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空型预控破片战斗部破片初速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尹澳 毛亮 +4 位作者 姜春兰 石家政 卢士伟 王宝林 刘丽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0-129,共10页
构建了中空型预控破片战斗部的破片初速分析模型,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中空型预控破片战斗部采用一端环形起爆和多点同时起爆时的预控破片成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端环形起爆时,预控破片初速的理... 构建了中空型预控破片战斗部的破片初速分析模型,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中空型预控破片战斗部采用一端环形起爆和多点同时起爆时的预控破片成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端环形起爆时,预控破片初速的理论计算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吻合较好,最大偏差仅为3.54%;采用一端2点、3点、4点同时起爆时,周向方向上,分别距起爆点90°、60°和45°方位处的预控破片初速最高,且2点同时起爆时破片最大速度增益和平均速度增益均高于3点、4点同时起爆;此外,根据所研究的战斗部尺寸结构,当采用一端2点同时起爆,且起爆点设置距内壳体15 mm时,中空型预控破片战斗部能发挥更大的毁伤威力。研究结果可为相关战斗部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型预控破片战斗部 破片初速 环形起爆 多点同时起爆 速度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LM技术的中心预控槽破片战斗部的破碎特性
2
作者 李伟航 姚文进 +4 位作者 朱炜 李文彬 张庆 李一鸣 刘燕宁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4,I0008,共10页
为了研究3D打印破片战斗部壳体的破片成形特性,对选区激光熔化(SLM)的中心预控槽钢壳体进行水介质破片回收试验。通过对比不同装药长径比、预控槽深度比例及网络形状的破片成形情况,明确预控槽参数对破片形态的影响,并讨论了其断裂模式... 为了研究3D打印破片战斗部壳体的破片成形特性,对选区激光熔化(SLM)的中心预控槽钢壳体进行水介质破片回收试验。通过对比不同装药长径比、预控槽深度比例及网络形状的破片成形情况,明确预控槽参数对破片形态的影响,并讨论了其断裂模式。结果表明,中心预控槽通过定向引导显著提升破碎可控性,破片质量回收率为87.09%~94.42%,完整破片生成率最高可达99.60%;装药长径比存在临界阈值,当装药长径比小于2.1时,完整破片生成率稳定于87.62%,连体率保持为22.40%;而装药长径比超过2.1时,完整生成率骤降至70.37%,连体率跃升至69.44%;连体破片数量与预控槽深度比例η呈显著负相关,完整破片生成率则随预控槽深度比例的增大而显著升高;横斜与菱形的网络形状相比于方形网络具有更好的破碎均匀性,完整破片生成率分别为96.09%和99.60%。断裂模式分析表明,轴向断裂以拉伸破坏为主,周向壳体内侧为剪切破坏,外侧为拉伸断裂,且当η>53.3%时,外侧剪切带宽度与内侧趋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预控破片战斗 选区激光熔化 3D打印 中心预控 316L不锈钢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型预制破片战斗部破片飞散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3
作者 龚柏林 卢芳云 李翔宇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0,94,共4页
在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有限元计算软件LS-DYNA,采用Lagrange算法对D型战斗部破片飞散及破片毁伤靶板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D型双层壳体预制破片战斗部破片飞散的特性。与试验结果及ALE算法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采用Lagrange算法... 在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有限元计算软件LS-DYNA,采用Lagrange算法对D型战斗部破片飞散及破片毁伤靶板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D型双层壳体预制破片战斗部破片飞散的特性。与试验结果及ALE算法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采用Lagrange算法模拟预制破片战斗部的破片飞散过程更具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数值模拟 预制破片 预制D战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型破片战斗部对目标毁伤概率的工程算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晋庆 胡焕性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55-557,共3页
本文讨论了聚焦型破片战斗部对目标的毁伤特点 ,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计算目标毁伤概率的工程算法 ,并同时给出了一种聚焦型破片战斗部毁伤典型空中目标时毁伤概率的计算实例。通过与普通型杀伤战斗部的比较和分析 ,表明聚... 本文讨论了聚焦型破片战斗部对目标的毁伤特点 ,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计算目标毁伤概率的工程算法 ,并同时给出了一种聚焦型破片战斗部毁伤典型空中目标时毁伤概率的计算实例。通过与普通型杀伤战斗部的比较和分析 ,表明聚焦型破片战斗部有利于提高对目标的毁伤概率 ,同时也说明该方法可用于战斗部毁伤概率的工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破片 战斗 目标毁伤概率 工程算法 概率论 对空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展开式EFP战斗部复合破片场成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5
作者 陈闯 杨丽 +1 位作者 阮凌飞 向召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5-302,I0005,共9页
为实现战斗部毁伤威力的可控化,提出了一种外围采用刻槽壳体且可展开不同角度的EFP战斗部。基于ICEMCFD软件对展开式战斗部进行了O型网格划分,采用Autodyn软件对EFP和预控破片群相结合的复合破片场成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中心与... 为实现战斗部毁伤威力的可控化,提出了一种外围采用刻槽壳体且可展开不同角度的EFP战斗部。基于ICEMCFD软件对展开式战斗部进行了O型网格划分,采用Autodyn软件对EFP和预控破片群相结合的复合破片场成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中心与外围装药量、外围装药起爆方式、展开角度对复合破片场成型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X光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随着中心装药半径的增大,EFP的速度和长径比逐渐增大,断裂现象愈加明显,而预控破片的飞散速度逐渐减小;外围装药顶部四点起爆方式形成的破片速度高于顶部二十点和内侧二十点起爆方式下的破片速度;闭合与展开时预控破片的最大速度分别出现在距起爆端约60%和33%处,且随着展开角度的增加,远离起爆端的预控破片速度逐渐减小,与闭合状态相比,展开75°状态下EFP侵彻深度减少了36%,而孔径增大了38%。选取中心装药半径20mm、展开角度为45°~60°时,复合破片场的汇聚较明显且成型控制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展开式EFP战斗 复合破片 爆炸成弹丸 预控破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型战斗部破片飞散性及威力场快速计算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翔宇 李振铎 梁民族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5-142,共8页
破片威力场的快速计算是实现战斗部对目标快速评估的关键之一,本文中分别对型面宽度为90°、120°和150°三种D型战斗部的破片飞散规律进行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考察型面宽度和起爆模式对破片威力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三... 破片威力场的快速计算是实现战斗部对目标快速评估的关键之一,本文中分别对型面宽度为90°、120°和150°三种D型战斗部的破片飞散规律进行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考察型面宽度和起爆模式对破片威力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三种结构中包含90%破片的方位角分别为21.16°、23.88°和30.08°;偏心线起爆和双端面偏心起爆,在20°方位角内破片总能量分别是周向均匀战斗部中心起爆能量的3.4倍和3.3倍;基于三种典型型面的破片威力场公式,通过构建二次插值函数获得其他型面战斗部的破片分布,为D型战斗部破片威力场的快速计算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战斗 破片飞散 起爆模式 快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战斗部破片飞散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凌琦 何勇 何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4-241,共8页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展开型定向战斗部的破片飞散过程进行研究,获得了破片数目和速度的分布规律,对比分析了不同展开姿态对破片飞散区域的影响特性,总结得到了最优展开姿态的取值范围,并通过静爆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展开型定向战斗部的破片飞散过程进行研究,获得了破片数目和速度的分布规律,对比分析了不同展开姿态对破片飞散区域的影响特性,总结得到了最优展开姿态的取值范围,并通过静爆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验证了展开型定向战斗部具有较高的定向毁伤效能,为战斗部展开过程及二次起爆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展开定向战斗 破片飞散 最优展开姿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圆管管壁内分界面形成规律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树奎 杨卓越 +1 位作者 王富耻 才鸿年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8-32,共5页
采用约束爆破和自由膨胀爆破两种实验方法 ,研究了工业纯铁 ,Mn -B系空冷贝氏体钢等五种材料在爆破加载条件下管壁变形、开裂特征和破片形成规律。依据宏观断口特征和破片金相组织分析的结果 ,将管壁组织演化及裂纹形成划分为四种不同... 采用约束爆破和自由膨胀爆破两种实验方法 ,研究了工业纯铁 ,Mn -B系空冷贝氏体钢等五种材料在爆破加载条件下管壁变形、开裂特征和破片形成规律。依据宏观断口特征和破片金相组织分析的结果 ,将管壁组织演化及裂纹形成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 ,它们对应着四种不同的变形破坏机制。不同机制形成的变形破坏区之间存在“分界面” ,共发现四种分界面。采用“三层结构模型”分析了受力状态与分界面的形成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炸药、材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管爆破试验 破片战斗 约束爆破 自由膨胀爆破 三层结构模 分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