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功能化中空纳米二氧化硅制备新型抗菌剂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孜文 张康民 +4 位作者 杨建军 吴庆云 吴明元 张建安 刘久逸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46,共7页
提出一种新型抗菌材料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PHMG)接枝的中空纳米二氧化硅(HSN-PHMG)的简便合成方法,PHMG的接枝提高了HSN的水分散性和抗菌性。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表征纳米二氧化硅的中空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 提出一种新型抗菌材料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PHMG)接枝的中空纳米二氧化硅(HSN-PHMG)的简便合成方法,PHMG的接枝提高了HSN的水分散性和抗菌性。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表征纳米二氧化硅的中空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热失重分析(TGA)表征PHMG的成功接枝,HSN-PHMG中PHMG的质量分数约为9.5%;抗菌测试以大肠杆菌(E.coil)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为测试菌种。结果表明:HSN-PHMG对E.coil和S.aureus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32 mg/L;当HSN-PHMG的浓度为64 mg/L时可以在2 h内完全杀死E.c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 中空纳米二氧化硅 接枝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负载戊唑醇纳米缓释颗粒的制备及生物活性
2
作者 桂阔 周瑞 +6 位作者 惠托平 刘夷宁 张欣茹 李文奎 雷鹏 高艳清 马志卿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9-569,共11页
本研究以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hollow mesoporous nano silica, HMS)为载体负载戊唑醇(tebuconazole, Teb),制备了戊唑醇@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Teb@HMS)缓释颗粒。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比... 本研究以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hollow mesoporous nano silica, HMS)为载体负载戊唑醇(tebuconazole, Teb),制备了戊唑醇@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Teb@HMS)缓释颗粒。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及热重分析仪(TGA)等仪器对其形貌、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研究了戊唑醇在缓释颗粒中的释放行为。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盆栽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测定了Teb@HMS缓释颗粒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活性及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通过水稻种子发芽试验和斑马鱼试验对Teb@HMS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载药粒子呈规整的中空介孔结构,对戊唑醇的载药率为52.02%,缓释时间长达400 h;Teb@HMS缓释颗粒降低了戊唑醇对非靶标生物水稻种子及斑马鱼的毒性,抑菌活性明显优于戊唑醇原药;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施药后第18天Teb@HMS针对水稻纹枯病的保护作用防效分别达61.79%和70.42%。该研究可为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缓释颗粒在农药减量化和植物病害绿色可持续防控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 戊唑醇 缓释颗粒 水稻纹枯病 立枯丝核菌 安全性评价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法制备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减反射薄膜 被引量:6
3
作者 孙志娟 陈雪莲 蒋春跃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47-955,共9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壳层材料,聚丙烯酸(PAA)为核材料,以传统的St?ber水解法为基础制备得到结构规整的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并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单层减反射薄膜和宽波段双层减反射薄膜。主要研究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结构调控方...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壳层材料,聚丙烯酸(PAA)为核材料,以传统的St?ber水解法为基础制备得到结构规整的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并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单层减反射薄膜和宽波段双层减反射薄膜。主要研究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结构调控方法;自组装次数和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分散液的pH值对减反射薄膜透光率的影响规律,以及具有渐变折射率的双层减反射薄膜的制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PAA和TEOS的用量可精确调控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粒径和空腔体积分率,进而可精确调控减反射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通过酸洗工艺,将自组装次数由10次减少为2次,简化了涂膜的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单层减反射薄膜在350-800 nm波长范围内可显著提高玻璃的透光率,在最佳波长(λ=520 nm)处将玻璃的透光率由91.6%提高至98.1%;双层减反射薄膜可在更宽的波段范围内提高基材的透光率,在400~1500 nm波长范围内将玻璃的透光率提高了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减反射薄膜 透光率 自组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HMSNs)的合成及其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郑昆 杨红 +3 位作者 温刚 张元新 葛雅琨 隋新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8-151,共4页
以CaCO_3为模板合成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HMSNs),并通过透射电镜(TEM)和小角X射线粉末衍射(SAXRD)对样品进行表征,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HMSNs样品对A549的细胞内吞能力及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CaCO_3-HMSNs是以CaCO_3为核,介孔二氧化... 以CaCO_3为模板合成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HMSNs),并通过透射电镜(TEM)和小角X射线粉末衍射(SAXRD)对样品进行表征,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HMSNs样品对A549的细胞内吞能力及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CaCO_3-HMSNs是以CaCO_3为核,介孔二氧化硅为壳的纳米粒子;当材料的质量浓度为62.5μg/mL时,细胞的存活率为100%;有92.80%的细胞吸收了样品HMSNs,即HMSNs具有较高的细胞内吞能力及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 生物相容性 细胞内吞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D肽修饰的pH响应型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小宁 巩志强 +2 位作者 闫梦茹 梁晓燕 马远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9期25-31,共7页
以聚多巴胺(PDA)为反应平台,对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HMSN)进行RGD肽和聚(2-乙基-2-噁唑啉)(PEOz)双重修饰,构建了RGD肽和PEOz共同修饰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HMSN-PEOz-RGD),以盐酸阿霉素(DOX)为模型药物构建载药体系DOX@HMSN... 以聚多巴胺(PDA)为反应平台,对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HMSN)进行RGD肽和聚(2-乙基-2-噁唑啉)(PEOz)双重修饰,构建了RGD肽和PEOz共同修饰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HMSN-PEOz-RGD),以盐酸阿霉素(DOX)为模型药物构建载药体系DOX@HMSN-PEOz-RGD,用红外光谱法(FTIR)对载体进行结构表征,考察载药体系的载药量、包封率及载体的形态、粒径及Zeta电位,通过体外释药实验研究载药体系在不同pH值下的响应性释放,以人乳腺癌细胞MCF-7为模型,考察载体的生物相容性及载药体系的细胞毒性及细胞摄取过程。结果表明,HMSN-PEOz-RGD的平均粒径为(256.1±26.5)nm,粒径分布较均匀;DOX@HMSN-PEOz组和DOX@HMSN-PEOz-RGD组的体外释药都表现出明显的pH依赖性,即酸性(pH值5.0)条件下药物快速释放,而在生理pH值(pH值7.4)条件下药物释放缓慢;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显示,各载体在2.5~8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与MCF-7细胞共培养24 h后,细胞存活率均在89%以上,表明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余载药制剂组,DOX@HMSN-PEOz-RGD组细胞的生长明显得到抑制,RGD修饰显著促进了DOX的细胞摄取。本研究所构建的纳米载体能够特异性靶向递送DOX,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盐酸阿霉素 RGD肽 聚(2-乙基-2-噁唑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包载柚皮素的制备及其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
6
作者 孙飞 张亚 +3 位作者 田园 姜晓倩 吴超 许晓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03-2405,共3页
目的采用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HMSN)包载柚皮素,并考察其对人肺癌细胞A549的抑制作用。方法以纳米粒为载体,通过吸附法包载柚皮素,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载体形态结构,X射线衍射法(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进行固体状态表征,体外... 目的采用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HMSN)包载柚皮素,并考察其对人肺癌细胞A549的抑制作用。方法以纳米粒为载体,通过吸附法包载柚皮素,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载体形态结构,X射线衍射法(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进行固体状态表征,体外溶出实验考察柚皮素溶出度,细胞毒性实验和细胞摄取实验考察对A549细胞的作用机制。结果所得HMSN可显著提高柚皮素溶出速率,纳米载药体系可被A549细胞摄取,并对其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 HMSN具有良好的增溶作用,包载柚皮素后的纳米给药体系可用于治疗人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 A54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MHSN掺量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永波 李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0506-10512,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提出将多孔中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HSN)作为沥青烟的吸附剂,掺入沥青混合料中,测定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为进一步提高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提出将多孔中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HSN)作为沥青烟的吸附剂,掺入沥青混合料中,测定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和BET(Brunauer-Emmett-Teller)等测试手段对水热法制备的纳米MHSN进行表征,并测定MHSN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和VOC的排放量。结果表明:MHSN表面的孔径大部分连续分布在0~50 nm;MHSN的掺入降低了沥青的针入度和提高了软化点,提高了沥青的复合剪切模量,使沥青的相位角略有减小,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MHSN的掺入可以显著降低沥青VOC的总排放量,对沥青VOC中各组分的排放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由此可见,纳米MHSN掺量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表现优越,可用于道路施工中,并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中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HSN) 改性沥青 性能表征 流变性能 沥青烟 抗车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MSN载药系统的NVP联合DOX靶向治疗卵巢癌
8
作者 郭欣 蔡云朗 任慕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93-1098,共6页
目的:构建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hollow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HMSN)复合载药系统靶向作用于卵巢癌细胞,评估此复合药物运载系统的作用,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IGF-1R)特异性抑制剂... 目的:构建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hollow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HMSN)复合载药系统靶向作用于卵巢癌细胞,评估此复合药物运载系统的作用,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IGF-1R)特异性抑制剂NVP通过HMSN运载系统联合阿霉素(doxorubicin,DOX)对卵巢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在HMSN表面修饰羧基,通过机械搅拌和静电吸引作用包载DOX和荧光NVP构建HMSN复合载药系统;采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Zeta电位等方法表征此载药系统;检测HMSN载药系统中DOX和荧光NVP在不同pH值环境中的释放率;通过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药物运载系统不同时间点在细胞中的聚集情况;将实验分为HMSN-DOX-NVP组、HMSN-DOX组和游离对照组,分别作用于卵巢癌SKOV-3细胞株,MTT法检测3组细胞的抑制率,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HMSN在修饰羧基之前所带电荷为-22.3 mV,在其表面修饰羧基后,HMSN所带负电荷增多至-44.9 mV;HMSN负载药物后,其形态和粒径均未发生改变;HMSN复合载药系统所处环境的p H值逐渐降低时,DOX和荧光NVP的释放率逐渐升高;HMSN-DOX-NVP及HMSN-DOX可在细胞中聚集,并可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渗透进入胞核释放药物。HMSN-DOX-NVP组的细胞凋亡率和抑制率均高于HMSN-DOX组和游离对照组(P<0.05)。结论:HMSN复合载药系统通过非特异性的内吞途径可以良好聚集在胞中释放药物并可保证药物活性,NVP联合DOX可提高DOX对卵巢癌细胞的杀伤率并实现针对IGF-1R的靶向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 阿霉素 NV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