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味中药及复方对大肠埃希菌体外抑菌实验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兰新财 陈欣 +4 位作者 缪雨臻 卢骏 赵丽丽 姚红健 叶菁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2期23-31,共9页
为研究中药及其复方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效果,优选常用200味中药,采用“中药管皿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乌梅、木瓜、五倍子等16味中药对大肠埃希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在中兽医辨证论治方法和君臣佐使组方原则指导下,将这16味中... 为研究中药及其复方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效果,优选常用200味中药,采用“中药管皿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乌梅、木瓜、五倍子等16味中药对大肠埃希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在中兽医辨证论治方法和君臣佐使组方原则指导下,将这16味中药组成7个复方和3个成方制剂。进一步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复方A1、B1、A2、B2、J1抑菌效果显著。本研究为中兽药替抗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复方 大肠埃希菌 抑菌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大黄制剂预防大鼠肥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曲晓义 陈愉 +2 位作者 金惠铭 焦东海 宋海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73-675,共3页
目的 :研究复方大黄制剂预防大鼠肥胖的效果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新生鼠 2 6只 ,随机分成大黄制剂 +高能饲料组 (n =8)、高能饲料对照组 (n =8)和普通饲料对照组 (n =10 )。大黄制剂 +高能饲料组和高能饲料对照组喂高能量饲料 ,普通饲... 目的 :研究复方大黄制剂预防大鼠肥胖的效果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新生鼠 2 6只 ,随机分成大黄制剂 +高能饲料组 (n =8)、高能饲料对照组 (n =8)和普通饲料对照组 (n =10 )。大黄制剂 +高能饲料组和高能饲料对照组喂高能量饲料 ,普通饲料对照组喂普通饲料。第 9周后大黄制剂 +高能饲料组给予复方大黄制剂灌服 ,剂量 40mg·10 0g-1bodyweight·d-1,给药 8周 ,观察大鼠体重动态变化 ,腹腔脂肪重量 ,脂肪细胞大小 (显微电脑测量 ) ,脂肪细胞中瘦素 (leptin)表达 (ABC法 ) ,血清瘦素水平 (放免法 )变化。结果 :大黄制剂 +高能饲料组大鼠体重明显低于高能饲料对照组 ,脂肪重量明显轻于高能饲料对照组 ,脂肪细胞小于高能饲料对照组 ,脂肪细胞周围瘦素表达明显弱于高能饲料对照组 (灰度值 ) ,且与腹腔脂肪组织重量间呈显著正相关 (r=0 86 6 3,P <0 0 5 ) ,而血清瘦素水平变化不大。结论 :复方大黄制剂 (40mg·10 0g-1bodyweight·d-1)对大鼠肥胖有预防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脂肪细胞瘦素表达减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大黄制剂 预防 大鼠 肥胖 实验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辨证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3
作者 黄少东 梁健芬 陈月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47-1150,共4页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好发于中老年人、以进行性加重的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徐缓和姿势反射异常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根据中医辨证施治采用相应中药复方,并运用随机对照等研究方法观察临床疗效,证明了中药...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好发于中老年人、以进行性加重的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徐缓和姿势反射异常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根据中医辨证施治采用相应中药复方,并运用随机对照等研究方法观察临床疗效,证明了中药复方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实验中利用具备可重复性的动物模型,为研究中药复方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从临床应用、实验研究两个方面,综述中药复方治疗帕金森病的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中药复方 临床应用 实验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口服制剂肠吸收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周悦 马丽霞 +4 位作者 陈军 董洁 顾薇 潘金火 严国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26-2130,共5页
中药口服制剂的生物效应影响因素众多,除了具有复杂的化学成分外,体内吸收代谢等过程也是重要因素。口服制剂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肠,中药复方的肠吸收研究方法较多,依据其特征总体可分为体内法、在体法、体外法,但中药肠吸收评价方法仍... 中药口服制剂的生物效应影响因素众多,除了具有复杂的化学成分外,体内吸收代谢等过程也是重要因素。口服制剂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肠,中药复方的肠吸收研究方法较多,依据其特征总体可分为体内法、在体法、体外法,但中药肠吸收评价方法仍以单一或多种化学成分为指标进行评价。本文总结了目前用于中药复方制剂肠吸收评价的方法,展望了从整体观出发以生物效应为指标的可行性,以期为其体内外整体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口服制剂 肠吸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白蚁制剂抗运动性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纪饶 吉娜薇 +2 位作者 彭家训 王丽娟 常芸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5-87,共3页
复方白蚁制剂为浓缩中药汤剂 ,其组方是以白蚁原粉为主药 ,合以当归补血汤加味。实验对象为成年雄性SD大鼠 48只 ,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喂养时间为 2周。力竭运动试验在动物跑台上进行。结果 :服用复方白蚁制剂的实验组大鼠运动至力竭... 复方白蚁制剂为浓缩中药汤剂 ,其组方是以白蚁原粉为主药 ,合以当归补血汤加味。实验对象为成年雄性SD大鼠 48只 ,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喂养时间为 2周。力竭运动试验在动物跑台上进行。结果 :服用复方白蚁制剂的实验组大鼠运动至力竭时的运动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 (P<0 0 1 ) ,血红蛋白含量、力竭运动后即刻和 48小时后血清睾酮与皮质酮的比值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P <0 0 5 ,P <0 0 1 ) ,力竭运动后即刻SOD活性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MDA含量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果说明复方白蚁制剂具有抗运动性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白蚁制剂 抗运动性疲劳作用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梁建庆 何建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8-563,共6页
帕金森病是以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异常为特征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日渐攀升。近年来,中药复方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优势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现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是以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异常为特征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日渐攀升。近年来,中药复方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优势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现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帕金森病 实验研究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对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徐立然 孟鹏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9期1830-1832,共3页
参阅近年来中药复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根据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情况,从变态反应性炎症、气道重塑、气道高反应性、神经因素4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了解中药多环节、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了解研究现状,并提出存在的一些... 参阅近年来中药复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根据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情况,从变态反应性炎症、气道重塑、气道高反应性、神经因素4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了解中药多环节、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了解研究现状,并提出存在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哮喘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方法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8
作者 邓先瑜 《医学与哲学(A)》 1992年第4期34-35,共2页
实验方法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产生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纵观科学发展的历史,实验方法几乎贯穿于科学认识活动的始终,从培根、伽利略直到现代的丁肇中,他们无不善于通过科学实验方法,从错综复杂的自然现象中,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推动自... 实验方法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产生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纵观科学发展的历史,实验方法几乎贯穿于科学认识活动的始终,从培根、伽利略直到现代的丁肇中,他们无不善于通过科学实验方法,从错综复杂的自然现象中,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推动自然科学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研究 实验方法 丁肇中 拆方研究 缺血损伤 用量比例 离体子宫 四逆汤 异位心律失常 家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证-药-剂”相结合的中药复方制剂系统研究--概述北京中医药大学杜守颖、陆洋团队研究思路与方法
9
作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I0001-I0005,共5页
杜守颖教授团队秉承曹春林教授“理法方药,剂工质效”一线贯之的理念,形成了“方-证-药-剂”相结合的中药复方制剂研究特色,多年来致力于中药制剂关键技术和系统应用研究,建立了围绕传统中医药理论核心,充分优化整合现代中药制剂研究与... 杜守颖教授团队秉承曹春林教授“理法方药,剂工质效”一线贯之的理念,形成了“方-证-药-剂”相结合的中药复方制剂研究特色,多年来致力于中药制剂关键技术和系统应用研究,建立了围绕传统中医药理论核心,充分优化整合现代中药制剂研究与应用的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法方药 传统中医药 中药复方制剂 研究思路与方法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制剂 优化整合 系统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中药制剂研究开发平台——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中药制剂重点实验室团队介绍
10
作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21-2123,共3页
罗佳波教授,主任中药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中药制剂重点实验室主任。技术专长:中药组方原理及配伍规律的研究、中药制剂和剂型改革研究。在中药新制剂、新剂型、中医急症新药研究方面处于国... 罗佳波教授,主任中药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中药制剂重点实验室主任。技术专长:中药组方原理及配伍规律的研究、中药制剂和剂型改革研究。在中药新制剂、新剂型、中医急症新药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目前已主持完成十余种新药、新剂型的研究开发工作。先后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吴阶平医学成就奖等多项奖励。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医药科技先进个人、总后勤部科技银星等称号。担任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国家、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局药品审评中心专家、国家中医药局科技进步奖终审评委、广东省广州市中药现代化专家等多项荣誉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医科大学 剂型改革 吴阶平 重点实验 研究开发工作 中药制剂 科技进步奖 国家自然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补剂和清剂抗体力性疲劳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余谦 宋开源 +4 位作者 罗永芬 刘旭光 余曙光 向宏发 黄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0-304,共5页
目的:了解补剂和清剂之抗体力性疲劳作用。方法和结果:在动物实验中,减缓体力性疲劳产生的研究显示:两方均能提高大鼠骨骼肌SDH、CCO、NADH、LDH酶活性;清剂还能提高大鼠大脑组织兴奋性递质游离天门冬氨酸含量。促进... 目的:了解补剂和清剂之抗体力性疲劳作用。方法和结果:在动物实验中,减缓体力性疲劳产生的研究显示:两方均能提高大鼠骨骼肌SDH、CCO、NADH、LDH酶活性;清剂还能提高大鼠大脑组织兴奋性递质游离天门冬氨酸含量。促进体力性疲劳消除的研究显示:补剂能使大鼠骨骼肌SDH、MDH、CCO、NADH、LDH酶活性增高,清剂能增高MDH、GDH、CCO酶活性;两方均能提高大鼠大脑组织兴奋性递质游离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含量。在人体试验中,两方均能有效清除运动机体内的血乳酸。结论:补剂和清剂具有良好的抗体力性疲劳效应,补剂长于促进体力性疲劳消除,清剂长于减缓体力性疲劳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力性疲劳 补剂 清剂 中药复方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辨证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和实验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立敏 安红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4-126,共3页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临床上通过辨证论治运用相应的复方,并采用随机对照等研究方法观察疗效,证实了中药复方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有效性...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临床上通过辨证论治运用相应的复方,并采用随机对照等研究方法观察疗效,证实了中药复方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有效性。实验中使用可重复的动物模型,研究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老年性痴呆提供了依据。从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归纳总结了中药复方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中药复方 临床治疗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中药复方的药效动力学与测试成分药代动力学拟合——兼论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杜力军 邢东明 +5 位作者 赵玉男 王雪莉 苏慧 卢弘 孙虹 金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第3期29-33,共5页
在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适时地引入药效动力学指标进行观察,将有助于提高对以有限的可测成分来反映受试中药体内动力学过程的表征性。但是如何进行药效动力学实验、如何选取测试指标、中药的药效动力学有何特点等,都是我们在进行中药药... 在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适时地引入药效动力学指标进行观察,将有助于提高对以有限的可测成分来反映受试中药体内动力学过程的表征性。但是如何进行药效动力学实验、如何选取测试指标、中药的药效动力学有何特点等,都是我们在进行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时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国外文献,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进行药效动力学实验时,应选择末端指标为主,从而能够从整体上反映和把握体内药效动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药效 研究方法 中药复方 成分 动力学研究 动力学实验 拟合 动力学过程 力学指标 测试指标 动态过程 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莶草合剂抗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损伤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郭来 丁书文 《中医药学刊》 2001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 :观察复方莶草合剂抗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损伤的疗效。方法 :用高脂饲料加免疫损伤制作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损伤模型 ,观察复方莶草合剂对家兔TC、TG、NO、SOD、MDA及光镜的影响。结果 :对TC、TG、MDA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并升... 目的 :观察复方莶草合剂抗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损伤的疗效。方法 :用高脂饲料加免疫损伤制作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损伤模型 ,观察复方莶草合剂对家兔TC、TG、NO、SOD、MDA及光镜的影响。结果 :对TC、TG、MDA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并升高NO、SOD。光镜可见动脉内膜表面基本光滑 ,内皮细胞形态基本完好 ,未见泡沫细胞。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莶草合剂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细胞损伤 实验研究 中药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预处理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春杰 曹洪欣 余柏林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10期1872-1873,共2页
目的:从细胞保护角度出发,探讨温心汤抗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适应组、复方丹参组、温心汤低剂量组、温心汤高剂组量组。辅以各组家兔血清心肌酶学... 目的:从细胞保护角度出发,探讨温心汤抗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适应组、复方丹参组、温心汤低剂量组、温心汤高剂组量组。辅以各组家兔血清心肌酶学、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水平的测定。结果:温心汤预处理组、缺血预适应组心肌酶水平、SOD水平、MDA含量、ET含量、CGRP浓度与缺血再灌注组、复方丹参组相比差异均极为显著(P<0.01),且它们组间则无显著性的差异。结论:温心汤通过预处理途径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保护作用 家兔 缺血预适应 复方丹参 中药 实验研究 MDA含量 浓度 S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药的复方研究
16
作者 陈汝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88年第1期4-5,共2页
中药药理的研究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当然不是局限于中医药固有的理论,而应运用现代医学理论、方法、手段,通过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药理实验与植化、制剂相结合进行中药复方的研究。复方的药理研究应选择... 中药药理的研究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当然不是局限于中医药固有的理论,而应运用现代医学理论、方法、手段,通过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药理实验与植化、制剂相结合进行中药复方的研究。复方的药理研究应选择临床常用的、组方简单的、疗效确切的、药理指标明确的方剂进行研究。例如我们进行止痢灵治疗菌剂时,从临床发现止痢灵治疗菌痢后,发热病人的体温很快下降,痢疾症状也很快控制,而大便次数却难以恢复正常的启发下,进行了芍药汤配伍槟榔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槟榔不仅可行气导滞,更主要的是增强清热解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制剂 辨病 中药药理 中医 中国医药学 病理模型 生物检验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新药新制剂的质量 药理和临床研究方法——规范研制现代中药新药新制剂的创新设计(2)
17
作者 杨茂春 杨哲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4期610-612,共3页
目的:探索现代中药新药新制剂的质量标准、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实验方法。方法:根据《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命名原则要求》和《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 目的:探索现代中药新药新制剂的质量标准、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实验方法。方法:根据《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命名原则要求》和《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对中药新药新制剂质量标准、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实验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找出了规范制定制剂质量标准、规范开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的实验方法。结论:对提高我国药厂和医院制剂室开发新药新制剂的研制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新药 中药制剂 质量标准 药理实验 临床研究 实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口服液体外抗鸡新城疫病毒的试验研究
18
作者 周广生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08年第7期18-19,共2页
采用鸡胚培养法和血球凝集试验测定了中药配方对新城疫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中药配方对鸡胚无毒性作用;在药物与病毒同时接种情况下,能抑制鸡新城疫病毒在鸡胚中的增殖。
关键词 鸡新城疫病毒 复方口服液 试验研究 中药复方制剂 中药配方 鸡胚培养 抑制作用 贯叶连翘 病毒增殖 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机理及研究概况 被引量:9
19
作者 屈夏夏 第五永长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653-656,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属于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是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老年痴呆患病率明显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和生存质量,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及社会责任,因而防治AD已成...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属于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是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老年痴呆患病率明显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和生存质量,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及社会责任,因而防治AD已成为全球重大研究课题。西医治疗AD的药物多为单靶向,治疗局限。中药复方通过多环节、多靶点、多途径的整合效应在防治AD方面深具潜力。文章通过归纳分析近年来中药复方治疗AD的临床资料及实验研究,探讨中药复方在AD防治中的应用价值,为开展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中药复方 临床疗效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分析回阳生肌汤在糖尿病溃疡中的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蔺莉 徐旭英 +2 位作者 何秀娟 于芳宁 唐枭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815-1824,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实验研究验证燕京名方回阳生肌汤治疗糖尿病皮肤溃疡(DSU)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利用数据库筛选出回阳生肌汤及糖尿病足溃疡相关靶点,并对交集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建立糖尿病小鼠创面模型,并将小鼠分为正常...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实验研究验证燕京名方回阳生肌汤治疗糖尿病皮肤溃疡(DSU)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利用数据库筛选出回阳生肌汤及糖尿病足溃疡相关靶点,并对交集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建立糖尿病小鼠创面模型,并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回阳生肌汤低中高3剂量组,每组6只,每日灌胃1次,连续治疗11 d,观察创面生长情况并计算愈合率,同时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染色观察创面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血清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等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创面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筛选获得回阳生肌汤的77个有效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L-正缬氨酸等,与糖尿病足溃疡交集靶点236个。核心靶点包括肿瘤蛋白53(TP53)、JUN原癌基因(JUN)等。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显示,核心通路主要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通路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创面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回阳生肌汤组创面表皮再生,炎症细胞浸润减少,更接近正常皮肤组织。此外,回阳生肌汤组小鼠创面组织PI3K和蛋白激酶B1(AK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回阳生肌汤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炎症介质IL-1β和IL-10的表达水平,促进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加速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研究结果为回阳生肌法临床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提供了实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阳生肌汤 糖尿病溃疡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动物实验 炎症反应调控 机制研究 中药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