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7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钨酸钠分子三级中红外光谱研究
1
作者 郭柯馨 芦小刚 +5 位作者 杜林楠 李宇涵 罗梦雪 高梅婷 于宏伟 徐元媛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1-277,共7页
采用中红外光谱(MIR)研究钨酸钠分子结构。钨酸钠分子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W—O键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和W—O键对称伸缩振动模式等。采用变温中红外光谱(TD-MIR)研究温度对钨酸钠分子结构的影响。在303~573 K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测定温度... 采用中红外光谱(MIR)研究钨酸钠分子结构。钨酸钠分子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W—O键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和W—O键对称伸缩振动模式等。采用变温中红外光谱(TD-MIR)研究温度对钨酸钠分子结构的影响。在303~573 K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钨酸钠分子ν_(as-W-O)和ν_(s-W-O)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和强度均发生明显的改变。以ν_(as-W-O)和ν_(s-W-O)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中红外光谱(2D-MIR)研究钨酸钠分子的热变性。研究发现,在303~373、383~463、473~573 K 3个温度区间,钨酸钠分子主要官能团(ν_(as-W-O)和ν_(s-W-O))对热敏感程度及变化快慢顺序都存在较大差异,并进一步进行了热变性机理的研究。本研究拓展了中红外光谱技术(MIR、TD-MIR和2D-MIR)在重要的稀有金属盐(钨酸钠)分子结构及热变性领域的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酸钠 中红外光谱 变温中红外光谱 二维中红外光谱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红外光谱技术结合HPLC对不同产地地黄快速无损鉴别
2
作者 乔璐 阴紫钰 +6 位作者 段浩瀚 谢赢赢 徐可可 刘永红 李菊香 董诚明 王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6,I0003-I0009,共12页
目的对不同产地地黄的快速无损鉴别。方法采集四个省16个县区地黄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差异性分析,找出代表差异性的特征波段,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结果验证红外差异性分析的结果。结果166批样品的红外光谱峰形基本相似,在2928、1643... 目的对不同产地地黄的快速无损鉴别。方法采集四个省16个县区地黄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差异性分析,找出代表差异性的特征波段,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结果验证红外差异性分析的结果。结果166批样品的红外光谱峰形基本相似,在2928、1643、1419、1353、1238、1145、1053、925、799、700^543 cm^(-1)波位处有相同的吸收峰。其中河南省内3个地区的样品差异主要出现在1519^1494 cm^(-1);河北省内不同产地样品差异主要在1571和1020 cm^(-1)处;山西省内不同产地样品差异主要在1790^1642、1440、1030 cm^(-1);各省之间差异性比较中,山东省与其他各省具有明显差异,主要出现在1331、1582 cm^(-1);各县区之间的差异主要出现在1796、1718、1640、1606^1567、1492、1453、1277、1024 cm^(-1)。结论红外光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实现对不同产地地黄的快速无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中红外光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不同产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红外光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对不同产地山茱萸快速鉴别
3
作者 王磊 陈园杰 +6 位作者 栗磊 刘永红 徐可可 余焕英 杨林林 董诚明 乔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1-767,共7页
利用中红外光谱结合二维相关红外方法,对不同产地山茱萸的快速鉴别。运用中红外技术对三个省七个产地共30批山茱萸药材进行扫描,对原始光谱进行基线校正、平滑,二阶导数等预处理光谱进行差异性分析。同时将山茱萸药材红外光谱与马钱苷... 利用中红外光谱结合二维相关红外方法,对不同产地山茱萸的快速鉴别。运用中红外技术对三个省七个产地共30批山茱萸药材进行扫描,对原始光谱进行基线校正、平滑,二阶导数等预处理光谱进行差异性分析。同时将山茱萸药材红外光谱与马钱苷、莫诺苷、熊果酸三种标准品的红外光谱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二维红外相关图谱。利用分析软件对红外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并结合不同产地的气候因素对其差异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七个产地平均光谱的峰位和峰形相似度较高,而二阶导数光谱和二维红外相关谱差异在2370~2400、2200~2300、1500~1650 cm^(-1)三个波段基团频率区。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山茱萸在空间分布上相互独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可将七个产地划分为三个表征群,其中陕西丹凤、陕西佛坪、陕西商洛、陕西周至聚为一类,浙江临安聚为一类,河南西峡和河南栾川聚为一类。中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法及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可以实现对不同产地山茱萸药材进行产地快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光谱 山茱萸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产地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红外光谱技术的乳化溢油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心怡 孔德明 +1 位作者 宁晓东 崔耀耀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1-636,共6页
快速、准确获取乳化溢油的种类和含油量等信息对于海上溢油污染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中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检测手段,可通过光谱特征峰的位置和强度来表征物质分子的结构信息。然而,目前将中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乳化溢油的检... 快速、准确获取乳化溢油的种类和含油量等信息对于海上溢油污染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中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检测手段,可通过光谱特征峰的位置和强度来表征物质分子的结构信息。然而,目前将中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乳化溢油的检测还尚未有成熟的研究成果。基于此,选取92#、95#、98#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汽油样本,建立乳化汽油体系;选取5#、7#、10#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白油样本,建立乳化白油体系。利用中红外光谱技术获得乳化溢油样本的光谱数据并进行预处理,然后选用线性判别分析(LDA)算法实现乳化溢油的油种鉴别。在此基础上利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ARS)和随机森林(RF)分别选择出与含油率呈线性和非线性关系的特征波长,既降低了数据维度又丰富了特征数据的多样性。然后选用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支持向量回归(SVR)作为基学习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作为元学习器,构建两层的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来预测乳化溢油中的含油率。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获得的乳化汽油和乳化白油的测试集决定系数分别为0.9824和0.9873,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410和0.0340。与XGBoost、1D-CNN、SVR、PLSR相比,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中红外光谱技术结合LDA和Stacking集成学习的检测方法,能有效实现乳化溢油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从而为乳化溢油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光谱 乳化溢油 线性判别分析 特征波长 Stacking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计算植被中红外反射率的模型研究
5
作者 贺丽琴 景欣 +3 位作者 晏磊 钟宜根 肖智峰 曾凡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2-1628,共7页
中红外反射率对于植被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中红外波段内地物的发射能量和太阳的反射能量耦合在一起,使得地物在中红外波段的反射率不易得到。建立了一种计算植被中红外反射率的模型,对其敏感性分析表明该模型可靠性较强。运用... 中红外反射率对于植被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中红外波段内地物的发射能量和太阳的反射能量耦合在一起,使得地物在中红外波段的反射率不易得到。建立了一种计算植被中红外反射率的模型,对其敏感性分析表明该模型可靠性较强。运用该模型计算出了多个研究站点的植被中红外反射率,得到的值与实际相符,且与NDVI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用该模型得到的中红外反射率代替红外反射率与近红外反射率建立了一个新的植被指数,结果表明该新植被指数能反映出植被的覆盖度且具有对气溶胶不敏感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 计算模型 新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损耗中红外复合材料空芯反谐振光纤
6
作者 金宇龙 张鑫 +2 位作者 姚静远 顾帅 王璞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6,共9页
为进一步优化石英基空芯反谐振光纤在中红外3~5μm波段的传输损耗,提出一种中红外波段低损耗导光的复合材料空芯反谐振光纤结构,通过在石英基空芯反谐振光纤包层毛细管外侧添加中红外波段高透过率材料作为沉积层,进而降低其在中红外波... 为进一步优化石英基空芯反谐振光纤在中红外3~5μm波段的传输损耗,提出一种中红外波段低损耗导光的复合材料空芯反谐振光纤结构,通过在石英基空芯反谐振光纤包层毛细管外侧添加中红外波段高透过率材料作为沉积层,进而降低其在中红外波段的吸收损耗。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系统地研究了该结构中沉积层材料厚度占比、沉积层材料性质等因素对中红外波段复合材料光纤传输性能的影响。当复合材料空芯反谐振光纤的纤芯直径为120μm,石英层厚度为400 nm,沉积层为1022.98 nm厚的InF3材料时,复合材料空芯反谐振光纤在5μm波长处的传输损耗为0.83 dB/m,与谐振波长一致的同结构石英基空芯反谐振光纤相比传输损耗降低了~48.51%。证明该结构可实现中红外波段激光的低损耗传输,有望为中红外波段激光柔性传输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光纤 空芯反谐振光纤 复合材料光纤 光纤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设计研究
7
作者 常俊利 索华东 +1 位作者 段凯 朱国利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5-860,共6页
为了解决国产中红外波段半导体单靶条输出激光功率低,暂时无法在工业上大规模应用的问题。提出将四个半导体靶条激光模块进行空间合束,从而提高中红外波段量子级联激光器总的输出功率。通过设计镜片与微调光路等光束整形技术,很好的解... 为了解决国产中红外波段半导体单靶条输出激光功率低,暂时无法在工业上大规模应用的问题。提出将四个半导体靶条激光模块进行空间合束,从而提高中红外波段量子级联激光器总的输出功率。通过设计镜片与微调光路等光束整形技术,很好的解决了四路激光在空间合束过程中遇到的光束质量变差,光束整形、合束后如何改善光束质量问题;驱动控制与控温模块中,电流驱动控制电路和控温电路精确的对输入激光器的电压,电流,温度进行稳定控制,使量子级联激光器在室温下能够实现稳定的高功率输出。设计出高的室温输出功率、较小发散角、窄线宽和宽带可调谐的量子级联激光器具有重要的社会和军事意义,也有广泛的实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波段量子级联激光器 空间合束 光束整形技术 驱动控制与控温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小麦及豌豆三种淀粉晶区/非晶区结构及热变性三级中红外光谱研究
8
作者 孔晓美 杜林楠 +5 位作者 姜梦伟 柴嘉欣 常美玲 张勇 常明 徐元媛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采用一维中红外(MIR)光谱、变温一维MIR光谱及二维MIR光谱分别开展了3种淀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和豌豆淀粉)结构和热变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淀粉结构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为C—O伸缩振动模式(vC—O-淀粉),三种淀粉均含有晶区结构及非... 采用一维中红外(MIR)光谱、变温一维MIR光谱及二维MIR光谱分别开展了3种淀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和豌豆淀粉)结构和热变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淀粉结构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为C—O伸缩振动模式(vC—O-淀粉),三种淀粉均含有晶区结构及非晶区结构。三种淀粉的结构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其中的非晶区结构最先改变,晶区结构相对较为稳定。热扰动因素下,小麦和豌豆淀粉非晶区结构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分子内相互作用。本研究拓展了三级中红外光谱(一维MIR光谱、变温一维MIR光谱及二维MIR光谱)在淀粉晶区/非晶区结构及热变性的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晶区/非晶区结构 中红外光谱 热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红外光谱技术的岩石分类研究
9
作者 沈沐傲 陈露 +3 位作者 张鸣原 常龙飞 李德建 李英骏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73-1281,共9页
该文对白砂岩、大理岩、泥岩和盐岩进行光谱采集,利用支持向量机法、BP神经网络法、分类回归决策树3种方法进行岩石分类,并通过准确率、召回率和Kappa系数量化比较模型的优劣性,以期获得最佳岩石分类光谱模型。结果表明,决策树模型分类... 该文对白砂岩、大理岩、泥岩和盐岩进行光谱采集,利用支持向量机法、BP神经网络法、分类回归决策树3种方法进行岩石分类,并通过准确率、召回率和Kappa系数量化比较模型的优劣性,以期获得最佳岩石分类光谱模型。结果表明,决策树模型分类精度最低仅为93.1%;而利用稀疏滤波结合BP神经网络的岩石分类模型效果最佳,分类准确率高达97.1%,Kappa系数为0.958。该研究可通过光谱测量方法快速识别岩石种类,从而为实际工程中不同岩石的灾害预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分类 中红外光谱 机器学习 支持向量机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和中红外光谱的牦牛奶掺假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褚楚 罗雪路 +5 位作者 王海童 温佩佩 杜超 丁考仁青 拉毛草 张淑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4,共9页
为监督和规范牦牛奶生产和销售,对牦牛奶中奶牛奶的掺假比例进行定量预测,研发新的快速检测技术,通过中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检测牦牛奶中掺加奶牛奶的预测模型,以76份纯牦牛奶、76份掺加10%奶牛奶的牦牛奶、76份掺加25%奶... 为监督和规范牦牛奶生产和销售,对牦牛奶中奶牛奶的掺假比例进行定量预测,研发新的快速检测技术,通过中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检测牦牛奶中掺加奶牛奶的预测模型,以76份纯牦牛奶、76份掺加10%奶牛奶的牦牛奶、76份掺加25%奶牛奶的牦牛奶、76份掺加50%奶牛奶的牦牛奶为研究对象,利用5种光谱预处理算法、6种定性和12种定量机器学习算法,分别建立鉴别纯牦牛奶和掺加奶牛奶的牦牛奶的二分类定性模型和预测掺加奶牛奶比例的定量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基于支持向量机建模算法、无预处理光谱建立的鉴定纯牦牛奶和掺加奶牛奶的牦牛奶的预测模型效果最好,该模型验证集AUC为0.95,准确性0.84,灵敏度0.93,特异性0.87,可用于纯奶和掺假奶的鉴定。利用贝叶斯正则化神经网络建模算法和一阶导数光谱预处理算法建立了预测牦牛奶中奶牛奶掺加比例的最佳定量模型,该模型R_(P)^(2)=0.88,RMSEV=6.57%,RPD=2.89%。结果表明,中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可有效地鉴定出掺加奶牛奶的牦牛奶,并可检测出掺假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光谱(MIRS) 机器学习 牦牛奶 牛奶掺假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红外光谱技术对浓香型原酒中酸类成分快检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厚博 廖丽 +4 位作者 甘巧 胥佳 荆雄 钱宇 邹永芳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0,共5页
为实现浓香型原酒快速分级及品质监控,该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FT-MIR)仪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浓香型原酒中总酸、己酸、乙酸和丁酸含量的快速检测模型,以相对误差占比筛选模型的最佳主成分数,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 为实现浓香型原酒快速分级及品质监控,该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FT-MIR)仪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浓香型原酒中总酸、己酸、乙酸和丁酸含量的快速检测模型,以相对误差占比筛选模型的最佳主成分数,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总酸、己酸、乙酸和丁酸定量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0.90,校正集和预测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均<0.041 g/L,最佳主成分数分别为9个、19个、8个、9个,总酸、己酸、乙酸定量模型的相对误差均<10%,丁酸定量模型的相对误差<51%。综上,基于中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的总酸、乙酸、己酸定量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能为浓香型原酒快速分级和品质监控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 浓香型原酒 酸类化合物 快速检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红外吸收光谱的痕量水汽在线测量
12
作者 钟翔雨 史青 +6 位作者 张步强 张宇露 刘晓英 蒙瑰 牛慧文 邵文博 周建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8-363,共6页
痕量水汽检测在半导体芯片制造、大气模型研究、高纯气体制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针对痕量水汽浓度的精确、快速测量的需求,提出基于5020 nm中红外激光器的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对高纯氮气中的痕量水汽进行实时在线测... 痕量水汽检测在半导体芯片制造、大气模型研究、高纯气体制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针对痕量水汽浓度的精确、快速测量的需求,提出基于5020 nm中红外激光器的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对高纯氮气中的痕量水汽进行实时在线测量的方案。气体在中红外波段具有高选择性和吸收能力的特点,在此波段进行痕量水汽检测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等优点。根据HITRAN数据库中光谱参数对水汽吸收谱线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H2O在5020.36 nm处有强吸收,且无其他气体干扰,选取该谱线对高纯氮气中的水汽吸收进行研究。选用5020 nm中心波长的带间级联激光器(ICL)作为光源搭建TDLAS实验系统。激光器输出激光分为两路,一路作为参考光路,用于获得吸收池外的背景水汽吸收,另一路为测量光路,通过Herriott吸收池获得待测气体中的水汽吸收,吸收池内光程L=10 m。探测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后被采集并传输到计算机,采样频率为25 MHz。分别对参考、测量光路信号进行基线拟合和Voigt线型拟合,得到水汽的吸光度曲线和积分吸光度,通过计算扣除测量光路中的背景水汽吸收,得到高纯氮气中的痕量水汽浓度。将上述反演过程的算法嵌入软件平台,对采集的透射光强数据直接进行反演处理,实时得到吸收池内高纯氮气中的水汽浓度值,响应时间为12 s。待水汽浓度值稳定后,取30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各批次高纯氮气水汽浓度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测量得到的各批次高纯氮气的痕量水汽浓度与国家标准要求的高纯氮气中水汽浓度之间的偏差小于±5%,最大偏差为-3.04%,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计算得到水汽体积分数的不确定度最大为0.159×10^(-6)。该实验装置可以在中红外波段对高纯气体中痕量水汽浓度进行准确、可靠的在线测量,为中红外波段进行痕量气体在线监测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 吸收光谱 痕量水汽 在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红外海面太阳耀光方向辐射模拟与评估
13
作者 张振午 王宁 +3 位作者 马灵玲 张贝贝 赵永光 李婉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6-240,共15页
传感器入瞳处接收到的中红外波段能量包含反射的太阳能量与地物自身的发射能量。通常该波段反射的太阳能量很弱,但在海面太阳耀光区域的特定情况下,被中红外通道探测到的反射太阳能量是比较可观的。目前,关于太阳耀光物理模型在中红外... 传感器入瞳处接收到的中红外波段能量包含反射的太阳能量与地物自身的发射能量。通常该波段反射的太阳能量很弱,但在海面太阳耀光区域的特定情况下,被中红外通道探测到的反射太阳能量是比较可观的。目前,关于太阳耀光物理模型在中红外波段的应用尚不明确。基于此,研究不同可见光与短波红外的太阳耀光模型应用在中红外波段上的精度,以评估其适用性。文章选取了Breon-Henriot模型、Ebuchi-Kizu模型和Wu模型三种模型,首先对不同太阳耀光模型的敏感性进行评估。随后,利用经过筛选的四幅MODIS太阳耀光影像作为数据源,结合与卫星数据相匹配的ERA5再分析数据计算大气参数。通过三种模型计算出海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强度,并进一步利用中红外辐射传输模型验证各模型的精度。结果显示,Breon-Henriot模型与MODIS测量值的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总体上表现最好。该结果不仅拓展了太阳耀光模型在中红外波段的应用范围,还进一步完善了中红外正向模型体系,为中红外辐射传输提供新的理论支撑,提升中红外遥感产品在气候变化监测和海表温度动态分析中的应用效能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耀光 中红外 海洋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腔双光梳集成中红外光源研究(特邀)
14
作者 陈彩欣 李思萱 +1 位作者 刘婷婷 闫明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55,共9页
中红外波段作为分子指纹区和大气窗口区,被认为是光谱学研究领域中最有发展潜力的波段之一。作为一种高灵敏、低噪声、高分辨的光谱探测方法,中红外光谱进一步拓宽了光频梳的实际应用领域,为温室气体检测及痕量气体分析提供了更多的可... 中红外波段作为分子指纹区和大气窗口区,被认为是光谱学研究领域中最有发展潜力的波段之一。作为一种高灵敏、低噪声、高分辨的光谱探测方法,中红外光谱进一步拓宽了光频梳的实际应用领域,为温室气体检测及痕量气体分析提供了更多的可靠手段。文中以单腔双波长光纤激光器作为近红外光源,结合超连续谱产生技术,实现了集成中红外光源。两路重频差可调谐的脉冲序列由锁模光纤激光器输出,其中心波长分别为1 560 nm和1 561 nm,重频均约为29.79 MHz。利用全保偏光纤结构,使锁模激光器在外部环境中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采用锁相环装置精确锁定双光梳重频差,将重频差在2 h内的抖动范围由Hz量级降低至mHz量级,显著提升了双光梳相对频率稳定性。经双向泵浦掺铒光纤放大器放大,峰值功率均大于15 kW的两路飞秒脉冲泵浦同一氮化硅波导,将系统的输出波段由近红外延展至中红外。通过共享波导,减少了中红外系统组件数量,大大提高系统集成度,为中红外光源集成化提供更多思路。两路光梳产生的宽带中红外光谱均覆盖重要的3.2~3.6μm波段,适用于碳氢化合物分子的检测。文中发展的集成中红外系统兼具高集成度、高相干性及宽带宽等优势,能够为后续的中红外双光梳光谱应用提供高性能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频率梳 单腔双光梳 中红外 光纤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80 nm LD泵浦下Dy^(3+)/Yb^(3+)共掺碲酸盐玻璃3μm波段中红外宽带发光特性
15
作者 潘雨舟 何法鉴 +1 位作者 徐路路 戴世勋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1-528,共8页
3~5μm中红外激光在大气通信、环境监测、医疗、国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研究采用熔融-淬冷法在惰性气氛保护手套箱中制备了Dy^(3+)、Yb^(3+)单掺和Dy^(3+)/Yb^(3+)共掺70TeO_(2)-25ZnO-5La_(2)O_(3)系列玻璃样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 3~5μm中红外激光在大气通信、环境监测、医疗、国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研究采用熔融-淬冷法在惰性气氛保护手套箱中制备了Dy^(3+)、Yb^(3+)单掺和Dy^(3+)/Yb^(3+)共掺70TeO_(2)-25ZnO-5La_(2)O_(3)系列玻璃样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法、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透过光谱以及3μm波段荧光光谱等测试方法对玻璃的热学和结构特性、羟基含量和中红外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其中,70TeO_(2)-25ZnO-5La_(2)O_(3)玻璃具有较高的抗析晶稳定性(ΔT=101℃)、较低的声子能量(760 cm^(–1))。980 nm激光二极管(LD)泵浦下Dy^(3+)/Yb^(3+)共掺碲酸盐玻璃产生了3μm波段宽带荧光发射,荧光半高宽(FWHM)为326 nm。这主要归因于Yb^(3+)→Dy^(3+)能量传递效率高(98.74%)和3μm附近较低的羟基吸收系数(0.32 cm^(–1))。根据Judd-Ofelt和Dexter理论计算了Dy^(3+)离子的自发辐射跃迁概率、荧光分支比等光谱参数,以及Yb^(3+)→Dy^(3+)能量传递微观参数,讨论并确定了Yb^(3+):^(2)F_(5/2)→Dy^(3+):^(6)H_(7/2),^(6)F_(9/2)为主要的能量传递通道。研究表明,低羟基Dy^(3+)/Yb^(3+)共掺TeO2-ZnO-La2O3玻璃可以作为优良的3μm中红外增益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 Dy^(3+)/Yb^(3+)共掺 JUDD-OFELT理论 Dexter理论 能量传递微观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红外和拉曼光谱技术对中药饮片五味的辨识研究
16
作者 宁滢 文有青 +2 位作者 颜月玲 赵堉文 王海霞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9-663,共5页
目的研究中红外和拉曼光谱技术对中药饮片五味的辨识。方法依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的性味描述,采集5种药味的45种中药饮片的中红外及拉曼光谱信息,预处理后采用OPLS-DA法建立判别分析模型,K-邻近法、支持向量机、线性判别分析... 目的研究中红外和拉曼光谱技术对中药饮片五味的辨识。方法依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的性味描述,采集5种药味的45种中药饮片的中红外及拉曼光谱信息,预处理后采用OPLS-DA法建立判别分析模型,K-邻近法、支持向量机、线性判别分析及集成学习K-邻近法优化模型。结果采用归一化方法结合SNV法处理后,5种药味的OPLS-DA模型差异较大,预测精度最高为0.929;SNV处理后,不同药味拉曼光谱存在差异;基于CubicSVM模型的拉曼光谱数据对5种饮片的辨识能力最佳,预测准确率为85%。结论中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技术均可应用于中药饮片五味的辨识研究,为中药饮片五味的智能辨识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 辨识 中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药饮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红外光谱和机器学习算法的牛奶中β-乳球蛋白快速检测方法
17
作者 邹慧颖 王东薇 +5 位作者 樊懿楷 刘维华 杨俊华 余文莉 SABEK Ahmed Abdalla Ahmed Ibrahim 张淑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33,共9页
为建立一种可以快速、批量、高效检测中国荷斯坦牛牛奶中β-乳球蛋白含量的方法,采集501份来自西北、华北和华中主要产奶地区的健康中国荷斯坦牛牛奶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样本中β-乳球蛋白的含量,并同步测定和收集牛奶样本... 为建立一种可以快速、批量、高效检测中国荷斯坦牛牛奶中β-乳球蛋白含量的方法,采集501份来自西北、华北和华中主要产奶地区的健康中国荷斯坦牛牛奶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样本中β-乳球蛋白的含量,并同步测定和收集牛奶样本中红外光谱数据(mid-infrared spectroscopy,MIRS)。以MIRS为预测变量,β-乳球蛋白含量为因变量,将12种光谱预处理方法进行连续2次的随机组合,并手动选取特征波段,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作为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预测牛奶中β-乳球蛋白含量的最优预测模型。结果显示:该模型交叉验证集和测试集的RC2和RP2分别为0.812 9、0.768 8,均方根误差RMSEC和RMSEP分别为0.476 2、0.524 9 g/L,性能偏差比(ratio of performance to deviation,RPD)为2.076 6,达到畜禽生产性能的测定要求。试验结果表明,可以利用MIRS建立模型预测中国荷斯坦牛牛奶中的β-乳球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光谱 牛奶 Β-乳球蛋白 机器学习算法 光谱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船用燃料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
18
作者 刘丹 许育鹏 +1 位作者 陈瀑 褚小立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快速准确测定船用燃料油中脂肪酸甲酯(FAME)含量对船用燃料油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中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船用燃料油中FAME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基于FAME红外特征峰强度与其体积分数的关联性,采用偏最小二乘方法... 快速准确测定船用燃料油中脂肪酸甲酯(FAME)含量对船用燃料油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中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船用燃料油中FAME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基于FAME红外特征峰强度与其体积分数的关联性,采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分析模型,所建模型准确度及稳定性良好。基于两种不同型号仪器采集光谱所建模型的回归系数均大于0.99,交互验证标准偏差分别为0.2644和0.1517,重复性偏差分别为0.08%和0.17%。结果表明,中红外光谱法可快速准确预测船用燃料油中FAME含量,为船用燃料油质量监控提供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方法 偏最小二乘方法 船用燃料油 脂肪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红外光谱对牛乳中乳铁蛋白含量的快速检测
19
作者 徐大江 马占峰 +3 位作者 孙艳 赵丽娟 高一娜 杨青青 《中国乳业》 2025年第7期115-120,共6页
[目的]为满足乳制品加工过程中快速、精准定量检测大量样品中乳铁蛋白含量的需求,利用中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牛乳中乳铁蛋白含量检测校正模型。[方法]以108份牛乳样本为研究对象,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其中乳铁蛋白含量,并采集... [目的]为满足乳制品加工过程中快速、精准定量检测大量样品中乳铁蛋白含量的需求,利用中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牛乳中乳铁蛋白含量检测校正模型。[方法]以108份牛乳样本为研究对象,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其中乳铁蛋白含量,并采集牛乳样本的光谱数据,考察归一化、一阶导数、二阶导数、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多元散射校正以及小波变换等预处理方法对乳铁蛋白偏最小二乘算法(PLS)定量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一阶导数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是最优的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模型校正集决定系数为0.9417,校正均方根误差为1.142;预测集的预测均方根误差为1.187,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本研究结果对乳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控制及生产效率优化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中红外光谱 PLS预测模型 定量分析 质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中红外激光器的进展 被引量:35
20
作者 张冬燕 王戎瑞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7-491,共5页
中红外激光器在光谱学、遥感、医疗、环保及军事等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因此已成为各国研究的热门课题。首先介绍各类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及其泵浦源的进展,而后介绍中红外单极型量子级联半导体激光器特点和进展。
关键词 中红外激光器 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 PPLN-OPO ZGP-OPO Cr2+∶ZnSe 中红外光纤激光器 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