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古隆起东侧奥陶系马家沟组中组合成藏地质条件 被引量:25
1
作者 时保宏 刘亚楠 +2 位作者 武春英 黄正良 任军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0-618,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古隆起东侧奥陶系马家沟组中组合发育白云岩储层,其特征明显有别于靖边气田奥陶系顶部风化壳储层。通过储层岩性分析、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结合钻井、地球化学、试油等相关资料,从烃源、储层、沉积等方面对鄂尔多斯盆地古... 鄂尔多斯盆地古隆起东侧奥陶系马家沟组中组合发育白云岩储层,其特征明显有别于靖边气田奥陶系顶部风化壳储层。通过储层岩性分析、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结合钻井、地球化学、试油等相关资料,从烃源、储层、沉积等方面对鄂尔多斯盆地古隆起东侧马家沟组中组合成藏地质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古隆起东侧马家沟组中组合马55、马57和马59亚期处于次一级海侵沉积背景,水动力条件强,滩相沉积发育,在隆起周边形成自形程度高的粗粉晶-细晶结构的晶粒状白云岩储层,具有晶粒均一、连通性好且发育白云石晶间孔等特征;受加里东末期构造抬升运动影响,古隆起东侧奥陶系顶部剥露为中组合地层,与上覆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直接接触,形成了良好的源、储配置关系;受上倾方向岩相变化控制,在空间上中组合滩相白云岩逐渐相变为泥晶灰岩,形成分布不连续、局部富集的岩性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中组合 马家沟组 奥陶系 古隆起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以鄂尔多斯盆地靖西马五段中组合为例 被引量:83
2
作者 贺训云 寿建峰 +5 位作者 沈安江 吴兴宁 王永生 胡圆圆 朱吟 韦东晓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5-384,共10页
通过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碳、氧、锶同位素特征分析,系统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西侧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中组合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样品分析结果表明:中组合白云岩MgO和CaO含量呈负相关性,Mg/Ca值总体较高;总体具有高Fe... 通过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碳、氧、锶同位素特征分析,系统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西侧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中组合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样品分析结果表明:中组合白云岩MgO和CaO含量呈负相关性,Mg/Ca值总体较高;总体具有高Fe、较高Mn和低Sr、Na含量特征,部分白云岩Fe、Mn含量相对较低,Na含量相对较高;稀土元素含量总体很低,且具相似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具明显Eu负异常和弱Ce负异常;δ13C值与同期海水值一致,多数白云岩δ18O值较同期海水值偏负;少数87Sr/86Sr值与同期海水值接近,多数显著偏正。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上述特征,认为马五段中组合白云岩很可能主要为渗透回流白云石化成因,同时在后期广泛叠加了埋藏白云石化作用。靖西东部地区为有利储集层发育区且可向东大范围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成因 地球化学特征 马家沟组中组合 鄂尔多斯盆地 锶同位素 氧同位素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中组合岩相古地理新认识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40
3
作者 付金华 吴兴宁 +3 位作者 孙六一 于洲 黄正良 丁振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16,共8页
准确的岩相古地理恢复对于预测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中组合白云岩储层分布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从分析古构造背景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出发,基于对大量钻井岩心和岩石薄片的观察结果,结合测井岩石结构组分解释、单因素图分析、地... 准确的岩相古地理恢复对于预测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中组合白云岩储层分布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从分析古构造背景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出发,基于对大量钻井岩心和岩石薄片的观察结果,结合测井岩石结构组分解释、单因素图分析、地震资料解释等成果,建立了该盆地马家沟组中组合沉积模式,并客观地恢复了马五5、马五7、马五9这3个亚段的岩相古地理。结果表明:(1)马家沟组中组合具有隆、洼相间的沉积特点,中央古隆起东侧发育乌审旗—吴起和神木—榆林—延安2个南北向展布的次一级低隆带,在二者之间发育台内洼地,至盆地东部米脂地区则为潟湖沉积;(2)该盆地元古代发育4条北东向展布的裂陷槽,对奥陶纪沉积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控制了马家沟组中组合台内颗粒滩的展布;(3)受隆、洼相间沉积格局和元古代裂陷槽的共同影响,中组合台内颗粒滩主要发育在神木—榆林—延安和乌审旗—吴起2个低隆起带上,并呈北东向近似雁列式分布。结论认为,上述2个低隆起带是该盆地马家沟组中组合优质白云岩储层的主要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纪 马家沟组沉积期 中组合 岩相古地理 白云岩 优质储集层 颗粒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靖西地区奥陶系中组合天然气成因与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新社 蒋有录 +4 位作者 侯云东 刘景东 文彩霞 朱荣伟 王飞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26,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扩边勘探过程中,在靖西地区下古生界奥陶系中组合白云岩储层中发现了多个含气区,但各含气区及各含气层段天然气的富集程度差异明显,目前尚不清楚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为此,依据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值等地球化学资...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扩边勘探过程中,在靖西地区下古生界奥陶系中组合白云岩储层中发现了多个含气区,但各含气区及各含气层段天然气的富集程度差异明显,目前尚不清楚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为此,依据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值等地球化学资料,对比分析了该区奥陶系中组合天然气的成因·与来源,并研究了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①该区奥陶系中组合天然气与奥陶系上组合、上古生界天然气的成因与来源相似,均以上古生界生成的煤型气为主,但混有一定量的油型气;②受煤系烃源岩生烃中心和源储接触关系的影响,平面上由北向南、纵向上从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_(10)亚段到马五_5亚段,煤型气所占比例依次增大。结论认为,靖西地区奥陶系中组合天然气成藏主要受控于以下因素:①供烃窗口处天然气的充注能力决定了天然气的富集程度;②马五_5—马五_(10)亚段输导通道的差异控制了天然气的纵向运移及分布:③构造与储层叠合关系控制了天然气的横向运移方向及成藏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靖西地区 早古生代 奥陶系中组合 天然气成因 源储接触关系 充注能力 富集差异 成藏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中组合成藏特征及勘探启示 被引量:130
5
作者 杨华 包洪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20,124,共10页
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是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层系,20世纪末在盆地中部下古生界发现并探明的靖边气田,就是发育在奥陶系顶部的碳酸盐岩古风化壳气藏,也是该盆地目前的主力气田之一。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近期通过对碳酸盐岩成藏机... 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是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层系,20世纪末在盆地中部下古生界发现并探明的靖边气田,就是发育在奥陶系顶部的碳酸盐岩古风化壳气藏,也是该盆地目前的主力气田之一。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近期通过对碳酸盐岩成藏机制的不断深化研究和不懈勘探探索,在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东侧地区发现了奥陶系中组合岩性圈闭的碳酸盐岩含气新类型,其在储层发育特征、圈闭成藏机理及气藏分布规律等方面均明显有别于靖边地区的古风化壳气藏:①储层类型主要为白云岩晶间孔储层,其发育受控于颗粒滩沉积微相及古隆起东侧特殊的白云岩化作用条件;②圈闭类型主要为岩性圈闭,成因受控于短期海侵形成的区域岩性相变和燕山期盆地东部抬升的构造背景;③气藏呈现出环中央古隆起区域性分布的特征,形成多层系叠合含气、大范围带状展布的岩性圈闭有利成藏区带。对奥陶系中组合成藏新领域研究认识的深化,推动了天然气勘探思路的转变,对于今后鄂尔多斯盆地新领域研究、勘探方法、勘探方向等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早古生代 碳酸盐岩 奥陶系中组合 新类型 岩性圈闭 白云岩化作用 勘探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中组合沉积微相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11
6
作者 付斯一 陈洪德 +1 位作者 苏中堂 周俊烈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1-86,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中组合发育了一套较典型的白云岩储层,在钻井岩芯分析、薄片鉴定和室内微相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中组合的沉积微相类型、展布规律及其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在中央古隆起东侧奥陶系中组合主要有开阔台地和...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中组合发育了一套较典型的白云岩储层,在钻井岩芯分析、薄片鉴定和室内微相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中组合的沉积微相类型、展布规律及其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在中央古隆起东侧奥陶系中组合主要有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2种沉积相,潮坪、泻湖、点滩、礁(滩)间4种亚相,其中潮坪包含潮上泥云坪、潮间灰云坪,潮下灰坪等9个微相类型,泻湖主要为膏盐微相,点滩主要为生屑灰岩微相,礁(滩)间主要为灰岩微相。在马五沉积时期在大的海退背景之下存在着马五5-马五6,马五7-马五8,马五9-马五10三个次一级的海进-海退过程,在此研究基础上我们提出中央古隆起-潮上云坪-潮间灰云坪-膏岩洼地(泻湖)的沉积相模式解释空间上的岩相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组合 沉积微相 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中组合白云岩储层及圈闭成藏特征分析
7
作者 刘素彤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12期137-137,共1页
本文就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中组合白云岩储层展开探讨,并详细的对白云岩储层和圈闭成藏特征进行阐述,旨在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中组合 白云岩储层 圈闭 成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局部和全局特性的组合中心性度量措施 被引量:2
8
作者 卢鹏丽 周庚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96,共6页
阐述了复杂网络中节点的中心性(即节点的重要性)对网络鲁棒性的重大影响,评估节点的多种重要性方法各自的优点与局限性.结合逆和指数ISI、度中心性DC以及介数中心性BC提出一种基于两种人工网络和两种真实网络的组合中心性度量方法IDB,... 阐述了复杂网络中节点的中心性(即节点的重要性)对网络鲁棒性的重大影响,评估节点的多种重要性方法各自的优点与局限性.结合逆和指数ISI、度中心性DC以及介数中心性BC提出一种基于两种人工网络和两种真实网络的组合中心性度量方法IDB,利用删除节点前后网络的最大连通子图的变化对节点的重要性进行刻画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组合中心性度量方法在节点重要性排序性能优于单一节点重要性排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逆和指数 组合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术中污物收集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樊俭 陆宏伟 +4 位作者 张大玲 周永娣 王裕珍 梅菊香 姚红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8期61-62,共2页
目的研制一种兼具术中污水和带血纱布收集、便于纱布清点的新型装置,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环境污染。方法在装有滚轮底座的桶架主体上插装引流支撑圈和托盆架,形成三位一体的组合式术中污物收集装置。结果组合式术中污物收集装置与污水... 目的研制一种兼具术中污水和带血纱布收集、便于纱布清点的新型装置,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环境污染。方法在装有滚轮底座的桶架主体上插装引流支撑圈和托盆架,形成三位一体的组合式术中污物收集装置。结果组合式术中污物收集装置与污水桶、一次性网篮、清点盆、脑科手术巾和医用塑料袋相互适配后,可以实现术中污水和血纱布的有效管理,满足精确清点纱布,准确称重纱布吸附血量,术后快速清理与放置等诸项需求。结论组合式术中污物收集装置的运用可以避免血渍污染地面,保持手术环境清洁,避免感染风险和纱布清点差错的发生,提高手术连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污物 组合式术污物收集装置 手术环境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管中管钢管混凝土组合海洋平台冰激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纪刚 刘菲菲 赵铁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20-25,共6页
在导管架海洋平台的基础上,提出将原海洋平台四条空心钢质导管腿换为不锈钢管中管钢管混凝土导管腿,形成新型不锈钢管中管钢管混凝土组合海洋平台,提高海洋平台抗冰防灾能力。通过对海洋平台进行1:10缩尺试验发现,不锈钢管中管钢管混凝... 在导管架海洋平台的基础上,提出将原海洋平台四条空心钢质导管腿换为不锈钢管中管钢管混凝土导管腿,形成新型不锈钢管中管钢管混凝土组合海洋平台,提高海洋平台抗冰防灾能力。通过对海洋平台进行1:10缩尺试验发现,不锈钢管中管钢管混凝土组合海洋平台(简称组合海洋平台)相较于普通导管架海洋平台具有较好的抗冰激性能,以Push3为例,不锈钢管中管钢管混凝土组合海洋平台上层甲板的峰值加速度和位移依次减小12.12%和29.40%。通过ABAQUS有限元与试验模拟结果分析发现,两者结果误差基本可控制在15%以内。对不锈钢管中管钢管混凝土组合平台和原海洋平台进行极限承载力模拟分析可以看出,不锈钢管中管钢管混凝土组合平台具有更强的极限承载能力。因此,不锈钢管中管钢管混凝土组合海洋平台是一种较好的新型导管架式海洋平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管管钢管混凝土组合海洋平台 冰激性能 极端冰荷载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市2006年杂交中籼稻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4
11
作者 史加银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4期71-72,74,共3页
杂交中籼稻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我市种植的产量高、抗性强、生育期适中的品种(组合)。结果表明:Y优1号、两优多系1号(两优2008)、金优718、宜香9号、安隆3S/安选6号、新两优香4、NH0463、冈优1577、隆香优99等品种(组合)产... 杂交中籼稻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我市种植的产量高、抗性强、生育期适中的品种(组合)。结果表明:Y优1号、两优多系1号(两优2008)、金优718、宜香9号、安隆3S/安选6号、新两优香4、NH0463、冈优1577、隆香优99等品种(组合)产量较高,理论产量在10 425~11 415kg/hm2,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杂交籼稻品种(组合)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中籼组合广两优55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浩月 罗必灿 +1 位作者 付云海 耿月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期47-47,57,共2页
介绍广两优558的特征特性,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两系杂交组合 广两优558 特征特性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系中籼新组合——粤优938
13
作者 李余生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38,共1页
粤优938是江苏省农科院用红莲型优质不育系粤泰A与R938配制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0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关键词 特征特性 籼稻 产量 三系籼新组合 粤优 9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中高频组合电台常见故障分析及对策探究
14
作者 俞宝 《天津航海》 2020年第1期56-58,共3页
文章分类列举了船舶中高频组合电台功放单元、稳压电源、收发天线、天线调节单元、充放电电路和设备接地部分常见故障,从专业技术角度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当前船员有关GMDSS设备维修技术相对薄弱的实际,从维护保养方面提出对策建... 文章分类列举了船舶中高频组合电台功放单元、稳压电源、收发天线、天线调节单元、充放电电路和设备接地部分常见故障,从专业技术角度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当前船员有关GMDSS设备维修技术相对薄弱的实际,从维护保养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努力降低中高频组合电台故障发生几率,保障船舶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组合电台 故障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中墙板组合夹具设计
15
作者 娄棠云 边文广 《江苏纺织》 2011年第2期46-47,共2页
中墙板组合是细纱机机架的支柱零件之一,尤其在F1520型集体落纱式细纱机中直接影响到设备运转的稳定性、可靠性、一致性。通过对原先组合夹具的研究,设计了更高效、稳定性更好的液压夹具,既提高了生产产品质量又降低了劳动强度,对工艺... 中墙板组合是细纱机机架的支柱零件之一,尤其在F1520型集体落纱式细纱机中直接影响到设备运转的稳定性、可靠性、一致性。通过对原先组合夹具的研究,设计了更高效、稳定性更好的液压夹具,既提高了生产产品质量又降低了劳动强度,对工艺改进具有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板组合 集体落纱 龙筋 平行度 垂直度 直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中熟组合高产优质试验
16
作者 李义山 《农技服务》 2017年第23期27-27,8,共2页
为了探索适宜广西柳城县寨隆镇栽培的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早稻中熟组合,特在寨隆镇下尧村委龙旦屯安排了Y两优1号、Y两优51号、丰两优1号、深优9734、坚优5063、丰源优299共6个品种的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在统一施肥、统一灌溉、统一管理... 为了探索适宜广西柳城县寨隆镇栽培的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早稻中熟组合,特在寨隆镇下尧村委龙旦屯安排了Y两优1号、Y两优51号、丰两优1号、深优9734、坚优5063、丰源优299共6个品种的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在统一施肥、统一灌溉、统一管理的条件下,新品种Y两优1号、Y两优51号,综合性状优于其它品种,表现出性状优良和高产稳产的特性,只要在实际操作中作到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科学灌溉、病虫防治等,就能发挥出显著的增产效果,因此两个品种优良,高产稳产潜力较大,适宜在本镇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早稻组合 Y两优1号 Y两优51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海拔地区中籼杂交组合华安501适宜播期研究
17
作者 刘和祥 胡知佐 《农技服务》 2010年第12期1537-1538,1576,共3页
岳西县以冶溪镇为代表的低海拔地区,水稻生产常年受到高温热害的困扰,农民纷纷选择早熟耐热的团粒型中籼杂交组合,采取提早播种,以避开7月20日至8月15日期间的高温干旱天气,结果导致水稻产量低、品质差.利用岳西县实施全国农技推广示范... 岳西县以冶溪镇为代表的低海拔地区,水稻生产常年受到高温热害的困扰,农民纷纷选择早熟耐热的团粒型中籼杂交组合,采取提早播种,以避开7月20日至8月15日期间的高温干旱天气,结果导致水稻产量低、品质差.利用岳西县实施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的良机,建立了10 hm2试验示范丰产片,选择中迟熟杂交组合,采取推迟播期、统一栽培管理的措施,确定了岳西县低海拔地区中迟熟杂交组合华安501的适宜播期为5月16~27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海拔 地区 籼杂交组合 岳西县 高温干旱天气 栽培管理 水稻生产 水稻产量 适宜播期 试验示范 农技推广 高温热害 示范县 早熟 项目 统一 品质 农民 耐热 粒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系杂交中粳新织合80优12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18
作者 孙明 许传万 +3 位作者 张培江 白一松 陈周前 吴文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4年第S1期35-36,共2页
本文概述了80优121的亲本来源及特征特性,组合的试验试种实绩及特征特性,和作一季中稻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 组合 80优121 选育 高产栽培技术
全文增补中
杂交中粳80优121产量稳定性分析及高产途径
19
作者 胡兴明 张培江 +4 位作者 姜保功 孙明 白一松 杨联松 许传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1期1-3,7,共4页
运用Eberhat -Rusell模式和方法分析了 1993~ 1994年安徽省中粳区域试验中的 9个品种的稳定性。 80优 12 1两稳定性参数 :( 1)回归系数 (bi)为 0 90 5 8;( 2 )离回归方差 (Sdi2 )为 -5 .0 3 16,比参照种 83 -D两稳定性参数值均小 ,因... 运用Eberhat -Rusell模式和方法分析了 1993~ 1994年安徽省中粳区域试验中的 9个品种的稳定性。 80优 12 1两稳定性参数 :( 1)回归系数 (bi)为 0 90 5 8;( 2 )离回归方差 (Sdi2 )为 -5 .0 3 16,比参照种 83 -D两稳定性参数值均小 ,因此认为 80优 12 1是一个稳定性好的杂交中粳组合。在分析 80优 12 1丰产性基础上 ,对其高产途径进行了探讨 ,综合近年来的试验结果 ,总结出 80优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优121 产量稳定性 杂交组合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中籼迟熟新品种广两优210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0
作者 江生 向太友 +2 位作者 舒铁生 肖俊良 杨卫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3期217-219,共3页
广两优210是由湖南省怀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主最新选育而成的集高产、稳产、大粒于一体的重穗型两系中籼迟熟广适型新组合。经过湖南省中稻预试、区试等相关试验,于2014年初通过湖南省审定。着重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两系 籼迟熟新组合 广两优210 特征特性 稻三种模式的栽培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