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拉曼和中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测定溶液和土壤中的硝酸盐 被引量:4
1
作者 邵艳秋 杜昌文 +2 位作者 申亚珍 马菲 周健民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6-601,共6页
为比较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在溶液和土壤中硝酸盐含量定量分析的适用性,采用两种光谱对溶液和土壤中的NO3^--N含量(0~200mg/L)进行快速测定。结果表明,溶液中硝酸盐的拉曼特征峰在1047cm^-1处,该特征峰强度与NO3^--N浓度成正比,... 为比较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在溶液和土壤中硝酸盐含量定量分析的适用性,采用两种光谱对溶液和土壤中的NO3^--N含量(0~200mg/L)进行快速测定。结果表明,溶液中硝酸盐的拉曼特征峰在1047cm^-1处,该特征峰强度与NO3^--N浓度成正比,对1035~1060cm^-1波段拉曼光谱峰面积和NO3^--N含量进行线性回归,决定系数帮为0.9954;溶液中硝酸盐的中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特征吸收峰在1350cm^-1,吸收峰与NO3^--N含量成正比,特征吸收区1200~1500cm^-1峰面积与NO3^--N含量的决定系数R^2为0.9911,表明两种光谱都可用于溶液中硝酸盐的测定。对于土壤样品,红外光谱在1250~1500cm^-1处有硝酸盐吸收峰,且吸收峰与NO3^--N含量成正比,峰面积与NO3^--N含量之间的决定系数R^2为0.9684;而对于拉曼光谱,硝酸盐的拉曼峰因受较强干扰导致吸收峰不明显,峰面积与NO3^--N含量之间的决定系数R^2仅为0.0009,表明中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可用于土壤中硝酸盐的测定,而拉曼光谱则很困难。因此,拉曼光谱和中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都可用于溶液中硝酸盐的测定,且前者灵敏度要高于后者;中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可用于土壤中硝酸盐的测定,而拉曼光谱难以用于土壤中硝酸盐定量分析,这为硝酸盐的快速测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中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 硝酸盐 溶液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定量测定小麦粉中的石灰类添加物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冬 王纪华 +3 位作者 马智宏 潘立刚 韩平 赵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8-263,共6页
为了对市售小麦粉中的石灰类添加物进行现场快速检测,该文采用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mid-infrared spectroscopy combined with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ATR-MIR)结合偏最小二乘算法建立了小麦粉中掺入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 为了对市售小麦粉中的石灰类添加物进行现场快速检测,该文采用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mid-infrared spectroscopy combined with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ATR-MIR)结合偏最小二乘算法建立了小麦粉中掺入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以及石灰总量的定量校正模型,并采用外部验证集对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石灰总量模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98;校正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RMSEC)均小于0.3;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ross validation,RMSECV)均小于0.5;外部验证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均小于0.95;各模型的相对预测性能(ratio performance deviation,RPD)均大于4.5,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满足小麦粉中石灰含量的现场快速检测要求。该研究可为市售小麦粉的快速质量安全筛查提供新的方法,对小麦粉市场质量监控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小麦粉中其他违禁添加物的检测亦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 添加物 石灰类 检测 衰减全反射 红外 偏最小二乘 小麦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链淀粉的傅里叶衰减全反射中红外特征光谱筛选与定量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广 刘宇 +2 位作者 夏兰欣 李伟 程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35-340,共6页
以直链淀粉含量中红外定量预测模型为载体,利用Simca软件的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OPLS)解析变量筛选与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同时利用TQ Analyst软件建立直链淀粉含量预测模型,比较筛选的变量... 以直链淀粉含量中红外定量预测模型为载体,利用Simca软件的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OPLS)解析变量筛选与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同时利用TQ Analyst软件建立直链淀粉含量预测模型,比较筛选的变量对模型解释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利用OPLS筛选出的969~1158 cm^(-1)特征波段,主要对应直链淀粉的结晶区和非结晶区,同时也是α-1,4-糖苷键C—O—C伸缩振动的特征波段,以此波段的光谱进行建模效果最优,模型的预测性能较全波段、800~1200 cm^(-1)均得到提高,模型相关系数为0.9998,校正集均方根误差和预测集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87%和6.26%,相对分析误差为5.1778,预测值和真实值相关系数为0.9627。因此OPLS筛选的变量能实现直链淀粉中红外区大部分化学特征的解析,可增强预测模型的解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淀粉 傅里叶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变量筛选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车用汽油中共轭二烯烃和烯烃含量 被引量:4
4
作者 吕玉平 陈鸿雁 +3 位作者 闻环 王荣华 林志生 徐玲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06-1110,共5页
采用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ATR-MIR)分析技术,选取了110个不同来源、不同型号的国Ⅵ(A)级别成品车用汽油试样,以顺丁烯酸酐法测定结果为共轭二烯烃参考值,以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为烯烃参考值,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统一的共轭二烯烃和... 采用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ATR-MIR)分析技术,选取了110个不同来源、不同型号的国Ⅵ(A)级别成品车用汽油试样,以顺丁烯酸酐法测定结果为共轭二烯烃参考值,以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为烯烃参考值,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统一的共轭二烯烃和烯烃的ATR-MIR校正模型,适用于快速预测国Ⅵ级别成品车用汽油中共轭二烯烃和烯烃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交互验证后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893和0.9951,均方误差为0.110和0.639;ATR-MIR法与国标及行业标准方法准确度相当,无显著性差异;ATR-MIR法具有分析快速、准确度高、分析成本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快速测定 车用汽油 共轭二烯烃 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的温室土壤盐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邓晶 杜昌文 +2 位作者 周健民 王火焰 陈小琴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4-709,共6页
关键词 温室土壤 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 主成分分析 自组织特征映射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技术快速筛选可降解苯酚菌株(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霏 宋文军 +2 位作者 魏纪平 王素英 刘崇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22-1227,共6页
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并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随着各国对苯酚生物毒性的认识,排放标准日益提高。生物法作为一种高效、低成本、不易二次污染的方法常用于含酚的废水处理。但是可降解苯酚的微生物筛选却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衰减... 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并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随着各国对苯酚生物毒性的认识,排放标准日益提高。生物法作为一种高效、低成本、不易二次污染的方法常用于含酚的废水处理。但是可降解苯酚的微生物筛选却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ATR-FTIR)技术是一种高效、快捷、高指纹特性的物理检测技术,主成分分析联用最小偏二乘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artial least squares,PCA-PLS)是一种有效提取特征指纹峰并建立模型的方法,该实验联合ATR-FTIR检测技术和PCA-PLS统计方法建立苯酚浓度与吸光度模型,可以快速检测固体培养基中底物浓度。实验建立模型判定系数可以达到99.5%,预测集的判定系数可以到达99.4%,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性和推广性。通过模型可以预测出菌株降解后固体培养基底物浓度,筛选出可降解苯酚功能微生物,传统的液体培养并采用气相色谱检测残留苯酚浓度筛选出的结果与ATR-FTIR方法筛选出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得到相同的筛选结果。结果表明ATR-FTIR联合PCA-PLS建立高拟合度模型,可以快速检测固体培养基底物浓度,从而达到快速筛选可降解苯酚菌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到其他有特征指纹峰的底物中,ATR-FTIR是一种可以广泛应用到功能微生物筛选的快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 最小偏二乘(PLS) 功能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纤光谱法用于腮腺肿瘤的检测 被引量:8
7
作者 潘庆华 王冰冰 +8 位作者 来国桥 徐怡庄 张元福 吴奇光 孙开华 彭歆 俞光岩 刘玉峰 吴瑾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43-846,共4页
采用红外光谱仪与中红外光纤、衰减全反射(ATR)探头联用对40例腮腺肿瘤患者的腺体体表皮肤进行了测定,并以病人术后肿瘤标本病理观察结果为判断标准,对良性及恶性肿瘤光谱进行了判别,发现光谱法判别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实验结... 采用红外光谱仪与中红外光纤、衰减全反射(ATR)探头联用对40例腮腺肿瘤患者的腺体体表皮肤进行了测定,并以病人术后肿瘤标本病理观察结果为判断标准,对良性及恶性肿瘤光谱进行了判别,发现光谱法判别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实验结果表明,正常腮腺、良性和恶性腮腺肿瘤体表皮肤的FTIR光谱中存在显著的差异,用相关吸收峰的峰形、峰位和峰强可以表征这些差异.研究进一步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其体表组织的红外光谱主要差别在于1500~1000cm-1区域内峰形及峰位的改变.根据这一区域的差异可以将恶性肿瘤分为两大类:一类恶性肿瘤具有上述的光谱特征(如腺泡细胞癌、嗜酸细胞腺癌和腺样囊性癌等),另一类恶性肿瘤因为类型的不同在1500~1000cm-1区域内峰形及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于上述的光谱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衰减全反射 红外光纤 腮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红外光谱的规模化奶牛场粪水总氮快速预测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润 杨仁杰 +5 位作者 牟美睿 孙迪 王鹏 朱文碧 刘海学 张克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17-224,共8页
为建立适用于规模化奶牛场粪水中总氮含量的快速预测方法,以天津市23家种养结合型规模化奶牛场粪水治理全过程环节的样品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基于中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技术快速预测粪水总氮含量的可行性。以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了同一奶... 为建立适用于规模化奶牛场粪水中总氮含量的快速预测方法,以天津市23家种养结合型规模化奶牛场粪水治理全过程环节的样品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基于中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技术快速预测粪水总氮含量的可行性。以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了同一奶牛场粪水总氮含量的全程定标模型和不同奶牛场粪水总氮含量的全局定标模型,并采用独立的预测集验证了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全程模型总氮预测含量与实测含量的线性拟合相关系数为0.98,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130.18 mg/L,剩余预测偏差为4.97,可用于某一奶牛场粪水运移全过程环节总氮含量的快速预测;全局模型总氮预测含量与实测含量的线性拟合相关系数为0.97,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191.66 mg/L,剩余预测偏差为3.83,可用于不同奶牛场多元因素条件下总氮含量的快速预测。研究表明,基于中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可以实现对不同类型规模化奶牛场粪水治理全过程环节样品总氮含量的即时监测和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粪水 规模化奶牛场 快速预测 中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法检测脑膜瘤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万伟庆 潘庆华 +8 位作者 贾桂军 徐怡庄 来国桥 刘少轩 陈静 杨丽敏 张元福 翁诗甫 吴瑾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3-356,共4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检测了24例液氮冻存的脑膜瘤离体样品(其中良性肿瘤12例,有恶性倾向的肿瘤12例),对得到的红外光谱进行整理分析,发现不同类型脑膜瘤组织(如纤维型脑膜瘤和内皮型脑膜瘤)的红外光谱存在着差异,并且... 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检测了24例液氮冻存的脑膜瘤离体样品(其中良性肿瘤12例,有恶性倾向的肿瘤12例),对得到的红外光谱进行整理分析,发现不同类型脑膜瘤组织(如纤维型脑膜瘤和内皮型脑膜瘤)的红外光谱存在着差异,并且同一种类型的脑膜瘤组织,其恶性倾向的程度不同,他们的红外光谱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别,因此,我们可以从各个特征吸收峰的峰位、峰形及峰强等信息的变化来区分脑膜瘤,并可以初步鉴别脑膜瘤的性质;研究结果发现,通过某些特征吸收峰(如1 160cm-1)峰位的变化来鉴别脑膜瘤的性质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大于85%,说明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对样品无损伤、快速的脑肿瘤诊断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衰减全反射 脑膜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法检测脑胶质瘤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庆华 万伟庆 +9 位作者 贾桂军 徐怡庄 来国桥 华小辉 刘少轩 陈静 杨丽敏 张元福 翁诗甫 吴瑾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03-1707,共5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检测了19例液氮冻存的脑胶质瘤离体组织样品(星形细胞瘤10例,少枝-星形细胞瘤9例),对得到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发现,恶性程度不同的星形细胞瘤组织的红外光谱存在差异,并且不同类型的脑胶质瘤组织的... 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检测了19例液氮冻存的脑胶质瘤离体组织样品(星形细胞瘤10例,少枝-星形细胞瘤9例),对得到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发现,恶性程度不同的星形细胞瘤组织的红外光谱存在差异,并且不同类型的脑胶质瘤组织的红外光谱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别,因此可以根据各个特征吸收峰的峰位、峰形及谱峰强度等信息来区分脑胶质瘤,并初步鉴别脑胶质瘤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某些特征吸收峰峰位的变化来鉴别星形细胞瘤和少枝-星形细胞瘤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约为80%,说明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有望发展成为一种对样品无损伤、快速的脑肿瘤诊断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衰减全反射 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ATR光谱的组织液中葡萄糖信息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长月 曹玉珍 +3 位作者 余松林 于海霞 徐可欣 栗大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75-2778,共4页
通过测量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获得血糖信息是目前实现血糖连续检测的主要方法,中红外ATR光谱法在分析葡萄糖等生物小分子成分信息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是如何利用中红外ATR光谱法检测皮下组织液中的葡萄糖信息仍是尚未解决的问题。在对... 通过测量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获得血糖信息是目前实现血糖连续检测的主要方法,中红外ATR光谱法在分析葡萄糖等生物小分子成分信息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是如何利用中红外ATR光谱法检测皮下组织液中的葡萄糖信息仍是尚未解决的问题。在对中红外穿透深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自然状态和渗透状态下人体皮下组织液葡萄糖的中红外ATR光谱检测实验。首先探究将中红外光直接入射到人体皮肤表层上,采集自然状态下人体手指皮下组织液葡萄糖的ATR光谱数据,讨论中红外直接穿透皮下组织获得葡萄糖信息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低频超声和真空负压的方法促进组织液渗透到皮肤表层,采集其中红外ATR光谱进而分析和判断是否含有葡萄糖特异信息。由于二维相关光谱技术在红外光谱等光谱研究领域分析分子间反应和物质的吸收峰信息来源时有很高的分辨率和很好的适用性,利用二维相关光谱技术分别分析皮肤表层在自然状态和渗透状态的实验条件皮下组织体中葡萄糖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中红外ATR光谱法无法直接应用于皮下组织液的葡萄糖浓度检测,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促进组织液渗透到皮肤表层,是实现中红外ATR光谱法检测皮下组织液中葡萄糖的一个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 衰减全反射 葡萄糖浓度 二维相关光谱 组织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的红外光谱法研究 被引量:49
12
作者 李文秀 徐可欣 +2 位作者 汪嚥 雷震霖 张振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02-1204,共3页
对常用高残留农药敌百虫和敌敌畏在蔬菜汁溶剂中的中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 (ATR)数据进行了研究。在中红外两种农药特征吸收区域 ,蔬菜中的各种色素对农药的特征吸收基本没有干扰 ;农药在蔬菜汁溶液中与在标准试剂溶液中反映出基本相同的... 对常用高残留农药敌百虫和敌敌畏在蔬菜汁溶剂中的中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 (ATR)数据进行了研究。在中红外两种农药特征吸收区域 ,蔬菜中的各种色素对农药的特征吸收基本没有干扰 ;农药在蔬菜汁溶液中与在标准试剂溶液中反映出基本相同的吸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应用红外光谱技术可以直接对蔬菜上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 ,通过农药在水中的吸收建立模型来模拟其在蔬菜体内的吸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农药残留 中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 直接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导数光谱预处理在用FTIR/ATR方法定量测定葡萄糖-6-磷酸和果糖-6-磷酸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3
作者 陈洁梅 潘涛 陈星旦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共7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衰减全反射(ATR)技术,建立了一种葡萄糖-6-磷酸(G6P)和果糖-6-磷酸(F6P)同时定量测量的方法。作为磷酸己糖异构酶(PGI)反应系的模拟,G6P-F6P-Tris混合溶液被作为定量对象,并通过采集组分浓...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衰减全反射(ATR)技术,建立了一种葡萄糖-6-磷酸(G6P)和果糖-6-磷酸(F6P)同时定量测量的方法。作为磷酸己糖异构酶(PGI)反应系的模拟,G6P-F6P-Tris混合溶液被作为定量对象,并通过采集组分浓度已知的G6P-F6P-Tris混合溶液的光谱来建立定标方法。分别用吸光度光谱或二阶导数光谱,并分别用G6P,F6P,Tris的主要吸收峰(1086cm^-1、1082cm^-1、1065cm^-1、1036cm^-1和978cm^-1)的数据或指纹领域(1200~900cm^-1)全段数据,共进行了4种模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各种模式下浓度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平均相对误差和交叉检验均方误差(RMSECV值)。结果表明,采用二阶导数光谱比采用吸光度光谱所得到的预测值具有更高的精度,而采用指纹领域全段数据比采用G6P,F6P,Fris主要吸收峰的数据所得到预测值具有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衰减全反射 二阶导数光谱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检测脑肿瘤 被引量:9
14
作者 潘庆华 万伟庆 +8 位作者 贾桂军 徐怡庄 来国桥 刘少轩 陈静 杨丽敏 张元福 翁诗甫 吴瑾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17-1720,共4页
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检测了28例液氮冻存的离体脑肿瘤样本及其残留物(将脑肿瘤样本从ATR的ZnSe晶片上取下,样本在ZnSe晶片上沾染后留下的物质).结果发现,神经鞘瘤和神经上皮组织肿瘤(如星形细胞瘤等)的主要特征吸收峰存在明显差异... 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检测了28例液氮冻存的离体脑肿瘤样本及其残留物(将脑肿瘤样本从ATR的ZnSe晶片上取下,样本在ZnSe晶片上沾染后留下的物质).结果发现,神经鞘瘤和神经上皮组织肿瘤(如星形细胞瘤等)的主要特征吸收峰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可从各个特征吸收峰的峰位、峰形及不同谱峰强度比的变化来初步鉴别脑肿瘤的性质,脑肿瘤组织样品残留物的红外光谱也可反映不同性质脑肿瘤的差异.与脂类糖蛋白以及核酸相关的谱带变化分析表明,通过特征峰强比(I1460cm-1/I1400cm-1,I1160cm-1/I1120cm-1和I1160cm-1/I1080cm-1)来鉴别肿瘤的性质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超过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衰减全反射 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红外相关光谱研究熟度对肌原纤维蛋白构象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万红兵 李海鹏 +6 位作者 雷元华 谢鹏 张松山 丰永红 刘璇 王欢 孙宝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82-2086,共5页
熟度是指牛排烹煮到可食用的程度,是影响牛排的适口性和消费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肌原纤维蛋白是肌肉中一类重要的盐溶性结构蛋白群,其热凝胶特性与肉品品质密切相关。加热是使生肉变熟的关键工艺,近年来,国内外在加热过程对肌原纤维蛋... 熟度是指牛排烹煮到可食用的程度,是影响牛排的适口性和消费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肌原纤维蛋白是肌肉中一类重要的盐溶性结构蛋白群,其热凝胶特性与肉品品质密切相关。加热是使生肉变熟的关键工艺,近年来,国内外在加热过程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及其结构变化影响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在熟度对牛肉蛋白结构影响研究方面却鲜有报道。为了探究熟度对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影响及其变化机理,在现代红外光谱分析的基础上,将ATR-FTIR技术与二维相关光谱相结合,利用红外光谱、二阶导数光谱和二维相关光谱动态跟踪熟制过程蛋白结构变化规律,说明蛋白在烹饪过程的主要变化,为揭示熟度引起的蛋白构象变化机理和西餐牛排烹饪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1700~1500 cm^(-1)波数范围内,熟度对肌原纤维蛋白特征吸收峰强度影响显著,从特征峰强度变化趋势可见,肌原纤维蛋白特征峰强度呈阶段性变化:第一阶段,从对照组到一分熟,特征峰强度下降,属于加热初期;第二阶段,从一分熟到五分熟,特征峰强度无显著变化,属于加热中期;第三阶段,从五分熟到过熟,特征峰强度继续减弱,属于加热后期;同步谱分析结果表明,在1650,1640,1556和1540 cm^(-1)附近出现自相关峰,且自相关峰两两之间的交叉峰均为正交叉峰,说明这些自相关峰对于熟度变化较为敏感,且峰强度与蛋白烹饪熟度之间呈正相关;由自相关峰光谱强度顺序可以看出,五分熟是蛋白温度敏感区变化的转折点,在从对照组到五分熟的烹饪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的温度敏感重点区域位于酰胺Ⅱ带,而在从五分熟到过熟的烹饪过程中,蛋白的温度敏感重点区域位于酰胺Ⅰ带的α-螺旋结构。得到的这些由熟度变化引起的肌原纤维蛋白分子结构动态变化的微观信息,可为西餐牛排烹饪工艺过程控制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度 肌原纤维蛋白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二维红外相关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与荧光光谱成像技术结合神经网络对正毛化橘红的快速鉴别 被引量:9
16
作者 潘莎莎 黄富荣 +2 位作者 肖迟 冼瑞仪 马志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61-2766,共6页
为探究一种快速、可靠的化橘红检测方法,本实验分别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多层感知器(MLP)神经网络所构建的模式识别方法,对化橘红进行鉴别,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以81个正毛化橘红,37个... 为探究一种快速、可靠的化橘红检测方法,本实验分别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多层感知器(MLP)神经网络所构建的模式识别方法,对化橘红进行鉴别,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以81个正毛化橘红,37个其他品种橘红共118个样品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样品的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图像。根据光谱曲线中不同样品间的差异,取红外光谱中550-1800cm^-1区段范围内的光谱数据和荧光光谱曲线中的400~720nm区段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化橘红的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再结合MLP神经网络对化橘红样品进行判别分析。实验中分别使用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量校正(SNV)、一阶导(FD)、二阶导(SD)以及Savitzky-Golay(SG)平滑数据预处理方法,并比较他们对鉴别模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红外光谱法(FTIR/ATR),经由Savitzky-Golay(SG)平滑预处理得到的数据,通过隐层函数为sigmoid的三层MLP模型,能够得到最优正毛化橘红识别率,其结果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识别率都为100%;利用荧光光谱成像技术,由多元散射(MSC)预处理的结果是最理想的。经过预处理的数据,通过隐层函数为sigmoid函数的三层MLP模型,训练集识别率达到100%,测试集识别率达到96.7%。由此可见,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FTIR/ATR)和荧光光谱成像技术分别与MLP神经网络构建的识别模式,均可对化橘红的判别达到快速、可靠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橘红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FTIR/ATR) 荧光光谱成像技术 ML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果胶酶精练棉针织物表面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靳贺玲 张玉萍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4,共4页
为便于研究碱性果胶酶在棉织物精练中的效果,对傅里叶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FT-IR ATR)评价棉针织物精练效果的可行性做论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盐酸蒸汽处理后的棉针织物可以采用FT-IR ATR评价其精练效果。利用FT-IR ATR法对比分析了碱... 为便于研究碱性果胶酶在棉织物精练中的效果,对傅里叶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FT-IR ATR)评价棉针织物精练效果的可行性做论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盐酸蒸汽处理后的棉针织物可以采用FT-IR ATR评价其精练效果。利用FT-IR ATR法对比分析了碱精练和碱性果胶酶精练效果。图谱分析结果表明,棉针织物采用碱性果胶酶精练取得良好的精练效果,与碱精练效果接近。FT-IR ATR法为棉针织物碱性果胶酶精练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针织物 碱性果胶酶精练 果胶 棉蜡 傅里叶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法对不同连作茬次地黄土壤光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乔璐 刘瑞娜 +5 位作者 张瑞 赵博宇 韩盼盼 周春亚 张雨晴 董诚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41-548,共8页
连作障碍是中药材地黄种植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每茬收获后须隔8~10年后方可再种植,但连作障碍产生的机理尚不明确。提出一种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ATR)和二维红外相关光谱(2D-IR)分析方法。采集正茬1年(YA-one)、重茬1年(YA-two)... 连作障碍是中药材地黄种植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每茬收获后须隔8~10年后方可再种植,但连作障碍产生的机理尚不明确。提出一种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ATR)和二维红外相关光谱(2D-IR)分析方法。采集正茬1年(YA-one)、重茬1年(YA-two)、10年前种植过(YA-ten)、空白(CK)4种地黄土壤样品的光谱,进行Norris滤噪平滑+二阶导数、二维相关光谱分析处理并提取特征光谱,分析土壤中化合物的指纹图谱。结果显示:不同连作茬次地黄土壤的峰形基本相似,红外光谱主要特征吸收峰在3621,3439,2932,2860,2513,1798,1636,1433,1029,887,783,695,546和469 cm^(-1)附近。与CK相比,YA-two的吸收强度最大,这些吸收峰表征酚酸中羟基—OH、羰基C=O、C—O、苯环的取代吸收等官能团,说明在重茬的地黄中,酚酸类物质积累。在2925和2857 cm^(-1)表征是糖苷类中饱和亚甲基—CH 2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和对称伸缩振动,YA-two的吸收强度最小,YA-ten的吸收强度最大。说明重茬土壤中,糖苷类成分含量下降。不同连作茬次地黄土壤在920~1750,1490~1710和1500~1548 cm^(-1)中二维红外相关光谱,自动峰和交叉峰的位置、个数、以及强弱都不相同,清晰地表征出官能团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二维红外相关光谱能够实现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快速检测,为研究地黄连作障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土壤 连作障碍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二维红外相关光谱 酚酸类 糖苷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酸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勇 薛龙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5年第3期164-168,共5页
采用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法(ATR-IR)用于山茶油中亚麻酸含量的快速分析,探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和连续小波导数用于光谱的预处理,结合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随机森林和极限学习机4种校正方法用于分析模型的构建,采用蒙特卡洛无信息变... 采用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法(ATR-IR)用于山茶油中亚麻酸含量的快速分析,探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和连续小波导数用于光谱的预处理,结合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随机森林和极限学习机4种校正方法用于分析模型的构建,采用蒙特卡洛无信息变量消除方法对最优模型的进一步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亚麻酸的SNV-CWD-PLS模型得到了最好的预测结果,模型的预测相关系数(Rp)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902和0.557;模型经MCUVE方法优选变量后,Rp和RMSEP得到改善,分别为0.929和0.492,建模变量由3321减小为110。SNV-CWD-MCUVE-PLS结合ATR光谱为亚麻酸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 亚麻酸 偏最小二乘 支持向量回归 随机森林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TR红外光谱法识别不同陈酿方式的红葡萄酒 被引量:7
20
作者 唐剑波 李景明 +3 位作者 李军会 赵龙莲 张晔晖 张录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66-969,共4页
以三种不同陈酿方式的96个干红葡萄酒样品为试验对象,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仪外加衰减全反射(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ATR)附件扫描其光谱,然后分别用定性偏最小二乘法和支持向量机法建立三种不同陈酿方式葡萄酒的判别模型,10... 以三种不同陈酿方式的96个干红葡萄酒样品为试验对象,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仪外加衰减全反射(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ATR)附件扫描其光谱,然后分别用定性偏最小二乘法和支持向量机法建立三种不同陈酿方式葡萄酒的判别模型,10次随机划分建模集与预测集后建模,不同模式识别方法所建模型的建模集、预测集的判别准确率均高于90%。结果表明,采用中红外ATR光谱技术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对不同陈酿方式红葡萄酒进行快速识别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陈酿方式 衰减全反射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