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创业与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被引量:18
1
作者 吴昌南 陈钰颖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10,共17页
利用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蒂蒙斯创业理论阐释数字经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理论逻辑,并利用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显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机制研究表... 利用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蒂蒙斯创业理论阐释数字经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理论逻辑,并利用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显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能通过促进创业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具体而言,数字经济有助于促进创业融资和优化创业企业的要素配置,从而有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强化数字经济对创业的促进作用,从而能强化数字经济对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扩大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组织型创业与自我雇佣型创业都能使数字经济更好地发挥其对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扩大作用;在数字经济的支持下,无论是在制造业中创业,还是在服务业中创业,均能显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创业 营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陶雄华 李敏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48-153,共6页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及其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的发展均有助于提升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特别是对于那些无法接触到互联网的家庭,从而扩...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及其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的发展均有助于提升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特别是对于那些无法接触到互联网的家庭,从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但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对其影响不明显;(2)相较于农村和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扩大城镇和东部地区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作用更大;(3)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家庭创业、非农就业和风险金融资产配置三个渠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但其作用效果存在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创业 非农就业 风险金融资产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收入群体“扩容提质”:现状、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18
3
作者 朱兰 万广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53,共13页
中等收入群体“扩容提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利用国家统计局“个体还原”数据,使用经地区购买力平价指数调整的中等收入标准,测度发现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整体存在“数量增加、质量较低、空间分布不均”的特征,即2002-2020年中等... 中等收入群体“扩容提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利用国家统计局“个体还原”数据,使用经地区购买力平价指数调整的中等收入标准,测度发现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整体存在“数量增加、质量较低、空间分布不均”的特征,即2002-2020年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比重明显提升,但是中等收入群体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大部分聚集在中等收入门槛下限,内部收入差距较大,向下滑落风险较高,且中等收入群体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十四五”期间,中等收入群体“扩容提质”面临经济增速下滑、人口结构调整、技术加速迭代、抗风险能力下降等挑战,建议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区域协调战略和“扩中提质”策略、加强数字经济治理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重点施策,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数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中等收入群体质量 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