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厌氧反应器处理中药提取废水中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汪林 罗轶群 +5 位作者 张炜铭 吕路 王林平 徐敬生 赵昕 代鹏飞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6-59,共4页
应用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处理中药提取废水。从有机物去除率、产气效率及颗粒污泥增殖等方面评估了系统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经过2个多月的启动运行,该系统的COD去除率平均达到98%以上,出水COD<500 mg/L,COD容积负荷高达25 kg/(m^3&#... 应用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处理中药提取废水。从有机物去除率、产气效率及颗粒污泥增殖等方面评估了系统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经过2个多月的启动运行,该系统的COD去除率平均达到98%以上,出水COD<500 mg/L,COD容积负荷高达25 kg/(m^3·d),甲烷产率为0.31 L/g COD。水力停留时间为12~24 h,系统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启动过程中,颗粒污泥粒径增大到1.8~2.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提取废水 高效厌氧反应器 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解-UASB-MBBR处理中药提取废水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宗华 赵东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9-102,共4页
采用微电解-UASB-MBBR工艺对中药提取废水进行处理,对工程设计参数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当微电解水力停留时间为4 h,UASB COD容积负荷为3.0 kg/(m^3·d),MBBR水力停留时间为20 h时,经混凝脱色后的出水水质达到《中药类制药工业水... 采用微电解-UASB-MBBR工艺对中药提取废水进行处理,对工程设计参数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当微电解水力停留时间为4 h,UASB COD容积负荷为3.0 kg/(m^3·d),MBBR水力停留时间为20 h时,经混凝脱色后的出水水质达到《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6—2008)中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且工艺运行效果稳定,费用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 中药提取废水 上流厌氧污泥床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生物耦合技术降解中药提取废水及微生物群落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泽玺 王宝山 +3 位作者 许亚兵 汪光宗 王洋 高慧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7-394,共8页
通过现场实验采用电-生物耦合技术处理中药提取废水,探究水力停留时间(HRT)和电压对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最佳工况下阴阳极板附近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结果表明,溶解氧(DO)为3.0~4.5mg/L,在HRT分别为12... 通过现场实验采用电-生物耦合技术处理中药提取废水,探究水力停留时间(HRT)和电压对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最佳工况下阴阳极板附近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结果表明,溶解氧(DO)为3.0~4.5mg/L,在HRT分别为12、24和36h的动态条件下,电压为10V,中药提取废水的COD去除率分别为70.78%±2.41%、82.83%±1.76%和92.62%±1.28%;在0、10和27 V的静态条件下,处理24 h的废水COD去除率分别为56.85%、98.97%和33.33%。阴阳极板附近微生物涵盖了29门、54纲、119目、219科和413属,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Epsilonbacteraeota 5个菌门,在阴阳极板附近菌落相对丰度分别为94.82%和99.53%。属水平上,阴阳极板附近菌属种类和相对丰度差异较大;理研菌属(Rikenellaceae)、Lentimicrobiaceae、球衣菌属(Sphaerotilus)、地杆菌属(Geobacter)和Methyloversatilis等菌属在阴极板附近相对丰度较高;在阳极板相对丰度均小于1%;动胶菌属(Zoogloe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小纺锤状菌属(Fusibacter)等菌属在阳极板附近相对丰度较阴极板附近高。研究表明,与仅在微生物或电化学作用下相比,电-生物耦合技术可有效降解中药提取废水,Zoogloea是阴阳极板菌群中的主要差异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电化学 中药提取废水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