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及神经功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小章 钱志茹 +3 位作者 徐兴华 高建亮 龙海成 李晓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1663-1666,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92例,随机分两组,各96例,均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 目的:探讨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92例,随机分两组,各96例,均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高压氧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高压氧疗法联合复方麝香注射液10~20 m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Barthel指数量表(barthel index,BI)及脑水肿体积、血清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1. 25%低于观察组91. 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量表、BI指数及脑水肿体积、血清AQP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NIHSS量表为(11. 20±3. 25)(7. 35±3. 10),BI指数为(51. 32±8. 94)(60. 55±11. 34),脑水肿体积为(8. 51±4. 23) mL、(5. 65±3. 57) mL,血清AQP4为(0. 11±0. 07)U/mL、(0. 05±0. 04) U/mL,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期间未出现头晕、气压伤、氧中毒、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结论: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疗效确切,可降低脑水肿和AQP4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且患者可耐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麝香注射液 高压氧 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水肿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引导下微创穿刺引流在中小量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
2
作者 吴新宇 甄为 李付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0-365,共6页
目的 比较机器人引导下穿刺引流与药物治疗中小量(15~30 ml)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1月~2024年1月我科68例中小量基底节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手术组和药物组,手术组30... 目的 比较机器人引导下穿刺引流与药物治疗中小量(15~30 ml)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1月~2024年1月我科68例中小量基底节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手术组和药物组,手术组30例接受机器人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药物组38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比较2组血肿消散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甘露醇使用时间、肺部感染率以及入院即刻和2周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斯坎迪纳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 Stroke Scale, SSS)评分、入院即刻和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结果 2组住院时间、甘露醇使用时间、肺部感染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组血肿消散时间显著短于药物组[M(P_(25),P_(75)):10.0(8.5,13.0)d vs.28.5(25.0,35.0)d,Z=-4.285,P=0.000];手术组住院费用(77 786.5±21 763.0)元,显著高于药物组(31 843.5±14 514.3)元(t=5.922,P=0.000)。治疗后14 d手术组NIHSS评分(8.5±2.7)分,显著低于药物组(12.0±1.7)分(t=-4.192,P=0.000);治疗后14 d手术组SSS评分(28.7±7.2)分,显著高于药物组(24.2±3.5)分(t=2.164,P=0.041);治疗后3个月手术组mRS评分3.0(2.0,4.0)分,显著低于药物组4.0(4.0,4.2)分(Z=-2.508,P=0.012)。结论 对于中小量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机器人引导下微创穿刺引流较药物治疗加快血肿消散时间,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出血 基底节区 机器人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与早期微创手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3
3
作者 刘金辉 王忠安 +4 位作者 龚光辉 廖昆 岑武 李娟 龚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比较超早期和早期微创手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118例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的临床资料,其中超早期组63例(... 目的比较超早期和早期微创手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118例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的临床资料,其中超早期组63例(发病至手术时间<6 h),早期组55例(发病至手术时间6~24 h),随访6个月。比较2组术后1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术后30 d血肿完全清除率、术后30 d内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分级。结果与早期组相比,超早期组术后1周GCS评分高[(12.97±1.38)分vs.(10.42±1.11)分,t=10.954,P=0.000],术后30 d血肿完全清除率高[95.2%(60/63)vs.76.4%(42/55),χ^2=8.925,P=0.003],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低[12.7%(8/63)vs.30.9%(17/55),χ^2=5.832,P=0.016],术后30 d内死亡率低[1.6%(1/63)vs.12.7%(7/55),χ^2=4.138,P=0.042],术后6个月ADL分级好(Ⅰ、Ⅱ、Ⅲ、Ⅳ、Ⅴ级分别为13、34、11、4、0例vs.6、16、8、14、4例,Z=-3.441,P=0.001)。结论超早期微创手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疗效优于早期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手术 超早期 微创手术 基底节区 高血压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弥散张量成像评估中小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9
4
作者 蒋永祥 马颖 +1 位作者 程远 陈维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6-670,共5页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估中小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以101例中小量(10~40 ml)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微创手术组(52例)和内科治疗组(49例),血肿体...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估中小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以101例中小量(10~40 ml)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微创手术组(52例)和内科治疗组(49例),血肿体积为15~36(23.36±7.24)ml。所有患者在发病后48 h内和发病后14 d进行DTI扫描,得到双侧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及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tensor tractography,DTT)图像,并根据CST完整性将微创手术组分为A(1~2级,22例)、B(3级,30例)两个亚组,比较微创手术组和内科治疗组之间及A、B亚组之间在以上指标的差异。结果发病后首次DTI扫描显示微创手术组、内科治疗组受累侧的内囊区和大脑脚FA值均降低,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第2次DTI扫描提示,微创手术组的FA值[内囊区(0.49±0.02)、大脑脚(0.47±0.03)]较内科治疗组[内囊区(0.39±0.02)、大脑脚(0.43±0.03)明显升高(P<0.05)],且从DTT图像上可见微创手术组的CST恢复程度明显好于内科治疗组,提示对于这类患者微创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内科治疗。微创手术组的A亚组术后FA值[(0.51±0.02)高于B亚组(0.48±0.02)(P<0.05)],提示CST损伤越小,手术效果越好。结论微创治疗可以提高中小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尤其是DTT显示CST以推移、变形为主者(1~2级)应更为积极采取微创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出血 基底节区 微创治疗技术 弥散张量成像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志文 马龙义 +1 位作者 曾宪起 刘恩重(点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91-293,共3页
随着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如何减少手术操作所致损伤以及提高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院自2002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骨瓣开颅或小骨窗手术,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施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 随着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如何减少手术操作所致损伤以及提高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院自2002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骨瓣开颅或小骨窗手术,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施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24例,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高血压出血 显微手术治疗 外侧裂 入路 岛叶 神经外科技术 神经功能恢复 外科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手术治疗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被引量:7
6
作者 宋清安 陈志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1期938-939,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经侧裂微侵袭入路治疗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微创组28例,采用经侧裂微侵袭入路手术;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近期(1个月)和远期(6个月)的疗效。结果在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救治... 目的探讨应用经侧裂微侵袭入路治疗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微创组28例,采用经侧裂微侵袭入路手术;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近期(1个月)和远期(6个月)的疗效。结果在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救治方面,微创组的近期优良率53.6%(15/28)和病死率17.9%(5/28),与对照组近期优良率46.2%(12/26)和病死率15.4%(4/26)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297,P=0.586;χ2=0.000,P=1.000)。但微侵袭组的远期存活患者的生存质量ADLⅠ~Ⅲ级(63.2%,12/19)优于对照组(23.6%,4/17)(z=-2.189,P=0.029)。结论微侵袭手术治疗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较传统血肿彻底清除术,能提高患者术后存活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基底节区出血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侧裂微侵袭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被引量:2
7
作者 史强 晏炳元 +1 位作者 周静 王国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 经侧裂微侵袭入路 手术治疗 神经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文锐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451-451,共1页
目的分析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3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微... 目的分析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3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8.65±3.25)min,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7.63±5.45)min,2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例患者术后出现再出血现象,发生率为17.5%,对照组19例患者术后出现再出血现象,发生率为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其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并且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优于常规开颅手术,并且,常规手术后患者会并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微创手术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 临床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林建虎 陆川 +1 位作者 蔡建勇 孙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512-2513,共2页
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据统计有50%的病死率.幸存者也有约一半遗留显著的后遗症。神经导航在脑出血手术中应用报道较少,我科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75例患者采用导航辅助脑出血手术,现将相关经验报告如下。
关键词 基底节区高血压出血 神经导航 手术中 应用 高血压出血 出血手术 治疗效果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显微手术治疗38例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云富 张洪涛 +1 位作者 邢贞 于飞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33-934,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出血 显微手术 基底节区 去骨瓣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多处伤口蛆虫合并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护理
11
作者 王莉 袁莉 李蓉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S2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出血 伤口蛆 流管 膀胱功能训练 基底节区出血 无菌操作 氧气袋 专人护理 破入 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例基底节区小量脑出血的CT与临床分析
12
作者 傅佳 王兴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117-118,共2页
高血压性脑出血主要好发于大脑半球基底节区。该区的小量出血(≤10ml),出血量(T)按T=π/6×L(长轴)×S(短轴)×SLice(层面厚度)计算,临床症状较轻,酷似脑血栓,在CT问世前,易被误诊误治。现将我院1986年6月~1988年1月收治并... 高血压性脑出血主要好发于大脑半球基底节区。该区的小量出血(≤10ml),出血量(T)按T=π/6×L(长轴)×S(短轴)×SLice(层面厚度)计算,临床症状较轻,酷似脑血栓,在CT问世前,易被误诊误治。现将我院1986年6月~1988年1月收治并经CT确诊的50例作一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 出血 CT扫描 高血压
全文增补中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0例疗效分析
13
作者 吕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2-522,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出血 疗效分析 尼莫地平 基底节区出血 治疗 外科手术指征 出血患者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置管吸引术与内科保守治疗基底节区少量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骆锦标 彭彪 +5 位作者 全伟 曹志恺 肖国才 吕建平 徐建明 何志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52-1353,1357,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定向置管吸引术与内科保守治疗基底节区少量出血的疗效对比。方法将75例高血压少量脑出血(10~30ml),随机分成定向置管治疗组(微创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内科组);两组GCS评分均为11~15分;其中微创组36例,内科组39例。...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定向置管吸引术与内科保守治疗基底节区少量出血的疗效对比。方法将75例高血压少量脑出血(10~30ml),随机分成定向置管治疗组(微创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内科组);两组GCS评分均为11~15分;其中微创组36例,内科组39例。结果在血肿完全清除或吸收时间比较上,微创组平均3.8d<内科组平均24d;近期(1月)疗效随访,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微创组58%>内科组29%,远期(6月)疗效随访,功能恢复良好率,微创组50%>内科组16%,微创组无死亡,内科组2例,临床住院费用微创组平均5136.3元,内科组平均11843.6元。结论微创组较内科组能明显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功能恢复优良率高,降低了死亡率,临床费用也大为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置管 高血压 基底节区 出血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CT定位贴在微创基底节区血肿清除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维钦 涂勇 +6 位作者 冯开明 温小华 李锋 刘翰文 廖家奇 彭玉平 漆松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9-920,共2页
目的评价脑-CT定位贴定位微创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意义、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将93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微创组(n=49)和定位贴组(n=44)进行手术治疗,观察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入院4周后SSS评分及术后6个月GOS评... 目的评价脑-CT定位贴定位微创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意义、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将93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微创组(n=49)和定位贴组(n=44)进行手术治疗,观察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入院4周后SSS评分及术后6个月GOS评分。结果在血肿清除率、术后6个月GOS评分、穿刺准确性等方面,定位贴组优于微创组。结论在脑-CT定位贴定位下微创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定位贴 基底节区 高血压 出血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肾双夹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的制作与术后管理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杨志华 盛文利 +2 位作者 侯清华 李锐 黄如训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 探讨双肾双夹制作大鼠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术后大鼠的观测与护理。方法 选用体重80~12 0g的封闭群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15 0只,制作双肾双银夹的肾性高血压动物模型,术后观察10周,计算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目的 探讨双肾双夹制作大鼠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术后大鼠的观测与护理。方法 选用体重80~12 0g的封闭群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15 0只,制作双肾双银夹的肾性高血压动物模型,术后观察10周,计算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监测血压水平,对自发脑卒中大鼠进行大脑病理检查。结果 双肾双银夹制作高血压动物模型,1个月后高血压的发生率为10 0 % ,术后出血、感染是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2例(2 15 0 ,1 33% )死于术后大出血,3例(3 15 0 ,2 0 % )死于麻醉过度,3例(3 15 0 ,2 0 % )死于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5例(5 15 0 ,3 33% )死于肾功能衰竭,2例(2 15 0 ,1 33% )死因不明,2例(2 15 0 ,1 33% )发生自发性脑卒中,脑片检查证实分别为基底节区出血。结论 熟练的手术操作是模型制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模型 肾血管性 双肾 术后管理 自发性卒中 基底节区出血 动物模型 封闭群雄性 肾性高血压 术后大出血 肾功能衰竭 降低死亡率 观察和护理 制作方法 术后观察 血压水平 病理检查 术后出血 严重感染 死因不明 模型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症并发混合性中风1例报告
17
作者 周成业 郑荣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19-19,共1页
患者,女22岁,因孕40周,全身浮肿一个月,头痛、头晕3天拟诊为妊娠高血压症于89年12月7日在当地医院治疗,当时血压20.0/14.7KPa,尿蛋白定性+++。8日晚上8时即将分娩时血压升到24.0/18.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混合性中风 出血 低密度 梗塞 血液流变学 小动脉痉挛 尿蛋白 基底节区 偏身痛觉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