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有效成分防治结肠癌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白燕 汤江月 +3 位作者 韩倩倩 张毅豪 王磊 冯书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1007,共7页
结肠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常规治疗手段在为患者提供生存益处的同时,副作用和局限性也不容忽视。中药因其多靶点、多途径、毒副作用较小的抗肿瘤优势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不少中药及从中提取的以黄酮类、酚类、生物碱... 结肠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常规治疗手段在为患者提供生存益处的同时,副作用和局限性也不容忽视。中药因其多靶点、多途径、毒副作用较小的抗肿瘤优势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不少中药及从中提取的以黄酮类、酚类、生物碱为代表的中药有效成分在抗肿瘤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调控自噬、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有关。本文就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抑制结肠癌机制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为中药应用于结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中药有效成分 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对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曹爽 安月鹏 +1 位作者 刘树民 杨素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16-1621,共6页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具有维持皮肤平衡的功能。在银屑病中,细胞凋亡障碍表现为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传统中药对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具有调控作用,以抑制银屑病表皮过度增殖、促进表皮正常分化、维护表皮稳态,且具有不良反...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具有维持皮肤平衡的功能。在银屑病中,细胞凋亡障碍表现为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传统中药对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具有调控作用,以抑制银屑病表皮过度增殖、促进表皮正常分化、维护表皮稳态,且具有不良反应少、作用靶点多的优势。因此,该文对中药中多种有效成分通过干预相关因子、信号通路等以诱导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具体机制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中药治疗银屑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凋亡 银屑病 中药有效成分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缓解家禽免疫应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唐茜垚 胡卫东 +2 位作者 杜林 蒋林峰 毕师诚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99,共7页
免疫应激可导致家禽采食量减少、生长迟缓和肠道紊乱,引起生长抑制,同时导致家禽患病率和死亡率升高。随着消费者对绿色健康动物性食品的需求增高,中药有效成分缓解免疫应激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中药有效成分主要通过调节NF-κB、MAPK以... 免疫应激可导致家禽采食量减少、生长迟缓和肠道紊乱,引起生长抑制,同时导致家禽患病率和死亡率升高。随着消费者对绿色健康动物性食品的需求增高,中药有效成分缓解免疫应激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中药有效成分主要通过调节NF-κB、MAPK以及mTOR等多条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影响应激激素分泌、营养重分配和氧化/抗氧化平衡来缓解家禽免疫应激,进而改善生长抑制的状态。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对家禽免疫应激应用较多的几种中药有效成分如黑沙嵩提取物、甜菜碱、黄芪多糖和人参皂苷等缓解家禽免疫应激的作用和机制研究,为缓解家禽免疫应激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免疫应激 中药有效成分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之菁 梁建庆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6-220,共5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多发的一种渐进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且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保守治疗仍使用左旋多巴制剂。近几年来,中药治疗PD的潜在作用已被大量实验数据证明,故文章从天然多酚类、黄酮类、萜类等化合...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多发的一种渐进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且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保守治疗仍使用左旋多巴制剂。近几年来,中药治疗PD的潜在作用已被大量实验数据证明,故文章从天然多酚类、黄酮类、萜类等化合物防治PD的中药活性成分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中药有效成分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抑制活性评价 被引量:25
5
作者 艾常虹 孙汉雄 +2 位作者 李桦 庄笑梅 董德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9-523,共5页
目的评价10个中药有效成分对人肝微粒体5种CYP同工酶(CYP1A2、2C9、2C19、2D6和3A4)的抑制活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混合人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分别以非那西丁O-脱乙基、甲苯磺丁脲4-羟基化、奥美拉唑5-羟基化、右美沙芬O-... 目的评价10个中药有效成分对人肝微粒体5种CYP同工酶(CYP1A2、2C9、2C19、2D6和3A4)的抑制活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混合人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分别以非那西丁O-脱乙基、甲苯磺丁脲4-羟基化、奥美拉唑5-羟基化、右美沙芬O-脱甲基化和咪达唑仑1'-羟基化反应为5种同工酶代谢活性的标志,用阳性抑制剂对试验体系进行验证。应用LC-MS检测受试物对探针底物代谢产物生成量的影响,得到抑制率并计算IC50。结果柚皮素是CYP2C19的强抑制剂和1A2的中等抑制剂(IC50为0.43和4.79μmol.L-1)。异鼠李素是CYP1A2、2C9和2C19的中等抑制剂,IC50分别为5.36、1.40和3.28μmol.L-1。大黄酸对CYP1A2和3A4的IC50分别为8.32和2.50μmol.L-1,为中等抑制剂。喜树碱是CYP2C9和2C19的中等抑制剂(IC50为2.01和2.48μmol.L-1)。金雀花碱、小檗碱和齐墩果酸抑制CYP2C9、2D6和2C19的IC50分别为8.13、4.69和3.56μmol.L-1,为中等抑制剂。结论柚皮素、异鼠李素、金雀花碱、盐酸小檗碱、喜树碱、大黄酸和齐墩果酸对CYP同工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可能的药-药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有效成分 细胞色素P450 抑制 肝微粒体 药-药相互作用 混合探针底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抽提物体外抑菌试验及对仔猪生长和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53
6
作者 韩剑众 胡永金 +1 位作者 田允波 葛长荣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6-58,共3页
复方中药应用常温及低温减压抽提 ,其提取物对仔猪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 ,能显著促进小猪生长 ,并可有效调节肠道的微生物区系。体外抑菌试验表明 ,抽提物对猪肠道主要致病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及链球菌等有较强的抑菌效果。
关键词 中药有效成分抽提物 体外抑菌试验 仔猪生长 肠道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阴赪宏 王宝恩 +1 位作者 贾继东 马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中医药治疗 中药有效成分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半抗原抗体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廖国平 汪艳 +1 位作者 陈莉婧 张忠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25-1029,共5页
作者从中药有效成分半抗原的结构特点、载体和佐剂的使用、偶联方法、完全抗原的纯化鉴定以及其制备的单/多克隆抗体在中药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中药有效成分半抗原抗体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情况,旨在为中药现代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中药有效成分 半抗原 抗体 药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申凯 寇俊萍 余伯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2-540,共9页
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调控途径主要包括NF-κB通路、p53通路、MAPK通路、PI3K/Akt通路、Nrf2通路等信号通路。大量文献报道,中药有效成分具有显著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 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调控途径主要包括NF-κB通路、p53通路、MAPK通路、PI3K/Akt通路、Nrf2通路等信号通路。大量文献报道,中药有效成分具有显著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的生物活性。本文综述近5年来中药有效成分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阐释中药有效成分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机制,更有效地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有效成分 神经细胞 氧化应激 凋亡 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左冬 汪永忠 +3 位作者 韩燕全 陈杨 罗欢 萧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2期342-345,共4页
近些年用来研究较多的中药防治缺血性脑损伤的代表性成分可分为生物碱类、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萜类及挥发油类和其他类。中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抑制自由基产生、细胞凋亡及减轻钙离子毒性等作用,从而减轻脑组... 近些年用来研究较多的中药防治缺血性脑损伤的代表性成分可分为生物碱类、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萜类及挥发油类和其他类。中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抑制自由基产生、细胞凋亡及减轻钙离子毒性等作用,从而减轻脑组织、神经等机体损伤。我国天然药物资源丰富,已有多种天然药物用于临床,从天然药物筛选有效成分也是目前新药研发的趋势。鉴于此,就近几年有关药材有效部位用于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文献做一简单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损伤 中药有效成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种中药有效成分对3株水产致病菌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21
11
作者 聂鲡蓉 郑曙明 仇登高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144,共4页
选择12种有抑菌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采用平板挖洞法对3种水产常见致病菌做药物敏感试验,然后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各中药有效成分对3种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12种中药有效成分对3株细菌都有不同程度的... 选择12种有抑菌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采用平板挖洞法对3种水产常见致病菌做药物敏感试验,然后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各中药有效成分对3种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12种中药有效成分对3株细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没食子酸、槲皮素、黄岑苷、大黄酸、盐酸小檗碱、大黄素甲醚对温和气单胞菌抑制效果最好,没食子酸、槲皮素对温和气单胞菌MIC、MBC最小,MIC为0.03125mg/mL,MBC为0.0625mg/mL;大黄素甲醚、没食子酸、甘草酸、槲皮素对嗜水气单胞菌抑制效果最好,大黄素甲醚、没食子酸、甘草酸对嗜水气单胞菌MIC、MBC最小,MIC为0.03125mg/mL,MBC为0.0625mg/mL;大黄素甲醚、甘草酸、没食子酸、盐酸小檗碱对变形杆菌抑制效果为最好,没食子酸,大黄素甲醚、甘草酸对变形杆菌MIC、MBC均最小,MIC为0.03125mg/mL,MBC为0.0625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有效成分 温和气单胞菌 嗜水气单胞菌 变形杆菌 抑菌圈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芳 刘喜德 王云卿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5期1095-1097,共3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全身性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治疗RA疗效确切、安全、副作用少,对中药有效成分治疗R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中药有效成分 类风湿关节炎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佐剂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微粒体法评价20种中药有效成分对CYP2C9酶的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远冬 刘学庆 +4 位作者 郭延垒 张有金 石亮 王二豪 于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654-2658,共5页
目的建立体外大鼠肝微粒体中CYP2C9酶活性测定方法,并以此方法评价20种中药有效成分单体对大鼠CYP2C9酶的作用。方法以双氯芬酸(Diclofenac)为探针,在实验组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加入20种中药有效成分单体,在37℃水浴温孵15 min后冰... 目的建立体外大鼠肝微粒体中CYP2C9酶活性测定方法,并以此方法评价20种中药有效成分单体对大鼠CYP2C9酶的作用。方法以双氯芬酸(Diclofenac)为探针,在实验组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加入20种中药有效成分单体,在37℃水浴温孵15 min后冰乙腈终止反应,HPLC测定各孵育体系中探针药物的代谢产物4'-羟基双氯芬酸的转化率,并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来评价各有效成分对CYP2C9酶活性的作用。结果 4'-羟基双氯芬酸、双氯芬酸及其内标香豆素三者分离良好且无其他内源性物质干扰;动力学考察表明双氯芬酸在0.25 mg/mL的大鼠肝微粒体体系中孵育15 min,测得酶动力学参数V max为0.145 6 nmol/(min·mg),K m为8.270μmol/L;抑制实验考察发现:黄芩素、蛇床子素、大黄素、獐牙菜苦苷、淫羊藿苷、白藜芦醇实验组中4'-羟基双氯芬酸转化率分别为(402.60±10.58)、(210.90±10.26)、(414.46±10.32)、(509.83±26.45)、(355.44±15.87)、(387.34±22.16)pmol/(min·mg),显著低于对照组[(735.80±17.27)pmol/(min·mg),P<0.05],其他中药成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其转化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建立了中药有效成分对CYP2C9酶作用的体外大鼠肝微粒体研究方法,并初步评价了黄芩素、蛇床子素、大黄素、獐牙菜苦苷、淫羊藿苷、白藜芦醇对CYP2C9具有抑制作用,在临床联合用药中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肝微粒体 CYP2C9 中药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及其配伍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马琳 刘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265-2268,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为难治性疾病之一,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治疗RA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优势,近年来,国内外针对中药有效成分及有效成分配伍抗RA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工作,很多中药的活性成分及其作...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为难治性疾病之一,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治疗RA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优势,近年来,国内外针对中药有效成分及有效成分配伍抗RA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工作,很多中药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逐步阐明,开发出以青藤碱注射液、雷公藤多苷片和白芍总苷片为主的靶点明确、疗效确切的中药治疗药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发展前景。动物模型在认识R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在多种评价抗RA药物作用的动物模型中,作者认为应用Ⅱ型胶原蛋白混合弗氏佐剂诱导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是目前公认的筛选和研究治疗RA药物的理想模型。故文章对中药有效成分治疗以CIA为代表的RA实验模型的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评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药有效成分 配伍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在改善中药有效成分药动学行为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兰雪莲 贾晓斌 +2 位作者 贾东升 孙娥 金晓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36-1738,共3页
关键词 脂质体 中药有效成分 吸收 分布 消除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族群辨识研究概况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燕玲 王耘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15-1619,共5页
中药有效成分族群辨识研究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临床疗效为指引,在充分整合中医药学、生物学、化学和信息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技术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高效、快速地发现活性较强的单一有效成分,揭示中药多组分及多靶点的作用机理和... 中药有效成分族群辨识研究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临床疗效为指引,在充分整合中医药学、生物学、化学和信息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技术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高效、快速地发现活性较强的单一有效成分,揭示中药多组分及多靶点的作用机理和整体疗效。现阶段的中药有效成分族群辨识技术主要包括了亲和色谱层析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本文对该技术的研究背景和常用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有效成分族群辨识 亲和色谱 生物芯片 信息 药效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直接分析质谱法分析中药有效成分的特征气相离子反应机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鑫 侯玉珠 +4 位作者 杨彤彤 李娜 刘淑莹 张哲 苏蕊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9-601,I0001,共14页
本研究采用实时直接分析离子源耦合线性离子阱质谱(DART-LTQ MS)法分析中药有效成分,并优化DART-LTQ MS的质谱参数、离子化温度和工作气体种类等条件。在最优条件下,以N_(2)和He作为DART离子源工作气体,发现不同结构的中药有效成分在N_(... 本研究采用实时直接分析离子源耦合线性离子阱质谱(DART-LTQ MS)法分析中药有效成分,并优化DART-LTQ MS的质谱参数、离子化温度和工作气体种类等条件。在最优条件下,以N_(2)和He作为DART离子源工作气体,发现不同结构的中药有效成分在N_(2)/He-DART MS中产生了一系列有规律的特征离子,并总结其气相离子特征反应规律。如,采用N_(2)-DART MS分析中等极性的低沸点化合物时,原位发生了有规律的特征离子反应,主要包括氧化反应([M+nO+H]^(+)或[M+nO-H]^(-)(n=1,2,3,4,5))和脱氢反应(损失了2个H,[M-2H±H]^(±));采用He-DART MS分析具有强极性、高沸点的苷类化合物时,在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辅助下,迅速发生了甲基化反应([M+nCH_(2)+H]^(+)、[M+nCH_(2)+(CH_(3))_(3)NH]^(+)或[M+nCH_(2)-H]^(-)(n=1,2,3,4,5))。另外,根据特征离子推断可能的反应机理,并对相关反应产生的特征母离子进行串联质谱实验,验证所推测机理的准确性。该方法可为中药有效成分的快速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直接分析(DART) 线性离子阱质谱(LTQ) 中药有效成分 氧化反应 脱氢反应 甲基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调控肝纤维化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华海婴 樊予惠 朱琳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8期960-961,共2页
近年来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治疗靶点。但目前临床仍缺乏抗肝纤维化的良药,中药尤其是中药有效成分在治疗肝纤维化方面的作用已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中药有效成分丹酚酸B、氧化苦参... 近年来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治疗靶点。但目前临床仍缺乏抗肝纤维化的良药,中药尤其是中药有效成分在治疗肝纤维化方面的作用已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中药有效成分丹酚酸B、氧化苦参碱、川芎嗪、姜黄素等在调控肝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有效成分 肝纤维化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移动床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炳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0-112,共3页
模拟移动床色谱(simulatedmovingbedchromatography)或简称模拟移动床(SMB)是连续色谱的一种,是模拟移动床技术和色谱技术的结合,是以模拟移动床的运转方式来实现色谱的连续分离。该文主要从模拟移动床的发展、结构、原理及其特点、难... 模拟移动床色谱(simulatedmovingbedchromatography)或简称模拟移动床(SMB)是连续色谱的一种,是模拟移动床技术和色谱技术的结合,是以模拟移动床的运转方式来实现色谱的连续分离。该文主要从模拟移动床的发展、结构、原理及其特点、难点和该项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分离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做一介绍。引用文献20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分离 模拟移动床色谱 中药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诱导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FN-γ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红 胡格 +3 位作者 索占伟 伊鹏霏 胡屹屹 穆祥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46-49,共4页
以体外培养的RPMVECs(rat pul 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PMVECs)为模型,采用双夹心ELISA法和MTT法,研究了绿原酸、连翘酯苷、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诱导RPMVECs表达IFN-γ(inferteron-γ)的影响以及对PMVECs的毒性。... 以体外培养的RPMVECs(rat pul 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PMVECs)为模型,采用双夹心ELISA法和MTT法,研究了绿原酸、连翘酯苷、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诱导RPMVECs表达IFN-γ(inferteron-γ)的影响以及对PMVECs的毒性。ELISA检测结果表明,加入质量浓度为5,10,20,50,100μg/mL的5种中药成分刺激细胞16 h后,在培养细胞上清液内均能检测到IFN-γ,其中绿原酸、黄芩素组IFN-γ的表达量随药物浓度增大而减少;连翘酯苷组IFN-γ的表达量均较多;黄芩苷、汉黄芩素组均在10μg/mL时IFN-γ的表达量达到峰值,随后IFN-γ的表达量随浓度增大而减少。MTT检测结果显示,各浓度的黄芩苷、黄芩素对PMVECs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而连翘酯苷对PMVECs均有增殖作用,绿原酸、汉黄芩素的细胞毒性则随药物浓度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γ-干扰素 中药有效成分 ELISA法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