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业挑战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吴凡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2-96,共5页
本研究引进了"全美学生学习投入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NSSE)下设的五个指标之一——"学业挑战度"(Level of Academic Challenge)——作为基础测量工具和概念的主要出发点,采用问卷调查法对... 本研究引进了"全美学生学习投入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NSSE)下设的五个指标之一——"学业挑战度"(Level of Academic Challenge)——作为基础测量工具和概念的主要出发点,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两所中国的985工程高校本科生的学业挑战度进行调查。通过样本高校与美国卡内基分类中的博士研究型大学数据的对比,研究者得出:两所中国的985高校的学业挑战度得分均与美国同类高校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两个学校大一和大四两个年级的学业挑战度得分均低于美国同类大学,而且差距非常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挑战度 中美研究型大学 本科生 NS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实施机制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吴坚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47,189,共7页
通过对中美两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机制的分析发现,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具有四个特征:大学中普遍设立有一个跨越专业院系的通识教育委员会;教师采取兼职方式;通识课程所占比重较高;通识教育评价机制多元化。相比之下,中国通识教育则显不足:... 通过对中美两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机制的分析发现,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具有四个特征:大学中普遍设立有一个跨越专业院系的通识教育委员会;教师采取兼职方式;通识课程所占比重较高;通识教育评价机制多元化。相比之下,中国通识教育则显不足: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教师采取专职方式;通识课程所占比重较低;通识教育评价机制单一。因此,中国通识教育实施机制可借鉴美国的有效经验,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调整通识教育课程的结构和内容,采用专职与兼职教师方式基础上多种方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以及优化通识教育的评价机制;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改革,来确保通识教育的良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研究型大学 通识教育 实施机制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研究型大学学院设置之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樊华强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2年第4期64-69,123,共6页
中美研究型大学在学院设置上差别明显,原因在于两国大学宏观政策导向、院长权力构成和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学院设置应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有利于推动学科发展,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因此,应取消院长行政级别,实行教育职员制度;... 中美研究型大学在学院设置上差别明显,原因在于两国大学宏观政策导向、院长权力构成和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学院设置应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有利于推动学科发展,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因此,应取消院长行政级别,实行教育职员制度;减少学院数量,以学科群设立学院;淡化专业色彩,组建本科生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研究型大学 学院设置 行政权力 学科群 本科生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佛大学与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吴坚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33,共6页
美国哈佛大学和中国复旦大学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既存在相同之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它们的共同性表现在:1)通识课程内容的多元性;2)通识课程类型的划分,并要求在大学一年级进行;3)体现了生活教育和公民教育的理念。其差异性... 美国哈佛大学和中国复旦大学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既存在相同之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它们的共同性表现在:1)通识课程内容的多元性;2)通识课程类型的划分,并要求在大学一年级进行;3)体现了生活教育和公民教育的理念。其差异性表现在:1)哈佛大学较好地兼顾了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大知识门类,而在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社会科学类课程比重偏低;2)哈佛大学在涉及外国文化的课程中兼顾了地域上的广泛性,而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则表现出明显的欧美中心主义特点;3)哈佛大学有相当一部分的专题性课程或研讨性课程,而复旦大学则以概论性课程和原著导读性课程为主。两所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在两个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政治体制下,开展通识教育的不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研究型大学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哈佛与复旦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