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老战略命运共同体:进展、挑战及强化路径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盈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91-109,I0004,共20页
中老命运共同体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第一个双边层面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中老战略命运共同体不仅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意义,也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政治上确保共产党执政是其核心内核。七年多来,中老两国在政治命运...
中老命运共同体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第一个双边层面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中老战略命运共同体不仅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意义,也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政治上确保共产党执政是其核心内核。七年多来,中老两国在政治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夯实了中老战略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也推动了两国民间对中老战略命运共同体的认可。中老战略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中老两国有必要深化治国理政交流和党际合作、推进中老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人文交流与合作,助力中老关系全面提质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
战略
命运
共同体
政治
命运
共同体
利益
共同体
责任
共同体
中老
关系
中老
经济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陆锁国”到“陆联国”:中老铁路对老挝空间格局的重塑
被引量:
5
2
作者
鱼耀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4,共12页
长期以来限于内陆国条件制约,老挝地处湄公河区域互联互通连续体核心位置的枢纽作用一直难以发挥,中老铁路的建成不仅改变了这一局面,更从整体上重塑了当地的空间格局。首先,由铁路勾连起的经济互动打破了殖民体系构建的传统发展空间。...
长期以来限于内陆国条件制约,老挝地处湄公河区域互联互通连续体核心位置的枢纽作用一直难以发挥,中老铁路的建成不仅改变了这一局面,更从整体上重塑了当地的空间格局。首先,由铁路勾连起的经济互动打破了殖民体系构建的传统发展空间。其次,铁路联通使老挝区域枢纽的结构性地位明显强化,加速其融入区域社会空间的步伐。第三,跨国基础设施推动的经济廊道建设使命运共同体逻辑日渐深入老挝的国家实践,促使以新型国际关系为基础的跨国互动空间日渐生成。由此,通过将自身置于区域空间更广泛的社会、经济转型过程,老挝逐步实现从陆锁国向陆联国的转变,并以立体式叙述挑战了传统的非历史化的线性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
铁路
经济走廊
空间格局
中老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老战略命运共同体:进展、挑战及强化路径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盈
机构
红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91-109,I0004,共2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推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研究(编号:17CGJ015)。
文摘
中老命运共同体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第一个双边层面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中老战略命运共同体不仅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意义,也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政治上确保共产党执政是其核心内核。七年多来,中老两国在政治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夯实了中老战略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也推动了两国民间对中老战略命运共同体的认可。中老战略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中老两国有必要深化治国理政交流和党际合作、推进中老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人文交流与合作,助力中老关系全面提质升级。
关键词
中老
战略
命运
共同体
政治
命运
共同体
利益
共同体
责任
共同体
中老
关系
中老
经济走廊
分类号
D8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陆锁国”到“陆联国”:中老铁路对老挝空间格局的重塑
被引量:
5
2
作者
鱼耀
机构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
出处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4,共12页
基金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GZB2024027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5批面上资助项目“老挝苗族华人跨国网络助推中老经济走廊建设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跨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23MZC00348)阶段成果。
文摘
长期以来限于内陆国条件制约,老挝地处湄公河区域互联互通连续体核心位置的枢纽作用一直难以发挥,中老铁路的建成不仅改变了这一局面,更从整体上重塑了当地的空间格局。首先,由铁路勾连起的经济互动打破了殖民体系构建的传统发展空间。其次,铁路联通使老挝区域枢纽的结构性地位明显强化,加速其融入区域社会空间的步伐。第三,跨国基础设施推动的经济廊道建设使命运共同体逻辑日渐深入老挝的国家实践,促使以新型国际关系为基础的跨国互动空间日渐生成。由此,通过将自身置于区域空间更广泛的社会、经济转型过程,老挝逐步实现从陆锁国向陆联国的转变,并以立体式叙述挑战了传统的非历史化的线性叙述。
关键词
中老
铁路
经济走廊
空间格局
中老命运共同体
Keywords
China-Laos railway
economic corridor
spatial pattern
China-Laos community of a shared future
分类号
D822 [政治法律—外交学]
F12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33.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老战略命运共同体:进展、挑战及强化路径
刘盈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陆锁国”到“陆联国”:中老铁路对老挝空间格局的重塑
鱼耀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