;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和小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中药联合益生菌最佳因素配比为ABCD。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腹泻率100%且无自愈现象,症状和剖检病变明显,腹泻指数极显著上升(P<0.01),体重、采食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肝脏、脾脏器官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淋巴细胞比率(LYM)、中间细胞比率(MID)均显著下降(P<0.05),粒细胞比率(GRAN)极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和中药联合益生菌组腹泻指数极显著下降(P<0.01),体重、采食量显著上升(P<0.05),中药组肝脏、脾脏器官指数显著下降(P<0.05),中药联合益生菌组脏器系数极显著下降(P<0.01),中药组、益生菌组及中药联合益生菌组LYM显著上升(P<0.05)、GRAN显著下降(P<0.05)。粪便隐血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检测呈强阳性;中药组、益生菌组呈弱阳性,中药联合益生菌组呈阴性。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肠内大肠杆菌数、血清及小肠组织中MPO活性均极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和中药联合益生菌组小鼠肠内大肠杆菌数、血清及小肠组织中MPO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中药联合益生菌可降低腹泻指数、肝脏和脾脏器官指数,增加体重、饮食量,使粪便隐血转阴并降低肠内大肠杆菌数、血清及小肠组织中MPO活性,从而对大肠杆菌性小鼠腹泻产生协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联合益生菌
细
菌
性腹泻
小鼠
大肠杆
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联合益生菌对大肠杆菌致小鼠腹泻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巍
李春洙
王沙沙
桑锐
葛冰洁
李春亭
赵欣
刘馨蔓
于明弘
张雪梅
机构
延边大学农学院
吉林省延吉市朝阳川镇综合服务中心
出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9-78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817)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10202034NC)
吉林省创新创业人才资助项目(2021Y017)。
文摘
【目的】前期研究表明中药联合益生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所致小鼠腹泻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中药联合益生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致小鼠腹泻的保护机制。【方法】选取小鼠6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益生菌组及中药联合益生菌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1×10^(7) CFU/kg大肠杆菌分离株菌悬液建立小鼠腹泻模型,空白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中药组灌胃给予中药液(2.5 g/kg蒲公英提取物、0.5 g/kg黄芪总黄酮及0.5 g/kg黄芪多糖),益生菌组灌胃给予枯草芽孢杆菌悬液(2×10^(8) CFU/kg),中药联合益生菌组灌胃给予中药液(2.5 g/kg蒲公英提取物、0.5 g/kg黄芪总黄酮及0.5 g/kg黄芪多糖)与枯草芽孢杆菌悬液(5×10^(7) CFU/kg)的混合液,1次/d,连续给药7 d。HE染色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学变化,扫描电镜观察小肠组织超微结构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小肠匀浆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RT-PCR法检测小肠组织及血液中TNF-α和IL-6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肠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中药联合益生菌能改善小肠病理组织学病变、修复小肠绒毛高度脱水萎缩和微绒毛脱落明显的损伤。同时,中药联合益生菌可明显降低小肠组织及血清中TNF-α和IL-6的含量(P<0.05;P<0.01),显著抑制小肠组织及血液中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P<0.05;P<0.01)。中药联合益生菌可明显降低小肠组织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论】中药联合益生菌可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抑制小肠组织及血液TNF-α和IL-6 mRNA的过度表达,降低小肠组织及血清TNF-α和IL-6含量,改善肠腺变性和黏膜炎性细胞浸润以及小肠绒毛和微绒毛损伤,从而对大肠杆菌所致小鼠腹泻起到保护作用。
关键词
大肠杆
菌
中药联合益生菌
腹泻
小鼠
作用机制
Keywords
E.col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probiotics
diarrhea
mice
mechanism
分类号
S853.74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联合益生菌对大肠杆菌性小鼠腹泻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春亭
王沙沙
赵欣
王巍
葛冰洁
张雪梅
机构
延边大学农学院
出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226-323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817)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10202034NC)
吉林省第十七批创新创业人才资助项目(2021Y017)。
文摘
【目的】研究中药联合益生菌对大肠杆菌性小鼠腹泻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筛选中药联合益生菌最佳因素配比。取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益生菌组和中药联合益生菌组,每组12只。空白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L/只),模型组、中药组、益生菌组和中药联合益生菌组均先腹腔注射分离菌悬液1×10^(7)CFU/kg,然后中药组按10 mL/kg灌胃中药液(其中蒲公英提取物浓度为0.25 g/mL,黄芪总黄酮和黄芪多糖浓度均为0.05 g/mL),益生菌组按4 mL/kg灌胃枯草杆菌悬液(菌含量5×10^(7)CFU/mL),中药联合益生菌组按上述量灌胃中药液和枯草杆菌混合液,每天定时灌胃给药1次,连续3 d。每日记录小鼠腹泻、体重、采食量等情况。末次给药12 h后分离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肺脏,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血液分析法检测血液学指标;取粪便及小肠内容物检测粪便隐血情况并进行细菌计数;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和小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中药联合益生菌最佳因素配比为ABCD。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腹泻率100%且无自愈现象,症状和剖检病变明显,腹泻指数极显著上升(P<0.01),体重、采食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肝脏、脾脏器官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淋巴细胞比率(LYM)、中间细胞比率(MID)均显著下降(P<0.05),粒细胞比率(GRAN)极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和中药联合益生菌组腹泻指数极显著下降(P<0.01),体重、采食量显著上升(P<0.05),中药组肝脏、脾脏器官指数显著下降(P<0.05),中药联合益生菌组脏器系数极显著下降(P<0.01),中药组、益生菌组及中药联合益生菌组LYM显著上升(P<0.05)、GRAN显著下降(P<0.05)。粪便隐血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检测呈强阳性;中药组、益生菌组呈弱阳性,中药联合益生菌组呈阴性。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肠内大肠杆菌数、血清及小肠组织中MPO活性均极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和中药联合益生菌组小鼠肠内大肠杆菌数、血清及小肠组织中MPO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中药联合益生菌可降低腹泻指数、肝脏和脾脏器官指数,增加体重、饮食量,使粪便隐血转阴并降低肠内大肠杆菌数、血清及小肠组织中MPO活性,从而对大肠杆菌性小鼠腹泻产生协同保护作用。
关键词
中药联合益生菌
细
菌
性腹泻
小鼠
大肠杆
菌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combined with probiotics
bacterial diarrhea
mice
E.coli
分类号
S859.7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药联合益生菌对大肠杆菌致小鼠腹泻保护机制研究
王巍
李春洙
王沙沙
桑锐
葛冰洁
李春亭
赵欣
刘馨蔓
于明弘
张雪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药联合益生菌对大肠杆菌性小鼠腹泻的保护作用
李春亭
王沙沙
赵欣
王巍
葛冰洁
张雪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