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运动密度”概念探析
被引量:41
- 1
-
-
作者
苏坚贞
季浏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6-416,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7BTY074)
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1100-41222-16057)
+1 种基金
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项目(11001-412321-10006)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40500-541235-14203/004)
-
文摘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个完全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体育课程模式,在每堂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3个关键点:1)要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即运动密度要达到75%左右,运动强度要达到平均心率140~160次/min);2)要有20 min左右的运动技能教学;3)要有10 min左右的体能练习。然而,有学者和体育教师对该模式提出的“运动密度”要达到75%左右产生了质疑。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当前国内、外体育课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现状的研究发现,提升体育课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不仅是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通过梳理体育课密度原理与测算方法的沿革脉络发现,已有的体育课密度原理与测算方法有其积极意义,也有其局限性。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提出了新的“运动密度”概念,既是从运动负荷的视角与国际接轨,也是对已有的体育课密度原理与测算方法的完善和延展。只有引导学生充分“动”起来,才能达到增强体质、运用运动技能、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进而达到提高儿童、青少年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目的。
-
关键词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
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
运动密度
运动强度
中等到大强度身体活动(mvpa)
大强度身体活动(VPA)
-
Key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model in china
exercise load
exercise density
movement density
exercise intensity
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VPA)
-
分类号
G807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