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空介孔硅球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毒性
1
作者 何常亮 翟万银 +4 位作者 张红霞 常江 张红锋 郭利民 陈航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2-151,共10页
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和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检测等方法,证实HMSN在浓度超过62.5μg/mL时,会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毒性,半抑制浓度约为150μg/mL.高浓度下HMSN导致细胞增殖抑制和乳... 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和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检测等方法,证实HMSN在浓度超过62.5μg/mL时,会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毒性,半抑制浓度约为150μg/mL.高浓度下HMSN导致细胞增殖抑制和乳酸脱氢酶释放,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并最终诱导细胞坏死.同时发现HMSN粉体在细胞培养液中浸提后,其浸提液在稀释比例小于1/64时仍有毒性,同样会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坏死.HMSN的毒性可能来源于HMSN颗粒本身对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的物理损伤作用,以及在细胞内降解产物的化学损伤作用.因此,使用HMSN递送抗癌药物应注意控制载体单次用量,避免对正常组织血管的毒性,促进对肿瘤组织血管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硅球 粉体浸提液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万古霉素聚乙二醇功能化中空介孔硅球缓释药物的制备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史艳梅 杨雪明 +3 位作者 白慧洁 闫婕 胡锴 吴明侠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7-94,共8页
目的:万古霉素是一种具有多重杀菌机制的糖肽类抗菌药物,但因其代谢快和易于产生细菌耐药性等特点,影响其抗菌作用,开发新型基于万古霉素的纳米缓释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模板法成功制备了聚乙二醇功能化分散性好的中空介孔纳米... 目的:万古霉素是一种具有多重杀菌机制的糖肽类抗菌药物,但因其代谢快和易于产生细菌耐药性等特点,影响其抗菌作用,开发新型基于万古霉素的纳米缓释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模板法成功制备了聚乙二醇功能化分散性好的中空介孔纳米硅球药物载体,利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及热重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该载体对万古霉素的载药量及包封率高达154.9 mg/g和77.5%,24 h万古霉素药物累积释放率为47.4%,细胞存活率均高于85.0%,抗菌活性显著增强。结论:基于中空介孔纳米硅球载体万古霉素药物在药物缓释及生物利用度提升方面具有应用价值,为新型抗菌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中空纳米 药物缓释 聚乙二醇功能化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核yolk-shell型Co_3O_4@mSiO_2纳米反应器降解双酚A
3
作者 吉芳英 王攀峤 陈晴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24-2134,共11页
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协助的自模板法合成了中空介孔Si O_2微球(HMSS),然后向含HMSS的悬浮液中加入醋酸钴溶液和氨水,让两种溶液经HMSS表面介孔进入空腔中反应生成Co_3O_4内核,合成了多核yolk-shell型Co_3O_4@m Si O_2(介孔Si O_2)纳米... 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协助的自模板法合成了中空介孔Si O_2微球(HMSS),然后向含HMSS的悬浮液中加入醋酸钴溶液和氨水,让两种溶液经HMSS表面介孔进入空腔中反应生成Co_3O_4内核,合成了多核yolk-shell型Co_3O_4@m Si O_2(介孔Si O_2)纳米反应器.结合XRD、XPS、SEM、STEM、BET等手段,分析了纳米反应器的形貌、结构、元素形态和比表面积.结果显示纳米反应器均匀分散,粒径约为300nm,表面布满介孔,内部分布大量Co_3O_4纳米粒子,拥有极大的比表面积161m^2/g,远大于Co_3O_4纳米粒子的比表面积35m^2/g,能有效吸附双酚A(BPA),1h吸附容量达12.7mg/g.多核yolk-shell型Co_3O_4@m Si O_2纳米反应器能高效催化过一硫酸氢盐(PMS)降解BPA,2h降解率达81.8%,远高于Co_3O_4纳米粒子的降解率51.3%,同时能节省PMS的投加量,避免水中盐度过高.此外,合成的纳米反应器具有很好的再利用性,在p H值3~9范围内表现出稳定而高效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反应器 硫酸根自由基 蛋黄-蛋壳 四氧化三钴 中空介孔硅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