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化学对照品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布鸣 邱宏聪 《广西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461-465,共5页
本文概述了中药化学对照品的定义及其实际意义和学术价值,介绍研究方法与技术要求,探讨目前中药化学对照品存在的问题、应用前景和产业发展需求。根据中药行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讨论我国中药化学对照品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概述了中药化学对照品的定义及其实际意义和学术价值,介绍研究方法与技术要求,探讨目前中药化学对照品存在的问题、应用前景和产业发展需求。根据中药行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讨论我国中药化学对照品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探索其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化学对照品 研究现状 制备 分析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用中药化学对照品的研究思路与展望——以甘草苷为例
2
作者 张璐 范强 龚旭昊 《中国兽药杂志》 2023年第7期87-94,共8页
以甘草苷为例,梳理兽用中药化学对照品标定的研究方法、技术要点,分析常见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主要围绕标定过程中的结构鉴别、纯度分析、水分测定、无机盐测定、定值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个性化分析,为兽用中药化学对照品的标... 以甘草苷为例,梳理兽用中药化学对照品标定的研究方法、技术要点,分析常见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主要围绕标定过程中的结构鉴别、纯度分析、水分测定、无机盐测定、定值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个性化分析,为兽用中药化学对照品的标定、使用提供思路及技术支持,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苷 兽用中药化学对照品 质量平衡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柱分类数据库用于指导天然药物化学对照品色谱纯度测定时色谱柱理性选择(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明娟 戴忠 +3 位作者 马双成 金红宇 HOOGMARTENS Jos ADAMS Erwin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6-202,共7页
由于中药化学对照品多数来源于动植物药材,很容易混有结构类似物,故有机杂质测定是可能影响其化学对照品赋值准确性的关键风险因素。中药化学对照品的有机杂质测定通常采用药典收载或文献报道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这些方法通常仅规定"... 由于中药化学对照品多数来源于动植物药材,很容易混有结构类似物,故有机杂质测定是可能影响其化学对照品赋值准确性的关键风险因素。中药化学对照品的有机杂质测定通常采用药典收载或文献报道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这些方法通常仅规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无适宜色谱柱的品牌信息,或者实验室无文献所用的色谱柱品牌,而目前市场上已有800多种品牌的C18柱,生产工艺的不同导致不同品牌C18柱的选择性有差异,甚至差异显著。这很容易出现由于色谱柱选择不适宜而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的风险。该文采用国外色谱柱分类数据库指导对照品纯度考察时色谱柱的理性选择,尽可能减少色谱柱盲选可能导致的纯度结果不准确的风险。首先,用数据库挑选2根选择性差异显著的色谱柱(选择性因子F≥6)进行平行实验,以尽可能反映采用不同品牌色谱柱可能出现的分离效果差异。如果这2根色谱柱的分离效果及纯度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则可以交叉验证该对照品纯度测定的准确性。否则需要从数据库中选择另外1根与之前试验中分离效果更好、选择性相似的色谱柱进行纯度结果验证。在N-反式-p-对香豆酰基酪胺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首批对照品的纯度考察中,使用了上述策略并验证了其有效性和科学性,计划推广应用至更多的中药化学对照品,特别当其可能含碱性或弱酸性化合物时,更应该尝试采用本文推荐的色谱柱选择策略交叉验证其纯度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化学对照品 色谱纯度 色谱柱理性选择策略 色谱柱分类数据库 N-反式-P-对香豆酰基酪胺 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中药质量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
4
《广西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广西中药质量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批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于2010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正式认定。实验室围绕广西中药和民族药的科学发展需要,针对中药化学成分及药效物质基础、中药质量控制与分析方法、中药化学对... 广西中药质量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批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于2010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正式认定。实验室围绕广西中药和民族药的科学发展需要,针对中药化学成分及药效物质基础、中药质量控制与分析方法、中药化学对照品制备及其技术标准等科学问题,开展中药化学成分、药效物质基础、化学对照品制备及中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物质基础 中药质量标准 重点实验室 中药化学成分 中药化学对照品 中药质量控制 技术标准 应用基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单组分双黄酮分离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佳丽 李玲 +1 位作者 雷家珩 罗珂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2-956,共5页
从银杏叶中分离制备高纯度双黄酮对照品,探讨其抗氧化活性强弱。以60%乙醇-水提取的银杏叶浸膏为原料,反溶剂沉淀得到含量80.40%的双黄酮粗品,再以甲醇-水为流动相,半制备色谱梯度洗脱。结果得到了4种符合中药化学对照品要求的高纯度双... 从银杏叶中分离制备高纯度双黄酮对照品,探讨其抗氧化活性强弱。以60%乙醇-水提取的银杏叶浸膏为原料,反溶剂沉淀得到含量80.40%的双黄酮粗品,再以甲醇-水为流动相,半制备色谱梯度洗脱。结果得到了4种符合中药化学对照品要求的高纯度双黄酮,在最佳制备条件下,4种双黄酮纯度:阿曼托黄素(98.45%)、白果素(98.66%)、银杏黄素异构体(98.87%)、金松双黄酮(99.29%),其产率(mg/kg)分别为:22.5、23.8、192.5、71.8,考察了它们的抗氧化活性,并采用60%乙腈和有机酸水溶液对银杏黄素异构体进行了完全分离。建立的制备方法快速简便,所得单组分双黄酮纯度、产量高。本工作为单组分银杏双黄酮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酮 反溶剂法 中药化学对照品 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 银杏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