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菌发酵对中药化学成分的转化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赖晓微 邓可众 +3 位作者 罗梦甜 刘佳 李楠 熊英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26,共6页
真菌发酵可以使中药化学成分发生糖基化、羟基化、甲基化等多种化学反应,并产生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效率高、条件温和、选择性强、不污染环境、反应类型多等优势,但发酵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一直是个难题。该文概括了中药发酵技术... 真菌发酵可以使中药化学成分发生糖基化、羟基化、甲基化等多种化学反应,并产生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效率高、条件温和、选择性强、不污染环境、反应类型多等优势,但发酵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一直是个难题。该文概括了中药发酵技术及常用于发酵中药的真菌,综述了中药化学成分(黄酮、生物碱、甾体、萜类、醌类、苯丙素)的转化机制,并总结了真菌发酵中药常见菌种在中药成分转化中的应用,为后续合理利用真菌进行中药成分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发酵 中药化学成分 转化机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中药化学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2
作者 张忠义 邹恒琴 黄昌全 《中成药》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流体萃取技术 超临界 中药化学成分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反应提取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忠雷 杨丽燕 +2 位作者 曾祥伟 李朋收 张小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104-106,共3页
酶反应提取技术(生物酶解提取技术)是利用酶反应所具有高度专一性的特点,通过适当的酶选择性地破坏植物细胞壁,使植物细胞内的成分更容易溶解、扩散的原理而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新技术。该技术不但具有条件温和、易除杂质、节约能... 酶反应提取技术(生物酶解提取技术)是利用酶反应所具有高度专一性的特点,通过适当的酶选择性地破坏植物细胞壁,使植物细胞内的成分更容易溶解、扩散的原理而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新技术。该技术不但具有条件温和、易除杂质、节约能耗、浸出率高、设备简易、减少热敏成分降解等优势,而且具有应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潜力。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已经广泛用于中药多糖类、生物碱类、黄酮类、皂苷类、蛋白质类、有机酸类等成分的提取。我们就该技术的应用进展及方法特点做一系统性概述,以期新技术能够更加合理而有效的应用于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反应提取技术 中药化学成分 应用进展 方法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化学成分对大鼠心脏毒性的QSAR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雷蕾 王新洲 +5 位作者 张黎 亢力 杨策 朱永亮 叶祖光 钱向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9期1833-1837,共5页
目的:建立中药化学成分对大鼠心脏毒性的预测方法,为常规的动物实验提供参考,为中药安全性评价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方法:本文使用Mold 2软件(Version 2.0.0)对收集到的1 034个化学成分进行了分子描述符计算,采用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 目的:建立中药化学成分对大鼠心脏毒性的预测方法,为常规的动物实验提供参考,为中药安全性评价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方法:本文使用Mold 2软件(Version 2.0.0)对收集到的1 034个化学成分进行了分子描述符计算,采用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RF)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对描述符进行筛选。然后使用推进式决策树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正则化判别分析算法和随机森林算法构建模型,分别计算了模型的准确率和Kappa值,筛选出最优预测模型,并对中药化学成分进行预测。结果:通过比较预测模型的准确度和Kappa值,得出随机森林模型为最优算法模型,准确率为86.3%,Kappa值为0.725。最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记载的有毒中药,例如吴茱萸、北豆根、九里香等包含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预测,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结论:定量构效关系模型(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对中药化学成分进行预测研究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临床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心脏毒性 中药化学成分 预测研究 Q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年来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17
5
作者 许睿 韦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46-1651,共6页
关键词 提取技术 分离技术 中药化学成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报道的中药化学成分与CYP450s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雷蕾 王新洲 +3 位作者 杨策 朱永亮 张黎 崔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使用复杂网络技术研究中药化学成分与CYP 4 50s的关系,为中药分子机理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本文基于120篇文献报道,通过人工摘录的方式收集中药化学成分和CYP450s的相关信息,使用Cytoscape 2.8.2作为分析工具,构建化学成... 目的:使用复杂网络技术研究中药化学成分与CYP 4 50s的关系,为中药分子机理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本文基于120篇文献报道,通过人工摘录的方式收集中药化学成分和CYP450s的相关信息,使用Cytoscape 2.8.2作为分析工具,构建化学成分与CYP450s的复杂网络图,并计算了点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间中心度以及中药化学成分节点的相似度。结果:本文采集了169个中药化学成分和25种CYP450s的相关信息。CYP2C19、CYP1A2、CYP3A4等CYP450s和槲皮素、银杏内酯A、黄芩素等化学成分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酶和热点中药化学成分。相似度较高的欧前胡素和银杏内酯B,槲皮素和黄芩素等化学成分可能存在协同相互作用。结论:复杂网络计算可以很好地辅助中药协同作用机理研究和新药开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计算 CYP450s 中药化学成分 相似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相关思路 被引量:4
7
作者 程京艳 张贵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4期511-514,共4页
中药含有的化学成分是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传统中药是以复方或饮片入药,药效成分并不是单一化合物,而是以药效组分的形式存在。只有在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指导下深入研究中药的药效组分,才能真正明确中药治疗疾病的机理,保障用药的安全性... 中药含有的化学成分是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传统中药是以复方或饮片入药,药效成分并不是单一化合物,而是以药效组分的形式存在。只有在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指导下深入研究中药的药效组分,才能真正明确中药治疗疾病的机理,保障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推动中药事业的发展,加速中药走向世界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化学成分 药效组分 传统中药 中药药效组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与无籽刺梨果实中药化学成分及抗氧化物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蒋兰兰 鲁敏 安华明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125,共15页
【目的】明确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与无籽刺梨(R.sterilis S.D.Shi)果实的次生代谢物中的中药化学成分及抗氧化物质并分析其间差异,促进刺梨与无籽刺梨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UPLCMS/MS)对刺梨2... 【目的】明确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与无籽刺梨(R.sterilis S.D.Shi)果实的次生代谢物中的中药化学成分及抗氧化物质并分析其间差异,促进刺梨与无籽刺梨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UPLCMS/MS)对刺梨2个基因型(Rr-3,Rr-5)及无籽刺梨(Rs)果实的次生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筛选鉴定并比较分析两类果实中的中药化学成分及抗氧化代谢物差异。【结果】2类果实中共检测到12类530种次生代谢物,31种仅在刺梨中检测到,4种仅在无籽刺梨中检测到;其中118种代谢物属于TCMSP登记的中药化学成分,而145种物质与抗氧化能力显著相关。差异代谢物比较分析发现,Rr-3与Rs间有272种差异代谢物,Rr-5与Rs间有242种差异代谢物;两个刺梨基因型与Rs有171种共有差异代谢物,其中111种物质在刺梨果实中含量更高,包括31种中药化学成分和8种抗氧化物质;无籽刺梨中有53种物质含量更高,其中包含10种中药化学成分。进一步的果实抗氧化能力分析发现,刺梨果实的DPPH、ABTS及FRAP等3种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无籽刺梨。【结论】刺梨果实较无籽刺梨具更强的中药活性及抗氧化能力,从而具有更高的医药保健价值及功能食品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无籽刺梨 次生代谢物 中药化学成分 抗氧化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中的化学成分及皂苷检测提取方法——评《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与制备》 被引量:1
9
作者 关磊 李月茹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6-146,共1页
中药,一个总是被遗忘,却又总是在不经意间发挥作用的一个词,有人奉为至宝,有人吐槽神叨,基于实事求是的原则,中药研究者最好的自证方式就是探明中药的作用机理并能提取分离制备出发挥作用的有效化学成分,屠呦呦教授发现提取青蒿素,最后... 中药,一个总是被遗忘,却又总是在不经意间发挥作用的一个词,有人奉为至宝,有人吐槽神叨,基于实事求是的原则,中药研究者最好的自证方式就是探明中药的作用机理并能提取分离制备出发挥作用的有效化学成分,屠呦呦教授发现提取青蒿素,最后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是很好的案例。《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与制备》一书中收录了各种常见中药化学成分的检测提取分离制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化学成分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奉为至宝 分离制备 中药化学成分 分离与制备 青蒿素 屠呦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化学成分抗内毒素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进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7期486-488,共3页
目的 :综述中药化学成分抗内毒素研究现状。方法 :用文献查阅法 ,对有抗内毒素作用的中药化学成分的来源、抗内毒素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及结论等分别介绍。结果 :绞股蓝总皂苷等 9个中药化学成分分别从降低内毒素致实验动物死亡率 ;逆转... 目的 :综述中药化学成分抗内毒素研究现状。方法 :用文献查阅法 ,对有抗内毒素作用的中药化学成分的来源、抗内毒素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及结论等分别介绍。结果 :绞股蓝总皂苷等 9个中药化学成分分别从降低内毒素致实验动物死亡率 ;逆转内毒素引起的心血管功能紊乱 ,低血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及血尿素氮和血浆肌酐升高 ;抑制肿瘤坏死因子 (TNFα)、一氧化氮 (NO)、血小板活性因子 (PAF)及乳过氧化物酶 (LPO)等的合成和过度释放等多种途径发挥其抗内毒素活性。结论 :绞股蓝总皂苷等中药化学成分有抗内毒素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化学成分 抗内毒素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慈丸的化学成分及治疗围绝经期听力损失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刁翯 白文佩 赵立东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93-1503,共11页
背景近年来,围绝经期听力损失(PMS-HL)症状得到普遍关注,但无针对性治疗。左慈丸治疗耳聋已有百年历史,但尚无该药治疗PMS-HL的相关研究。目的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初步探讨左慈丸对PMS-HL的作... 背景近年来,围绝经期听力损失(PMS-HL)症状得到普遍关注,但无针对性治疗。左慈丸治疗耳聋已有百年历史,但尚无该药治疗PMS-HL的相关研究。目的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初步探讨左慈丸对PMS-HL的作用机制及治疗靶点。方法检索数据库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2月。根据左慈丸的组方,通过TCMSP和Uniprot数据库挖掘该药物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根据GeneCards、OMIM、TTD、DrugBank、PharmGKB数据库获取PMS-HL的蛋白靶点,取其交集,筛选左慈丸治疗PMS-HL的潜在治疗靶点,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的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功能筛选核心靶点。采用Metascape数据库对蛋白的功能及其通路进行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和Pymol对核心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确定核心靶点与左慈丸的关键活性成分之间的结合能力。于2022年9月—2023年1月建立绝经大鼠模型:假手术组(SHAM)组、去卵巢组(OVX)组、左慈丸(ZCW)组,并检测血清中关键蛋白白介素1β(IL-1β)水平,使用SPSS2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左慈丸组方中化合物的活性成分90个,潜在蛋白靶点226个,PMS-HL相关靶点2481个,左慈丸与PMS-HL交集靶点150个。基因本体论(GO)功能中获得生物过程共183个条目,分子功能103个条目,细胞成分103个条目;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前三位分别是癌症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通路和化学致癌的受体激活通路。分子对接显示,左慈丸治疗PMS-HL的主要活性成分有槲皮素、山柰酚、豆甾醇、β-谷甾醇、异鼠李素、薯蓣皂苷、四氢鸭脚木碱和海风藤酮;左慈丸的活性成分与核心靶蛋白: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白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胱天蛋白酶3(CASP3)、IL-1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雌激素受体1(ESR1)结合能稳定。3组大鼠血清IL-1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73,P<0.001)。结论左慈丸中的槲皮素等90个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AKT1等226个潜在蛋白,实现调控组织细胞的抗氧化应激、调节血脂血糖代谢、抗肿瘤等途径,直接或间接地起到保护围绝经期听力功能的作用,IL-1β可能是其中发挥作用的关键靶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听力损失 左慈丸 中药化学成分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HPLC-TOF/MS对中药复方小柴胡汤中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鉴别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晓帆 娄子洋 +3 位作者 朱臻宇 张海 赵亮 柴逸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41-946,共6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HPLC-TOF/MS)对中药复方小柴胡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别。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SB-C18(100mm×3.0mm,3.5μm),甲醇与0.1%的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25℃,进样体积4μl,流速0.6m...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HPLC-TOF/MS)对中药复方小柴胡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别。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SB-C18(100mm×3.0mm,3.5μm),甲醇与0.1%的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25℃,进样体积4μl,流速0.6ml/min,检测器为飞行时间质谱,ESI离子源,质量数扫描范围m/z200~1500。结果:一次性鉴别出小柴胡汤中38个化学成分。结论:采用HPLC-TOF/MS对小柴胡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色谱表征,一次性在一张图谱上共表征出38个化学成分,这可为中药复方小柴胡汤中化学成分的体内代谢及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HPLC—TOF/MS 中药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化学成分研究在兽用中药研发中的意义
13
作者 汤法银 赵建平 崔耀明 《河南畜牧兽医》 2006年第9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中药化学成分 兽用中药 工艺标准化 畜禽疾病防治 生产厂家 中兽药制剂 研发 中药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TOFMS法对白花蛇舌草药材及其注射剂中化学成分的快速分离与鉴别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伟成 顾大伟 +3 位作者 张海 朱臻宇 张国庆 柴逸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采用HPLC-TOFMS对白花蛇舌草药材及其注射剂中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离鉴别。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mm×250mm,5μm),以0.3%醋酸(A)-甲醇(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30min,体积分数30%~90%B,进样量10μl,流速1.0ml... 目的采用HPLC-TOFMS对白花蛇舌草药材及其注射剂中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离鉴别。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mm×250mm,5μm),以0.3%醋酸(A)-甲醇(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30min,体积分数30%~90%B,进样量10μl,流速1.0ml/min,柱温为30℃,飞行时间质谱配有ESI离子源,质量数扫描范围m/z100~1000。结果采用HPLC-TOFMS方法对白花蛇舌草药材及其注射液制剂进行了在线化学成分分离与质谱表征,一次性在一张图谱上共鉴别出白花蛇舌草中11个化学成分,市售注射剂中6个成分,自制注射剂中2个成分。结论这可为中药白花蛇舌草及其注射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注射液 注射剂 HPLC-TOFMS 鉴别 中药化学成分 飞行时间质谱 药材 奠定基础 甲醇 梯度洗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枯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1
15
作者 孟正木 何立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29-331,共3页
从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单体化合物:齐墩果酸(I)、β-香树脂醇(Ⅱ)、豆甾-7,22-二烯-3-酮(Ⅲ)、α-菠甾醇(Ⅳ)、β-谷甾醇(Ⅴ)和胡萝卜甙(Ⅵ),还分离到2个各由一对立体异构体组成的混... 从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单体化合物:齐墩果酸(I)、β-香树脂醇(Ⅱ)、豆甾-7,22-二烯-3-酮(Ⅲ)、α-菠甾醇(Ⅳ)、β-谷甾醇(Ⅴ)和胡萝卜甙(Ⅵ),还分离到2个各由一对立体异构体组成的混合物齐墩果烷-12-烯-28-醛-3β-羟基(Ⅶ)和乌索烷-12-烯-28-醛-3β-羟基(Ⅷ),以及齐墩果烷-12-烯-3β,28-二羟基(Ⅸ)和乌索烷-12-烯-3β-,28-二羟基(Ⅹ)。其中化合物Ⅲ、Ⅶ、Ⅷ、Ⅸ和Ⅹ为从夏枯草属植物中首次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 中药化学成分 唇形科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核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雪华 吴妮妮 +2 位作者 李福森 黄燕军 龙盛京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4-526,共3页
目的对龙眼核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分离提取龙眼核中的化学成分,根据波谱学技术(IR、1H-NMR、13C-NMR和MS)和化合物的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纯化得到6个化合物。... 目的对龙眼核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分离提取龙眼核中的化学成分,根据波谱学技术(IR、1H-NMR、13C-NMR和MS)和化合物的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纯化得到6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4个化合物,分别为:二十五烷(pentacosane,Ⅰ)、豆甾醇(stigmaster-ol,Ⅱ)、双(5-甲酰基糠基)醚[bis(5-formylfurfuryl)ether,Ⅲ]、没食子酸乙酯(ethyl gallate,Ⅳ)。结论二十五烷(pen-tacosane)、豆甾醇(stigmasterol)、双(5-甲酰基糠基)醚[bis(5-formylfurfuryl)ether]、没食子酸乙酯(ethyl gallate)均为首次从龙眼核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核 中药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光杜鹃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向前 陈宏明 贾忠建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0-63,共4页
从山光杜鹃(RhododendronOveodoxaFranch)中分离得到4个二萜成分和一个酚甙,根据光谱法和文献比较分别鉴定为:木藜芦毒素,-Ⅰ(Ⅰ),木藜芦毒素-Ⅳ(Ⅱ),5,6-异丙叉基木藜芦毒素-Ⅰ(Ⅲ),... 从山光杜鹃(RhododendronOveodoxaFranch)中分离得到4个二萜成分和一个酚甙,根据光谱法和文献比较分别鉴定为:木藜芦毒素,-Ⅰ(Ⅰ),木藜芦毒素-Ⅳ(Ⅱ),5,6-异丙叉基木藜芦毒素-Ⅰ(Ⅲ),5,6-异丙叉基木藜芦毒素-Ⅳ(Ⅳ),自桦甙(Ⅴ),其中Ⅲ和Ⅳ为次生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 二萜 酚甙 中药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胀果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被引量:3
18
作者 邹坤 赵玉英 +2 位作者 张如意 乔梁 王雷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5期390-390,共1页
胀果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II)北京医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邹坤,赵玉英,张如意,乔梁,王雷我们继前文对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Bat)根和根茎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获得5个单体,根据理化性质和波... 胀果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II)北京医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邹坤,赵玉英,张如意,乔梁,王雷我们继前文对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Bat)根和根茎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获得5个单体,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为庶糖(1,sucr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胀果甘草 中药化学成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APCI-TOF/MS鉴别人参中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0
19
作者 庄江能 张海 +4 位作者 刘晓帆 赵亮 朱臻宇 张国庆 柴逸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12-816,共5页
目的:采用HPLC-TOF/MS对人参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别。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XDB-C18柱(4.6mm×250mm,5μm),乙腈与水梯度洗脱,梯度如下:1~35min,19%A;35~55min,19%~29%A;55~70min,29%A;70~110min,29%~40%A;110~150min,... 目的:采用HPLC-TOF/MS对人参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别。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XDB-C18柱(4.6mm×250mm,5μm),乙腈与水梯度洗脱,梯度如下:1~35min,19%A;35~55min,19%~29%A;55~70min,29%A;70~110min,29%~40%A;110~150min,95%A。柱温为20℃,进样量20μl,流速1ml/min,飞行时间质谱配有APCI离子源,质量数扫描范围m/z100~1350。结果:共鉴别出人参药材中39个化学成分。结论:采用HPLC-TOF/MS方法一次性在一张图谱上表征出人参中的39个化学成分,为人参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体内化学成分代谢与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HPLC-TOF/MS 中药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蛇葡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汉萍 凌智群 +1 位作者 全笑雨 杨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67-269,共3页
从药用植物大叶蛇葡萄中分离得到一个淡黄色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为蛇葡萄素,该化合物系首次在大叶蛇葡萄中分得,并合成了3,5,7,3’,4’,5’-六乙酰基双氢黄酮醇。
关键词 中药化学成分 大叶蛇葡萄 蛇葡萄素 六乙酰基双氢黄酮醇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