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中空二氧化硅微球掺杂改性的聚氨酯水性分散体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其荣 杨正龙 +3 位作者 袁俊杰 浦鸿汀 万德成 刘永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6-129,共4页
采用化学方法制备了一种中空二氧化硅微球掺杂改性的聚氨酯水性分散体乳液,并采用扫描电镜、投射电镜、热失重、紫外-可见光吸收和涂膜力学性能等测试手段对该中空二氧化硅微球掺杂聚氨酯分散体及其涂膜的微观结构、热、光和力学等性能... 采用化学方法制备了一种中空二氧化硅微球掺杂改性的聚氨酯水性分散体乳液,并采用扫描电镜、投射电镜、热失重、紫外-可见光吸收和涂膜力学性能等测试手段对该中空二氧化硅微球掺杂聚氨酯分散体及其涂膜的微观结构、热、光和力学等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乳液具有良好的室温贮存稳定性能,中空二氧化硅微球与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协同增强效应。中空二氧化硅微球的掺杂改性不仅能够提高聚氨酯涂膜的耐热性能,显著提高水性聚氨酯涂膜的硬度和耐水性,同时该掺杂聚氨酯涂膜还具有优异的抗紫外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水性分散体 中空二氧化硅微球 掺杂改性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法制备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减反射薄膜 被引量:6
2
作者 孙志娟 陈雪莲 蒋春跃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47-955,共9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壳层材料,聚丙烯酸(PAA)为核材料,以传统的St?ber水解法为基础制备得到结构规整的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并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单层减反射薄膜和宽波段双层减反射薄膜。主要研究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结构调控方...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壳层材料,聚丙烯酸(PAA)为核材料,以传统的St?ber水解法为基础制备得到结构规整的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并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单层减反射薄膜和宽波段双层减反射薄膜。主要研究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结构调控方法;自组装次数和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分散液的pH值对减反射薄膜透光率的影响规律,以及具有渐变折射率的双层减反射薄膜的制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PAA和TEOS的用量可精确调控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粒径和空腔体积分率,进而可精确调控减反射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通过酸洗工艺,将自组装次数由10次减少为2次,简化了涂膜的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单层减反射薄膜在350-800 nm波长范围内可显著提高玻璃的透光率,在最佳波长(λ=520 nm)处将玻璃的透光率由91.6%提高至98.1%;双层减反射薄膜可在更宽的波段范围内提高基材的透光率,在400~1500 nm波长范围内将玻璃的透光率提高了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减反射薄膜 透光率 自组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其对聚合物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舒晶晶 陈剑 +3 位作者 陈亚威 赵楚 汪谟贞 葛学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94-504,共11页
中空微球/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热导系数与中空微球的含量和结构密切相关.本文以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为牺牲模板,通过调控PS微球和正硅酸四乙酯(TEOS)的相对含量,制备了一系列表面包覆不同厚度SiO_(2)的PS@SiO_(2)核壳结构微球,用... 中空微球/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热导系数与中空微球的含量和结构密切相关.本文以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为牺牲模板,通过调控PS微球和正硅酸四乙酯(TEOS)的相对含量,制备了一系列表面包覆不同厚度SiO_(2)的PS@SiO_(2)核壳结构微球,用高温煅烧去除PS模板后,得到不同球壁内外径比(r/R)的中空SiO_(2)(H-SiO_(2))微球.通过红外光谱、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H-SiO_(2)微球的化学成分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测定了不同含量和r/R的H-SiO_(2)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后得到的H-SiO_(2)/PDMS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探究了H-SiO_(2)微球的含量和r/R对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通过与中空微球/聚合物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理论模型计算结果相比较,证实了只有当H-SiO_(2)具有完整结构且r/R高于0.963时,其添加到PDMS中才能降低复合材料的热导系数,且下降程度随H-SiO_(2)含量增加而增大,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与此同时,当H-SiO_(2)添加量在质量分数5%以内时,H-SiO_(2)/PDM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也随着H-SiO_(2)含量增加而有所增加.H-SiO_(2)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00%和360%.本工作为高性能中空微球填充聚合物基隔热材料的设计制备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二氧化硅微球 硅橡胶 导热系数 隔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和水对中空二氧化硅尺寸和单分散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明磊 雷洪 王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1-187,共7页
以聚丙烯酸(PAA)、氨水和水(H2O)反应生成的混合物为模板,模板表面的NH+4催化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并缩合形成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HSNPs)。通过TEM、激光粒度分析、Zeta电位和紫外吸收等一系列测试,对HSNPs的形貌、粒子尺寸与分布,PA... 以聚丙烯酸(PAA)、氨水和水(H2O)反应生成的混合物为模板,模板表面的NH+4催化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并缩合形成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HSNPs)。通过TEM、激光粒度分析、Zeta电位和紫外吸收等一系列测试,对HSNPs的形貌、粒子尺寸与分布,PAA/NH4OH模板表面ζ电位,以及模板溶液中的游离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AA的量能控制模板的尺寸,从而影响HSNPs的尺寸,同时影响HSNPs的尺寸分布。使用不加H2O的模板溶液,当模板乳液中PAA的相对含量为0.2mmol/L时,所得预氨化模板较为均匀,所得HSNPs的平均尺寸约为179.9nm,尺寸分布宽度为5.5nm。随着预氨化阶段加H2O量的增加,模板的尺寸减小,HSNPs的平均尺寸可从179.9nm减小到106.0nm。H2O的添加对获得单分散性良好的HSNPs具有重要作用。当H2O添加量为3mL时,HSNPs的尺寸分布最窄可达1.2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 软模板法 中空二氧化硅 单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法和双模板法制备中空二氧化硅微球的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殷杰 王骥 +5 位作者 潘超逸 冯立师 陈思莉 晏垚 王劲松 虢清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064-3068,3073,共6页
研究两步法制备中空二氧化硅微球,对比分析了两步法和双模板法(本课题组已有成果)在产物形貌、性能上的异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中空二氧化硅微球在形貌上都具有规则球形和中空介孔结构,两步法产物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完美的... 研究两步法制备中空二氧化硅微球,对比分析了两步法和双模板法(本课题组已有成果)在产物形貌、性能上的异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中空二氧化硅微球在形貌上都具有规则球形和中空介孔结构,两步法产物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完美的球形和更宽的孔径分布,所得硅球官能团单一,模板去除更为彻底,微球纯度更高,制备周期短,过程简单,更为经济,而双模板法产物孔径分布窄,具有更好的介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二氧化硅 制备 两步法 双模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锌/相转变溶菌酶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在牙本质小管封闭中的应用
6
作者 杨庆祎 赵玉平 +4 位作者 郑文茜 王端 孙宏晨 周鼎 徐晓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5-225,共11页
开发了一种新型牙本质小管封闭材料,其具有锌的抗菌性、相转变溶菌酶(PTL)的表面黏附性和中空介孔二氧化硅(HMSN)的可搭载药物特性.首先,利用硬模板法和选择性刻蚀法,以硅酸四乙酯为硅源制备了HMSN;通过HMSN表面负电荷的静电作用吸附Zn^... 开发了一种新型牙本质小管封闭材料,其具有锌的抗菌性、相转变溶菌酶(PTL)的表面黏附性和中空介孔二氧化硅(HMSN)的可搭载药物特性.首先,利用硬模板法和选择性刻蚀法,以硅酸四乙酯为硅源制备了HMSN;通过HMSN表面负电荷的静电作用吸附Zn^(2+),制得Zn^(2+)@HMSN;随后,使用PTL包覆Zn^(2+)@HMSN,获得了具有抗菌性和黏附性的Zn^(2+)/PTL@HMSN复合材料.Zn^(2+)/PTL@HMSN不仅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严密封闭牙本质小管,还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磨稳定性;并且Zn^(2+)/PTL@HMSN可有效抑制变异链球菌的黏附,在治疗牙本质敏感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 相转变溶菌酶 牙本质敏感症 牙本质小管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二氧化硅/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7
作者 马奇文 于广宁 +2 位作者 石纪 汪成 郑荣荣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5,共6页
为开发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PI)复合材料以满足高频高速微电子封装需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不同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HMSMs,质量分数为0~2.5%)掺杂的HMSMs/PI复合薄膜,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水接触角... 为开发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PI)复合材料以满足高频高速微电子封装需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不同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HMSMs,质量分数为0~2.5%)掺杂的HMSMs/PI复合薄膜,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水接触角及介电性能测试系统表征其性能。结果表明:随着HMSMs含量增加,复合薄膜介电常数从纯PI的3.40降至2.5%时的1.90(降幅为44.1%),且介电损耗稳定低于0.005;薄膜的热分解温度始终高于470℃,疏水性显著增强(水接触角从65.5°升至99.7°)。力学性能呈非单调变化,HMSMs质量分数为1.5%时薄膜的拉伸强度达峰值161.7 MPa(弹性模量1311 MPa),过量填充引发微球团聚导致力学性能下降。结论表明,含2.5.%HMSMs的复合薄膜在维持力学强度的同时,兼具低介电常数(1.90)及高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 复合薄膜 低介电常数 原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负载戊唑醇纳米缓释颗粒的制备及生物活性
8
作者 桂阔 周瑞 +6 位作者 惠托平 刘夷宁 张欣茹 李文奎 雷鹏 高艳清 马志卿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9-569,共11页
本研究以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hollow mesoporous nano silica, HMS)为载体负载戊唑醇(tebuconazole, Teb),制备了戊唑醇@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Teb@HMS)缓释颗粒。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比... 本研究以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hollow mesoporous nano silica, HMS)为载体负载戊唑醇(tebuconazole, Teb),制备了戊唑醇@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Teb@HMS)缓释颗粒。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及热重分析仪(TGA)等仪器对其形貌、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研究了戊唑醇在缓释颗粒中的释放行为。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盆栽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测定了Teb@HMS缓释颗粒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活性及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通过水稻种子发芽试验和斑马鱼试验对Teb@HMS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载药粒子呈规整的中空介孔结构,对戊唑醇的载药率为52.02%,缓释时间长达400 h;Teb@HMS缓释颗粒降低了戊唑醇对非靶标生物水稻种子及斑马鱼的毒性,抑菌活性明显优于戊唑醇原药;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施药后第18天Teb@HMS针对水稻纹枯病的保护作用防效分别达61.79%和70.42%。该研究可为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缓释颗粒在农药减量化和植物病害绿色可持续防控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 戊唑醇 缓释颗粒 水稻纹枯病 立枯丝核菌 安全性评价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9
9
作者 马雪慧 王乐善 赵彦保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91-1096,共6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制备中空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的新方法。利用模板首先合成介孔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再用水热反应法,成功制备了非功能化和巯基、氨基功能化中空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其形貌进行了表征。另外,... 本文介绍了一种制备中空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的新方法。利用模板首先合成介孔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再用水热反应法,成功制备了非功能化和巯基、氨基功能化中空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其形貌进行了表征。另外,对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微球 中空二氧化硅微球 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MeFe_2O_4中空复合微球的制备、结构及其磁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田 袁俊杰 +1 位作者 浦鸿汀 杨正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32-1235,共4页
采用磺酸基团官能化中空二氧化硅微球为模板,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将尖晶石铁氧体(MeFe2O4)包覆在中空二氧化硅微球表面,制备出二氧化硅/MeFe2O4中空复合微球。利用TEM、XRD和样品振动磁强计对中空复合微球的形貌、结构和磁性能进行表征。... 采用磺酸基团官能化中空二氧化硅微球为模板,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将尖晶石铁氧体(MeFe2O4)包覆在中空二氧化硅微球表面,制备出二氧化硅/MeFe2O4中空复合微球。利用TEM、XRD和样品振动磁强计对中空复合微球的形貌、结构和磁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三价铁盐与二价金属离子之间的比例可以将尖晶石铁氧体的粒径范围控制在15nm以下。所制备的复合中空微球具有优良的软磁性。当金属离子总浓度为0.10mol/L时,复合微球的饱和磁化强度可达9.75Am2/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二氧化硅 磁性微球 制备 共沉淀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锚固聚偕胺肟吸附Cr(Ⅵ)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苗苗 宫玉梅 +3 位作者 郭静 于跃 张森 赵秒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9-164,共6页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在自制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HMS)的空腔和通道内引发丙烯腈自由基聚合,并将其氰基偕胺肟化,用于制备具有吸附Cr(Ⅵ)的廉价有机无机复合吸附材料——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锚固聚偕胺肟.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在自制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HMS)的空腔和通道内引发丙烯腈自由基聚合,并将其氰基偕胺肟化,用于制备具有吸附Cr(Ⅵ)的廉价有机无机复合吸附材料——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锚固聚偕胺肟.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N_2吸附-脱附比表面分析对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锚固聚偕胺肟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中空微球直径约为400 nm,其壁上孔径约为11.0 nm,比表面积约为431 m^2/g,锚固聚偕胺肟后中空微球壁上孔道直径约为4.6 nm,比表面积降低为347 m^2/g.HMS锚固的聚偕胺肟对重铬酸钾溶液中铬的吸附量高达0.46 mmol/g,吸附过程中伴随化学反应,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可用作废水处理中重金属离子的高效廉价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 聚偕胺肟 Cr(Ⅵ)吸附 锚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HMSNs)的合成及其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昆 杨红 +3 位作者 温刚 张元新 葛雅琨 隋新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8-151,共4页
以CaCO_3为模板合成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HMSNs),并通过透射电镜(TEM)和小角X射线粉末衍射(SAXRD)对样品进行表征,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HMSNs样品对A549的细胞内吞能力及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CaCO_3-HMSNs是以CaCO_3为核,介孔二氧化... 以CaCO_3为模板合成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HMSNs),并通过透射电镜(TEM)和小角X射线粉末衍射(SAXRD)对样品进行表征,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HMSNs样品对A549的细胞内吞能力及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CaCO_3-HMSNs是以CaCO_3为核,介孔二氧化硅为壳的纳米粒子;当材料的质量浓度为62.5μg/mL时,细胞的存活率为100%;有92.80%的细胞吸收了样品HMSNs,即HMSNs具有较高的细胞内吞能力及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 生物相容性 细胞内吞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0
13
作者 任丽霞 王柏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64,共6页
制备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并考察其载药性能以及对药物溶出度的影响。以难溶性药物卡维地洛为模型药物,以中空介孔二氧化硅为载体,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剂浸渍挥干法制备卡维地洛固体分散体,通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N2吸附-脱附... 制备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并考察其载药性能以及对药物溶出度的影响。以难溶性药物卡维地洛为模型药物,以中空介孔二氧化硅为载体,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剂浸渍挥干法制备卡维地洛固体分散体,通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N2吸附-脱附、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线粉末衍射法等表征其物相特征,并对其溶出行为和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显示,药物以无定型形式高度分散于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的内部和孔道中;当药物与载体的质量比为1∶5时,药物60 min累积溶出可达95%;经过3个月稳定性加速试验后,固体分散体中药物的溶出和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以中空介孔二氧化硅作为难溶性药物固体分散体载体能显著改善药物的溶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 卡维地洛 固体分散体 溶出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包载吲哚美辛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海媛 孙明辉 +2 位作者 任智慧 周芳 晋兴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45-2150,共6页
采用硬模板法在室温下、中性水溶液中合成了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中空部分直径为250nm,外壳厚度25nm。利用氮气吸附-解吸附、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微球的物理化学性质。该微球球形度良好,BET结果显示其比表面积为730... 采用硬模板法在室温下、中性水溶液中合成了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中空部分直径为250nm,外壳厚度25nm。利用氮气吸附-解吸附、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微球的物理化学性质。该微球球形度良好,BET结果显示其比表面积为730.0m^2/g,平均孔容1.084cm^3/g,平均孔道直径6.58nm。利用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较好的载药性能负载吲哚美辛,并采用三因素的Box-Behnke实验设计对药物负载处方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当IMC/HMSNs质量比为22:1,超声1.4h,震荡吸附23h时实验条件达到最佳,包封率理论值为85.2%。在此条件进行验证实验,吲哚美辛的包封率可达理论预测值的98.7%,说明将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用于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包载吲哚美辛的优化筛选是可行的,且得到的实验观察值与数学模型的预测值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 吲哚美辛 Box-Behnken实验 包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的制备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轩宇 岳红彦 +3 位作者 高鑫 张虹 姚龙辉 王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28,共3页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具有低密度,高比表面积,良好的稳定性,在溶剂中良好的分散性以及好的生物兼容性,在化学、生物技术、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了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现状,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 制备方法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D肽修饰的pH响应型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小宁 巩志强 +2 位作者 闫梦茹 梁晓燕 马远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9期25-31,共7页
以聚多巴胺(PDA)为反应平台,对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HMSN)进行RGD肽和聚(2-乙基-2-噁唑啉)(PEOz)双重修饰,构建了RGD肽和PEOz共同修饰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HMSN-PEOz-RGD),以盐酸阿霉素(DOX)为模型药物构建载药体系DOX@HMSN... 以聚多巴胺(PDA)为反应平台,对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HMSN)进行RGD肽和聚(2-乙基-2-噁唑啉)(PEOz)双重修饰,构建了RGD肽和PEOz共同修饰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HMSN-PEOz-RGD),以盐酸阿霉素(DOX)为模型药物构建载药体系DOX@HMSN-PEOz-RGD,用红外光谱法(FTIR)对载体进行结构表征,考察载药体系的载药量、包封率及载体的形态、粒径及Zeta电位,通过体外释药实验研究载药体系在不同pH值下的响应性释放,以人乳腺癌细胞MCF-7为模型,考察载体的生物相容性及载药体系的细胞毒性及细胞摄取过程。结果表明,HMSN-PEOz-RGD的平均粒径为(256.1±26.5)nm,粒径分布较均匀;DOX@HMSN-PEOz组和DOX@HMSN-PEOz-RGD组的体外释药都表现出明显的pH依赖性,即酸性(pH值5.0)条件下药物快速释放,而在生理pH值(pH值7.4)条件下药物释放缓慢;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显示,各载体在2.5~8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与MCF-7细胞共培养24 h后,细胞存活率均在89%以上,表明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余载药制剂组,DOX@HMSN-PEOz-RGD组细胞的生长明显得到抑制,RGD修饰显著促进了DOX的细胞摄取。本研究所构建的纳米载体能够特异性靶向递送DOX,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盐酸阿霉素 RGD肽 聚(2-乙基-2-噁唑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功能化中空纳米二氧化硅制备新型抗菌剂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孜文 张康民 +4 位作者 杨建军 吴庆云 吴明元 张建安 刘久逸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46,共7页
提出一种新型抗菌材料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PHMG)接枝的中空纳米二氧化硅(HSN-PHMG)的简便合成方法,PHMG的接枝提高了HSN的水分散性和抗菌性。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表征纳米二氧化硅的中空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 提出一种新型抗菌材料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PHMG)接枝的中空纳米二氧化硅(HSN-PHMG)的简便合成方法,PHMG的接枝提高了HSN的水分散性和抗菌性。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表征纳米二氧化硅的中空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热失重分析(TGA)表征PHMG的成功接枝,HSN-PHMG中PHMG的质量分数约为9.5%;抗菌测试以大肠杆菌(E.coil)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为测试菌种。结果表明:HSN-PHMG对E.coil和S.aureus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32 mg/L;当HSN-PHMG的浓度为64 mg/L时可以在2 h内完全杀死E.c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 中空纳米二氧化硅 接枝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高朋 余传柏 +3 位作者 杜琳琳 罗海强 李忆秋 韦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4,38,共5页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具有较大的中空空腔、可控外层介孔结构、大比表面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储存与释放、纳米反应器、催化、吸附等领域。对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进行介绍,综述和评价了模板法、...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具有较大的中空空腔、可控外层介孔结构、大比表面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储存与释放、纳米反应器、催化、吸附等领域。对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进行介绍,综述和评价了模板法、选择性刻蚀法、喷雾干燥法等三类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优缺点,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 制备方法 模板 刻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溶胶辅助自组装制备中空球形二氧化硅材料的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付欣 张玉苍 +2 位作者 李瑞松 刘群 郭佳益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7-335,共9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混合硅源,不同配比条件下采用气溶胶辅助自组装技术制备高比表面积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HMSNs),并应用于原花青素(PC)的负载,以期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混合硅源,不同配比条件下采用气溶胶辅助自组装技术制备高比表面积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HMSNs),并应用于原花青素(PC)的负载,以期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图谱(FTIR)和粒径分析(DLS)等对载体颗粒的形成过程、结构特性以及负载性能进行探究,基于BET分析方法计算HMSNs的比表面积,并对孔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体溶液水解的活性中间体缩合形成二氧化硅网络结构,同时雾化后的气溶胶液滴在径向浓度梯度自组装成球形结构,水解-缩合与自组装过程协同作用促进了分散性良好的介孔二氧化硅(MSNs)的形成。经退火处理、纯化操作去除模板剂NaCl和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最终获得具有中空结构的HMSNs。当TEOS/MTES的摩尔比为60/40时,HMSNs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1083m^(2)/g)和较大的孔容积(0.37cm^(3)/g),其孔径主要分布在2~4nm之间,PC在HMSNs上的负载量可达30.7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 水解-缩合 气溶胶 自组装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资鹏鹏 游清徽 +3 位作者 徐贤柱 谢振 王曼莹 蔡险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6-93,共8页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具有中空腔结构、低密度、大比表面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以及表面易修饰等理化特性,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该文主要概括了近年来功能化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在药物控释、靶向和生物成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具有中空腔结构、低密度、大比表面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以及表面易修饰等理化特性,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该文主要概括了近年来功能化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在药物控释、靶向和生物成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同时对目前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在临床应用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 药物控释 靶向 生物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