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中稻-再生稻品种筛选及高产机制试验研究
1
作者 刘小琼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1期57-59,共3页
水稻是渠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为了粮食生产安全,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应大力推广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优化品种结构,筛选出适宜渠县中稻-再生稻栽培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2024年,渠县静边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对中稻-再生稻品种在渠县... 水稻是渠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为了粮食生产安全,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应大力推广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优化品种结构,筛选出适宜渠县中稻-再生稻栽培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2024年,渠县静边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对中稻-再生稻品种在渠县地理环境、土壤、气候条件下种植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进行筛选栽培试验研究,为来年全县水稻品种推介提供依据,保障农民增产增收,促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再生稻 品种筛选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预留机收行种植对杂交中稻-再生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永健 孙园园 +2 位作者 邓榆千 熊文波 马均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4年第3期27-30,共4页
机收头季碾压造成再生季减产是机收再生稻发展瓶颈,探明不同机插与机收配套模式对再生稻头季和再生季产量及米质的影响,为杂交中稻-再生稻全程机械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置4种再生... 机收头季碾压造成再生季减产是机收再生稻发展瓶颈,探明不同机插与机收配套模式对再生稻头季和再生季产量及米质的影响,为杂交中稻-再生稻全程机械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置4种再生稻机插与机收配套模式:常规机插(30 cm×20 cm)不预留机收行蓄留再生稻(M_(1))、增密(30 cm×18 cm)机插不预留机收行蓄留再生稻(M_(2))、增密(30 cm×18 cm)机插预留机收行蓄留再生稻(M_(3))、增密(30 cm×18 cm)机插半预留机收行蓄留再生稻(M_(4))。研究其对杂交中稻-再生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收头季稻以M_(2)处理产量最高,蓄留再生稻以M_(3)处理产量最高;两季稻谷产量则以M_(4)处理最高,且相对于M_(1)、M_(2)和M_(3)处理分别增产8.00%、1.69%和4.63%;增产主要归因于头季、再生季均具有较高的群体总颖花数及结实率。M_(4)和M_(3)处理间头季稻米品质各指标差异不显著,但再生季M_(4)处理整精米率和垩白度均显著优于M_(3)处理。因此,再生稻增密(30 cm×18 cm)机插半预留机收行蓄留再生稻模式,可实现再生稻两季总产量提高的同时不影响两季米质,兼顾高产高效,值得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稻 半预留机收行 杂交中稻-再生稻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培肥对中稻-再生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志华 柳开楼 +3 位作者 胡丹丹 宋惠洁 吴艳 徐小林 《土壤与作物》 2024年第3期314-322,共9页
为探究有机培肥对中稻-再生稻产量、氮肥利用及土壤地力的影响,并为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与稻田培肥提供技术与理论支撑,本研究以准两优608(2018年)和晶两优华占(2019年)为材料,设置种植红萍(OM1)、种植绿肥+秸秆还田(OM_(2))、施用... 为探究有机培肥对中稻-再生稻产量、氮肥利用及土壤地力的影响,并为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与稻田培肥提供技术与理论支撑,本研究以准两优608(2018年)和晶两优华占(2019年)为材料,设置种植红萍(OM1)、种植绿肥+秸秆还田(OM_(2))、施用猪粪减施15%化肥(OM_(3))和常规施用化肥(CK)4个处理,分别测定了中稻-再生稻头季和再生季产量、干物质重量、氮肥利用及土壤肥力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有机培肥显著提高头季与再生季中稻-再生稻产量,与CK相比,增幅分别达12.0%~25.0%和16.7%~26.3%(P<0.05)。有机培肥显著增加了中稻-再生稻头季每穗粒数和两季有效穗数,同时显著增加了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增幅为27.0%~83.3%(P<0.05)。有机培肥显著提高中稻-再生稻氮肥偏生产力,其中以OM_(3)增幅最大,头季和再生季分别增加41.1%和33.0%,但显著降低了头季与再生季氮素利用率,降幅分别为21.4%~32.9%和13.2%~22.7%(P<0.05)。有机培肥一定程度上显著提升中稻-再生稻系统土壤肥力,与CK相比,OM1显著增加了土壤碱解氮含量,OM_(2)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全钾含量,OM_(3)显著增加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机质和全磷含量(P<0.05)。有机培肥显著提高中稻-再生稻系统产量、氮肥利用与土壤肥力,3种模式效果表现为施用猪粪减施15%化肥>种植绿肥加秸秆还田>红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再生稻 产量 氮肥利用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改良剂对中稻-再生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胡志华 徐小林 +4 位作者 李大明 柳开楼 余喜初 叶会财 胡惠文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4-121,共8页
为了探究土壤改良剂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为中稻-再生稻增产与肥料高效利用以及稻田次生障碍阻控提供理论支撑。以准两优608(2016年)和晶两优华占(2017年)为试验材料,设施用过氧化钙(CaO2)、施用生物石灰(Bi-CaO)、施用硅肥(SiO2... 为了探究土壤改良剂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为中稻-再生稻增产与肥料高效利用以及稻田次生障碍阻控提供理论支撑。以准两优608(2016年)和晶两优华占(2017年)为试验材料,设施用过氧化钙(CaO2)、施用生物石灰(Bi-CaO)、施用硅肥(SiO2)、常规施肥(NPK)和不施肥(NF)5个处理。分别测定了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相关的指标。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增加中稻-再生稻系统产量,与常规施肥(NPK)相比较头季产量增幅达7.37%~17.78%,再生季可增产493.3~982.2 kg/hm^2。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提高中稻-再生稻有效穗数与头季结实率和穗粒数,且显著增强其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土壤改良剂显著提高中稻-再生稻植株氮素吸收与积累,且后期以施用过氧化钙(CaO2)效果最佳。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促进中稻-再生稻系统氮肥高效利用,与NPK相比较施用改良剂处理氮肥偏生产力(NPFP)、肥料氮贡献率(NCT)、氮肥农学利用率(AEN)和氮素回收率(REN)均显著增加,其中NPFP和AEN分别增加了2.92~7.53 kg/kg,4.76~7.53 kg/kg,NCT和REN分别增加6.32~9.65,34.40~46.11百分点;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降低了中稻-再生稻系统土壤氮素依存率(SNDR)及氮肥生理利用率(PEN)。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可显著促进中稻-再生稻增产与氮肥高效利用,综合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表现,施用过氧化钙(CaO2)对中稻-再生稻促进作用最佳,其次是施用硅肥(SiO2),均优于施用生物石灰(Bi-CaO)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再生稻 土壤改良剂 过氧化钙 生物石灰 硅肥 氮肥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性水稻新品种渝香203中稻-再生稻轻简栽培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杜清源 姚雄 《农技服务》 2016年第15期46-,38,共2页
本文介绍了突破性水稻新品种渝香203的特征特性、中稻-再生稻产量表现以及推广应用现状,总结提出了渝香203的中稻-再生稻轻简栽培技术,建议科研院所继续强化农机、农艺协同攻关,着力构建全程机械化生产条件下的渝香203中稻-再生稻两季... 本文介绍了突破性水稻新品种渝香203的特征特性、中稻-再生稻产量表现以及推广应用现状,总结提出了渝香203的中稻-再生稻轻简栽培技术,建议科研院所继续强化农机、农艺协同攻关,着力构建全程机械化生产条件下的渝香203中稻-再生稻两季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性水稻 渝香203 中稻-再生稻 轻简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稻-再生稻的种植技术
6
作者 杨靖中 《湖南农业》 1996年第6期7-7,共1页
衡南县硫市镇大桥村有冷浸田10多公顷,以前种双季稻,常常早稻僵苗不发,产量低,还推迟晚稻插秧影响产量。1995年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在冷浸田种一季中稻加蓄留再生稻近2公顷。
关键词 中稻-再生稻 种植技术 冷浸田 促芽肥 一季中稻 衡南县 有机肥 叶鞘腐败病 汕优63 稻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湾沚区再生稻种植区二化螟发生现状及治理对策
7
作者 胡玉龙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5期42-44,共3页
文章阐述2020年以来湾沚区不断扩大中稻—再生稻种植,引起湾沚区再生稻种植区水稻二化螟偏重发生的现状及原因,提出调整耕作制度等农业措施,以及加强虫情监测预报,实行绿色防控、精准防治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 中稻-再生稻 二化螟 发生特点 防治对策 湾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优673作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赖贵青 赖淑媛 罗玉新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4期24-25,共2页
介绍天优673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总结该品种头季稻、再生季稻的栽培技术,以指导天优673的种植。
关键词 天优673 中稻-再生稻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丰优3301作中稻—再生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9
作者 林百山 《福建稻麦科技》 2013年第1期45-46,共2页
闽丰优3301系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1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闽丰优3301在长汀作中稻-再生稻栽培,表现为抽穗整齐、高产、抗病、再生力强等特点。介绍了其在长汀县作中稻... 闽丰优3301系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1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闽丰优3301在长汀作中稻-再生稻栽培,表现为抽穗整齐、高产、抗病、再生力强等特点。介绍了其在长汀县作中稻-再生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闽丰优3301 特征特性 中稻-再生稻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稻—再生稻稻田养鱼技术
10
作者 汪烨康 《福建稻麦科技》 2019年第2期29-30,共2页
稻田养鱼是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的复合生产模式,不仅能提升稻田的产出附加值,还能产生一定的社会生态效益。总结了长汀县中稻—再生稻稻田养鱼模式下的水稻种植技术、鲤鱼养殖技术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稻田 中稻-再生稻 养鱼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中稻—再生稻—泥鳅”综合种养模式初探
11
作者 方立魁 苏音贵 郭凤 《南方农业》 2014年第5期4-6,共3页
2013年重庆市农业委员会组织实施了"中稻-再生稻增产模式攻关"项目振兴再生稻种植,永川区以该项目为基础将"中稻-再生稻"种植与稻田养泥鳅结合创新推出了"中稻-再生稻-泥鳅"综合种养模式。叙述了生产示... 2013年重庆市农业委员会组织实施了"中稻-再生稻增产模式攻关"项目振兴再生稻种植,永川区以该项目为基础将"中稻-再生稻"种植与稻田养泥鳅结合创新推出了"中稻-再生稻-泥鳅"综合种养模式。叙述了生产示范过程,并对示范结果进行成本分析、效益分析。该综合种养模式667 m2产值达5673元,是中稻产值的2.8倍、"中稻-再生稻"产值的1.9倍;收益达2245元,是中稻种植收益的5.5倍、"中稻-再生稻"收益的2.8倍,增收效果非常显著。从"稻田选择和整理,泥鳅养殖稻田有害生物的防治,泥鳅饲养管理,中稻-再生稻栽培"几个方面简介综合种养模式技术要点。通过讨论认为今后努力的方向应放在集成完善配套技术,并充分发掘利用"中稻-再生稻-泥鳅"模式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再生稻-泥鳅 综合种养模式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汀县中稻—再生稻品比试验小结
12
作者 陈春娣 《福建稻麦科技》 2015年第2期77-79,共3页
2014年在长汀县做5个品种的中稻-再生稻品种对比试验。试验表明,花2优3301与闽丰优3301在长汀县表现较好,介绍了各品种在长汀县作中稻—再生稻种植表现。
关键词 中稻-再生稻 品比试验 种植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汀县2013年中稻—再生稻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13
作者 戴南火 《福建稻麦科技》 2014年第1期77-79,共3页
引进6个杂交稻品种在长汀县进行中稻—再生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闽丰优3301两季产量最高,表现穗大粒多,再生力强,抗性好;两季产量位居第2位的为对照品种Ⅱ优沈98。闽丰优3301、Ⅱ优沈98可作为长汀县近年中稻—再生稻推广应用品种。
关键词 新品种 中稻-再生稻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