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渣有机肥耦合高效水溶肥改良不同肥力设施番茄土壤效果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光飞 廖开志 +4 位作者 马艳 郭德杰 徐传银 梁永红 颜士敏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3-111,共9页
采用常规施肥(CK)、中药渣有机肥(OF)和中药渣有机肥耦合高效水溶肥减肥30%(HOF)3种处理在2种肥力日光温室进行田间试验,以探讨中药渣有机肥耦合高效水溶肥对设施番茄土壤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HOF处理可提升pH 0.13... 采用常规施肥(CK)、中药渣有机肥(OF)和中药渣有机肥耦合高效水溶肥减肥30%(HOF)3种处理在2种肥力日光温室进行田间试验,以探讨中药渣有机肥耦合高效水溶肥对设施番茄土壤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HOF处理可提升pH 0.13~0.15,并显著降低电导率328.5~371.3μS/cm、硝态氮60.7~305.0 mg/kg、有效磷42.6~57.1 mg/kg和速效钾179.4~274.1 mg/kg。OF处理也可显著改善土壤化学性状,但效果明显弱于HOF。土壤生物学方面,HOF处理较CK显著增加了土壤细菌数量、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并显著削减28.5%~36.0%的真菌数量。OF处理改善效果弱于HOF处理,且对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另外,HOF处理改善高肥力土壤化学和生物性状的作用强于中肥力土壤的改善作用。与CK处理相比,HOF处理在中肥力和高肥力日光温室的增产率分别为9.0%和13.1%,而OF处理分别为4.6%和5.9%。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显示,HOF处理通过降低土壤盐分与养分,改善土壤生物学性状进而达到增产,而HOF处理平衡性减施速效养分投入极利于改善土壤性状,且在高肥力土壤中尤为明显。因此,中药渣有机肥耦合高效水溶肥,可在减施30%化肥养分条件下有效改善富营养设施的土壤综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渣有机肥 高效水溶肥 土壤肥力 土壤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渣有机肥+化肥对设施番茄和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晓梅 苏文英 +4 位作者 纪伟 王光飞 郭德杰 马艳 任立凯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88-95,共8页
为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设施番茄生长及其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测定了NPK 60 kg/667m^(2)+CMR 3500 kg/667 m^(2)(中药渣有机肥)、NPK 70 kg/667 m^(2)+CMR 3500 kg/667 m^(2)、NPK 80 kg/667 m^(2)+CMR3500 kg/667 m^(2)、NPK 90 kg... 为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设施番茄生长及其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测定了NPK 60 kg/667m^(2)+CMR 3500 kg/667 m^(2)(中药渣有机肥)、NPK 70 kg/667 m^(2)+CMR 3500 kg/667 m^(2)、NPK 80 kg/667 m^(2)+CMR3500 kg/667 m^(2)、NPK 90 kg/667 m^(2)+CMR 3500 kg/667 m^(2)等施肥处理后,设施番茄的生长、品质、产量指标,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处理后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PK 70 kg/667 m^(2)+CMR3500 kg/667 m^(2)处理组的番茄产量相对较高、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在中药渣有机肥施用量一定的条件下,随着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呈下降趋势,各处理组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存在一定差异。由此可知,中药渣有机肥配施适量化肥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维持土壤细菌多样性、改善细菌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渣有机肥 番茄 土壤细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渣有机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项海花 钱宏兵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9期6-6,8,共2页
为研究以中药渣为原料生产的有机肥在小麦上的实际应用效果,开展了中药渣有机肥、常规化肥、畜禽粪便有机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在播种前施用中药渣有机肥(粉末)6 750 kg/hm2与耕层土壤混匀能增加株高、穗数... 为研究以中药渣为原料生产的有机肥在小麦上的实际应用效果,开展了中药渣有机肥、常规化肥、畜禽粪便有机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在播种前施用中药渣有机肥(粉末)6 750 kg/hm2与耕层土壤混匀能增加株高、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较常规施肥对照平均增产434.65 kg/hm2,增产率为7.24%;较空白对照增产1 213.45 kg/hm2,增产率为23.21%。经方差分析可知,播种前施用中药渣有机肥(粉末)6 750 kg/hm2处理与常规施肥及空白对照处理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中药生物有机肥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渣生物有机肥对镉-汞复合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芬 余高 +2 位作者 吴涵茜 侯建伟 赵成刚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7-747,共11页
为探究中药渣生物有机肥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钝化效果及影响机制,选取不同镉(Cd)污染水平(高、中、低)自然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培试验,分析中药渣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比例[0(CK)、1.5%、3.0%和6.0%]对土壤有机质、pH、阳离子交换量(... 为探究中药渣生物有机肥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钝化效果及影响机制,选取不同镉(Cd)污染水平(高、中、低)自然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培试验,分析中药渣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比例[0(CK)、1.5%、3.0%和6.0%]对土壤有机质、pH、阳离子交换量(cation exchange capacity,CEC)以及Cd和汞(Hg)的形态变化、钝化率(immobilization efficiency,IE)、迁移率指数(mobility index,MI)的影响,并通过土壤理化性质与重金属形态的相关性分析,初步探讨其钝化机制。结果表明:施用中药渣生物有机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pH和CEC,且随施用比例的增加而显著提高。施用中药渣生物有机肥可降低土壤中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Cd、Hg含量,增加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Cd、Hg含量;且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含量的降幅及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含量的增幅均以6.0%处理最高,3.0%处理次之,1.5%处理最低。施用中药渣生物有机肥可降低土壤Cd、Hg的迁移率,增加Cd、Hg的钝化率;且迁移率的增幅和钝化率的降幅均以6.0%处理最高,3.0%处理次之,1.5%处理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pH和CEC与可交换态Cd、Hg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有机结合态Cd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土壤有机质含量和CEC与有机结合态H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总体上,施用中药渣生物有机肥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重金属Cd、Hg的生物有效性,从而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生物有机肥 镉-汞复合污染土壤 钝化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渣生物有机肥对Hg-Cd复合污染土壤重金属、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陈芬 余高 +3 位作者 张红丽 吴涵茜 陈容 侯建伟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6-75,共10页
为明确中药渣生物有机肥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以中药渣生物有机肥为添加材料、HgCd复合污染土壤为供试土壤,通过土培试验,研究了4种施用比例[0(CK)、0.75%、1.50%和3.00%]对土壤养分含量、有效态重金属(HCl-Hg、DTPA-Cd)含量、... 为明确中药渣生物有机肥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以中药渣生物有机肥为添加材料、HgCd复合污染土壤为供试土壤,通过土培试验,研究了4种施用比例[0(CK)、0.75%、1.50%和3.00%]对土壤养分含量、有效态重金属(HCl-Hg、DTPA-Cd)含量、微生物量碳氮(MBC、MBN)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MBC含量,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均与中药渣生物有机肥施用比例呈直线正相关;土壤HCl-Hg和DTPA-Cd含量与中药渣生物有机肥施用比例均呈直线负相关;而土壤MBN含量则随中药渣生物有机肥施用比例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HCl-Hg、DTPA-Cd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MBC含量及土壤酶活性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对HCl-Hg含量的影响最大,土壤脲酶活性对DTPA-Cd含量的影响最大。总体来看,中药渣生物有机肥可有效改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提高土壤肥力,可在偏酸性的南方土壤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生物有机肥 Hg-Cd复合污染土壤 重金属 HCl-Hg DTPA-Cd 微生物量碳氮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渣有机肥对沙地连作马铃薯农田土壤细菌多样性与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杜晨璐 却淑涵 +2 位作者 焦硕 韦革宏 王红雷 《水土保持学报》 2025年第5期400-410,共11页
[目的]探究黄芩渣有机肥对马铃薯连作土壤基础特性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功能的影响,可为黄芩渣资源化利用和连作马铃薯土壤改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大宗药材黄芩渣和羊粪(质量比为1∶3)为基料,分别添加3%、5%和10%功能菌剂后通过发... [目的]探究黄芩渣有机肥对马铃薯连作土壤基础特性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功能的影响,可为黄芩渣资源化利用和连作马铃薯土壤改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大宗药材黄芩渣和羊粪(质量比为1∶3)为基料,分别添加3%、5%和10%功能菌剂后通过发酵制备得到3种有机肥体系(T1、T2、T3),有机肥施入土壤后相应处理分别为F1、F2、F3。结合田间原位控制试验,解析3种黄芩渣有机肥体系对连作马铃薯农田土壤化学特性、细菌多样性和功能的影响。[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F1~F3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成熟期土壤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质量分数,分别提高8.12~12.00、65.63~88.36 mg/kg。2)F1和F2处理均提高马铃薯薯表土细菌菌群总数量,提高幅度分别为60.96%和23.19%,且富集鞘氨醇单胞菌属、假黄色单胞菌属和黄杆菌属等有益菌属。3)LEfSe分析结果显示,施入黄芩渣有机肥后抑制土壤中果胶杆菌属等致病细菌的绝对丰度,富集更多绝对丰度显著高的促进土壤元素循环的有益细菌群落。4)F1~F3处理均能改变土壤细菌介导的碳氮循环功能,提高土壤菌群对有机质的分解潜力和土壤氮素有效性。[结论]施用黄芩渣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速效磷钾养分质量分数、有益菌属丰度和细菌功能活性,T1处理为最佳有机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渣有机肥 连作土壤 土壤微生物 细菌多样性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物料及其施用比例对汞污染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陈芬 张红丽 +2 位作者 余高 吴涵茜 田红梅 《南方农业》 2021年第19期14-16,共3页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3种物料(中药渣生物有机肥、秸秆生物炭、凹凸棒土)不同施用比例[0 (CK)、1.5%、3%和6%]对汞污染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60 d后,施用中药渣生物有机肥和秸秆生物炭均可明显提高土壤...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3种物料(中药渣生物有机肥、秸秆生物炭、凹凸棒土)不同施用比例[0 (CK)、1.5%、3%和6%]对汞污染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60 d后,施用中药渣生物有机肥和秸秆生物炭均可明显提高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且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随施用比例增加而提高;施用凹凸棒土可有效降低土壤有效磷含量,但对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可见,中药渣生物有机肥和秸秆生物炭可有效提高汞污染土壤肥力水平,但凹凸棒土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生物有机肥 秸秆生物炭 凹凸棒土 汞污染土壤 全氮 有效磷 速效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